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54节

  大旅长看着张云,久久的沉默。如果真有这么大的兵工厂,那张云的战绩和做法就都可以解释了。

  拥有兵工厂,打炮当然不心疼;能用炮弹欺负人,为什么要用战士的生命去冒险。

  果然,张云还是那个见不得战士牺牲的张云,只不过他有了一座兵工厂!

  我们的云烟兵工厂!

  他想象着兵工厂的样子,嘶哑的问道:“驻地安全么?咱们的云烟兵工厂安全么?”

  “现在很安全,以后会更安全。”张云回答道:“现在邢志国副队长负责守家,那里我留了4连1200名经过长期训练的战士以及5连近2000新兵,还有周边2000多人的民兵部队负责外围防御,同时武器弹药补给充分,就算鬼子步兵联队去了也讨不到好。”

  大旅长算了算人数,突然惊异的说道:“你驻地就有3200多人,这里又有这么多人,难不成你兵力过万了!”

  “嘿嘿,这里别看人多,有近两千人是昔阳、和顺两县游击队,他们回去就会回归地方。这里只有6700余人是我们独立支队战士,其中光新兵就有3500多人。”

  “河北地区人口稠密,所以就多招了点新兵。”

  “嘶,”大旅长有些牙疼。

  我386旅有1.6万人了,兵力超过了一个师,而我竟然才知道!

  “这些新兵的武器和给养,你都怎么安排的?”大旅长声音更嘶哑了,他感觉今天自己吃惊吃的太多了!

  “武器已经全部配置完了,大家手里拿的就是以后的武器,按照12人为一班组配置了轻机枪,60毫米迫击炮回去就有,重机枪一般仅配置4连及驻地,免得影响部队机动。现在配置部队仅仅是因为缴获太多了。”

  “至于给养,此次缴获够用一段时间了,后续晋察冀补充2团会帮我们送来,2000多吨粮食及花生等。驻地也在大量采买粮食物资。”

  “嘶”,大旅长继续牙疼……

  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再说说兵工厂吧,你怎么能建设起了这么大的兵工厂……”大旅长继续问了起来。

  于是张云大概介绍了兵工厂的历程,先缴获了部分装备(手榴弹生产线),然后突然发现有被困人才,于是出兵救了回来,然后陆陆续续缴获各类装备,人才又召唤更多人才投奔。

  而后占领井陉煤矿后,获得大量机械设备,又改装成各类机械,于是产量大增,薪酬给的也足,于是又有大量原太原厂工人投奔……

  大旅长毕竟不是专业兵工厂专家,没有发现为什么可以轻易将煤矿机械改装成兵工厂装备的BUG,只能感慨张云缴获之丰富、物资之充裕、建设之迅速、运气之不错!

  “旅长,我可是给你们和总部准备了三份礼物的。这三份礼物,每一份都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张云看旅长沉默着,于是笑的介绍了起来。

  “哦,哪三个礼物,都有什么战略意义?”旅长还沉浸在兵工厂的震撼之中,随口问道。

  张云认真的回答:

  “一份地图,刚才您看到了。”

  “一份《土法兵工指南》,这份指南不能让各根据地建起现代化的兵工厂,却可以指导他们充分利用手头现有的条件,迅速建立起炸药厂、手榴弹厂、以及迫击炮炮弹厂。这是一份让人民兵工厂遍地开花的指南,他比云烟兵工厂更加重要。”

  “第3份礼物就是一个新的云烟兵工厂。我们利用缴获的机械设备,已经成功拼凑出可以再建一个云烟兵工厂的设施设备,只要工人得力,以及原料充分,咱们八路军很快就可以拥有第2座云烟兵工厂。”

  “咳咳、咳咳,”大旅长感觉自己有些受不住更多的刺激,忍不住咳嗽起来。

  张云赶紧帮着大旅长拍了拍背,大旅长摆了摆手,又抬头看着张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张云同志,你做的很好,非常好,我很满意,很高兴。”

  然后大旅长又沉默下来。

  今天的惊喜/惊吓越来越多,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向总部汇报。

  怎么说,张云同志仅凭借自己的缴获,就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兵工厂?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都不知道云烟兵工厂长什么样!

  而张云的三份礼物更是让他惊异,这三个礼物不仅体现了张云的用心,更体现了张云的大局观。

  一个云烟兵工厂虽然让人惊异,但鬼子的兵工厂更多,凭此不足以击败鬼子,收复被侵占的国土。

  但是人民兵工却拥有这样的潜力!人民,只有人民,拥有无法想象却可以创造奇迹的力量。

  但《土法兵工指南》是否真的可行,还需要八路军总部的认真分析和鉴定。而这样的要求,又岂是电报里可以说得清楚的。

  头疼……

  大旅长环顾了一下指挥室的电台,有些没好气的说道:“四部电台,咱们386旅旅部在河南就靠一部电台撑着,你倒是不声不响搞了4台。总部给我三组电报兵的时候,我还觉得有些多,现在看还给少了。”

  “我需要尽快跟总部、师部联系,现在我征用指挥室跟4部电台。当然,我估计最后电台连电报兵都得给你留下。”

  张云讷讷无言,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其实驻地还有两部电台和一些零部件一直闲置,如果旅部需要,我回去就打包给您准备好。”

  大旅长再次感觉到了张云的“壕气”,于是:

  “张云,我恭喜你发财呀,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我可以带走吗?”

  张云继续讷讷道:“额,这次我们额外缴获了2000余支日军制式枪械,还有400万发各类子弹,要不,您拿走?”

  “迫击炮炮弹也是可以拿走几万发的,我这倒是够用。”

  大旅长再次受到一次“壕”气暴击!

  “行了、行了!你这么痛快,我都没啥成就感。”大旅长有点怀念起跟李云龙斗智斗勇的日子了。

  随后,张云安排警卫员将三组电报员接来,然后自觉的离开了临时指挥室。

  指挥室里,大旅长看着三组电报兵调试着电台,思虑着如何汇报。

  想了想他命令道:“第1组跟八路军总部发报:查,张云同志建设有兵工厂一座,产量巨大,其使用的炮弹手榴弹均为自家兵工厂制造。请总部速派干部和专家于昔阳县西侧刘家镇会合,参观我们的云烟兵工厂。

  另独立支队已有士兵一万余人,武器装备齐全,且张云同志党性强,指挥建设能力强,请总部研究提升独立支队单位级别,提升张云同志级别。”

  “第2组跟129师师部发报:386旅独立支队目前拥有士兵一万余人,武器装备齐全。另外独立支队上缴武器枪支1000余支,子弹380万发、迫击炮100门、迫击炮炮弹5万发。请师部迅速协调最大运力运输队伍,前往昔阳县西侧刘家镇搬运物资。”

  “第3组跟386旅旅部发报:速调李云龙部、孔捷部全员从根据地内部,迅速向昔阳西侧刘家镇靠拢,部队无需携带任何装备,将在此地完成换装。换装完成之前,旅各部队行动暂时停止!”

  “发报吧!”

  随后大旅长走出指挥室,披着满天的月光,望向了西面昔阳西小王村的方向,嘴里慢慢咧开了笑容。

  他问了问警卫员张云的位置,然后漫步向张云走去,他想继续跟张云聊一聊,看看独立支队的风采。

  于是他被张云拉了壮丁,流转在各个连队激励新兵及开展思想建设……

  大旅长的嗓音更嘶哑……

  而三封电报,却在总部、师部、旅部都掀起了一片炸雷。

第128章 我们的云烟兵工厂2

  386旅旅部最先接到电报,毕竟字数少嘛。

  周参谋长看到电报,有些惊异的看着地图说道:“旅长为什么安排两个团前往昔阳西侧方向换装,那里可是敌占区啊。”

  旁边参谋提醒到:“旅长可是去接独立支队归建的,昔阳县西侧就是独立支队的驻地,那里是不是已经储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周参谋长想起张云每战必有大量缴获的事迹,忍不住赞同道:“应该是的,而且武器装备绝对很多,多到旅长认为现在不换装就去打仗会很不划算的地步。”

  “通讯员,立即通知两个团长带队迅速出发吧。他们留下的装备加强给772团和教导团。让772团做好警戒,咱们突然失去一半兵力,必须小心敌人和顽军啊。”

  于是李云龙骂骂咧咧的和孔捷带着全部新一团、独立团战士,留下了辛苦积攒的所有武器装备,踏上了前往昔阳县西侧的旅程。

  ……

  129师师部。

  戴着眼镜的师长,对着旁边个头矮小的政委说道:“我这眼镜是不是坏了,为什么我看386旅报告其独立支队有1万多人,4月底时他们部队不是才只有500人么。”

  政委笑了笑说道:“500人怎么有胆量去炮击石门,我看1万人很合理么!”

  说罢,他看着电报喃喃自语:“5万发迫击炮炮弹,5万发迫击炮炮弹,难道真的有兵工厂?”

  政委是对根据地建设工作非常敏感的人,他从张云以往的战绩、战斗的风格以及大旅长的电报中都感受到了张云独立支队巨大的生产力。

  师长仍然纠结1万人这个数据,他说道:“386旅昨天才六千余人,今天就告诉我们有1.6万人,他们的给养怎么解决?”

  政委笑着提醒道:“难道咱们不知道之前,他们的给养就没法解决吗?我看张云同志已经解决的差不多嘛。”

  “你呀,现在该考虑如何运输及分配这些武器弹药,要知道咱们现在的部队可是大都在分散平原上。”

  师长拍拍自己的额头说道:“是了,是了,是我魔怔了。咱们可以协调太行山几个军分区负责运输,相信应该不会过于困难,到了师部再慢慢分配下去。这批迫击炮,会发挥很大作用!”

  好吧,两位师部领导可能没有完全意识到,5万发炮弹是多么大的运输量。

  毕竟炮弹运输不像子弹,不仅要考虑它的重量,还要考虑炮弹箱的重量和体积。

  ……

  八路军总部。

  副总参谋长拿着电报,兴奋的跑了进来。

  “老总,老总,咱们的兵工厂,咱们的云烟兵工厂。”

  “真的有兵工厂!”

  老总沉默的拿起大旅长发来的电报,认真的看了看,叹了口气说道:“看样子产量是真不少,要不然他不会不明确报告。这既是为了保密,也是因为他心里也没底呀,其产量应该完全超过了他的心理预期。”

  “总算是有了个大大的好消息!”

  “副参谋长,要不你辛苦跑一趟,去看看咱们的云烟兵工厂。我让特务团陪你一块去,毕竟那里是敌占区。”

  副总参谋长笑着说道:“用不着,独立支队1万多人在那里,哪里还用得着特务团,你留着作为预备队吧。”

  老总沉稳的点点头,他的眼神忍不住看向地图,看向昔阳县西侧。

  几天后,那里就会成为八路军最耀眼的地方。

  ……

  独立支队的夜里不算安静,战士们呼噜声此起彼伏,但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并能安心的入睡。

  大旅长睡得也很安心,他骑了一天的马,受了一堆刺激,又被张云拉去跟新兵说了半天话,是真的累了。

  张云睡的却不太安稳,他的心里仍然有些忐忑。虽然他相信这些开国大将们和功臣们的伟大情怀和开阔胸襟,但是终究担心会有一些暗箭袭来,他一个小小的后世小白领应付不来。

  但日寇如此强大,而国家山河残破,百姓蒙受苦难,他总不能一直偷偷摸摸的发展,无视兄弟部队因武器太差而无谓牺牲,无视无数的百姓同胞受到鬼子的折磨。

  唯有依靠集体,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

  这一个关口总要跨过。

  而路,终究在脚下!

  ……

  第2天清晨,大旅长带着警卫连,跟着独立支队继续出发了。

  近1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继续沿着山路向昔阳县西侧驻地前进。

  警卫员自觉的让出了自己的军马,帮着搬运起了物资,电报兵也是小心翼翼的捧着电台跟在了队伍中。

  同一时刻,李大团长、孔大团长两个团的战士们背着被褥空着手轻装前进,也快速的向着夕阳西侧前进着……

  八路军总部,副总参谋长则带着几十个骑兵,沿着晋东南山区的公路,快速向着刘家镇方向奔驰。

  晋地的根据地内,各个军分区也都接到129师师部的公函,陆陆续续有赶着马车的运输队,也向着刘家镇方向而来。

  一时之间,昔阳西侧的刘家镇成了八路军风云际会之所。

  ……

  10月21日上午,张云等人终于回到了距离驻地五公里的刘家镇。

首节上一节54/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