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81节

  “我们需要稳定住山区根据地的武器弹药产能,才能稳定住平原的局势!”

  总司令思考后,也有些沉默的点点头。

  “独立支队那里非常重要!”副总参谋长继续说着:“目前总部兵工厂的部分车间已经投产,已经可以独立生产120毫米迫击炮炮弹了,另外步枪生产线也正在筹备中,部队很快就可以补充不少仿制的中正式步枪和汉阳造步枪,还可以自己设计枪械,我们部队的武器装备很快还可以改善一些。”

  “但是仅仅是这两个月少量生产炮弹炸药等武器弹药,我就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生产武器弹药需要足够的钢铁、足够的炸药,足够的化合物。而生产这些又要需要大量的铁矿石、硝石、木材以及各类稀有金属。”

  “为了得到大量的铁矿石、硝石、木材,我们就必须养活大量脱产的矿工和军工工人,就需要大量的粮食、经费!”

  “但目前我们从民间征集的粮食经费是远远不够的,远不足以支撑我们在山地和平原上的战斗消耗。”

  “现在我们经费物资之所以富裕,是因为独立支队提供了缴获的大量额外经费和物资!而目前平原作战消耗的大部分子弹和120毫米迫击炮炮弹也大都是独立支队的云烟厂支撑的!”

  “除了张云能够依托缴获填补了这个巨大的窟窿,别人都挑不起这个大梁来!”

  至于为什么张云可以缴获如此多的物资和经费,这个问题副总参谋长没有说,总司令也没有问。

  此时,就连总司令都有些正襟危坐了,他仔细思考了很多,不得不承认张云或者说独立支队的重要性。

  独立支队护住了晋东南的北大门,为根据地增加了一个县甚至几个县的安全空间;独立支队截断了正太铁路,有效加深了晋察冀、晋冀豫根据地的物资和人员联系;独立支队的云烟厂,基本支撑起了八路军的重型迫击炮炮弹消耗和很大部分山炮、82迫消耗,并深刻改变了平原之战的局势;而独立支队每月提供的经费和物资,更是让八路军的经费窟窿得到了极大弥补。

  “我相信张云同志是能够担得起担子的,我们总部和129师也都会帮助他担起来。”总司令斩钉截铁的说道,随后又继续问道:“我看参谋长对平原局势思考的很深,还有什么新的看法么?”

  “有!”副总参谋长说道:“上次我去调研时,张云同志跟我讨论过平原游击战的方式方法,现在想来,真是真知灼见啊!”

  “要广挖地道,方便部队和民兵躲避和休整;要破路挖沟,降低平原上鬼子的机动速度;要拆墙拆寨,把县城和寨子的城墙都拆了,防止敌人依托城墙占据县城和核心镇;要多造大炮弹,把据点一点一点都给破了,压缩敌人的控制空间!”

  “这些做完了,我们在平原上的局势就稳了!”

  “我建议,等129师打完几个胜仗打疼鬼子后,把129师部分主力部队撤回来,进一步加强山区根据地的力量,也加强总部的机动力量。”

  “目前129师主力部队因为无法与鬼子在平原地区抗衡,采取的是游击战法,但是又暂时无力攻克县城,只能白天躲避晚上拔点,发挥不出主力部队的作用来。”

  “可以从129师抽调部分120毫米迫击炮炮兵,加强冀南地区部队的攻坚力量,再从张云那里调拨一部分冲锋枪重机枪,那冀南地区的部队自己就可以维持这个平衡。”

  “相反,我们把主力部队收回来,把山区根据地完全守住,就可以获得稳固甚至持续壮大的军工产能,同时各主力部队就能跟拳头一般,平时收回去,抽冷子去平原狠狠打鬼子一拳,还可以有效牵制鬼子的力量!”

  “当然,这样不足以快速击垮鬼子,但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鬼子资源不足,物资短缺,财政也困难,是绝对耗不过咱们的!”

第183章 大旅长扬威冀南

  2月3日夜。

  在部队简单休整和用餐后,386旅独立团、新一团、补充团各部队,携带着大批火炮,向着十多公里外的威县挺进。

  一路上,部队顺手又碾碎了两个据点,消灭了70多个日伪军,然后慢慢接近了县城。

  威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位于邢台市东部平原上,民国时期是一个人口稠密但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城,其葡萄、梨等水果闻名周边。

  该县1937年11月底被日军占领,1938年5月八路军第一次收复县城。随后当地八路军部队肃清了境内土匪,实行了公平负担,大家过了一段时间平安日子。同时,全县都进行了抗日动员,还专门拆除了县城城墙。

  历史上,该县是1939年2月4日再次被日军占领,但是此次扫荡一个月来,因为八路军各部队的顽强反击及拔点运动,鬼子们在一般乡镇根本站不住脚跟,只能以大部队穿插方式捕捉八路军主力,并优先占领关键县城及城镇并构筑据点。

  因此《亮剑》世界里,此次威县县城反而更早沦陷,并成为邻近据点的物资中转站。

  鬼子占据县城后,发现城墙已经拆除,就占据大户人家的房屋,拆除了周边的建筑,建立了兵营、武器库及钢筋混凝土碉堡,构建了完善的防御体系。

  该据点占地近10亩,外边是一圈铁丝网和壕沟,并布设地雷;外围挖掘有不少战壕,并架设了4挺机枪,内圈则是4座砖石结构和2座混凝土结构的大炮楼及围墙,最核心的则是兵营、武器库、物资库等,共有800余日伪军驻扎其中,分守战壕、机枪阵地、炮楼及碉堡群等。

  鬼子是打算把威县大据点发展成为了控制周边乡镇的战略支点。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如果是历史上没有火炮力量的抗日武装,这样的堡垒防御体系显然是八路军各部队难以克服的存在。(历史上随后两年八路军、鬼子、未暴露汉奸面貌的石友三三方势力在这里交错混杂,鬼子一直牢牢占据县城。)

  但是面对120毫米迫击炮或者九四式山炮,这样的体系显然远远不够。

  虽然鬼子已经发现平原八路军拥有120毫米迫击炮,传统砖石结构的炮楼无力应对,但是鬼子哪里舍得在平原上到处修筑混凝土工事,哪怕是威县县城里也只修建了两座钢筋混凝土碉堡,墙壁厚度仅有50厘米。

  鬼子对苏式装备也比较了解,正常情况下5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可以有效抵挡120毫米迫击炮高爆弹的炮击了。可鬼子没有料到的是,平原八路军的120毫米迫击炮炮弹都配有延时引信。

  于是,威县的鬼子们很快就悲剧了。

  ……

  没有城墙的阻隔,威县县城的鬼子直接暴露在部队面前,386旅各部队立即沿着街道慢慢向鬼子据点推进,并以步兵炮和山炮敲掉了几处外围火力点。

  随后,各团部队将鬼子据点团团包围。

  鬼子们也发现八路军大部队来了,500多个鬼子伪军(之前300多人去支援已经被消灭)立即进入了各处防御阵地,准备迎战抗日武装。

  双方前线部队随即开始了接触交火。

  没有城墙阻隔,隔着近两公里的王承柱部署炮兵轻松完成了测距等工作,炮营各炮随即就开始了对鬼子县城大据点的持续炮击!

  步兵炮、九四式山炮、82毫米迫击炮、120毫米迫击炮,多种火炮的炮弹迅速向着敌人覆盖过去。

  鬼子的防守部队也很顽强,很多鬼子在战壕、房屋及废墟中不断反击着,特别是两个钢筋混凝土碉堡的鬼子,更是推出了两门步兵炮,朝着外边直瞄射击。

  此时,炮营指挥官王承柱同样观察着炮击效果,很快就发现120毫米迫击炮的碰撞瞬爆高爆弹不能炸穿两座混凝土碉堡。他立即命令炮兵换装延时引信,并重点炮击两个碉堡。

  不出意料,在加装了延时引信的120毫米迫击炮炮弹轰击之下,两个混凝土碉堡很快就被炸开,整个鬼子的据点再次笼罩在炮弹爆炸的火光及硝烟中。

  大旅长、各个团长、战士们都振奋的看着壮观的炮击场面,心里涌现出了大大的痛快。

  让你们这些狗日的小鬼子平日里拿大炮炸我们,现在该你们吃炮弹了!

  “轰”、“轰”、“轰”……

  渐渐的炮声平息下来,随后3个团各自组织了手持冲锋枪和自动毛瑟手枪的突击队,迅速翻过壕沟进入了鬼子战壕,开始进行最后的清扫作战。

  刚开始时枪声还有些激烈,但很快鬼子的残兵就逐一被清理,整个战场就慢慢沉寂了下来!

  大旅长看着轻松被攻克的大据点,看着轻松被收复的县城,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

  用大炮欺负人,感觉有些胜之不武啊。

  不过,我喜欢!

  可惜,大炮弹生产、运输都是个麻烦。这次打了个痛快,但是也把从太行山上带来的炮弹打出去一半。

  如果缴获不多,有些太亏本啊。

  ……

  事实证明,的确有些亏本。

  威县确实是周围据点鬼子的中转站,但是鬼子弹药辎重可以通过汽车从邯郸、邢台等铁路重镇输送,很是方便便捷,怎么可能会在威县存放大量武器弹药呢。

  因此此战仅缴获枪支400余支,子弹20余万发,炮弹60余发,另有大量罐头粮食,并消灭日伪军500余人。

  而攻袭战斗消耗炮弹1500余发,包括120毫米迫击炮104发,山炮步兵炮炮弹120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1200余发;消耗子弹2万余发,主要是毛瑟手枪弹,自身仅伤亡20余人。

  120毫米迫击炮炮弹和山炮炮弹可比子弹贵多了,整体看还是有些亏本。

  更不用说,这些炮弹需要从近百公里外的太行山上运下来。

  ……

  收复威县后,大旅长也没打算据守县城,而是接洽了地下组织和地下武装,镇压了县城里新冒头的汉奸分子。

  随后,部队继续集结,打算去消灭邢台方向的鬼子援兵。

  可惜的是,鬼子援兵退兵了!

  因为石门前往邢台、邯郸方向支援的运兵火车在平汉铁路上出轨,造成5人死亡、47人受伤、4门野炮受损,鬼子们这才发现平汉铁路竟然已经被悄悄截断。

  断路小队利用铝热燃烧盒迅速熔断了几段铁轨,然后搬走了其中几段,结果黑夜之中司机根本发现不了这缺少的一小段,造成了整个火车的脱轨,随后脱轨的火车更是将铁路路基破坏的更严重,非几小时内可以修好。

  消息传到华北司令部后,司令部参谋们汇总了各地信息,突然发现围绕着香城固地区,一天之内部队持续作战且连续失血,而目前3支增援部队却被分成3波,添油般往敌人主力方向扑去。

  没有飞机掩护,没有重炮支援,援兵深夜就这么一波波的赶去,跟送人头没什么区别。

  鬼子参谋们的战术素养也不差,立即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叫停了增援计划,哪怕威县求援电报传来,也同样按兵不动。

  没有铁路,周边的部队就无法快速集结,少量部队面对拥有大量火炮和反装甲武器的八路军主力根本没有胜算,必须等天亮之后部队集结起来才能去与八路军主力决战!

  大旅长搞情报出身,很快就分析出了了鬼子的兵力收缩。

  虽然可惜失去了再次聚歼鬼子大队的机会,但没关系,你不来我就去拔据点镇压汉奸,总能有些收获的!

  一夜间,大旅长率领386旅连续攻克据点,镇压各村各地特务汉奸,扬威冀南平原!

第184章 云烟厂再发展

  一夜间大旅长扬威冀南,收复县城,连克据点,而张云缴获加成系统也是收获到手软。

  因为作战部队大都属于昔榆军分区双重管理部队,各部队消灭敌人、“占领”据点、乡镇甚至县城,系统都默认是属于张云的部队所为,所以同样可以获得缴获加成。

  (正常情况下,必须以张云为主官的部队才默认为张云部队,但是昔榆军分区是张云负责日常工作,默认为军分区主官,其隶属部队系统BUG默认为张云部队)

  又是大量的黄金白银、粮食钢铁、棉花布匹、蔬菜瓜果以及数量不菲的枪支弹药入账,还获得大量杂七杂八的各类物资,让张云的心情格外舒畅。

  让386旅几个团加入军分区果然是稳赚不赔的事情,相比于张云提供的罐头、粮食、军服、大炮、机枪、炮弹、子弹等物资,这一个多月张云获得的缴获加成物资简直是大赚。

  张大聪明土财主云低调血赚中!

  ……

  张云可不是守财奴,既然有了更多物资就要干更多的事情,考虑到现在炮弹消耗量越来越大,于是张云打算进一步扩张云烟兵工厂的产量。

  现在的云烟厂已经是八路军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经过九个多月的发展,云烟厂现在已经拥有正式员工3200余人,临时职工4000余人,可以生产炸药、迫击炮、山炮、步兵炮、冲锋枪以及炮弹、子弹等武器弹药。

  特别是近两个月,张云一直在为兵工厂更新国外先进自动化设备,补充关键物资物料,随着职工人数的增加、设备的逐步调整完善、工人制造技术的熟练、军工厂专家们对生产环节的简化等,兵工厂的各类武器弹药产量也在水涨船高。

  截止2月初,在张云通过保密旋转门提供大量炮钢、高精度玻璃、轮胎、铁矿石、煤炭、关键化合物等物资基础上,兵工厂每月可生产TNT、黑索金等各类炸药近3000吨;生产各类子弹450万发,手榴弹10万颗;生产各类迫击炮240门、九二式步兵炮30门、九四式山炮30门;生产82毫米迫击炮炮弹10万发,60毫米迫击炮炮弹15万发,120毫米迫击炮炮弹2万发、70毫米步兵炮1万发、九四式山炮炮弹2.4万发、各类口径防空炮弹2.9万发;月产MP28改800支左右,防毒面具1.2万具。

  不过山体工厂毕竟空间有限,云烟厂本部的增长潜力已经快要接近极限。所以张云综合考虑后,决定建设云烟厂的分厂,即在昔阳县东侧与和顺县城交界处(物资周转基地和家属住宅区旁),建立一处炮弹生产厂,仅负责生产部分炸药,82毫米、120毫米迫击炮炮弹,且由总厂及物资中转站提供炸药、生铁、引信。

  这样一来,炮弹生产厂仅需要生产炸药、铸造弹壳、炮弹尾翼等,并最终焊接成型及组装就可以,工艺可以尽量简化,组装生产工作也相对简单。

  这处分厂也将采取跟总部兵工厂一样的建设方式,沿着山体底部往里挖20米左右,并建设钢筋混凝土支撑柱体。这种兵工厂车间建设速度会很快,且也可以有效躲避轰炸。

  当然,这样的工厂厂房就无法有效利用空间,整个厂区面积会比较大,不利于防守工作,张云打算直接让总部统筹和顺支队、总部特务团等部队一块参与防守工作,尽量少占用独立支队的部队。

  如果真的有一天,鬼子能够绕过独立支队前部防线攻袭厂区,整个分厂实在无法防守了,那就直接扔给敌人破坏就好,反正生产迫击炮炮弹的生产线大都是傻大黑粗的铸造设备,破坏了也不太心疼,只要工人没有损失,几天后就能维修完善复工生产。

  张云初步规划,2月施工建设,3月就可以安装设备,4月初就可以调配工人开始生产,初步产能可以达到月产120毫米迫击炮炮弹1万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10万发。

  ……

  大旅长收复县城的第二天,鬼子就集中了近8000人的部队,二十余辆坦克装甲车,20多门野战炮,连同4架飞机,共同压了过来,四处寻找386旅报仇并开展决战。

  大旅长则是充分发挥战术大师及情报大师的天赋,白天躲避鬼子主力与敌人周旋,晚上则是继续大踏步与敌人新设立的据点、新占据的县城接战,不断的攻克据点、镇压汉奸、宣传政策,并连续在夜间击破2个鬼子大队的援兵部队。

  当然,这样的战术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在与敌人周旋的过程中也经常险象环生,部队持续穿插于鬼子大部队的缝隙之中,不得不暂时放弃并隐藏了部分山炮,提高部队的机动力,而各部队持续作战也比较疲惫。

  幸好,张云一直关注着冀南的战况,再次连续3批次向冀南运送了大量迫击炮炮弹、山炮炮弹、子弹等弹药,补充了部分山炮、冲锋枪等武器,随同运去的还有罐头、白面、奶粉、白糖等各类物资,极大的补充了386旅以及129师其他部队的损耗,让部队能够坚持下来。

  整个2月份,就在比1月份更激烈的设据点、拔据点的拉锯中慢慢过去。

  冀南局势,没有变好,也没有变坏。

  鬼子物资消耗巨大,部队损失也很大,整个冀南大扫荡已经伤亡蝗军近万人,伪军损失数量更是庞大;相应的,八路军部队损失虽然相对小些,但是外围县城已经丢失,抗日政府暂时转入乡下,而弹药消耗更是巨大,仅120毫米迫击炮炮弹就消耗了近两万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已经消耗了8万余发,冲锋枪子弹消耗达到了近50万发,其他子弹消耗数量也同样很大。

  同时,八路军为了团结群众,还要帮助老百姓重修房屋、救助伤员等,也同样需要消耗不小的物资经费。

  鬼子华北司令部、八路军总部都已经各自心疼起物资消耗和人员损耗了。

首节上一节81/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