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淞沪开始 第294节

  不对!小姨子米娜的情绪不对劲。

  她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情况,脸色一直有些为难。

  等到听到了老马的建议,还要与余汉勇他们多交易一些法币和现大洋等现金后,脸上的为难之色越发明显。

  她轻轻咳嗽了几声,将其他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后,说出了自己的难题:

  “不管是想要装备,还是要法币和现大洋这些现金,余汉勇他们那些人的供应倒是没有任何问题。

  我们开出的交易价格,给他们留出了丰厚的利润,冒着杀头的风险他们都肯干。

  为此,他们甚至有胆子把桂军其他部队的库存给搬空了,全部送到了我们这里来。

  并且在当前时期对比着武器弹药,他们还巴不得采用法币和大洋这些现金交易,这些他们更容易筹集和携带。

  只是这一段时间的拉锯战中,弟兄们的伤亡极大,各种药品的使用量自然也挺大。

  其中最为关键的青霉素,目前的库存倒是还足够,可如果再大规模与余汉勇他们进行贸易,还要弄一笔不小的现金。

  搞不好在后续的大战中,我们自己的药品都不够用了,毕竟算起来我们本次穿越,才算度过了第一阶段,后面还有好些大战了。”

  该说不说!米娜这妹子不愧是财务工作者,心思就是细腻。

  哪怕本次才是她第二次参与的穿越,对各方面的考虑已经相当成熟。

  也正是考虑得过于成熟,让众人一时间有些为难了起来;是啊!再怎么样,也不能苏北独立团的弟兄没有药用。

  偏偏现在计算了一下后,除了药品之外,他们手头还真没有什么让余汉勇那些人,冒着杀头风险也主动过来交易的好东西了。

  为此小翠这个妹子,很是感慨地吐槽了一句。

  “每一种药品,如今每次只能带1.5公斤过来的携带量,还是太少了一些;要是能带十几、二十公斤就好了,可以随便在外面换东西。

  如果能将三联抗生素,这些更先进的药物过来,那就更好了一些;就不会出现青霉素过敏的伤员没药用,只能束手无策的情况出现。”

  根据那个神秘存在的套路,想要带三联抗生素这种超过当时科技的东西过来,指定是不可能的了。

  倒是随着穿越的次数一多,各种物资的携带量倒是能够逐渐提升起来。

  只不过那也是之后的事情了,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味道。

  就在众人心中为此很是发愁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参谋长安妮终于开口了,说出了大家一直忽略的一些方向:

  “除了用实物,与余汉勇这些人交易之外。

  你们难道就没有想过,其实我们还能用一些已经诞生,但是某些国家严格对外保密技术,卖给另外一些尚未掌握的国家。

  又或者说,将我们根据后世经验和技术,研发出来的一些DIY装备,卖给洋鬼子们。

  以前是因为种种限制,要么就没有渠道,要么就是时间上来不及,这样的操作根本没有空间。

  但是这一次的话,山姆大叔家和毛子家的人,不就在身边吗?

  甚至他们两个前来这里除了观战之外,应该还盯上了一些其他东西,像是青霉素的生产技术。

  小翠!这两个家伙这几天没少在医院转悠,没少找你搭讪吧?”

  在安妮的这一个说法下,众人的眼神立刻闪亮了起来。

  可以说穿越者团队的这些家伙们,属于一个个都是充满了恶趣味的家伙,但是不能说他们都是傻子。

  安妮所说的办法,仅仅是他们一时半会没有想到而已。

  一经提起,立刻就像是捅破了那一层窗户纸一般,不仅是打开了他们的思路,转眼后他们还能举一反三。

  他们开始纷纷踊跃发言了,提出了更多的一些实施细节和想法。

  小翠:“我就说了,怎么比尔尤尔顿和安德烈这两个洋鬼子,怎么老是喜欢往野战医院转悠,还动不动找我搭话。

  特么!我还以为是他们沉迷于我的美色,结果是在打青霉素的主意。”

  在小翠一脸的愤愤不平之下,其他人立刻哄笑了起来。

  笑完之后,守卫提出了一些疑惑:“我记得山姆大叔在42年,才通过深罐发酵技术启动青霉素的规模化生产。

  等到次年的43年,才实现全面工业化生产,产量提升千倍以上以满足基本需求。

  现在就卖青霉素工业生产的技术,是不是太早了一些?我指的是那个神秘的存在,应该不会允许我们这么做,甚至会有惩罚。”

  结果这一个问题,轻易就被其他人给解决了。

  老郁开口了,因为情绪过于激动了一些,这个闷葫芦少见地说了好些话:

  “不卖青霉素生产技术,卖些其他的就是了。

  我记得明天山姆大叔家,明年才开始研究巴祖卡火箭筒,42年才成功定型,现在正是急缺单兵反坦克武器的时候。

  刚好把我们火箭筒图纸卖给他们,指定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毛子家这图纸也能卖一次,我就不信钢铁同志看到德棍家钢铁洪流,现在心中一点都不担心。

  至于德棍和鬼子的坦克,因为这玩意被大量生产而严重损失,我只能说关我们毛线的事情,我们中华又没有几辆坦克。”

  类似老郁这样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说法,很快又被继续发扬光大。

  博叔这个正经的大兵开口了,又是一个差不多的建议:“嗯嗯!要是闷葫芦这么说的话,那么雷达技术也能卖。

  35年的时候,那些大英的绅士们就发明了雷达,甚至38年的时候就投入了实际应用,可是一直瞒着连盟友也不说。

  甚至编造了自己飞行员吃了大量胡萝卜,能提高夜视能力的故事,以此来掩盖雷达的存在。

  所以说毛子和山姆大叔家,现在还不知道有这种技术了。

  只要我们肯卖,他们指定是舍得花大价钱;买了之后,估计也会严格地进行保密,想想就有趣的厉害。

  而我们中华又没几架飞机,原本也打不过鬼子空军,技术泄露出去也不怕。”

  好家伙!根据老郁和博叔的说法,胡彪他们莫名升起了一种中华家穷,居然穷得有好处,穷横、穷横一样的诡异心理。

  苦笑了一下后,胡彪问出了关键的一点:

  “老黄瓜、那什么雷达技术你懂吗,能写出来吗?”

  “懂原理,还知道一部分原始型号的技术细节,要说全部知道当然不可能;不过就算这些拿出去,也能让他们很快研究出来。

  光是这些,问他们要几个师的装备,一点都不过分吧?反正他们工业生产能力强,用不了多久就能造出来。”

  闻言之后的博叔,很是大剌剌的说道。

  而对于这个说法和价钱,其他人大大的比画了一个大拇指,严重地表示了赞同。

  (还有哪些类似技术可以卖的,想到的书友可以留言,作者一时真没想到)

  随后的时间里,在众人踊跃的发言之下,才发现他们之前的时间里,完全是端着金饭碗在要饭的节奏。

  现在好了!大家不是发愁有什么卖,而是卖哪些才合适,真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最终决定了,先卖了火箭筒图纸和雷达技术再说,先让这些洋鬼子们尝尝甜头再说。

  精神振奋之下,胡彪开口就吆喝了起来:“那行,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了!死瘸子,你赶紧扛一具一型火箭筒和一些弹药过来。

  等会也好让我们尊贵的客户,看看产品的威力如何,最好让他们自己打上两发。

  老板娘、小姨子、老黄瓜你们三个现在跟我走,分别找那两个洋鬼子谈谈。”

  结果安妮看了一眼外面,已经小了一点的雨势,嘴里提出了不同意见:“不急!等晚上雨停了再说。

  到时候乡亲们送酒来了,借着这个机会先灌这两个家伙半醉。

  比尔尤尔顿被灌醉后有没有用不好说,但是灌醉了的安德烈这个毛子,肯定能掏出更多的好处来。”

  “漂亮!”针对安妮的主意,胡彪真心实意地夸奖了起来……

第381章 要命的心意(二合一章节)

  (打了好久的仗,过渡几章)

  ……多次的穿越和多年的征战中,我和我的伙伴们辗转了中华大地太多地方。

  其中有风景如画一般的江南水乡,有东北的黑土地,有华北的大平原,有大西南的群山,有茫茫的戈壁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可是不管在哪里,遇到的先辈和同胞,他们都对这一块生养他们的土地,有着深入血脉的眷恋。

  为了守护这块土地,他们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像是一条仙女的彩带一样,真漂亮啊!”看着头顶上挂着的一道彩虹,米娜忍不住在嘴里大声地欢呼了起来。

  原本因为长期躲在防炮洞里,很是有些低落的心情也一下子美好了起来。

  此刻的时间,已经是下午的2点37分。

  几乎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在三四分钟之前终于彻底停止了下来,紧接着漫天的乌云迅速消散,一轮火红的太阳出现。

  甚至在高峰隘阵地的上空,还出现了一条美丽的彩虹。

  在防炮洞中几乎都憋了一天一夜的众人,看到了这样一幕后心情立刻说不出的美好,尤其是米娜还大声地欢呼了起来。

  但是在下一秒,她的手上忽然就多了一件重量不轻的东西。

  认真一看,居然是自己的便宜姐夫胡彪,递送给了自己一把铲子。

  不等懵逼的米娜反应过来,胡彪已经是扯着嗓子大喊了起来:“所有人注意,立刻去把战壕中的积水排出去,然后加固工事。”

  让胡彪发出这样一个命令,自然是提防着在天气放晴之后,鬼子的进攻会再一次开始。

  虽然他也知道,鬼子如今应该已经没有精力和兵力来对付苏北独立团了,发起进攻的可能性极低。

  但是万一鬼子又抽风了?提高警惕总是不会错的。

  所以胡彪发出这样一个命令,绝对没有一点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正在欢呼雀跃的时候居然被人塞了一把劳动工具,米娜一时间很是有些哭笑不得了起来。

  看着胡彪扛着一把锄头犹如一个老农民一样,向着一线阵地走去的背影,嘴里忍不住吐槽出了一句:

  “造孽啊!表姐那么多人追,怎么就看上了这么一个不解风情的家伙……”

  当然对于本次穿越来说,胡彪这货解不解风情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后续的事态发展,对于苏北独立团来说一切都相当顺利。

  在胡彪他们弄了一身泥浆,忙活着抢修工事的过程中。

  雨后湛蓝色的空中,一直没有任何一架鬼子的飞机出现,山下的鬼子地面部队也没有发起攻击。

  甚至在三点多一点的时候,配属给地面部队的那一支炮兵部队,也开始向着南宁城方向撤离了。

  只留下了不足两个大队,一共一千七八百人的鬼子步兵。

  并且在胡彪他们抢修工事的时候,这些鬼子同样也在抢修工事。

  从他们施工的情况看,鬼子打算在高峰隘山下一共修建两条战壕,将胡彪他们通向了南宁城的道路彻底堵死。

  以上种种代表着鬼子的反应,正如胡彪他们上午开会时所预料的情况一样:

  伤亡惨重、物资消耗极大之下,却是一点实际战果都没有,鬼子终于死心了。

  他们不再继续死磕高峰隘,留下了一支监视部队后,将主要精力放在与国军后续将发生的大战上。

  等于说苦战了好些天后,苏北独立团终于能迎来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

  计划中的招兵买马,整编、训练等,也能如期地进行。

首节上一节294/36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