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66节

  连排长们却早就习惯了尸山血海,面色平静的带着战士们向前推进,并开始安排小口径迫击炮炮手向着鬼子阵地开始投射炮弹。

  于是,鬼子阵地上更加喧嚣热闹起来!

  ……

  此时的老鬼子河村熏已经不能用狼狈来形容,一发铝热剂纵火弹在他的临时指挥室附近爆炸,引燃了搭建指挥室的木材,整个指挥室都陷入火海中;之前一脸狂热的参谋被飞溅的铝热小球击中,胸膛被击穿引燃,现在连尸体都在燃烧;而老鬼子河村熏虽然逃过一劫,却不得不逃到了战壕里。

  他的少将军服刚才被木头引燃,虽然被扑灭,却已经烧出了一个大洞,手臂上也被撩起了无数的火泡。

  他手里握着指挥刀,举目望去,却发现旅部参谋被烧死,旅部警卫被炸死,而周围的士兵都在四处逃窜、哀嚎,他甚至找不到电报兵在哪里!

  这就是那支神秘部队么?

  铝热剂纵火弹是帝国都舍不得多造的武器,而这支神秘的部队却将近千发铝热剂纵火弹密集的投射到这里,将他们送进了火海!

  地狱火海!

  没等他想说些什么,一发重型迫击炮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将他炸成了碎片。

  不远的山脚下,冲锋号声响起!

  独立支队2营步兵们对阵地发起了冲击。

第151章 新的规划,太原鬼子退兵

  第二次总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在超量的炮弹和燃烧弹轰击之下,鬼子临时挖掘的山头工事被彻底摧毁,熊熊大火甚至照亮了整个天空,为后续步兵部队进攻提供了良好攻击环境及视野。

  也许是河村熏少将之前“为天蝗尽忠”的狂热劲头感染,也许是因为第四列火车已经被鬼子自行拆毁无法快速撤退,结果就是仅有数十个鬼子向后方夜色中逃去,其余大部鬼子哪怕工事尽毁、烈火焚身也未退一步,而是抄起步枪反击独立支队的进攻(其实是因为旅团指挥部被摧毁,各部都失去了统一指挥,但所有人又碍于旅团长不得后退的命令,只能死战到底)。

  但再强大的武士道精神,也敌不过机枪和子弹,很快这些顽抗的鬼子就被战士们的步枪和轻机枪击毙。

  战场很快就被肃清,整个战场慢慢沉寂下来,只有还在燃烧的木头噼里啪啦的响着,整个山头阵地上都飘散着尸体烧焦的气味,满眼望去遍地尸体一片肃杀。

  但老胡没有丝毫波动,很是认真的安排1连继续追击,并于天亮前直接回归驻地,其余部队则是回退到之前的阻击阵地上。

  ……

  “根据已经清点的尸体数量和战俘们的口供,两个车站我们消灭了450余日伪军,至少消灭了前来支援的鬼子独立混成第4旅团及伪军23团4400余人,可以说大获全胜!”

  刘长青仔细汇总了各部队数据后,向着张云报告着:

  “仅仅战场缴获,我们就获得了步枪3300余支、轻重机枪150余支,子弹50余万发,山炮2门。”

  “独立混成第4旅团此次算是被咱们打残了!”

  张云冷静的回应道:“虽然此次战果很大,但不可否认是因为鬼子对我们的兵力和火力存在误判,咱们算是占了装备和出其不意的便宜。但是鬼子预备役兵力很足,工业生产能力也很大,损失的兵力和装备很快就会补充上来,以后千万不要小看了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战斗力。”

  刘长青点头。

  此时二人已经回到了临时总指挥部,综合指挥全局工作,3营、炮营已经按照之前的部署,向芹泉战方向运动,策应1营的反阻击作战。

  张云站起身来,认真的看着地图,突然说道:“你觉得我们在昔阳县最东侧太行山上设置一个临时驻地怎么样?”

  刘长青看着地图,思考着说道:“这就是你说得东西策应战术么?在那里设置驻地,方便策应大部队行动。”

  张云点点头,说道:“本次作战,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鬼子的联动速度太快了,攻击敌人一个点位,其他的点位的敌人就像蜘蛛一样迅速赶到,编织了包围网合围咱们。”

  “虽然咱们有山区作掩护,如果放弃缴获物资快速撤退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出兵损耗物资却颗粒无收实在亏本。而如果我们想要通过攻袭据点等方式获得缴获物资,那就会被限制机动性,只能被敌人网住。”

  “此次咱们通过大量重型迫击炮炮弹和纵火弹,强硬破网而出,还取得了很大战果,缴获了大量物资,算是因祸得福。但这是因为敌人对咱们兵力认识不足,下一次鬼子不会再犯类似错误。”

  “咱们的兵力目前过于集中,虽然攻击力强大,却很容易被鬼子针对。只要咱们还想主动出击作战,那类似的局面还会出现。”

  “我打算从现有部队中抽调部分人员,连同2000新兵,组成东区部队,并将驻地安置在太行山上,策应咱们的行动。每次咱主力部队攻击的同时,东区部队都会同样在东侧佯攻策应,吸引分散敌人的援兵力量。以后哪怕咱们的无名山驻地被围,这也是一个外线的奇兵。”

  “同时我打算向总部申请,将晋察冀军区井陉县附近的补充2团也纳入咱们军分区双重管理,在咱们开展攻击行动时,再为部队增加一支策应部队!”

  刘长青思量后认同道:“好办法,鬼子虽然依靠铁路公路机动支援很快,但是如果同时多点突破,那鬼子就只能分兵支援,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兵力。”

  “以小部队游击战方式袭扰敌人,分散兵力;以大部队破袭据点消灭敌人,获取缴获,那鬼子就会疲于应付。”

  “那我去太行山驻地吧,别人去我也不太放心。”

  张云笑道:“没什么不放心的。我打算先让你去打好基础,然后轮流派各营长去主持策应事宜。那里我们不设置大型驻地,而是按照根据地各军区的模式发展,但所有物资损耗都由驻地这边负责提供,如果遇到鬼子大规模扫荡就坚壁清野,机动作战。”

  刘长青认真听着,深入探讨着张云的新思路,慢慢细化着需要做的工作。

  ……

  太原第一军司令部。

  “将军,出事了!”参谋再次叫醒了刚刚入睡的梅津美治郎,着急的说道。

  “发生了什么事情?”已经岁数不小的梅津美治郎睡眠很浅,突然被叫醒很是有些恼火,但是仍然压抑住自己的声音,冷静的问道。

  “我们刚才收到了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诀别电报,但是只发了几句话就断了,我们怀疑独立第4旅团河村熏少将出事了!”

  “什么?”梅津美治郎顿时睡意全无,他急冲冲的披着衣服出来,看着电报译文。

  “我部遭到敌人大规模炮击,阵地一片火海……”

  “仅有这么一句,”参谋解释道:“之后就失去了联络。我们尝试了各种办法,仍然无法联络上独立第4旅团。”

  “会不会炮击震坏了电台?”梅津美治郎问道。

  “可能性不大,之前我们一直跟独立第4旅团保持了电台沟通。他们已经修建了防炮掩体和防炮指挥部,不至于被摧毁。更何况他们也有备用设备,不应该无法联诺。”参谋回应道。

  “一片火海,一片火海!”梅津美治郎喃喃自语。

  参谋沉痛道:“是的,一片火海,多么密集的炮击才能让电报员用这个词形容。更何况如果河村熏少将还活着,必然不会发这样的电报,而是详细报告敌情。这必然是电报员的诀别电报……”

  “参谋部判断,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阵地已经失守,只怕河村熏少将也已经玉碎!敌人比我们预判的更为强大,建议107联队立即停止前进,就地防守。明天查明情况后,再行决断后续战事!”

  梅津美治郎有些吸了口气,晦涩的说道:“敌情不明,确实以谨慎为要。就这么安排吧。通知寿阳、阳泉、平定、昔阳等,严守县城,不得出击,并做好全面防御准备!”

  “嗨!”

  ……

  一个小时后,太原方向的敌人未到,张云就判断出敌人的想法。

  “鬼子这是无法判断独立支队的实力,打算等到天明再出击了!”

  思虑片刻,张云决定1营、2营和炮营不动,以策万全。3营则是分兵破袭坡头、赛鱼等几个小站,但是不再搬运缴获物资,以破袭和“占领”为要。

  今天的现实收获已经够多,不能再增加负重。但是摧毁正太铁路火车站,“占领”并获得缴获加成,却是可以顺手为之的!

  一时间,正太铁路再次热闹起来。

  直到2日凌晨4点左右,各部队陆续集结,开始有序撤回了驻地。

  1939年第一次破袭战圆满落下了帷幕。

  战果惊人,却完全暴露了独立支队的实力。此战也为后续激烈的第一次无名山驻地攻防战徐徐拉开了序幕!

第152章 战后反思和深远影响

  2号的早上,鬼子飞机频繁的穿梭在太岳山脉,侦察着正太铁路的情况,同时找寻着已经入山的独立支队各部队。

  不过,仍然是白费力气。

  而独立支队大部队回程时虽然已经天亮,且敌机频繁侦察,但是部队早就开展过反侦察行军,依托山体行军没有暴露行踪。相反,因为炮弹已经基本打空,负重不大,大部队干脆再次运输回来30余吨的粮食等(从另外小站缴获)。

  缴获物资的丰厚让邢志国队长、唐部长等人很是惊喜,而再次“缴获”美式机载电台零部件也让李部长等通讯专家欣喜若狂。但张云、刘长青等人却毫无喜色,立即在山体工事的大会议室召开了作战研讨会议,所有营连级干部都参加了研讨。

  在会上,张云他们详细回顾了此战的过程,分析了鬼子的支援速度和战术抉择,讨论部队在指挥、装备、战术等方面的不足,思考着破局的方式。

  经过讨论后,张云直接剽窃了林总的成果,向指战员们提出了“四快一慢”战术要求。

  准备要快,前进要快,扩张战果要快,追击要快,发动总攻要慢。

  简洁的战术名称,明确的战术要诀,让指战员们感到十分清晰明了,大家对比自己此前的战斗经历,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如果说三三制、前一后二突击阵型是底层战士们的战术,而四快一慢则已经是营团甚至是师级指战员层面的战术,再结合独立支队强大的火力,部队已经有了东野攻击如火般的雏形。

  也是在会上,张云宣布了建立东区部队的设想,任命刘长青为东区部队负责人,并抽调部分连排级军官和战士,在昔阳东游击队配合下,近期前往太行山设置驻地。该部队将和无名山驻地野战部队轮流调换,武器配置和后勤补给完全由军分区提供。

  “武汉会战之后,鬼子逐步增加了华北兵力,同时还大量编练伪军,我们的敌人变得强大了;同时鬼子依托铁路公路机动支援,我们的敌人变的迅速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办呢。”张云对着指战员们认真的讲述着他的思路。

  “如果在平原上我们很难应对,但是山区还是有很多方法的。”

  “敌人变快了,那就让它们变慢。咱们要持续大规模破袭正太铁路,让正太铁路基本无法通车,降低敌人通过铁路机动的速度;在公路上布设地雷、反坦克壕等,让公路基本断绝,把敌人赶到山区行军。”

  “敌人变强了,那就让自己变强,让敌人变弱。自己变强包括加强训练,扩大招兵、提升装备,甚至是武装更多兄弟部队,提升我们队伍的合力;让敌人变弱则是包括多路出击分散敌人,持续出击消耗敌人,拉拢伪军分化敌人等等。”

  “短时间内,我们可能还需要面对敌强我弱的现实,但是我相信我们可以耗得过鬼子,以持久作战赢得最终胜利!”

  刘长青、王大川等中高级指战员都兴奋的鼓起了掌。

  昨晚的一战看似顺利,战果辉煌,但其实只有这些高级指战员才明白昨晚的风险和敌我双方的快速攻防转化。

  万不得已放弃缴获固然是一种应对方式,但是不说对战士们士气的影响,以后部队再机动作战仍然会面临类似困难,总不能每次都退,都选择放弃缴获。

  但如今副司令的一番分析,却让大家茅塞顿开。敌变,我也变,只要战术灵活,独立支队仍然会牢牢掌握主动权!

  通过讨论,张云部署了三项任务。

  一是准备迎接鬼子的报复。此次战果辉煌,但也暴露了独立支队的位置和实力,鬼子必然大规模报复。部队要立即组织群众开展防轰炸、防毒气、防包围演练,进一步检查防御措施,完善防御预案。

  二是进一步完善部队装备。根据士兵多次参与突击和攻打工事时反馈火力不足问题,为部分士兵换装冲锋枪,进一步提升部队攻坚能力;大规模储备炮弹、纵火弹、照明弹等武器,为以后反围攻做好准备;大量增加战士们动物内脏的食物供给,提升战士们夜视视力,强化夜战能力。

  三是完善军区部队建设。在设立东区部队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三支游击队的作用,加强游击队工兵爆破训练,提供大量爆破器材,以游击的方式持续破袭正太铁路的铁路桥、涵洞等,持续破坏正太铁路的正常运转。

  开完会,张云就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兵工厂,讨论小批量生产MP28冲锋枪事宜。

  实际上太原兵工厂在之前成功生产过MP18、 MP28和晋造汤姆逊冲锋枪,具有比较丰富的冲锋枪制造经验,张云又额外提供了一些设备和合金钢,估计一个月就可以投产。

  当然,云烟厂生产的MP28不是原装9毫米口径,而是改口为7.63毫米口径,以便可以与毛瑟自动手枪弹药通用,后期也可以使用苏制7.62毫米手枪弹。同时对枪械做了简单的人体工学优化,如弹匣下置,枪身延长了一些等,之前大沽厂仿制时曾经做过该类优化,受到29军使用将士们的认可。

  张云没打算多造,制造四千支就够了。每个步兵班两支,需要2000支左右,其余冲锋枪就可以当做礼物送给其他需要的兄弟部队。

  冲锋枪好用是好用,但是好用在巷战和沟壕战上,如今独立支队以山地作战为主,主要是伏击和远程火力输出,具有较远射程的步枪和轻重机枪更适合部队。

  这玩意是个吞子弹的大户,二战期间为了满足数百万支波波沙的胃口,苏联每年要制造40亿发子弹。以云烟厂目前的军工产量,根本供应不起太多的冲锋枪,因为这样会严重影响大炮和炮弹的产量。

  炮兵,才是独立支队的根本!

  最后,张云和刘长青等人又通过电报,详细向总部、师部、旅部做了作战汇报,包括战斗经过、战果、反思以及东区部队设置、希望将丁伟补充2团纳入双重管理等内容。

  这是张云向上级发出的最长电报,报告很长,内容很丰富,影响也很深远!

第153章 各方反应与第一次驻地攻防战初始

  八路军总部。

  副总参谋长拿着长长的报告走进了指挥室,将报告递给了老总,有些兴奋的说道:

  “老总,好消息啊,昔榆军分区一夜之间歼敌4800余人,战果辉煌,实在是抗战战场罕见。”

  “不过,战斗过程也很惊险,张云那里也没打算报捷,更像是反思和求援来了!”

  此时,日军对冀南的残酷扫荡还未开始,但是很多线索都显示日军即将对冀南开展一次大动作,老总也逐渐把注意力放到了冀南地区,但其实他心里也惦记着独立支队的行动。

  主动出击作战,打破敌人先手,这非常符合老总的脾气,不过目前环境下,也仅有独立支队有条件做到。

首节上一节66/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