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淞沪开始 第229节

  骑兵营的弟兄们,他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叫出名字的情况,老马这货一时间心中犹如刀割一样。

  问题是冲锋既然开始了之后,就没有停下的可能。

  不提如果不烧掉鬼子的运输队,都会牵涉这场大战的胜负,刚刚战死的那些弟兄们,岂不是白白战死了。

  所以老马此刻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死死咬住了嘴唇,不断地抽打着战马向前。

  连向着左右和身后的弟兄们看上一眼,看看如今有多少的弟兄们战死了,这样一个动作也不敢。

  因为他担心到时候心软,发出撤退的命令来。

  同时基于自己就算死了,也能在现代位面复活的情况,老马对那些鬼子疯狂地大喊着:“小鬼子,你们特么有本事冲我来,对着我开火啊。”

  可惜的是,今天他的运气却是惊人良好。

  迎着密集的弹药冲锋,却是连一些油皮都没有被擦破。

  就这样,老马感觉仿佛过去了一年那么久,实际上最多过了一分钟后,他终于冲到了距离鬼子运输队的百米之内。

  扯着嗓子,喊出了一句‘开火’的同时,老马端起了手中一支MP38冲锋枪开火了。

  最多一秒后,在他身后的一众战士们,也加入了开火的行列。

  虽然因为装备有限,只有二三十支冲锋枪和轻机枪跟着他一起开火,其他全是步枪和手枪。

  瞬间爆发出来的密集火力,依然将挡在前方的鬼子打倒了一片。

  最为关键的是,鬼子一挺算是核心火力,架在了一辆马车上开火的九二式重机枪,在乱枪中被打掉了。

  老马他们承受着的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好些。

  在短短不过数秒的时间里,连续打光了冲锋枪和手枪的弹匣后,老马终于冲进了运输车队之中,

  松开了枪柄挂着一根细绳,不至于掉落在地上的手枪后,

  老马在第一时间里,不是抽出了背后背着的一柄大刀;而是从腰间,取下了一个鹅卵形,外壳是红色的手雷。

  需要说明的是,这玩意是张家峪兵工厂在停工转移之前,生产出来的一批白磷手雷。

  生产的数量不多,威力也远远比不上鬼子的白磷手雷,甚至哑火率也很高,但也比起没有好多了。

  这玩意也是老马,选择主动出击的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这玩意只要不哑火,就算威力差了一些,依然能让大车上的物资快速燃烧起来。

  用着一口大白牙,咬住了白磷手雷保险销拔开;老马冒烟的白磷手雷,信手扔进了一辆装着好些大麻袋,应该是装着好些粮食的大车上。

  数秒后,匆匆抽出了大刀的老马借着马速,砍翻了一个鬼子后。

  算是自从发起冲锋之后,首次回头看了一看;结果看到的情况,让他心中又是悲痛,又是欣喜。

  悲痛!那是原本有着320多人的附属骑兵营。

  在冲过来的短短一路上,如今怕不是已经死伤了近百。

  而且就算冲进来后,也不断有人在鬼子的子弹中被打翻下马;不过这样被打翻的速度,比起冲锋时稍微慢了一些而已。

  此战之后,附属骑兵营算是伤筋动骨了。

  欣喜!则是张家峪造的白磷手雷,效果居然是出奇良好。

  刚才他扔出去的那一个,不仅是成功的引爆了,没有出现哑火的倒霉情况;产生的巨大火焰在极短时间里,就让整辆大车上的粮食熊熊燃烧了起来。

  怕是拿着灭火器也没有办法扑灭,再说了鬼子也没有灭火器。

  身后很多的弟兄,如今也是自发的拿出了白磷手雷,想来鬼子运输队的这些大车,一次冲锋之下能够烧他一个干净。

  等于是众多弟兄们的战死,也相当的有意义。

  带着以上相当复杂的心情,老马重新将头扭了回去,准备继续战斗。

  他身上只带了一个白磷手雷,刚刚用完之后虽然不能继续烧鬼子大车,但却能挥舞手中大刀,砍死更多几个鬼子,为弟兄们争取一些时间。

  结果刚将头扭了回去,眼睛余光就看到一坨冒烟的物体,落在了左前方的不远处。

  都不等他做点什么,比如说拉着马头稍微转向,避开这一个不知道谁扔过来的小甜瓜手雷,手雷已经发生了爆炸。

  密集的弹片飞溅而来,将战马掀翻在地。

  马上的老马更是被甩飞了出去,好在摔在了一处厚厚的积雪上,并且是后背先着地,也没有摔出一个好歹。

  只是他除了左边腿上、腰杆子和肋下都是一痛,被弹片扎伤了之外,连一颗眼珠子也受伤了。

  左眼一黑之后,一股惊人的剧痛传来。

  大家都在说什么十指连心,但是老马现在才知道,手指上产生的痛感绝对比不上眼珠子。

  摔倒在地后,左眼位置上一阵无法形容的剧痛传来,让老马灵魂都颤抖了起来,恨不得有人一棍子打晕自己才好。

  极短的时间里,痛出来的汗水把他裤衩子都打湿了,精神都严重恍惚起来。

  而在他彻底晕过去之前,感觉到一匹战马飞驰而来,将他一把拉扯到了马上。

  然后这个听起来有些熟悉,却一时半会想不起是谁的声音,一直在他耳边说着:“不能睡,千万不能睡啊~”

  这声音像是一个苍蝇一样嚷嚷个不停,让老马说不出的心烦意乱。

  心烦意之间,他硬是挣扎着用最后的一些力气,一个大逼兜给抽了出去;再然后,他失去了所有的意识……

  ******

  等到老马再次醒过来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脑壳,尤其是左半边的脑壳依然是剧痛不已,左眼被缠着一圈厚厚的纱布,根本都看不到了。

  就在这个时候,耳边一个熟悉的声音。

  带着如释重负的情绪响起,嗦嗦地说出了一串的内容:

  “独眼龙!你总算醒了,这都晕过去两天了;你这也不行啊,人家夏侯伤了一支眼睛,还等继续干掉了曹性,你这两天才过危险期。

  还有,你可得好好感谢人家小马一下。

  他不仅是救了你小子一命,把你拖上马之后一起撤离,过程中还一直让你不要睡着,以免再也醒不来。

  结果你小子厉害啊,就算那个样子都抽了人家一个大逼兜。”

  听完之后,老马的脑壳疼得越发厉害。

  一是,想不到是老爷子救了自己,自己却抽了对方一个大逼兜;这叫什么,恩将仇报?不对!完全是倒反天罡。

  这破事要是被老爸知道,怕不是要挥舞着皮带抽自己一顿,皮带都要抽断的那一种。

  二是,梵高这些老鸟们嘴巴真欠啊。

  这才过去多长一点时间,‘独眼龙’这个绰号就给自己安排上了,他现在还是一个伤员好不好?

  当然了!他也没少叫其他人绰号就是了,这种破事根本扯不清楚。

  所以老马准备岔开了话题,嘴里问出一句:“老曹!我晕过去的这两天,跟鬼子的战况怎么样了?”

  面对着老马的问题,梵高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听哪一个?”

  “好的吧。”老马随口说了一句。

  “好消息是,我这里有着一块上好的羊羔皮,刚好给你做成独眼龙眼罩,今后戴起来一定挺舒服。”梵高调笑道。

  骂出了‘特么’的一句后,老马又追问:“坏消息了?”

  闻言之后,梵高的眼神也变得凝重起来:

  “坏消息是,最近我们在与鬼子的机动作战、袭扰等过程中,战斗伤亡和非战斗伤亡都挺大。

  都是大家亲手拉扯出来的部队,这伤亡真让人心疼啊。

  鬼子虽然士气和各方面有着明显下降,但依然拥有着相当的战斗力,这样的苦日子还需要继续一段时间。

  咱们还需要付出很大伤亡和代价,才能将鬼子熬垮。”

  嘴里长叹了一口气后,老马什么也没说,闭上了剩下的完好右眼休息了起来。

  因为除了尽快恢复过来,能参与后续对鬼子的反攻,他现在什么也做不了;而当前苏北独立团付出的代价,是在硬实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必须付出的代价。

  落后就要挨打,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此刻在老马这个新手的心中,是那样的清晰和让人无奈……

第316章 游击战

  ……在那一场漫长的战争中,我看到过很多身体条件明显不适合战斗的人员,却拿起了武器与鬼子厮杀。

  这种不适合,指的是残疾人,相对柔弱的女性,甚至指的是近视眼。

  只是时间一长后,我再也不会纠结一点。

  因为在这个糟糕的时代,面对着那些入侵者;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民族的儿女们血有没有冷,愿意不愿意站出来战斗。

  对比起来,其他的一切都不再重要……

  ……节选自胡彪想起后,才会写上几笔的日记合集《胡说》……

  12月3日,下午的两点出头,在一处不知名的山沟中。

  本次才穿越过来的新手小河南,总算是有一点时间和空闲,开始吃起了一份已经迟到了的午餐:

  一个杂粮窝窝头,配随手就能抓上一把的积雪。

  哪怕这个窝窝头,小河南一直放在了胸口的口袋里保温,但是拿出来的时候,发现依然是冻得跟石头一样硬邦邦,能崩掉人门牙的那一种。

  可是在当前低温的环境下,身体却需要摄入更多的食物才不至于崩溃掉。

  为此小河南只能费力的啃下一点馒头,含在嘴里好一会的时间,让其多少软化一点后,才是费劲的咽到肚子里去。

  可是就算如此,小河南连这样一个冷冰冰馒头的午餐,也没有机会吃完。

  更准确的说,是他手里一个馒头才吃了一半的时候,一个战士已经猫着腰飞奔了过来,嘴里匆匆报告了一句:

  “副营长,西南方向两里多出现了一股鬼子,大概有着一个中队。”

  闻言之后,小河南将手中剩下的半个馒头往怀里一揣,嘴里嚷嚷了起来:“所有人注意,立刻转移。”

  在这样一个命令下,这一处山沟中的一个连规模,脸上、手上都是冻疮的战士们,立刻就准备快速转移了。

  虽然他们人数不比鬼子少太多,可是在战斗力上真比不过对方。

  更为关键的原因,还是现在还是大白天了,并且不是大风和暴雪天气,天空一直有着几架鬼子的飞机在盘旋。

  一旦开战后鬼子发射信号弹,它们就会过来参战。

  在这种没有完善防空的情况下与鬼子战斗,再加上空袭完全是一场巨大灾难。

  只是小河南在匆匆发送完了命令后,却发现那个报信的战士,脸上明显有些欲说还休的表情。

  当即就是皱着眉头,追问了起来:“怎么回事?还有什么就痛快说出来。”

  面对着小河南的追问,那个战士开口说道:“副营长,我感觉那些鬼子不一定是冲我们来的,而是一些向着黑鸦山去的。”

  瞬间之后,小河南就秒懂了对方的表情,会是如此的奇怪。

  黑鸦山在五里之外,其中一个位置比较隐蔽的大山洞里,如今可是躲着周边两个村子,一共三百来号的老弱妇孺。

  他们若是被鬼子发现,以鬼子的疯狂程度,后果简直是不堪想象。

  短暂的迟疑中,小河南想到了这些当初,得到了自己事后一定给他们重建家园保证的乡亲们,二话不说就行动了起来。

  堵上了村里用了数百年的老井,推倒了祖辈传下来的房子、窑洞。

首节上一节229/36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