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35节

  随后,张云又道:“我需要兵工厂这个月生产20万颗手榴弹,不知道兵工厂能不能办到?”

  “20万颗?!”三个专家对视一眼,罗专家说道:“问题不大,就是需要调整一下工作重心。手榴弹组装工艺不难,咱们可以把这些天新培养的工人都放置在手榴弹车间,就可以把手榴弹日产量提高到6000颗。”

  “但是需要足够多的弹钢、木料、雷管等分配物料。”

  张云心里暗喜,云烟兵工厂厂的产量越来越大了。至于这些消耗物资,毛毛雨啦!

  “消耗物料不是问题,今天晚上就运送到位,但是要严把质量关,这可是战士们搏命用的,可不能出问题!”张云一口答应。

  随后,军工专家和教授们又开始互相熟悉和“吹捧”起来,张云让旁边的战士送来些当地的水果和茶水,然后就溜走了。

  文化人,果然心心相惜!三个军工专家也是留过洋的,跟教授们很有共同语言。

  ……

  结束了军工专业会议,张云又马不停蹄的召集了山体工程建设工作会议。

  会上,张云和几个地质专家、建筑专家、工程专家和建筑工人代表讨论了工程进度。

  “多亏了大量国外进口的掘进机等设备,以及大量钢铁支架,目前山体工厂掏空工程已经过半,山体工事掏空工程已经完成三分之一。”

  请来的工程专家介绍道:“现在我们又增加了900多名工人,进度必然更快。但是需要补充各类机械设备!还需要大量钢筋、水泥、电缆、通风设备!”

  这就是张云不愿意让邢副队长和后勤部老唐参与工程的原因,工程消耗太大了,根本不是一个营级或者团级部队可以办到的事情。

  “没问题,三天之内所有设备、物料全部到位!”

  张云一口答应。

  “今年12月底前,连同内部装修必须全部完成。”

  最晚1939年1月底前,张云要将所有兵工厂车间都搬进去,并初步完成三重防御体系建设!

第87章 8月发展成果

  自回归驻地后,整个八月份张云就一直没有外出,而是留在驻地全力推动独立支队的队伍建设、军工建设、山体工程建设,整个人忙的团团转。

  幸好成果是可喜的。

  在榆次地区地下组织、游击队以及张云提供的充足经费帮助下,8月份有超过300多原太原兵工厂工人、专家入职了云烟厂,直接让云烟兵工厂的产量大增。特别是两条接触法硫酸生产线的建立,让云烟厂的炸药日产量超过了20吨且还有很大增长潜力(两条铅室硫酸生产线已经关闭,效率太低浪费人力)。日产手榴弹达到了6000颗、子弹1.5万发。

  更重要的是,枪炮车间60毫米、82毫米迫击炮已经仿制成功,每天可生产60毫米迫击炮6门、82毫米迫击炮2门。迫击炮炮弹也分别达到到了800发、400发,另有120口径迫击炮炮弹50发。考虑到迫击炮生产容易,但是炮弹使用量太大,张云要求在完成60毫米迫击炮400门、82毫米200门生产任务后暂时停产,重点储备迫击炮炮弹、手榴弹、子弹。

  此外,目前军工厂正在跟化学工作组研究,看如何利用“缴获”的汽车轮胎等现成橡胶制品,通过催化加热塑形等方式,加工生产防毒面具等生化防护设备。

  队伍建设方面,大部分新兵都已经从新兵连毕业,加入了正规部队。目前1、2、3连每连编制了780余人,炮连达到700余人,4连600余人,另外新兵连连同新兵900余人。

  军工厂的发展,也为部队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到了八月底,张云已经为部队实现了每班(12人)1挺轻机枪、每40人左右配置1门60毫米迫击炮,三个野战连队共配置了48门60毫米迫击炮,另外配置1支Wz.35反坦克步枪(波兰)。炮连共配置75毫米山炮2门、步兵炮6门、82毫米迫击炮16门、120迫击炮2门,火力密度极大增强!

  同时考虑到日军习惯使用毒气弹,张云有意识的加强了部队防毒气演练。目前,依靠缴获及加成到的毒气面具,野战部队已经实现了防毒面具全覆盖。至于其他部队的防护面具暂时还未配齐,需要等待兵工厂防毒面具的试制和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张云没有出门,但是3个野战连队和炮连却一直持续出击,连续破袭了正太铁路、同蒲铁路近20个据点,共击毙日伪军320余人(目前鬼子伪军过于分散,每个据点仅有20余人)、汉奸土匪800余人。缴获枪支600多支、子弹1.3万发,招收新兵800余人。目前新兵连正在训练的新兵就是这些新招的战士!

  虽然从缴获和弹药支出看独立支队其实是亏的,但是通过这些部队的“占领”,张云缴获加成到金25kg、银285kg,钢铁5600余吨、铜1.1吨、铅0.4吨、煤炭2568吨,又有粮食80吨、肉类12吨、枪支470余支、子弹9854发、大量布匹等等。

  仍然是大赚一笔。

  最后是山体工程建设,推动进度明显加快。张云套现了部分中大型机械,同时丁团长的设备运输队也陆续到来,给张云带来了大量的小型设备。

  在这些设备帮助下。山体工厂建设进度明显加快了很多,预计10月上旬就可以完成山体掏空工作,后续开始内部建设。

  内圈防御方面也逐步完善,各个主要山头都建立了能防炮的永固工事,各个工事间还能通过隐蔽的战壕相连。4连已经开始熟悉工事,进行攻防演练。

  在张云海量物资的支持下,驻地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让没有经历过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士们看的目瞪口呆。

  邢副队长、老唐两人每天晚饭后都习惯溜达到山头,欣赏着山下驻地的变化。战士们只是看个稀奇,但两人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知道要想产生这样的变化,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

  虽然不知道张云如何获得如此多的资源,不知道张云为什么心急建设如此庞大的工程,但张云已经用过去7个月的战绩证明了他的精准判断。

  两人都默契的保持了沉默,并认真的配合着。他们也期待着张云坦诚告知的那一天,期待着独立支队绽放光芒的那天!

  ……

  “团长,第一批运输队回来了!”

  李家洼驻地,丁团长的心腹爱将,补充2团1营营长孙弥扛着一箱手榴弹走了进来。

  为了减小目标,防止鬼子察觉,丁团长特意安排运输队分批分次前往昔阳,并安排1营派出三个连队也分批随行护卫运输队。

  孙营长并没有随队出发,毕竟他还帮着丁团长训练着新武装的2营、3营。这两个营突然配齐了装备,战斗力大增,但是战斗技能和意识还差了不少火候,孙弥一直在帮着训练这些战士。

  距离第一批运输队出发已经过去了7天,现在终于回来了,1营1连也随之归队。

  600多青壮年组成的第一批运输队,出发的时候,大家或推着小车、或两人合力抬着扁担,费劲的运走了大概100余件小型设备;等回来了时候,这些人同样是推着小车、抬着扁担,甚至肩扛着手榴弹箱子,费劲的运回来1050箱共计31500颗手榴弹,同时还运回来500余套八路军军服。

  军服是张云赠送的,毕竟张云拥有太多的布匹,他以粮食为薪酬制作了大批八路军军服,不仅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新兵,还可以做做人情。

  当时丁团长身上打满补丁的军服确实让张云动容,正好第一批运输队还有些运输量,干脆加运了500余套军服回去。

  可惜不管是孙营长还是丁团长等人,没人太在意赠送的军服。丁伟、孙营长、田副团长和团部的警卫员们都围了过来,一块看着孙营长带进来的手榴弹箱。

  这个手榴弹箱是孙营长随手从运过来的一千多箱中拿出来的,箱子就是条状木板加钉子拼装而成,很是结实。上面印有印刷体的繁体字“手榴弹×30”,下面是类似生产批号的数字。

  “外面就是很正常的木板箱,各个军工厂都是这个规格。”旁边的田副团长说道。

  “嗯,但是这么大数量的手榴弹,我们肯定不能吃独食,必须上交军分区。我们得至少知道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军火啊。”丁伟感叹道:“这才是第一批啊,后面还有好几批呢,这是近20万颗手榴弹!”

  “张队长从哪里弄来这么多手榴弹!”

  孙营长拔下卡扣上的销子,掰开卡扣,慢慢打开了手榴弹箱,首先印入眼帘的却是附在手榴弹上的一张说明书。

  “云烟造手榴弹”

  “弹重750g,装药TNT120g,延时5秒”(德国大瘤子根据实战从7秒改为延时5秒,这里云烟造最新手榴弹也都改为5秒)

  “有效杀伤半径2.5米,外置破片后有效杀伤半径15米”

第88章 云烟手榴弹,威力真的赞!

  “云烟造手榴弹”,大家轻声嘀咕着,拿起说明书传阅了一下。

  说明书下面就是正反交错排列整齐的手榴弹,共30颗。难得的是,木板箱还有两排卡槽,正好卡住手榴弹木柄,可以防止手榴弹搬运过程中互相碰撞。

  孙营长拿起来了一颗手榴弹,看着弹体上套着的外置破片,说道:“上次独立支队的同志们分给我们的就是这种手榴弹。这种有外置套头的弹体,套头上的铁环撸下去就固定死了套头,如果往上撸可以取下来套头。”

  “原来叫云烟造手榴弹啊,不过,有效杀伤半径15米,竟然比巩式手榴弹大了接近1倍。”

  “怪不得上次我们首次伏击井陉大队的时候,老鬼子死伤这么多,原来云烟造手榴弹有效杀伤半径这么远!”

  丁伟说道:“这是仿制的德国大瘤子,德国货就有外置破片。进攻时取下,可以防止弹片误伤自己人;防御时套上,增加杀伤半径。”

  “没听说国内有兵工厂生产这种手榴弹啊?”

  接着他感慨道:“云烟造、云烟造,难道是卷烟厂造的么?”

  内心深处,丁伟已经有了推测,但是却不敢相信!

  怎么可能!

  丁伟想起张云、刘长青口中的保密条例,猜测可能有总部等方面的参与,却又觉的有些不太对劲。

  不过,如果真的是八路军总部秘密建造的兵工厂,那他们补充2团必须配合做好保密工作。

  “这件事大家先不要讨论了,过后我会亲自向军分区写报告。我们先去试试手榴弹的威力。”

  于是大家一块涌入了靶场。

  孙营长已经让人准备了一些人形木板,分别列在距离圆心3米、5米、10米、15米的位置。

  大家站在几十米外的掩体后面等着(这可不是害怕,当时国内各类手榴弹都使用铸铁外壳,爆炸后弹体碎裂大小不一,有些弹片50甚至70米外仍有杀伤力,抗战期间被误伤甚至误杀的中国军人不少。只是当时国难当前,前线将士认为面对日寇有武器比没武器强,没有大规模抗议罢了。八路军出现这种情况较少是因为边区造大都使用黑火药,威力太弱。解放战争时期因为军工产业大发展,解放军特别是东野发生类似案例较多。)

  一营一连投弹最好的战士,拿起云烟造手榴弹,熟悉的撸下铁环,将外置破片套头固定住,然后卸下下方金属盖,手指扣住拉环,使劲一拉,待手榴弹呲呲冒烟,使劲往画好的圆心白圈处扔去。

  云烟造手榴弹轻松被投入白圈内,又等了1秒钟,“轰”的一声炸开。旁边木板被弹片击中,打出“咣咣咣”的声音。

  硝烟散尽,大家走到木板前观察,发现木板上被射入细小的碎片,越靠近中心木板上的弹片越密集。而15米处的木板上,仍有几处被弹片击中。

  大家啧啧称赞,这手榴弹太适合防守了,一炸一大片啊。

  “这手榴弹还真是延时5秒,够准确的。可以试着空爆杀敌!”田副团长接口道,他也是从一线战场升上来的,知道手榴弹空爆威力更大。

  “云烟手榴弹,威力真的赞,拉环使劲扔,一炸一大片!”旁边警卫员小虎开始编起了顺口溜。

  “哈哈哈哈”,大家开心的笑了起来。有了这种大威力手榴弹,防御作战和游击作战会方便很多。

  然后又更换了木板,刚才投弹的战士这一次撸开了头套,不加外置破片往圆心扔了一颗手榴弹。

  “轰”,旁边2米范围内的木板被炸的粉碎,5米开外的木板也被吹倒。

  “国外就是讲究,进攻型和防御型的手榴弹,要求确实不一样。”孙营长看到手榴弹两种模式的对此,认可的说道。

  大家都是实战里杀出来的猛将,当然知道进攻冲锋时往前扔手榴弹,如果杀伤范围过大会杀伤自己或者战友。

  没有外置破片的云烟造手榴弹,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使命。杀伤范围只有2~3米,不至于对后面接近的己方战士产生伤害,而五六米外敌人仍然会被气浪吹倒,就可以有效打乱敌人防御的节奏。

  “现在国内连有没有的问题都没解决,怎么可能会考虑区分这些。”丁伟从箱子里拿起一颗手榴弹,取下外置破片,轻轻的敲击着光滑的弹体。

  完全仿制德国大瘤子,弹体外壳是薄钢板冲压制成,敲起来清脆作响。

  “这么优良的工艺,真的是总部兵工厂可以做到的么?”丁伟心里嘀咕,却又压下了疑惑。

  只要手榴弹是实在的,那就没有问题。有问题也是上级需要考虑的。

  越来越多迹象表明,鬼子要对晋察冀根据地用兵了,这些手榴弹真是及时雨啊!

  过了两天,第二批、第三批运输队回来了,运回来6万多颗手榴弹和1000套军服,团部里的仓库已经堆满了手榴弹箱。

  丁伟安排好了第四、五、六批运输队的启程事宜,然后认真的在团部里写好了工作汇报。

  “8月3日,有晋冀豫根据地兄弟部队路过我防区,接洽后得知其打算奇袭井陉煤矿。考虑到煤矿附近为我防区,我团安排1营配合,并参与阻击作战,歼灭日军井陉县冈田大队一部,获得较大缴获。目前我团1400多人已经实现全员配备枪支武器等,并获得步兵炮1门、炮弹82发。”

  “按照与兄弟部队约定,我团组织人员负责煤矿电气设备搬运工作,并将其运输至太岳山区。兄弟部队考虑动员辛苦,特赠送新型手榴弹近18万颗并随运输队运回,目前已运抵8万颗。”

  “特此汇报,丁伟”

  丁大团长写完汇报,递给了田副团长看了一下。

  田副团长认真看完,忽略了丁团长“私扣”手榴弹数量的说法,问道:“怎么不明确兄弟部队是386旅独立支队?”

  丁伟淡淡笑到:“这封汇报信会按流程进入军分区司令部,看到的人太多,不利于独立支队的保密工作。如果后续上级亲自询问,我肯定会如实汇报。不过现在么,先这么说罢。”

  田副团长也没再说什么,这样的大粗(金)腿,还是要综合考虑保密工作的。

  仅仅是帮助运输设备,就送给补充2团20万颗手榴弹,弹药箱都快堆成山了!

第89章 总部:晋察冀到底发生了什么?

  丁伟团长的一封报告,引起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的轰动。

  军分区司令员从军部参谋手中接过丁伟的报告,有些好笑的说道:“丁伟现在也学会春秋笔法了么?”

  “什么叫歼敌一部,一部就可以将一个团的装备都配齐吗?”

  “什么叫18万颗手榴弹?18万颗手榴弹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他是不是写错了?”

  这时候,旁边参谋提醒道:“丁团长还让通讯员送来了两箱手榴弹,说他们已经接收了近3000箱,后续还有3000多箱!”

  “哦, 拿过来让我看看。”司令有些好奇了。

首节上一节35/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