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70节

  战士们拿着正太军分区后勤部配发的铁铲、铁毡等工具,结合之前作战遗留下来的工事,进一步挖掘着更加坚固的战壕、防炮洞、射击点、炮位等设施,构建着规划中的防御阵地。

  另外还有一些建筑工人模样的人,手持着或者驾驭着小型工程机械,正在“哐哐哐”的在岩壁上打着洞,新建坑道设施,或者搬运着粗长的原木,将原有的坑道加固和规整,不断完善着防炮、防轰炸的坑道体系。

  武乡支队一团的工事阵地上,团长张常丰带着警卫员,不停的踱步在阵地上,耐心的指导着战士们挖掘战壕的要领:

  “战壕要挖的深一些,以方便延伸挖掘防炮洞;炮位更要挖好,用原木或者沙袋做好加固措施,这样可以防止鬼子的步兵炮直射。大家可不要偷懒,等打起仗来,咱们可全靠这些挡住鬼子的火炮了。”

  旁边的战士们热闹的回应着,不过正在挖掘的一名小战士有些担忧和心虚的问道:“团长,咱们能挡住敌人么?刚才听兄弟部队说,可能会来很多鬼子!”

  不能怪小战士心虚和担忧。自从独立支队崛起后,近一年半时间里武乡地区都被独立支队和386旅掩护在后面,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经历战火了。武乡支队的战士们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训练,但很多新战士实战经验不多,面对突来的大战自然有些心虚和担忧。

  “挡不住难道就不挡了么!”旁边另一个岁数大一些的战士回声道:“咱们的家就在武乡。这昔阳榆次要是被鬼子攻破了,鬼子就能顺着平辽公路直接插到咱们根据地里,那后面就该轮到咱们家乡了!”

  听到旁边战友的话,小战士默默点头,埋下头去继续挖战壕。

  张团长倒是温声的安慰道:“同志们,大家不用担心。没错,据说此次鬼子数量很多,但咱们的部队也很多呀。据支队队长说,咱老总把能调来的部队都调到了这一片区域,仅仅是咱们这一块就至少有三个团协同防御,另外还有两个炮兵营48门山炮和48门重型迫击炮作为火力支援。”

  “下午我去看了,目前这些火炮都已经妥善的安置在可防炮、防空的炮位里,随时可以给我们提供火力支援。这一次呀,咱们可是跟着正太军分区打的火力优势仗!”

  正说着,后面又有喧闹的声音传来。张团长抬眼望去,却看见武乡支队的司令员带着几个干部模样的人走了过来。而更远处影影绰绰,似乎有大量的辎重人员靠近。

  “老张!”支队司令一边走来,一边笑着对团长喊道:“快过来,这是咱正太军分区后勤部的秦司长。”

  “这一次,按照军分区张司令的安排,秦司长给你们送来了补充加强的武器弹药!”

  张团长闻言顿时兴奋起来。

  武乡支队这一两年经历的大战少,缴获也就不多,战士们的武器装备自然有些寒酸。虽然总部这一两年陆陆续续补充了一部分新造的步枪,但大部分战士仍然用着老旧的汉阳造和老套筒,轻重机枪配置数量上也差了一些。

  按照之前下发的防御方案,张团长已经知道正太军分区会给他们补充一部分武器弹药,但是武器弹药没真正到手前,他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这关系到他们后续的防御作战。

  身穿军装、戴着眼镜,一副干部模样的秦司长认真的向着张团长敬了个礼,然后拿出清单,汇报道:“司令员,张团长,按照军分区后勤部的清单,此次我们为咱们武乡一团补充了新步枪600支,马克沁重机枪12挺、捷克式轻机枪54挺,子弹43万发。火炮方面,补充了82式迫击炮24门,炮弹1.2万,步兵炮6门,炮弹600发。考虑到你们没有足够的炮手,此次军分区还会抽调炮手负责操作这些火炮。”

  “另外,此战结束之后,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武器配置,带走一部分步枪、轻重机枪和火炮,但最多不能超过一半。”

  听到秦司长的话,哪怕是夜色中,张团长眼中似乎都冒出了光,他忍不住激动的说道:“难道战斗结束之后,这些武器我们可以带走吗!”

  秦司长笑道:“没错,张团长。按照我们军分区张司令的命令,您可以最多带走300支步枪,6挺马克沁,27挺捷克式,12门82迫击炮。另外缴获的鬼子新枪里面,你们也可以以旧换新,但不能降低数量。”

  “这不是我们军分区吝啬,把战利品都拿走,而是因为我们收到总部的命令,要运走此次缴获的大部分枪支,补充给平原部队。”

  “至于弹药方面,张司令明确要求,战斗过程中,各部队不用刻意节省子弹炮弹。等战斗结束之后,张司令统一按10个基数给大家配置弹药带回去!”

  听完秦司长的话,别说张团长了,就连武乡支队的司令员都感到了激动和兴奋。

  好家伙,独立支队的张司令果然是有名的财神,跟着他打鬼子,竟然还给来援的部队赠送了这么多的武器弹药。

  这一刻,支队司令和张团长心里都默默定下一个念头----这一战大家怎么也得好好的打,不能白白辜负了张司令的一片苦心。

  打的好了,说不定下次还能合作呢!

  这可是整个八路军最豪横的财神爷了!

  …………

  按照张云的要求,此次正太军分区后勤部派出了5位司长带队,迅速向来援的各个部队赠送运输弹药物资,以增强各个部队的战斗力。

  鬼子还没到,大战还没打,张云这里就已经拨付出去了近万支步枪机枪和近200门火炮,近千万发子弹和数十万发炮弹。

  张财神云的名声直接响彻整个阵地上。

  这可不是张云人傻钱多,无私忘我,而是因为他看得清大局,算的明大账。

  拥有缴获加成系统的他,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和持续的胜利,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资,并通过兵工厂转化为越来越多的武器弹药。

  留在仓库中的武器弹药并不能增强他的实力,也不能保障独立支队和云烟厂的安全。相反,借助各种机会,不断增强兄弟部队的战斗力,反而可以从容牵制各地的鬼子,使得鬼子更加难以集中力量,为独立支队营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只要他好好的活着,只要独立支队和云烟兵工厂能够安全可控,那未来就有一切可能!

  另外,他这种“蹊跷”的财力和毫不吝啬,自然会被老家和总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反而能够让他超脱于八路军的政治斗争之外,免于各种政治上的麻烦。

第435章 先下手为强

  民国29年11月24日下午。

  天色阴沉。

  眼看各地抽调过来的部队已经运动到位,弹药补给完毕,各处防线均已经做好了准备,且鬼子部队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调动,张云明白,是时候动手了。

  先下手为强,赶在鬼子动手之前,提前拔掉阳泉这个硬钉子!

  下定决心后,一直在无名山驻地指挥调度各方的张云,带着警卫连、特务营离开了驻地,迅速前往了平辽公路上昔阳平定交界的张庄镇附近。

  那里,大量的部队已经开始了集结。

  …………

  前文说过,随着独立支队部队越来越强,在1940年的年初时,部队就通过封锁挤压鬼子活动、截断后勤运输等方式,迫使鬼子放弃了昔阳县城,并一直将鬼子赶到了临近平定县城的秦王山外。

  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昔阳县游击队、民兵部队等一直驻防在距离平定县城不远的秦王山上,与平定县城及附近据点的鬼子部队僵持,甚至发生过互相炮击和扫射的情况。

  不过,随着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旅团长青山一郎“认清了现实”,与独立支队达成了默契后,双方部队的分界线终于稳定了下来。

  目前,距离平定县城大概2公里、阳泉大概9公里的秦王山,就是独立支队与鬼子独立混成第4旅团鬼子的实际控制线,双方默契的互不干扰。当然,鬼子的实际控制区域仅仅包括正太铁路沿线及平辽公路周边,阳泉东西两侧的群山里,仍然是独立支队的控制区域,部队来去自如。

  经过据守部队一年的建设,秦王山也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工事群,张云部署军分区民兵部队轮流驻防在那里,作为防御北侧鬼子的第一道防线。

  而秦王山南面,就是挨着平辽公路的锁簧镇和张庄镇,那里是与鬼子公路相接的最前沿,也是进攻阳泉部队的集结基地。

  …………

  等张云带队赶到两镇附近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白天隐藏在山区和乡村的各部队开始了集结,两镇附近红旗招展,人声鼎沸,成为了八路军部队军装组成的灰色海洋。

  此时,独立支队野战2团、炮团重炮兵部队、战车部队以及总部抽调过来的总部特务团、总部先遣2团、3团等部队近2.4万人已经汇集在这里。另有野战3团全团以及4团、5团抽调部队,部分民兵部队、支前群众等,从东西两侧山区绕行,直扑阳泉附近狮脑山等要地。

  俗话说,人一过万,无边无际,更何况是八路军部队中绝无仅有的重装部队,更是沿着公路铺满了好大一片。

  132辆载重卡车,牵引着54门仿M2式105毫米榴弹炮及炮弹,组成了八路军最具威慑力的重型火炮打击群;

  10辆九七式坦克、6辆装甲车,一路风尘仆仆,昼伏夜出,连修带换,总算是从总部附近运动了过来,组成了装甲打击部队;

  炮团又从集结部队中抽调汇总了127门九二式山炮、122门重型迫击炮,组成了常规打击火力群;

  大量的重装备做了伪装后,集结在路边,无数的战士们也集结在周边的山上,准备发起对平定、阳泉的攻击。

  作为后世过来,看过苏联“西方-81”军演记录片,见识过真正大场面的伪军迷,张云自然不会对集结部队展现出来的军容有太大的感触,虽然有些自豪,但也就那样。但是2.4万部队、数百件重装备集结起来的壮观景象,仍然让随军赶来的副总参谋长屏住了呼吸,甚至就连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考虑到此次张云指挥的是八路军目前最大规模的一次防御阵,且部队来援复杂,番号很多,为了防止出现部分部队指挥失灵、难以协调的情况,总部特意安排张云的老熟人,副总参谋长,亲自从总部赶来,观摩和协助此次独立支队驻地攻防战。

  而看着眼前一门门的大炮,一排排的战士,一辆辆的坦克装甲车,副总参谋长不由想起了两三年前八路军手中寒酸的武器,想起了初到老家时红军的窘迫,一时间感慨万千,却不知如何说起。

  …………

  张云自然没关注到副总参谋长的思绪变化,他脚步匆匆,毫不停留的走进了提前搭建好的临时指挥室,立即召集了集结地区各个部队的负责人前来研究部署攻城事宜。

  很快,独立支队野战2团团长老胡、3团团长秦盛、炮团团长王大川,重炮打击群负责人王承柱以及几个总部直属团长都走了进来,副总参谋长也收拾了情绪,跟着进了指挥部。

  张云跟副总参谋长打了个招呼,然后立即让随行的参谋下发了几份文件。

  《平定县城鬼子防御工事部署图》

  《阳泉城、阳泉车站鬼子防御工事部署图》

  《鬼子可能的人员和装备部署数量分析》

  ……

  战斗还没开打,张云就已经将阳泉、平定地区的敌情摸得透透的。

  这个自然不是地下组织的情报员能办到的,毕竟这些都属于鬼子机密情报,小心谨慎的青山一郎就靠这些工事保命,怎么可能会让外人看到他们的碉堡、暗堡、地道等工事的位置。

  但是张云可是有挂的,缴获加成系统的地图页就可以!

  虽然与青山一郎这个老鬼子达成默契,但张云可不会放任这么大的一个钉子在根据地里,一直秘密安排派出侦察兵和情报员,伪装成市民、劳工等身份,持续的在阳泉、平定等地侦察。

  虽然这样的事情,党的地下组织工作人员也一直在做,但显然没有地图页专业。根据缴获加成系统的地图页规则,系统地图页会以红点显示200米内的鬼子,并实时显示500米范围的实景地图。

  这样的规则,对张云侦察较远地区的鬼子动向作用不是很大,毕竟200米范围太近了。一些关键点位,如鬼子的机场、车站、兵营等等,都被鬼子设立了很宽的隔离带,根本不会让侦察员们有机会靠近200米范围内侦察。

  不过,如果用在侦察阳泉、平定县城内的防御工事,那作用自然是极好的。

  前文说过,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青山一朗少将和他的部队,自从上次差点被团灭后,这一年里都疯狂的在阳泉城里修防御工事,碉堡、地堡、暗道修建的到处都是,侵占了很多百姓的房屋,搞的很多阳泉老百姓不得不离开家园投奔根据地。

  经过一年多的修建,如今的阳泉城基本上就是一个碉堡城,是一个强攻搞不好会头碰血流的堡垒。

  这些情报张云自然知道,但是如果攻击部队拿到这个堡垒的构造图,那攻击就会简单许多。

  攻城战,其实最害怕的不是明面上的碉堡,而是神出鬼没的暗堡和地道。每一处突然冒出的机枪暗堡,都可能意味着数十人的伤亡。知道哪里有暗堡,哪里有地道,那不仅可以避开,更可以沿着暗道向里面进攻。

  那,攻城,自然就是十拿九稳。

第436章 强攻平定城1

  参谋很快就将文件一一发到各位团长的手里。团长们接过文件后先是神色惊喜,但仔细研读后却又都露出了惊色。

  好一个军事堡垒式的阳泉城!

  相比去年被攻克时的阳泉城,如今的阳泉城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到处都是鬼子建设的碉堡和暗堡。如果没有这样详细的敌情图,直接让步兵按照往常那样攻上去,那恐怕就不是牺牲几十几百人的问题了,说不定一两个团都得搭进去。

  看到团长们脸上的难色,张云没有在开展什么战术研讨,而是直接开始了攻坚部署。

  此时此刻,确实由不得耽搁。

  如今已经入夜,部队前面的却是一前一后两座城池。平定县城还好,里面并未有太多的工事,但是阳泉城和阳泉车站绝对是一块硬骨头。

  根据张云的判断,攻城行动一旦开始,冈村宁次就会立即明白他的计划已经泄露,必然会立即发起对独立支队驻地的攻击。牵一发而动全身之下,恐怕很快整个华北地区都会乱成一团。

  在大型战役中,夺得主动权是取得战役胜利的关键一环。唯有快速拿下平定、阳泉两城,彻底覆灭这近两万的鬼子,才能拔掉这颗钉子,腾出这数万兵力,专心致志的应对鬼子的后续强大攻势。

  因此,今天夜里,张云必须带着部队拿下平定、阳泉,并在天亮前完成撤离。

  不得不说,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确实很不容易。

  攻坚战从来都不是好打的,对敌我双方都是残酷的煎熬。因此,为了加快战斗进程,降低部队伤亡,张云直接端出了二战中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攻坚战法--步坦炮协同!

  教鞭指着地图上挂着的大比例平定县城地图,张云直接部署道:

  “平定县目前驻防日伪军大概1700余人,分别部署在军营、警察局、城外据点和工事里,相对集中。另外,鬼子还在几条大街上部署了机枪警戒阵地和8处暗堡。”

  “这样的防御部署,本来就不是我们这么多部队的对手,但是我们必须通过强攻平定县城,先行积攒城市巷战经验,以便迅速应用到堡垒化的阳泉城里。”

  “我命令:

  (一)重炮兵部队、炮团部队,于19:40分发起对平定县的猛烈炮击,用20分钟时间,完全摧毁其表面建筑和工事。

  (二)坦克部队分成3组,分别带领野战2团1营、总部先遣2团、野战2团2营,立即向平定内部突破,以步坦协同战法,尽快消灭残敌,野战2团3营作为作战预备队,昔阳县民兵部队作为辎重部队配合作战。

  (三)在攻城开始后,总部特务团、总部先遣3团立即沿着平辽公路,向着阳泉猛冲,配合先行占据狮脑山的野战3团、4团、5团部队,占领阳泉城周边要地,构筑防御和攻击阵地。

  (四)重炮兵部队、炮团部队及民兵部队,在完成炮击后,也立即拔营向阳泉进发,并选中合适位置构筑阵地,以准备对阳泉地区进行炮击。”

  说完这些,张云对着野战2团团长老胡说道:“野战2团、总部先遣2团在清扫完残敌后,留下总部先遣2团负责平定县城的防御工作。你立即带着部队以及坦克部队,迅速前往阳泉,参与攻城作战。”

  老胡闻言,认真的点了点头。

  总部调来的部队毕竟是客人,自然不能让先遣2团连续参与残酷的巷战。独立支队面对硬仗,从来都是自己人先上!

  一口气部署完攻坚计划,张云终于歇了口气,拿起茶杯喝了个水,留下了各个团长在地图前思考。

  随后,几个团长各自问了一些细节,包括弹药供给,伤员保障等等,终于完全领会了此次作战的内容和意图。

首节上一节170/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