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43节

  回想着山本一木对时局的精准分析,对战局的深刻把握,回想着山本君对他侃侃而谈,从容若定的音容相貌,筱冢义男心中顿时产生了一种痛失大将的失落感。

  想到这里,筱冢义男一夜未睡充血泛红的眼睛中,突然冒出了一股凶光。

  “独立支队杀我优秀帝国军人,使得我帝国精英玉碎山区,如此之仇如何不进行报复!”筱冢义男恨声道:“命令第一军下属所有飞行战队,立即部署再次对独立支队驻地进行战略轰炸。”

  “把我们手里的现有的炸弹都丢下去,我要让独立支队付出代价!”

  参谋长田中隆吉急声劝道:“将军,经过2月份的激战,我们第一军储备的弹药和航空燃油都已经不多了。如今帝国缩减了对中国战场的投入,我们一年中可以得到的弹药、燃油、航空炸弹的数量都是有限的。”

  “如今不过5月,如果我们再次发起战略轰炸,恐怕下半年我们的弹药经费会很紧张,飞行战队也会因为没有燃油和炸弹而成为摆设!”

  “将军,不可以这样因怒出战啊!”

  筱冢义男一摆手,说道:“后果我当然知道,但是我意已决!独立支队杀我爱将,如果不付出代价,恐怕会再次助长他们的骄狂之心,会更加对蝗军的威严失去敬畏!”

  “唯有以蝗军飞行战队的强大攻势,让独立支队重新拾起对我们的敬畏,才能避免更坏的局面出现!”

  虽然知道筱冢义男这样的逻辑根本没有太多道理,但眼见其目露凶光的样子,参谋长田中隆吉也只能无奈叹息,然后下去安排部署去了。

  ………………

  上午时分,刘长青带着东区部队顺利归来。

  此战,他们并未开展攻坚作战,而是再次占领了阳泉附近的狮脑山,然后居高临下向着阳泉城内倾泻了大量的炮弹,将青山一郎之前好不容易修好的警察局、宪兵队大楼、军营、军火库地面建筑全部炮击摧毁,顺带着将鬼子驻防的外围碉堡也挨个炸了一遍。

  不说取得了多少战果,但是再次让阳泉城内鬼子的威严扫地,让当地老百姓知道这里到底是哪支部队做主。

  虽然此次佯攻出击,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还被八路军游击队炮击伤亡了100余人、被东区部队炮击伤亡了200余人,但是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旅团长青山一郎却自认“理亏”,不仅没有对独立支队的炮击进行还击,还暗中找“间人”出面说和,送给了独立支队3万日元作为“赔偿”,委曲求全的要求休战。

  考虑到每半月破袭正太铁路是独立支队最大的钢铁、粮食等物资缴获收获途径,而如此配合的鬼子将军也不多见,张云也就不为己甚,安排刘长青炮击了一通之后就退去了。

  …………

  汇总战果之后,张云、刘长青等人都回去自己的休息室里补觉,弥补昨夜一夜未睡的疲惫。

  结果,半梦半醒间,驻地上空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再次响起。

  张云等人蓦然警醒,而后快步来到了防空指挥室。

  指挥室里,防空作战营长苏明川站在了三个硕大的屏幕前,盯着屏幕中的亮点,然后拿起电话,与前线防观察哨对接。

  “观察哨,前方是否已经发现天空中的鬼子飞机。”

  “是的,营长,已经目视发现了鬼子飞机,20余架,正在向驻地方向飞去!”防空观察哨里,哨兵惊异的回答道:“我们正要向防空指挥部报告嘞,没想到您先把电话打过来了!”

  苏明川含糊了两句,然后对着已经来到指挥部的张云说道:“张司令,您弄来的这套防空雷达,真是神了!”

  没错,张云已经为独立支队配备了防空预警雷达。

  在雷达的发展史上,英国远远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在其他国家还没有研发出可以投用实战的雷达时,英国已经将在本土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雷达网本土链。目前,这种已经投入使用的雷达站在英国仍然属于绝密,哪怕是对自己的盟友美国,他们都未曾公开这些技术。

  张云从没有缴获过防空雷达这种设备,自然也无法将这已经投入使用的陆地预警雷达兑换升级出来。不过,英国人1937年就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预警飞机,1940年正式列装了世界上第一款携带预警雷达的战斗机。这样一来,张云就可以通过缴获的鬼子飞机调换升级为英国的预警飞机。

  英国的科学家们,为了将庞大的陆地雷达设备缩小到飞机身上绞尽了脑汁,为了降低功率和缩小尺寸,不得不将数百公里探测距离的雷达缩短到了探测距离仅有16公里。而张云,为了将机载雷达重新扩大,也同样不得不费劲了心思。

  过去大半年里,他不仅联合了专家组的电子专家,又调换了大量的电子部件,在大学生和工程师的努力下,几乎是将机载雷达中的部件逐个更换,重新做了信号增强,才得到了3部探测距离仅有80公里的陆地防空雷达。

  如今,这三部雷达被安排在3个山头工事山头上,并将天线伪装成了树木,然后信号集成到了这个指挥室。

  如今,这三部雷达分别负责120°的扇面防空警戒,进而形成了无名山驻地360°的防空警戒圈。依靠的这三部雷达,独立支队可以实现提前10-25分钟发现敌机并发布防空警报,这使得驻地人员躲避轰炸更为从容。

第349章 你也报复,我也报复2

  对于防空营长苏明川的夸赞,张云仅仅是淡淡一笑,却没有感觉到丝毫自得。

  雷达技术是英国的,原始设备也是英国的,更新的元部件是美国的,张云仅仅是和专家组及兵工专家们DIY了一下,更新了一些部件罢了。

  对比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的制造业,现在的独立支队和现在的云烟厂差的太远,确实也没什么好自得的。

  目前独立支队这三部DIY雷达,仅仅可以实现大概测量敌机的距离、高度等,做好提前预警,还无法实现二战后期整合成火控雷达的性能,因此防空作战还得继续依靠测距望远镜、手工计算作业、高炮火力人工整合等方式。

  苏明川夸赞了一句之后,也立即投入了防空作战中。

  防空警报刺耳的声音不断回响在驻地里,大量的干部、群众和战士们纷纷躲避在防空洞/防空地窖里,或者躲避到山体工事中,之前还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驻地很快就变得空空荡荡的。

  随后,嗡嗡嗡的敌机飞来,独立支队无名山驻地迎来了鬼子的第三次战略轰炸。

  这一次,第一军的物资不足,也无法调动华北方面军的其他战机,仅有60余架敌机分批次前来。部分敌机先是头铁的选择了低空投弹,却很快被密集的防空炮击落撕碎,而后鬼子飞机很从心的纷纷选择了万米以上的高空投弹。

  200多枚25KG、50KG级别的航弹纷纷在高空落下,可在大气扰动之下,绝大部分落到了周边的山上或者空地里,仅有少量的炸弹落到了无名山山体工事外的驻地中,炸毁了部分兵营、靶场,还摧毁了一个食堂。

  巨大的爆炸声接连响起,掀起的沙尘弥散半空,更有部分餐厅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被炸飞,整个独立支队驻地都被轰炸搞的有些狼藉不堪。

  看着这里,虽然知道战士们应该没有什么伤亡,却也让张云很是气愤。

  奶奶的,昨天你们派小股部队前来我这里试图斩首偷家,今天又来这么一出战略轰炸,把我这里搞的如此狼藉。

  小样,是给你脸了么!

  报复,必须报复回去!

  …………

  第一军所属的空军飞行战队,在经历了2月份的消耗战之后,航空炸弹储备是真的不多了,因此在扔下了200余枚炸弹后,就因炸弹耗尽而终止了此次轰炸。

  自身损失4架飞机,摧毁了独立支队部分建筑,具体战果不明。

  而经历了此次轰炸后,只怕几个月内,第一军的飞机都只能执行战场侦察任务了,无力再次开展对地攻击。

  等确认敌机走后,独立支队驻地内一直播放的刺耳防空警报终于停了下来,战士和干部们终于可以走出防空洞外,呼吸着外边的新鲜空气。

  很多战士和干部们自发的前往驻地灭火和清理,搜索被困的战士和群众。被炸弹击中的一团食堂大师傅们则是聚在了被炸毁的食堂前,着急的翻找着自己的家伙事。

  这大勺大锅都是他们吃饭传家的家伙,可不敢就这么仍在废墟里。

  ……独立支队驻地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轰炸了,大家也算有了一些工作经验,各部门立即有条不紊的开展着驻地善后工作。

  很快,开着小型工程车的建筑人员过来清理废墟,战士们则是打扫着四处炸飞的砂石,后勤部调配着各类物资,食堂大师傅们也直接在现场开伙,给大家提供了正常的午饭。

  到了傍晚时候,除了部分房屋还有待修复外,其他地方已经基本恢复了原样。

  ………………

  晚上,山下的大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张云召集了刘长青等人以及各团团长们,讨论如何反制(报复)鬼子的此次攻势。

  首先,情报部王部长向着大家汇报着最新情报。

  “司令,刘队长、邢队长,诸位团长,”王部长以不温不火的语调说道:“通过之前总部给我们配发的日语翻译,以及一些手段,我们总算撬开了那个受伤鬼子的嘴,从他手里获得了一些口供。”

  “根据他的交代,他们隶属于山本特工队,是被击毙的鬼子指挥官山本一木亲自训练的精锐小部队,也在德国专门深造过,是专门执行深入敌人核心进行斩首的任务。”

  “此次,他们就是为了执行对咱们独立支队司令部的斩首任务才过来的!”

  王部长话音刚落,留守驻地的几个团长们就嚷嚷开了。

  “小鬼子不要脸,竟然敢耍阴招。幸好司令技高一筹,不然咱们的指挥部岂不是危险了!”

  “就是,打不过我们就玩这一招,小鬼子太恶毒了!”

  “司令,咱么不能就这么算了。今天他们还派飞机过来,把咱们驻地又霍霍了一通,咱们独立支队怎么也得报复回去!”

  “对,咱们也派人去,专门去摘筱冢义男那个老鬼子的脑袋!”

  张云没有接着这话,而是在地图上标注了山本特工队的穿插路线,指着这条覆盖了很多悬崖峭壁的路线说道:“看看这条穿插线,你们自己觉得能带着部队走得过去么!”

  “悬岩峭壁如履平地,腾挪闪绕间如入无人之地,这样经过精挑细选并经过数年培训锻炼的队伍,不是这么好训练出来的。”

  “没有这样的部队,咱们就没法筹划对第一军进行斩首作战。”

  “更何况,如此精锐的山本特工队深入咱们的根据地,结果却轻易被咱们消灭了。咱们的部队如果深入晋中、太原等地,恐怕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风险。”

  “不值,太不值了!”

  “以精锐部队斩首作战这种事情,以后不要提了。”

  侦察营营长老张想了想,说道:“或许我们可以派出一些神枪手,去太原去刺杀鬼子高官。咱们不需要专门针对筱冢义男,哪怕是击毙几个高层,都会引起敌人的很大恐慌。”

  张云摆手道:“不行,派出去的战士,一旦陷入城里,根本出不来。”

  说道这里,张云说道:“咱们部队发展时间短,不管是谍报组织还是特务机构等,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也不需要这样的举措。”

  “此次,咱们还是要发挥咱们部队的战力优势和装备优势!”

  说道这里,张云直接拍板道:“我决定,直接安排部队,绕行晋察冀军区,从太原城东侧山区,以500发远程火箭弹对太原城北侧的鬼子军营进行一次突然袭击。”

  “那片区域已经完全被鬼子征用,不仅有鬼子驻军,也有鬼子的很多物资仓库。远程火箭弹精度有限,却十分适合这样的地形!”

  “来而不往非礼也,筱冢义男竟然敢来斩首我们的指挥部,我就直接在他家门口放把火!”

  “咱们也要让老鬼子看看,咱们独立支队也不是好惹的!”

第350章 你也报复我也报复3

  其实,张云还有一个更让筱冢义男心疼的选项----安排火箭弹部队对着敌人太原附近的太原机场以及代县附近的阳明堡机场进行一次突袭式的覆盖炮击,以击毁两个机场的40余架战机及机场设施、飞行员及地勤部队等。

  太原机场,距离太原东侧山区不过11公里左右;阳明堡机场距离其东侧山区更是不足8公里,只需要依靠射程10~12公里的120毫米火箭炮或者射程达到了17公里的200毫米火箭弹对其进行一次覆盖炮击,就足够将两个机场彻底摧毁。

  这样的突袭,绝对会让筱冢义男痛彻心扉。

  不过,张云暂时没打算采用这个选项。

  根据总部的情报,经历了2月份的激烈消耗战后,目前第一军的弹药物资已经出现了不小的短缺。此次鬼子对独立支队的战略轰炸,竟然仅仅持续了两轮120架次轰炸就草草结束,可见第一军的物资紧张之一斑。

  张云相信,至少几个月内,因为筱冢义男的“任性”报复,第一军飞行战队的航空炸弹和燃油已经消耗殆尽,这些战机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摆设。这种情况下,贸然去摧毁机场及鬼子飞机是毫无意义的行为,机场被毁反而会刺激鬼子将机场搬迁至火箭炮攻击不到的位置。

  相反,如果现在不去攻击机场,鬼子在目前机场建设中的沉默成本,就会成为鬼子决策搬迁机场的阻碍,毕竟重建或者新建机场需要耗费的水泥、钢材等物资数量也绝非小数。

  这张牌,张云打算在开展战略反攻后再专门打出去,以营造短期内的降低或者消除鬼子空军威胁的战术优势。

  ………………

  张云的提议,大家自然是没有异议的。

  且不说张云已经凭借以往的不败神话深深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仅从战术角度讲此次张云的决策也毫无问题。

  相比山本一木肉包子打狗般的夜袭,或者孤勇烈士般的刺杀,此次独立支队突袭部队的行军路线基本都在山区,且也并未深入敌人控制区域内。哪怕是临近太原地区的山区,虽然有部分鬼子驻守防御,但那里也是晋察冀军区部队的游击区 ,可以得到后方晋察冀军区部队的情报、后勤甚至是必要时的援兵支援。

  除了一点不好,太费钱了!

  没错,这些团级干部们在经过2月份的一次火箭弹急袭后,也陆续知道了火箭弹的成本。这缺德玩意,打的不准还贼贵,远不如山炮和重型迫击炮好用,大家一般作战都不待见它。

  相比之下,反倒是目前的游击队用这玩意很是顺手,很多游击队破袭平原或者山区新设的据点碉堡时,都喜欢扛着两发射程5、6公里的108毫米火箭弹,直接怼到据点500米范围内发射,直瞄基本都能打中,威力还远比重型迫击炮和山炮大,很多时候能直接将敌人碉堡干碎。

  游击战三神器之一的“107火箭炮”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

  闲话不提,张云和刘长青、邢志国及各团团长很快就商定了此次火箭弹突袭作战的具体部署。

  此次作战,张云打算直接安排抽调一部分炮兵部队及特务营、侦察营,使用射程达到了12-17公里的200毫米火箭弹,直接从较远距离的太原东侧山区发射,尽量拉长与鬼子守城部队的距离,降低突袭部队的风险。

  200毫米的火箭弹重量已经有些大了,无法实现单人携带,需要两人或者四人抬着走,为此,为此还需要抽调寿阳游击队和部分民兵部队负责运送,并在运送到位后尽快撤离。

  而为了策应突袭部队作战,张云也打算将例行破袭时间暂缓两天,等到炮火突袭的同时再发起大范围破袭。

  张云相信,连同386旅在内的近6万人同时对鬼子发动破袭,必然可以让鬼子首尾不能兼顾,无法对突袭部队开展太大的追击,会大大增加此次作战的成功率。

  嗯,至于为了开展一次炮火急袭产生的巨大成本,作为挂逼的张云根本不放在眼里。

  不报复,念头不够通达!

  ………………

首节上一节143/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