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215节

  正因为如此,如今鬼子们才宁愿牺牲晋中地区的稳固控制权,专门集中兵力攻击太原北部八路军部队,终于形成了一次对独立支队的兵力和火力优势!

  ………………

  南线阵地上,7团团长赵多才正在山顶的临时指挥部里观察着着山下的敌人,朦胧看到山下的鬼子开始大规模调动后,心中不由一紧。

  相比于之前,此次鬼子兵力调动的速度更快,而且看样子已经得到了统一指挥,实在是有些难缠的样子。

  “8团攻击县城的进度如何,什么时候可以支援过来!”赵多才转头问向参谋。

  “刚才我已经咨询了8团指挥部,目前8团已经击破了阳曲县城外城墙,已经进入城内开始了巷战。根据8团团部的预估,他们半小时内能结束县城战斗,一个半小时后可以运动到我们这边,增援我团阵地。”

  赵多才点了点头,心中稍微放松了一些。8团仅仅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确实已经很快了。

  凭借着阵地挡住鬼子一个多小时,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赵多才正要说什么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口警卫员的惊呼声。

  “司令,您怎么来了!”

  “司令!”

  “司令!”

  ………

  赵团长心里一揪,就看到张云大跨步走了进来。

  “司令,你怎么来了!”

  张云淡淡一笑,说道:“知道你此次作战压力大,特意来支援你来了!”

  “司令,这里是战场前线,作战风险很大。您是军区的核心,是部队的枢纽,你不该亲身前来!”赵有才大声说道,脸上甚至露出了生气的样子。

  “没错,司令,您是军分区最高层,应该在指挥室里,而不是亲自跑来前线,你这样只会徒然增加我们的压力!”

  “您在这里,我们打仗都放不开手脚了!”

  旁边的参谋们听到赵团长的话,也忍不住对着张云说道。

  赵有才和参谋们并非不尊敬上级,反而是发自内心的担心张云的安危。

  过去的两年,张云同志以其“财神”特性,凭借着夸张的缴获,硬是带出了一支响当当的独立支队,也发展出了一个物资丰富、战力强大,军民团结的军分区,并成为了八路军物资供应的核心。

  赵团长和参谋们看得清楚,不管总部、老家给军分区增派了多少人才,派来了多少政委,但张云才是军分区最让大家信服的核心,才是让大家能够吃饱、穿暖、轻松打鬼子的保障。

  说句难听的,别说山下的小鬼子短时间内根本奈何不得7团的防御,就算鬼子再厉害三五倍,真的把7团给消灭了,只要张云在,分分钟就可以再拉出一个7团。

  但是如果张云出了闪失,那别说7团了,恐怕整个独立支队都会陷入很大的困境。

  也因此,他们才对张云亲赴前线的行为极为反对,真心担忧着张司令的安危。

  张云淡淡笑道:“过去几年,我也是带着部队一起作战的,没有这么娇贵。而且,鬼子还在山下,有7团这么多人保护,不用担心我的安全。”

  说罢,看着大家仍然担心生气的样子,张云不得不妥协道:“好吧,我知道高层指挥员这样亲赴前线不妥,一会我就先撤退到山后,协调民兵部队和支前群众后勤运输吧,不给你们添乱。”

  “跟随我一块来的警卫营以及特务营一部900余人,除了大宝带着警卫班跟我走以外,其余部队全部临时归入你们7团指挥。”

  “另外,我担心你们不舍得使用火箭弹等弹药,以免贻误战机,我给你们下个死命令----在8团到位之前,你们必须把火箭弹用完,炮弹么,至少要用一半!”

  “我已经安排辎重部队和支前群众紧急向这里调运弹药,很快你们就能得到更多的后勤保障!”

  张云的话一出口,赵有才和参谋们都松了口气。

  张司令果然是体贴大家的,呆在山后基本能保障安全问题,而弹药使用的充裕,更是让他们可以放开手脚,更加顺畅的打鬼子。

第544章 南线之战2

  司令官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固然可以激发部队士气,鼓励战士们在逆境中英勇作战,但也确实是有些冒失的举动,不仅容易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还会制约前线指挥员的战术选择。

  所以《亮剑》中,赵刚政委才会多次批评李大团长不顾团长责任,亲自带兵发起冲锋,徒增无谓的风险。哪怕李团长平时歪道理一堆,但是听到赵政委的批评,却也难以反驳,就是这个道理。

  张云同样也知道这个道理,因此听从了大家的劝告,老老实实的带着大宝等人去山后帮助协调后勤,顺便也打算从中加点“私货”,以帮助7团部队补充更多的弹药物资,能够更加从容的打鬼子。

  而张云之所以突然过来前线,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和原因。

  最核心的原因,是张云的些许自责和对战士们的担忧。

  如同老总判断的那样,此次兵力悬殊的作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张云完全可以让三个团的部队肩并肩依靠东部山区,吸附住鬼子的主力部队,策应晋中的破袭作战,同样可以达到了原定作战目标。

  此次南北两线同时爆发激战,核心原因还是张云有些贪心,自信此时的部队战斗力强大,又有他的帮助,不仅可以挡住两侧的鬼子,还可以趁机削弱鬼子一波,因而部署分兵作战,使得南北两线作战均处于弱势兵力。

  这其实是犯了军事部署的原则性错误,未能集中优势兵力开展战斗。

  在总部提醒后,张云也醒悟到自己的部署问题。

  虽然凭借着7团、9团目前的装备和战斗力,哪怕张云不派援兵,同样可以坚决挡住鬼子的兵力。但是很可能会让部队陷入以弱击强的苦战,造成不必要的兵力损失。

  就像抗美援朝时的铁原阻击战,63军以坚强意志和正确的战术,凭借弱势兵力在联合国军狂轰乱炸以及持续攻击中坚守阵地14天,歼敌1.5万人,但代价就是全军2.4万人伤亡2.2万人,几近全军覆没。

  虽说指挥作战讲究慈不掌兵,部队该顶上去的时候也必须要舍得牺牲,但是这三个团的部队都是张云一手带出来的百战精兵,不应该损耗在本可以避免的以寡击众战斗中。

  正是在这样的考虑下,张云才亲自带着随身保护他的警卫营、特务营赶到了压力最大的南线战场,以便利用这近两个营的兵力,增援7团的作战。

  独立支队警卫营,同样是张云一手带出来的部队,虽然目前人数不多,仅有900余人左右,但所有部队精通枪法、迫击炮等武器,战斗力绝对不弱。而特务营更不用说,那是从军分区各部队抽调的尖兵组成,个顶个都是精锐,不仅枪法好,还可以帮助炮兵操持火炮、火箭弹等武器。

  这不足千人的部队,对此时兵力不足的7团来说,也算的上是一股强援,可以让赵团长部署兵力时更加从容。

  同时,张云也考虑赶到前线附近后,可以随时根据前线作战需要,“套现”部分弹药装备和物资等,以帮助7团应对后续的战场形势。

  ……………………

  看见张司令听从了大家的劝告,很是配合的带着警卫班去了后山,7团指挥部里的众人都松了口气,随即而来的则是振奋和欣喜。

  张司令,可是八路军部队的“常胜将军”,是独立支队指战员们的主心骨。关键时候,张司令敢亲赴前线,和战士们战斗在一起,确实激励着大家的勇气,增添了战斗的信心。

  更何况,张司令临走时下达的“死命令”,更是让大家心头一松。

  作为独立支队团级指挥官和参谋,大家虽说平时不用考虑后勤问题,但是也都知道火箭弹的生产价格不便宜。稍微打出去三五发火箭弹,就足够一个战士好几年的津补贴,赶上农户一家数口人辛苦一年的收成,跟烧钱差不多,因此使用起来也就有些保守。

  但如今张司令既然要求大家一个半小时内要把这三千发火箭弹打出去,那自然不要考虑价格成本了,服从命令哗啦啦的打出去就完事!

  正巧,现在就是一个使用火箭弹的好时机。

  因此,大家稍微稳定下精神,7团团长赵有才立即对着参谋说道:“马上通知炮团一营王承柱营长,按照张司令的命令,咱们要尽快把火箭弹都打出去。”

  “如今鬼子正在阵地前方集结并进行攻击准备,请炮团立即发起反准备作战,向着阵地正前方的鬼子密集发射火箭弹和炮弹,目标为正前方4-8公里范围内的山路、公路附近。”

  “此时敌人毫无准备,正是火箭弹建功的时候! ”

  参谋点了点头。

  此时天色黝黑,月光稀薄,其实八路军也不能将前方阵地的鬼子看的真切。但是根据抵近侦察的侦察兵报告,鬼子大部分都是从山下公路而来,且集结在路边一些空旷地区,以便重新整理部队准备发起攻击。

  虽然这黑灯瞎火的就开炮有浪费火箭弹和炮弹的嫌疑,但是此时发起反准备炮击,确实可以做到出其不意。

  反准备炮击,或者说炮火反准备,是张云根据后世知识在战术研讨会上提出来的炮兵战术。

  这种以炮兵火力破坏敌人战役集结的手段,源自于苏军在卫国战争中的发明,专业军事术语叫做“炮火反准备”,也就是当敌人在进攻战役中、还未及进行炮火准备时,我方先行动手予以炮火急袭和覆盖的战术。

  这样的战法,既打乱了敌人的战役部署,也给正在集结的敌军造成严重杀伤,其射击效果远超敌人尚未进行集结的情况之下,尤其是对步兵纵队杀伤最为明显。

  当然,这种战术的前提是己方不缺炮弹,且对敌人集结动向有较为准确的判断,不然就是瞎几把打了。

  巧合的是,正好这两个条件目前的7团都满足。

  虽然不能准确标定鬼子的位置,但是依靠着精准地图和侦察兵的大概侦察,炮营已经确定了十多处鬼子可能的点位,可以发起反准备炮击了。

第545章 反准备炮击带给鬼子的震撼1

  野战7团防御阵地的山口后方,独立支队炮团1营的火箭弹发射阵地。

  1营营长王承柱在这里设立了炮火指挥部,统一指挥炮营的18门九四式山炮、12门重型迫击炮以及300余件火箭弹发射器,以迎战鬼子的围攻部队,并进行反炮兵作战。

  炮火指挥部的桌子上,铺设着一张军分区提供的巨大精准地图,炮兵参谋们正在逐个标注阵地前方公路附近的空旷地区,并根据前线侦察员的报告推测着鬼子的位置,计算着参数,而王承柱则是盯着炮队镜,远远的观察着黑黝黝的山下,思考着后续的战斗。

  “营长,赵团长已经发来了攻击命令!按照张司令的最新要求,命令我们要迅速发起攻击,尽快打完这3000发火箭弹!”放下联系电话的参谋向着王承柱营长汇报道。

  此时的王承柱,早就褪去了《亮剑》初期的憨厚和稚气,逐渐在频繁的战斗中成长为一个拥有丰富作战经验、卓越炮兵指挥官素质的营长。听到参谋的话,他猛然转过头,有些欣喜的说道:“张司令的命令?张司令竟然亲自关注这里了。果然不愧是张司令的思路啊,讲究的就是一个痛快、过瘾!”

  说罢,他对着参谋们部署道:“行了,天色太黑,咱们也没法完全确定鬼子的位置,这个时候讲究的就是覆盖攻击。”

  “鬼子盘踞的可能点位,咱们也标记的差不多了。立即以这些点位为着弹点,调整火箭弹发射器,设置火箭弹参数。3分钟后,以九四式山炮、1500发短程火箭弹,对鬼子发起第一波次反准备炮击!”

  “这一次,也让小鬼子瞧一瞧咱们八路军的新战术,瞧一瞧咱们炮团的飞火流星!”

  “另外,剩余的1500发火箭弹要重新选择位置,以防止鬼子的反炮兵攻击!”

  炮兵参谋们认可的点了点,立即部署了命令。很快,留在南线的炮兵们顿时轰动起来,大家一边感叹着张司令的“大气”,一边手脚利索的调试着火箭炮参数,准备发起火力急袭。

  ………………

  此时山下的鬼子们,还不知道迎接他们的将是什么,仍然在淅淅索索小心翼翼的进行着攻击准备。

  为了缩短攻击距离,降低八路军火炮特别是重型迫击炮带给部队的伤害,大量鬼子步兵部队沿着山下公路,借助月光隐蔽向着八路军阵地抵近。鬼子以大队、中队等为单位,分散在了山路周边的各个空旷区域,等待着发起攻击的时刻。

  鬼子火炮阵地同样设置在这些位置,并开始构筑炮兵阵地,准备发起火力准备攻击。

  …………

  太原城里,鬼子第一军司令岩松义雄、参谋长楠山秀吉都坐在地图前,同样等待着前线的进攻消息。

  作战参谋汇报道:“岩松阁下、楠山阁下,前线报告,我们的步兵部队已经基本到位,15分钟后我们的炮兵阵地就可以设置完成,随后将对八路军阵地发起炮火准备,为前线部队打开通道。”

  楠山秀吉满意的点点头,“吆西,很好,要尽快准备发起进攻!刚才我们收到了26师团、驻蒙军骑兵旅团等部队报告,其已经与柏子山上的八路军发生了交火。从交火情况看,柏子山上的八路军部队人数不多,仅有数千人左右,但是火力密度很是强大。”

  “岩松将军,我判断,这支部署在太原周边的八路军部队人数同样不多,很可能也是一个加强团编制。此次,我们占据了极大的兵力优势,必将击破独立支队的不败魔咒!”

  岩松义雄闻言,同样满意的点点头。他刚刚履新,竟然能遇到这样以强击弱的机会,实在是运气不错。

  ………………

  几分钟后,炮团的火箭弹部署完毕,18门九四式山炮同样也做好了作战准备。

  虽然知道鬼子肯定会有很多火炮,且也会发起反炮兵作战,但是在火箭弹发射时的强光遮掩下,九四式山炮的炮焰根本就微不足道,很难被鬼子炮兵侦察员发现,因此趁着火箭弹发射时开炮不用考虑炮位暴露问题,可以放心大胆的发起攻击。

  当然,火力突袭后就必须立即转移炮兵阵地了。战场上,侥幸心理可是要不得的!

  “发起攻击!”眼见火箭弹部署完毕,王承柱同样不拖泥带水,立即就发起了反准备攻击。

  顷刻之间,7团所在的阵地各个山口、山顶处,突然爆发出了大量的强光。无数光焰在山体浮现,然后冒着浓烈的白烟,快速的向着南侧的天空飞去!

  一枚又一枚的火箭弹,冒着耀眼的光芒,带着一串串白烟飞向了天空。突然而来的强光,不仅照亮了7团的阵地,也照亮了太原北部的夜幕,让整个天空都变的如梦如幻。

  但是,看到这样的美景,山下的鬼子兵们却大都脸色大变。

  虽然近期补充了大量的新兵人员,但是第一军的鬼子老兵们数量仍是很多。这些老鬼子兵们经历了晋中河谷口之战、太原火力急袭战、晋中攻防战等等,早就见过了八路军火箭弹千弹齐发的壮观景象,也知道随之而来的是自家部队的惨烈伤亡。

  “八嘎,是八路军火箭弹!”很多鬼子们都在惊呼,然后惊恐的看着天空中的火箭弹亮了几秒钟后突然熄灭。

  这是火箭弹的火箭弹发动机燃烧完毕,后续火箭弹将凭借着现有的动能惯性飞行,然后轰击地面。

  火箭弹尾焰燃烧的时间越短,其射程也就越近,同时表明火箭弹所攻击的目标也距离八路军越近。而现在,火箭弹还没到他们上空就已经熄灭,那标志着什么,不言而喻。

  果然,几秒钟后,山下的公路附近,天空中陆续有偌大的黑色弹头落下,并在地面上剧烈的爆炸。然后,越来越多的火箭弹密集落地,沿着公路附近覆盖了大片的区域。

  大量的火箭弹密集的爆炸,使得整个山下顿时亮堂起来,无数的弹片飞溅,巨大的冲击波横扫四方。

  在火箭弹发射的同时,炮团九四式山炮部队也以极速射的方式,对着4处预定的目标区域进行了密集的炮击。这些区域,是炮团参谋们根据精准地图推测出的鬼子有可能部署炮兵阵地的地方,为了消灭可能存在的鬼子炮兵及火炮,炮团战士们同样“豪横”的使用了大量九四式专用铝热燃烧弹。

首节上一节215/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