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97节

  此时已经接近晚上9点,月色明亮,山风和煦,驻地喧闹中又带着一些清幽。

  站在半山腰上,副总参谋长回望着诺大的驻地,对着张云说道:“此次,你们把敌人打疼了打狠了,鬼子必然会疯狂报复。”

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小说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后续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张云也回望着灯光点点的驻地,慢慢的说道:“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我相信战士们,相信我们精心建设的驻地。”

  “之前将驻地安置在这里,我就有了应对鬼子围攻的心理准备,如今我们已经发展壮大了,能够应付这一次的围攻。”

  副总参谋长点点头,随后话题一转说道:“你们独立支队一直是我们最能打仗,也最能缴获的部队。此次你们击破鬼子两个联队,击毙击伤数千鬼子,更是缴获数吨的黄金银元,解决了制约部队发展的大难题,两个功劳加在一块,已经是非常大的功劳,总部已经申请提升你的级别为正旅级了。”

  “独立支队也将提升为正旅级部队,各营提升为团级。”

  “对于军分区你是怎么考虑的,是否愿意兼任司令职务?”

  按照总部的想法,张云已经够资格担任军分区司令一职,且大旅长一直在外驻扎,担任军分区司令也有些名不符实,因此有打算安排张云兼任军分区司令职务。

  副总参谋长却不这么想,建议征求张云意见。作为很早就关注独立支队情况的高层,他早就发现张云似乎希望能把一些一线部队加入到军分区中,因此专门征求张云的想法。

  张云同样表示了反对,还是要求大旅长兼任军分区司令职务,自己担任副司令。

  现如今386旅可是全部纳入了双重管理,如今独立团、772团也开始了对晋中、临汾等地平原的地区的破袭,正是白嫖“缴获”加成物资的时候,张云可不想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副总参谋长哑然,然后点头。

  看样子,以后还可以再找些部队挂靠在军分区。

第222章 八路军部队的新步枪

  第二天,在张云等独立支队干部陪同下,副总参谋长亲自前往炮营驻地检阅和慰问炮兵官兵。

  按照炮营各级指战员的要求,2000多名炮兵战士们按照队列,将大炮整齐排好,并站在了火炮后面,挺着胸脯昂扬接受着上级的检阅。

  80门九四式火炮、40门九二式步兵炮、60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排成几个方阵,显的蔚为壮观。

  “好,好,真不错。”副总参谋长走在炮兵之间,看着满目排列的大炮,欣慰而振奋的说道:“你们炮营现在有多少火炮?”

  王大川很是淡定的回答道:“炮营火炮一共300余门,包括眼前的九四式山炮、九二式步兵炮以及120毫米迫击炮,另外,我们还有120余门82迫击炮。”

  “根据我们的任务不同、作战方式不同、敌人的火炮情况不同,我们会配置不同的火炮。”

  张云解释道:“炮营主要负责大规模战斗的攻坚、杀伤和掩护工作,相比之下迫击炮射速更快,杀伤力更强。不过如果敌人有大量射程较远的身管炮,那迫击炮部队就容易被压制,炮营就要以身管炮进行压制及反炮兵作战。”

  “因此,我们给予炮营更多火炮,以便灵活开展编制,方便作战。”

  “目前各营、各支队的步兵部队都列装了大量60迫及少量82迫击炮、120迫击炮及步兵炮,以及可以脱离炮营独自开展据点破袭等工作。炮营的主要任务就是大规模作战及反炮兵作战。”

  “我们的炮营士兵已经开始接受小学文化的文化课培训,炮兵观察员及测算员更是已经开始学习初中数学、物理课程的培训,以便计算弹道及密位更快,更准确。”

  “可以说,我们的炮兵及防空部队,是整个独立支队文化水平最高的部队了!”

  张云说的不错,炮兵是文化水平要求非常高的兵种。如果说迫击炮还可以凭手感慢慢练习的话,那玩转身管炮必须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而专业的弹道测算及反炮兵作战更是需要比较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

  在没有反炮兵雷达的年代,就只能凭借人类的大脑以及纸和笔进行弹道测算,因此对炮兵的素养要求很高。

  也就是张云凭借着缴获加成系统的地图页功能,已经构建了周边区域完善的精密地图,极为精确的标注了距离及等高线,可以极大的降低炮兵的观察和测距工作量,才能屡次在与鬼子炮兵的交战中占据先手。

  随后,王大川带着炮兵参谋们向副总参谋长详细介绍了现在欧美列强们普遍已经采用的炮兵弹道学知识,简单介绍了几种炮兵战术,如弹道测算、双重弹幕等等。副总参谋长虽然也是黄埔军校科班出身,但是当时黄埔的炮兵科可没有如此专业,因此听得也是津津有味,有所收获。

  ……

  检阅完炮兵部队,副总参谋长带领警卫营接收了张云“缴获的”黄金、银元、日元等经费,以及罐头、白糖、云烟、奶粉、咖啡、电报元器件、钢笔、地图等给养物资。

  5吨多黄金以及24万银元等,被封装在20多木箱里并贴上了封条;其他物资更是堆了满满的百十辆马车,昔榆军分区后勤部还贴心的安排了300多车夫负责运输,总部警卫营营长则带着200多名战士骑马负责护送工作。

  目前根据地连成一片,到处都是自家的部队,倒也不用过于担心安全问题。

  张云、刘长青带着特务连连长大宝等,亲自给副总参谋长送行,一直送到了刘家镇镇口处。

  临别前,副总参谋长说道:“张云,一直是你们给总部送礼物送给养,这次出来前,总部老总专门让我送一份礼物给你。”

  说罢,他让警卫员从后面拿来了1支崭新的步枪和2支手枪,递给了张云和刘长青。

  张云小心的接过这几支新枪,仔细打量着。

  步枪枪身不算太长,比汉阳造、水连珠等步枪稍微短一些,每一个细节都熠熠生辉,冷冽的光线在其银色的表面反射出绚丽的光彩;

  两支手枪更让张云惊艳和莫名眼熟,枪重不算太大,整体泛着黑色的光芒,很像后世的黑五星手枪(54式)手枪。

  “这手枪,有点像TT33托卡列夫手枪,但又有些不同。”张云点评道:“这是哪里来的手枪?”

  副总参谋长笑道:“你手里的,是咱们总部兵工厂生产的第一批制式步枪和手枪。”

  “托你大量缴获以及提供的完整兵工厂设备,我们的兵工厂已经全面投产。”

  “这半年来你们云烟厂已经为我们全军提供了大批量的九四式山炮及82、120毫米迫击炮,已经基本满足了我军目前的火炮需求。”

  “因此在大量生产迫击炮炮弹和子弹基础上,YA和老总都提出总部兵工厂要着力解决战士们的枪支问题,集中生产步枪、手枪及轻重机枪等,改善部队装备情况。”

  “正好这段时间,你们独立支队连战连捷,成功吸引了华北地区大量鬼子的注意力。虽然考虑统战需要,我们没有大肆宣传,却已经引起了苏联方面的注意和重视,也因此提高了对我们部队的支持。”

  “虽然没有支援我们枪支弹药,却根据我们的要求,为我们总部兵工厂提供了部分军工专家。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以及咱们军工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咱们总部兵工厂已经成功定型了一款步枪和一款手枪,并开始仿制生产捷克式机枪。”

  “步枪参考了水连珠,但是进一步缩短了枪身,虽然射程进了一些,但是后坐力小,试枪的战士反馈很不错,使用了还是7.92毫米尖头弹;手枪则是参考了苏联TT33手枪,使用毛瑟7.63毫米手枪弹,威力还是不错的,且制作工艺很简单,成本较低。”

  “你手里的就是第一批合格下线的步枪和手枪。”

  “别看它不起眼,却是第一批有编号的枪械。除了YA老家送去了一些,整个八路军部队也不过有几人可以提前拿到这款枪呢。”

  听到这里,张云手里握着这两支手枪,心中也涌现出一些感动。

  这是总部对张云的认可,也是对张云的感谢,张云这一年多所做所为,已经赢得了总部领导的高度肯定。

第223章 职务晋升和部队整编

  依依惜别了副总参谋长,张云将两支手枪送予了刘长青一支,步枪和另外的一支手枪则是被他好好的珍藏到了自己的休息室里。

  这可是红色兵工的见证,是难得的殊荣。这两支枪,以后是可以传家的!

  可惜了,看不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八一式马步枪了。

  历史上1940年7月左右,八路军总部兵工厂的军工专家们,在极为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简陋的设备工具,依靠缴获的轨道钢,设计生产了八路军第一款制式步枪--八一式马步枪。

  该枪的特点是体积小、射击准确、外观漂亮。枪身较短,长不到1米,比一般步枪短15至20厘米;枪重较轻,枪重仅3.36公斤。虽然其有效射程只有200米,但是由于其比较短小而且轻便,很适合游击战和运动战,故深受八路军官兵的喜爱。

  该枪最突出的是枪上可自动展开又能固定的三棱刺刀。它的凹进样式易使血外流,刺杀后容易拔出,经过淬火后增加了强硬度,不用时反贴在枪管上,肉搏时按动键钮一甩就可迅速自行固定,这样对争取时间、争取白刃战的胜利至关重要。而且在行军时,不会有明显的刃面反光,有利于隐蔽。(这也是红色军工历史上首次使用三棱军刺)

  更难得的是,该枪可以手工制作,十分适应当时的八路军总部军工厂,整个抗战期间共生产了5000多支。

  不过,因为使用了轨道钢,枪管磨损较快,再加上解放战争中部队大量缴获国民党部队枪械,部队装备极大改善,因此八一式马步枪慢慢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目前张云所在的《亮剑》世界,却因为张云以及缴获加成系统的出现而有了明显的改变。

  张云提供了完整的军工设备,以及大量优质的炮钢、枪钢等,已经为大规模量产制式枪械提供了基本条件;而军工专家们依据现有条件,自然愿意设计更为符合八路军要求以及可以简化工艺及成本的枪械,再加上苏联专家的部分影响,因此设计的枪械有了一些苏式风格,这才形成了现有的制式步枪。

  最难得是,该枪在比较贴合八路军需求的同时,还比较适合大规模量产。根据副总参谋长的测算,总部兵工厂今年8个月里可以生产1.2万支步枪和1万支手枪、1000挺仿制捷克式机枪,400余挺民24式重机枪。而明年随着工人熟练度提升,以及规模扩大,工艺的优化等,兵工厂产量还可以实现跃升。

  前提是经费、材料要保障充足,这就需要张云提供稳定的经费和优质钢铁支持了。

  ……

  等张云回归驻地没多久,总部就发来了关于张云和独立支队级别晋升的通知。

  因连续作战杀伤大量日寇,且屡次缴获巨大,张云因功提升为旅级干部,仍然兼任昔榆军分区副司令,而刘长青、邢志国也水涨船高,随着也提升为副旅级。

  独立支队正式提升为正旅级支队,对外不再称386旅或者129师独立支队,而是直接称八路军独立支队,仍属于129师管理。这也是八路军部队唯一一个可以对外不加前缀的独立支队,是全军唯一份的称号。

  原独立支队3个分支队提升为副旅级支队,而各营也纷纷提级为团级。

  为了适应此次级别晋升,也为了战争形势需要,结合历史上八路军的发展,在张云、刘长青、邢志国主持下,独立支队对麾下的各部队进行了全面整编。

  其中野战1-3营分别提级为独立支队1团、2团、3团,每团对标主力部队的主力团规模,编制2580人,拥有自己的3个步兵营,以及炮连、重机枪连、通讯排等部队;

  原东区支队3个营分别提级为7团、8团、9团,对照目前八路军普遍的小团规模,编制1500人左右,也分为3营、炮连等,更加适应游击战和破袭战需要;

  原负责驻地守护的4营、5营提级为4团、5团,考虑到需要负责守卫庞大的驻地,以及密集的山体工事,两支部队规模适当放大,其中4团编制3000人左右,5团编制3500人左右。4团主要为重机枪部队,而五团则是编制了重机枪、火炮部队、防空部队、以及辎重部队等。

  负责新兵训练的6营提级为6团,也称为新兵教导团,不限编制,目前拥有600名教导官,以及3000多名新兵。

  独立支队炮营提级为炮团,编制在4000人左右,目前不满编,后续慢慢补齐。

  侦察连、特务连分别提级为正营级的侦察分队,特务营,编制分别为300人左右。

  另外,包括通讯部、情报部、卫生部、后勤部等,均列为军分区从属,编制不再归入独立支队。

  这样一来,独立支队满编后将成为拥有3个支队、10个团,是一支近24000人的庞大部队,并拥有包括60毫米迫击炮在内的近千门火炮,近2000挺轻重机枪。

  (当然,目前各部刚刚整编,野战团、炮团等部队人员还有缺口,新兵也未完成训练,需要1个月左右时间慢慢补齐。)

  这已经是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了,而考虑到独立支队火炮密度不仅超过八路军各部队,超过了中央军,也超过了目前的鬼子部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独立支队已经属于八路军部队中战力最强的部队。

  而这样的一支部队,在一年多前还仅仅是一支15人的小部队,是张云一点一点的慢慢发展起来。独立支队发展之速、之奇,让老总、副总参谋长等人也十分惊叹,被他们誉为全军发展的奇迹。

  以外,独立支队还培养着周边近4000民兵,控制着4个游击队近5000余人,补充2团3000余人,张云可以直接调动指挥的部队人数达到了35000人。

第224章 纷乱的岁月1

  从1939年5月中旬开始,在初步完成部队整编后,张云便命令独立支队各部队尽快开展适应性训练。

  同时,考虑到现在鬼子因井陉口土门关的巨大损失已经有些胆寒,正是持续开展破袭作战获取物资的好时机,因此张云要求各作战部队坚持边战边练、以战代练,积极开展破袭作战。

  于是从5月中旬开始到当年8月底,各部队每隔半月就继续大规模破袭正太铁路、晋中盆地以及河北平原沿线据点及车站,并在间隔期内接连破袭了阳泉周边的中小矿场。

  每隔半个月,正太铁路、广大平原区域都会密集地出现炮弹爆炸声,独立支队控制下的各个部队同时出击,破开鬼子的封锁和防御,大规模破袭铁路、据点、矿场,硝烟和喊杀声弥散整个铁路沿线及山区边缘,且人数和声势越来越大,让驻防据点的日伪军们感到心惊肉跳、一日三惊。

  在密集的破袭下,鬼子早就千疮百孔的正太铁路防御圈直接被独立支队部队搞的四分五裂、满目疮痍。整条正太铁路沿线上,从井陉县城到寿阳县城,包括翟家庄站、南张村站、井南站、南峪站、娘子关站、程家站、芹泉站等十多处火车站、数十处据点成为独立支队及4支游击队、补充2团的日常狩猎场和物资供给站。

  在完成整编扩大部队编制后,各团长们在充足的武器供给、完善的后勤支撑以及强大的情报支持下,可以凭借强大炮火攻势,独自完成对一个或者数个车站、据点的破袭,完成对各个矿场的破袭,这让独立支队各部队破袭更加便捷。

  刚刚修建的车站再次被火炮摧毁,刚刚修好的据点再次被轰塌,刚刚建立的铁丝网被连根拔起,刚刚发下了新枪的皇协军部队再次被八路军部队俘虏并放回……鬼子们付出了兵力、物资的等一系列的惨痛的代价,而只能无奈的发现,不论他们增派多少兵力前往驻点协防支援、助攻,在独立支队强大火炮下,都难以赢得据点防御作战的胜利;而如果派遣联队、旅团级兵力前往山区支援,却可能会在夜间迎来独立支队大部队的袭击甚至围歼,使得鬼子不敢轻举妄动大举出兵。

  如此穷困被动的境地之下,鬼子无奈只能继续缩减了各个车站、各个据点鬼子的驻防人数,将兵力主要集中在寿阳、阳泉、井陉3个县城里,任由独立支队蹂躏沿线的据点及车站,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劲头。

  眼见鬼子兵力开始收缩,张云在持续截断正太铁路的同时,也开始指挥各部队对驻防阳泉的敌人进行了持续压制。各团在训练休整之时,经常性夜间前往平定及阳泉城外,以鬼子军营、警察局、宪兵队驻地等为目标,轮流开展骚扰炮击与偷袭活动,使得敌人不堪其扰。

  在精密地图指引下,在地下组织的情报支持下,基本每隔一两天,阳泉平定县城的鬼子军营、警察局、宪兵队都会挨上十几发甚至几十发的炮弹,葬送几个甚至几十个蝗军、皇协军或者伪巡警。哪怕鬼子经常性变换军营、警察局位置等,仍然躲不过地下组织的侦查及随后的精准炮击打击。

  在这种经常性大兵压境、炮弹临门、性命随时不保的情况下,就别指望伪军、“臭脚巡警”和士绅们能对鬼子保持敬畏甚至是真心投靠,实心效命了。相反,大部分人都觉得鬼子至少在阳泉周边大势已去,纷纷暗中投靠昔榆地区组织的情报组织,顺便传递鬼子的最新动态。哪怕当地的宪兵部队拥有专业的谍报机构和特工,面对人心离散的窘境,仍然挡不住这些“墙头草”们的动作。

  一时之间,鬼子们在阳泉地区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

  破袭虽然顺利,但考虑到鬼子很可能的大面积反攻,也考虑到鬼子可能的后续封锁,必须加强现实中的物资储备,因此从在破袭过程中,张云也开始将空间内的粮食(主要调换为耐存储的小米)、罐头等物资,通过破袭车站方式缴获物资的方式兑现出来,使得每次张云带队破袭正太铁路都成为了昔榆军分区的收获盛事。

  凭借着“收到绝密情报”的由头,张云每次亲自出击都会安排组织大规模群众跟随支前,并果然“缴获”了数千甚至上万吨粮食。随后就是队部组织下,数万群众、近万辆小推车、马车、牛车等配合,将粮食运到了驻地,或者运到了物资周转站甚至是独立支队在和顺、辽县的粮食储存仓库。

  “大炮响,部队强,打完车站搬粮忙;搬粮忙,搬粮忙,忙乎半夜给袋粮!”

  张云空间内的物资数量庞大,自然豪爽大方, 每次搬运完粮食物资后,都会给支援群众发放粮食、布匹、白糖等物资作为酬劳。这也使得昔榆军分区支前群众们情绪高涨,哪怕是农忙时节,后勤部一声招呼下就能动员起数万甚至十数万群众的配合。

  从五月中旬到八月底,哪怕天气炎热,田地农忙,却没有阻挡独立支队破袭车站据点的热情,也没有浇灭群众积极支前的热情,毕竟这可是收获的日子。

  ……

  鬼子呢?

首节上一节97/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