抗战从淞沪开始 第303节

  但是这货军事水平差劲,权谋方面的能力却是相当强悍,想来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考虑和阴招。

  随后,则是升起了第三个反应,也是最后一个反应。

  更为准确地说,是在被逼入了绝路之后,他们爆发出了一股狠劲来:特奶奶个腿的!这昆仑关他们偏要在两天之内打下来不可。

  不对!要更快,更干净利索地拿下昆仑关……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第五军针对界首山上的炮击,逐渐地减缓了下来,马上就要到预定攻击时间了。

  感觉心中憋着一团火的胡彪、AT、博叔、黑星、仓管、莫水焱、仓管、老马、小河南、老三、老K、守卫、打手等一行十三人。

  也就是穿越者团队,在昆仑关这里的所有男性成员,齐齐走出了战壕。

  根本不用多余的招呼,之前就被交代好的补充一营,加上机枪连,狙击排,就自发地跟着走了出去。

  这就是计划中,苏北独立团第一波的进攻部队。

  之所以所有的穿越者男性,本次全部一起出动,而不是分开之后,各自带领一支部队轮流地加入战斗。

  一方面,对于火箭筒这种新式装备,虽然也给弟兄们培训过。

  只是在时间仓促之下,还是一众现代人接受得更快,需要更穿越者上去指导,又或者是亲自使用。

  另一方面,针对界首山的进攻,他们早就经过了多次的推演,还是制定了一些先进战术。

  这些战术应该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关键是要大量合格的指挥官。

  在手下军官没有彻底成长起来,只能是他们这些二把刀上了。

  至于安妮、米娜、小翠这三个妹子,她们没有跟随着一起行动,并非什么‘战争中让女人走开’,仅仅是她们三人需要肩负一些同样重要的任务。

  安妮这个参谋长,会根据进攻部队的战损和进度,让后续部队和装备源源不断地补充上去,将攻击力减弱的部队撤下来。

  米娜,则是充当着对外联络官,负责与第五军的协调,呼叫空军支援等等。

  小翠,当然是带着卫生连和辎重连,将受伤的弟兄们给抬下来,进行止血和包扎。

  动手术这个事情就算了,毕竟第五军有正经的野战医院和军医,实力比她这个二把刀强多了。

  而在苏北独立团第一波进攻部队,开始集结的时候。

  配合作战的荣誉第一师二团,也在汪团长的带领下开始集结。

  最终,在民国二十八年12月24日,中午的12点31分,也就是离着胡彪那一份军令状的最后期限,还有41小时29分的时候。

  苏北独立团在昆仑关的战斗,正式地打响了。

  在正式进攻之前,胡彪还想着对兄们喊出一句:

  “弟兄们!全国同胞都在看着我们,等着我们两天打下;都给我豁出去了,不要让他们失望。”

  结果话到了嘴边,变成了另外一个说法:

  “小姨子!晚饭准备得丰盛一些,因为老子要打下界首山后吃晚饭。”

  在这样一句下,苏北独立团的弟兄们立刻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一下子就越发来劲;其他人却觉得胡彪这货,一定是疯了才会这么吹牛逼。

  可很快之后,山下观战的第五军高层人员,还有比尔尤尔顿和安德烈这些洋鬼子,他们就不这么想了。

  并且这一战的过程,给他们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

  战斗开始之后,最初一段时间里进展相当顺利。

  在之前第五军炮兵部队,用最快速度和最大火力进行的炮火准备中,鬼子在界首山的阵地,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虽然那些碉堡没有丝毫损失,但铁丝网被大片的撕开和炸烂,让其基本丧失了阻拦作用。

  多处的战壕和火力点被炸塌,驻扎在其中的鬼子伤亡不少。

  所以当苏北独立团,以重机枪为火力压制,突击部队装备了大量轻机枪和冲锋枪,以大量自动火力的突击之下。

  鬼子的阵地连续被突破,其中的鬼子连撤离都无法做到,就被密集的子弹打翻在地。

  让胡彪他们一路快速推进,轻松冲到了界首山的半山腰位置。

  只是对于苏北独立团取得的战果,不要说胡彪他们这些人了,就连下方观战一众的人员都没有如何在意。

  理由很简单,鬼子在山腰以下的区域不过是一些警戒阵地,布置的兵力相当有限。

  关键是那些以混凝土碉堡为核心的工事群,全部在半山腰以上的区域;等于是真正的硬骨头,他们才刚刚遇上而已……

  “麻子放烟雾弹,多放几个!老黄瓜,给我打掉那一挺九二式重机枪。”

  死死趴在了一个泥土还带着一些余温的弹坑中,胡彪扯着嗓子喊出了一句;同时手上也没有闲着,将手里刚刚打完了弹匣的冲锋枪,换上了一个新弹匣。

  鬼子在半山腰上面一点的位置上,将五个混凝土碉堡一路排开,形成了互相支援的强悍火力网。

  在第五军沙盘上,这些碉堡的编号则是1到5号。

  针对这样的一个情况,胡彪他们立刻改变了原本大兵力冲锋的战术。

  具体一点的话,就是让配合作战荣誉第一师二团,在原地待命和火力支援,苏北独立团的进攻部队,则是一分为五。

  在他们这些穿越者的分别带领之下,同时对着五个碉堡发起了进攻,算是让他们彼此之间,根本没有精力互相支援。

  其中胡彪、博叔和守卫三人,带着百来号弟兄,负责的则是其中二号碉堡。

  只是带着一个火箭筒小组,一路冲到了碉堡前九十米左右的时候,胡彪等人就有点不得寸进的味道。

  这个碉堡内部,还有外围一圈战壕中的鬼子数量倒是不多。

  也就是大半个小队,三十五六人的样子。

  关键是在碉堡中有着一挺九二式重机枪,还有着两挺轻机枪作为火力核心,加上其他第五师团士兵们精准的枪法,让他们想要前进一步都难。

  此刻胡彪身边,一个脸都被打烂了的弟兄,就是最好的证明。

  偏偏到了这一个位置上,他们火箭筒的射程倒是足够了,

  可是怎么说了?这玩意只有在60米之内,才能有着比较靠谱的准头;90米的距离开火,基本别想打中。

  还别觉得这玩意垃圾,德棍第一款的铁拳,有效射程才只有30米;对比起来莫水焱在有限条件下制作的这些,其实属于相当先进。

  不过这样的局面,早就在胡彪等人的预计中,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在胡彪命令下,守卫这个本次才穿越过来,现代位面是阿SIR的小哥,直接从背后取下了一具掷弹筒,将底座直接放在了地面上,而不是大腿上。

  因为根据老鸟们的经验,将掷弹筒底座放在大腿上的姿势,帅、倒是挺帅的,可一个不好能将腿给弄折了。

  对着碉堡的方向,估算了一下位置后,守卫将这一个掷弹筒,摆出了大概60度左右的角度。

  身边一直紧跟的两个弟兄,则是分别打开胸前,又或者是斜挎着的一个土布包包。

  将其中一个个莫水焱制造火箭筒之余,顺带手就做出来的土造烟雾弹拿了出来,轮流地塞进了掷弹筒。

  在这一个过程中,守正不断调整着掷弹筒的角度,尽可能让这些土造烟雾弹分布的位置广一些,

  伴随着一声声的闷响,极短的时间中十几发土造烟雾弹,就被一股脑招呼出去。

  他们散布在2号暗堡之前,20米到50米之间的位置上,冒出了大量的浓烟,很快让堡垒内外的鬼子,对胡彪他们的踪迹短时间里什么也看不到了。

  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用轻机枪来回扫射,希望用形成的弹雨的方式,阻止着对手靠近,将这些浓烟持续的时间扛过去。

  可就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博叔这个团队最资深的狙击手出手了,

  哪怕前方的烟雾,同样是遮挡了他的视线。

  可是在他之前的认真观察之下,九二式重机枪所在的射击孔,就像是刻在他脑壳中一样清晰。

  这一刻,这个正经大兵进入了一种神奇的状态。

  感觉前所未有良好,似乎无所不能一般。

  在他轻轻扣动了指尖的扳机后,耳边那种九二式重机枪开火时特有的声音,立刻就消失了。

  最多两三秒后,那一挺九二式重机枪开火的响声又继续响起。

  一定是碉堡中的其他鬼子,又重新补上了射手的位置。

  不过那又怎么样?博叔早就拉动枪栓,重新地推上了一发子弹,扣动扳机之后,刚开火的九二式重机枪又被打熄火。

  可惜的是,博叔这一种神勇状态没有持续下去,第三枪的时候打偏了。

  并且土造烟雾弹的持续时间有限,到了此刻冒烟了十几秒后,冒出的烟雾明显变少了不少。

  想来不久之后,就会彻底失效。

  然而以上的情况都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胡彪已经冲到了五十米外的地方,对着记忆中碉堡的方向,扛起了一具一型火箭筒,采用蹲姿准备发射。

  更为准确地说,在三秒钟之前一个火箭筒手,刚刚扛起了火箭准备发射,就被一颗流弹打死,火箭筒从他手里滑落。

  第一时间里,胡彪就捡起了火箭筒,扛在了自己肩膀上。

  大喊了一声‘躲开,不要待在我后面’后,就扣动了指尖的扳机,让一发火箭弹向着前方串了出去。

  下一秒后,大大小小的大量混凝土块在爆炸中飞溅了起来。

  鬼子的2号碉堡被击中了,而且被造成了恐怖性的打击……

第390章 震撼

  “稣哥在上!胡和他的伙伴们真是一些天才,他们不仅发明了火箭筒,这一种全新的反装甲和工事武器。

  他们甚至通过这一种火箭筒,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攻坚战术。”

  在界首山下的出发阵地上,端着望远镜的比尔尤尔顿,在嘴里喃喃自语一般地嘀咕着,语气中充满了说不出的震撼。

  要知道,在之前的时间里他一直把火箭筒当成反装甲武器了,没想到居然可以这么用。

  而在他身边的位置上,虽然有着第五军的高层等一群人。

  但是心中因为这些人的心情,实在过于震撼了一些,一时间都到了失语的程度,以至于让这个洋鬼子的嘀咕声,传出了老远的距离。

  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场面,自然是因为胡彪率先用火箭筒,打掉了鬼子的2号碉堡,在鬼子防御网上撕开一个口子。

  之后,并没有继续带人往前冲,而是带着人向着左手边的3号碉堡杀了过去。

  支援着当前正带着两个排,进攻这里的老马和小河南两人。

  原本在老马和小河南一票人进攻下,防御上就有些吃力的3号堡垒,立刻就有些顾此失彼了起来。

  让老马带着一个火箭筒小组,成功突破到了堡垒前五十几米的一处弹坑中。

  老马亲自出手架起了火箭筒之后,一发火箭筒就招呼了过去。

  然后,老马咬牙切齿地爆出了一句粗口。

  还能为啥?这个有着两个娃娃的中年老爷们,居然是射偏了,让一发火箭弹贴着碉堡顶部飞过去。

  又飞出了二十几米后,炸起了漫天的泥沙。

  再然后!就没有什么再然后了。

  因为苏北独立团可是有着72具火箭筒,这一次进攻就出动了二十几个火箭筒小组,在3号堡垒这里,又不是只有一具火箭筒。

  在老马打偏的时候,小河南这个傻大胆子,都带着包括一个火箭筒小组在内的七八人,冲到了距离碉堡前30米左右的一处位置上了。

  如此近的距离下,可以说想要打偏都难。

  小河南一发火箭弹招呼出去,正中了3号碉堡正面后,猛烈的爆炸虽然没有彻底将其彻底炸塌,可却成功炸出了一个桌面大小的缺口。

首节上一节303/36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