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81节

  “我猜测啊,这必然是冈村宁次下达了命令,从附近抽调部队增援山区。要不然,咱们独立支队部队继续侵袭之下,鬼子白天付出惨重代价夺到的山头阵地就要全部丧失,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大旅长闻言,认可的点点头,然后将目光盯在了地图上的晋中同蒲铁路线附近。

  那里,鬼子的六处炮兵阵地,数十门大口径压制火炮,数个弹药仓储区域,竟然不经意间露出了巨大的防御空洞,如同少女般向他们敞开了怀抱。

  如果现在发起突击,肯定是一个重创鬼子炮兵阵地和摧毁鬼子仓储物资的机会。不过,贸然出击,风险也确实不小。

  看到大旅长没有说话,周参谋长补充道:“我估计,鬼子不可能放任晋中地区的防御如此空虚。最大的可能,是安排伪满洲军的二鬼子回防,填补防御空档。”

  “如今鬼子部队一去一来间,才出现这样的防御空隙。”

  “现在就看,我们要如何抓住这样难得的机会了!”

  这样的机会,历史上的八路军是极难发现和抓住的,毕竟历史上八路军的情报系统虽然准确,却因为缺乏电台等设备,情报传递速度比较慢。但是独立支队崛起后,不仅陆陆续续向八路军及老家等各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电台,而且常态化破袭晋中地区,镇压汉奸劣绅,消灭鬼子的眼线和铁杆亲日群众。

  如今晋中地区的老百姓,在经历了这么久的反复僵持之后,已经不太相信鬼子能够长久,也就极少出现铁杆汉奸了。大家虽然不敢说明面上倾向于党和八路军部队,但是也不会向鬼子告密举报可疑情报人员,而是各种装傻充愣并暗中提供情报。

  一年多来,晋中地区的八路军地下情报组织不仅安全发展了大量地下情报员,还能及时将情报传送到各个上级部门,从而可以让军分区快速准确的掌握鬼子的动向。

  这也是正太军分区长期以来情报工作走在鬼子前面的原因。

  入侵中国的鬼子,因频繁杀戮和掠夺,根本不得国人之心,又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展现出强大而不可战胜的形象,反而经常被八路军独立支队弄得灰头土脸,损兵折将,那也别怪老百姓的生存智慧了。

  ………………

  思虑片刻后,大旅长立即下定了决心!

  干了!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以后肯定会后悔!

  他立即呼唤起了他的爱将,新一团团长,李云龙。

  电话里,大旅长详细向着李云龙介绍了最新的情报。

  “李云龙,情况就是这样,现在我命令你,抓住机会,立即出击,把狗日的鬼子炮兵阵地给炸了!”

  电话里,李云龙一改嘻嘻哈哈的语气,认真保证道:“旅长,你就放心吧!”

  “这一仗,要是打不好,我自己将脑袋拿下来给您当球踢!”

  ………………

  新一团团部里,李云龙放下了电话,哈哈大笑。

  此时,他的团部里,一营长张大彪,二营长王大宝、三营长郭子、骑兵连连长孙德胜都已经聚在了这里。

  前文说过,情报部门通报的名单里不仅有386旅旅部,还有几个团部。在看到情报后,李大团长立即敏锐意识到了机会来了,便立即毫不犹豫的叫醒了全团,准备参与作战。

  “孙德胜!”李云龙大声喊道。

  “团长,新一团骑兵连听从你的命令!”孙德胜立即向前,满脸激动的看着李云龙。

  说起来也是心酸,李大团长在新一团成立骑兵连也有大半年了,但骑兵连出击的机会屈指可数。少有的几次机会,也都是李云龙布置他去搞副业,下山去欺负伪军部队和收粮队。

  他堂堂的骑兵连连长,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竟然是欺负了几个营的伪军。

  没办法,有什么装备,就采取什么样的战术。

  相比于原本的《亮剑》世界里,骑兵连大战连连,取得很大战果,这个时空的新一团被纳入军分区管理后,全团的作战任务和作战风格就变了。

  完善的武器配置,充足的物资供给,使得该团也逐渐向独立支队看齐,成为了一支专门打阵地仗、火力仗,与鬼子硬杠的主力部队。他们最常用的战法,就是看见敌人就开炮,打完三轮再三轮……

  别说骑兵连了,就连张大彪引以为傲的大刀现在也很少背着,而是改背起了冲锋枪,步兵们也已经很久没有跟鬼子白刃战了。

  实在是冲锋枪、迫击炮、重炮都太好用,打鬼子利索,部队再跟鬼子拼白刃战实在是太吃亏。

  所以,孙德胜无奈之下,也只能紧跟形势,让骑兵们练习起了迫击炮炮术,目前他的骑兵连不仅会耍马刀、打马枪,其60毫米迫击炮打的也是不错。而60毫米迫击炮,也成为了骑兵部队的标配。

  ………………

  “孙德胜,现在你手里不仅有咱们新一团的骑兵连,还有旅长今天派来的骑兵营,加起来了接近500骑。”

  “平时你老说我不给你机会,现在我就交给一个危险的任务!”

  “你马上带队,以最快的速度下山,直接沿着铁路线外围公路直接扑向鬼子的炮兵阵地!”

  “如今敌人兵力空虚,正是破袭敌人炮兵阵地的时候!”

第463章 李大团长奇兵天降

  部署完骑兵连的任务,李大团长也立即对着几个营长部署道:

  “今天夜里,咱们的防区由独立团和772团分兵防御,因此可以全团出击。”

  “郭营长,你带着3营立即下山,直接扑向祁县火车站,看能否抢占火车。如果能够缴获几列火车,那立即组织部队分批登车,直接向北进攻;如果没有,则立即徒步向北进攻!”

  “王大宝,你带着2营,立即沿着铁路线东侧向北进攻,沿途扫清据点等,并安排部队防御,以掩护部队退路。”

  “大彪,你的任务最重,越过同蒲铁路,沿着铁路线西侧向北进攻,摧毁前面阻挡的据点和仓储区,击退或者击溃前来增援的日伪军。”

  李大团长看着3个营长说道:“如今已经凌晨两点多了,下山之后距离天亮更是只有不到四个小时。”

  “时间很紧,任务很重,风险很大!大家就不要心存侥幸,想着扩大战果,缴获物资等!”

  “此次进攻,我们的战术就是多带炮弹,一路打,一路消耗,摧毁敌人阵地的同时,降低部队负重,然后安全的撤退回来!”

  几个营连长看着地图,郑重点头。

  确实,时间太紧张了!

  如今晋中地区防御空虚,鬼子的防御和反击估计都不痛不痒的,但是部队的最大敌人就是时间。

  抢在天亮之前,抢在敌人回援之前,尽快完成破袭任务,安全撤回山区!

  很快,已经整装待发的新一团开始出击,李云龙带着赵政委和警卫连,跟着3营前往了祁县火车站,居中策应指挥。

  ………………

  此时,无名山驻地里,正在带着参谋值班的副总参谋长收到了386旅刚刚报来的作战请示。

  好吧,大旅长也跟着李云龙学“坏”了。

  新一团部队都出发了,他的作战请示才到。

  看着386旅的请示,以及新一团的攻击部署,副总参谋长揉了揉脸,有些笑意的叹了口气,然后将报告放在了一边。

  都派出去了,还能不同意么。

  张云同志哪怕是知道了,恐怕也会十分认可和同意的。

  不过,副总参谋长还是感慨到,正太军分区,真的是能人辈出。

  不说虽战法死板,但却总是百战百胜的张云张司令,这是整个八路军部队的宝贝疙瘩,是整个八路军部队最耀眼的存在。

  其他人员中:

  大旅长不管是政治还是情报、军事,各项能力都很突出。

  周参谋长更是政治和军事参谋一把好手。

  丁伟同志大局观强,综合协调能力也强,又身兼晋察冀和正太军分区双重身份,要不然此次东侧战斗也不会让他居中协调指挥。

  而独立支队炮团团长王大川,防空营营长苏明川等,已经是八路军部队中响当当的专业军官。特别是经过两年的淬炼,王大川团长对炮兵的认识,已经超过了总部炮兵学校的很多苏军教官,其写的很多战斗报告和对鬼子的炮兵观察,已经成为后方炮兵学员的必读文章。

  至于李云龙么,那更是“声名远扬”啊。不说之前长征时的众多“光辉事迹”,就说其之前突袭伤兵营,一战歼灭4000鬼子伤兵,缴获枪支和药品无数,端的是让上级不知是该批评还是该表扬。但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带兵能力很是突出,也总是善于发现战机的将领。

  至于孔捷、邢志国,还有独立支队的张苗、老胡、秦盛等等团营级干部,嗯,也是合格的主力部队军官,在军分区的足量弹药供给下,这些军官的战绩都十分耀眼。

  ………………

  军分区司令部里,副总参谋长还在感慨着。

  晋中盆地上,孙德胜已经带着500余骑兵下了山,并直接沿着鬼子的公路向北疾驰。

  500匹战马,快速奔腾在公路上,沉重的马蹄声传遍四野,惊起一堆飞雀。

  骑兵战士们,手里端着马枪,一边驾驭着马匹,一边警惕的关注着四周。很多马匹上,都搭载着60毫米迫击炮和不少的炮弹。

  正常情况下,骑兵部队这样在夜间疾驰,简直是敌人的活靶子。之前独立支队没少这样消灭鬼子的骑兵。

  但是如今情况特殊。

  按照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的命令,第一军司令部大量从晋中地区抽调部队,增援山区,且很快山区的满洲军部队就会从山区回防。

  现在,正是鬼子兵进山而满洲军未回防的空档时候,大部分据点的防御十分空虚,很多据点仅有几个鬼子和数十个或者百余个伪军。

  如今各个据点防御兵力不足,密集的马蹄声本就让提心吊胆的日伪军们心里嘀咕。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长期在山西作战的日伪军并不熟悉伪满洲军,也不知道到底还有哪些部队会抽调过来。黑灯瞎火下,他们也看不清楚公路上的这些骑兵部队到底是哪方面的部队。

  万一,是满洲军的骑兵,或者从南方调来的部队呢?

  反正这些骑兵只是路过,那自然就当没看见呗。

  就在这样奇怪的沉默下,500余骑兵竟然不声不响的穿过了七八个据点,接近了鬼子的第一处炮兵阵地。

  …………

  这里,是鬼子的一处九二式加农炮阵地。

  只见阵地上,鬼子用了几个木杆,架起了几处临时照明的灯火。从东北调来的12门九二式加农炮分成两排排开,炮口斜斜对准了东侧的山区。

  巨大的炮身和长长的炮管在灯光下展露出巨大的身影,至少从阵地外围看去,确实极具工业美感和威慑力。

  这些火炮确实很有威慑力。

  不过,这些鬼子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一直在规避独立支队的火箭弹袭击以及反炮兵作战,却会遇到骑兵突袭。

  此时,不到一公里外的战马上,骑兵连长孙德胜看着前方炮兵阵地上稀疏的人影和松懈的警卫力量,不由的咧开了嘴角。

  娘的,这真是天赐战功啊!

  “骑兵连炮兵,立即架设迫击炮,其他部队准备马刀冲锋!”

  孙德胜部署道:“一会儿骑兵冲锋后,炮组立即打完5轮炮弹,帮助骑兵打开前方通道。”

  说完这些,他抽出马刀,对着旅部骑兵营营长说道:“张营长,咱们比一比,看看谁砍得鬼子多!”

  骑兵营营长闻言,笑着说道:“好啊,孙连长,咱们两个比一比,看看谁杀鬼子杀的痛快!”

  “也得让其他部队看看,咱们骑兵,杀起鬼子来,同样利索!”

  过了一会,眼见炮兵搭建了阵地,孙德胜和张营长同时挥刀,带着骑兵发起了突击!

第464章 八嘎,哪里来的骑兵!

  孙德胜前方炮兵阵地上的鬼子,是冈村宁次从东北调来的关东军华北特遣炮兵联队第4炮兵大队。

  这是关东军军部为了配合冈村宁次这位帝国实权人物的攻击计划而临时编成的部队,基本全是由关东军抽调的各类压制火炮部队组成。鬼子们期望可以在此次作战中与独立支队炮团部队进行炮兵对决,并像在诺门坎作战的前期那样,顺利压制住敌人的火炮。

  历史上,在诺门坎战役前期,鬼子一度凭借着九二式加农炮和89式150毫米重型加农炮18.2公里的超远射程,成功压制了苏军的大量火炮。

  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鬼子的高层还是有些想当然了,独立支队直接将战场锁定在群山之中,而大草原上的炮兵对决和群山中的炮兵对决,根本就是两回事。

  在诺门坎战役中发挥出色的加农炮,虽然威力巨大、射程很远,但是弹道过直,面对群山中的目标,基本是没有射界的;相反,迫击炮和山炮才是山区作战的火力担当,且迫击炮凭借着更广泛的射角发挥作用更加明显。

  因此,虽然25日清晨以来,敌我双方各个战线上的战场打的很是激烈,鬼子前线部队伤亡也很大,但是部署在铁路周边的几个火炮阵地,基本都在后面闲置着。也就是独立支队追击28师团时临时暴露在射界中,鬼子炮兵才轰击了一阵,发挥了些作用。

首节上一节181/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