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37节

  鬼子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国力逐渐强大,成为了亚洲唯一一个列强国家。

  二战前夕的鬼子,工业相对发达,制造业企业众多,拥有着现代化的战争动员体系,同时通过占据朝鲜和中国东北,基本补齐了资源禀赋。可以说,除了缺少原油外,鬼子的战争潜力已经超过了意大利、西班牙等传统欧洲国家,也就是相比英美苏德等国还差一些。

  相比之下,八路军仅仅是拥有几个兵工厂,但是其控制区域却未拥有现代化的矿业和原材料工业,也不存在完善的产业链条企业,根本算不上什么工业地区。

  因此,不管是筱冢义男还是田中隆吉都不相信,八路军会拥有比帝国更强大的供给能力。

  既然如此,那就互相消耗吧!

  相比平原地区八路军的周旋滑溜,此地的八路军部队却敢于与蝗军正面对决,确实是一处消耗之地。而只要消磨磨掉八路军的弹药储备,消耗掉八路军的现代武器,那困居在山里的八路军就不足为虑。

  更重要的是,此地战场距离平原不远,第一军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前方的37师团部队补充足够的后勤和兵员补充,不至于像之前太岳山攻防战一般,还没等到援兵集结,蝗军部队就已经全军基本覆没。

  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下,筱冢义男下定了战斗到底的决心,而1940年2月的这场昌源河谷攻防战,也逐渐演变成一场双方都有些吃不消的消耗战。

  ……………………

  “鬼子疯了么?”激战到凌晨4点,疲惫的张大彪问着旁边的战士。

  从他们占领炮兵阵地后不久,鬼子就开始源源不断的从山区小路向着这里攻击过来,张大彪眼见敌人越来越多,不得不炸毁了缴获的大炮,然后逐步向后退去。

  然后,越来越多的鬼子部队从平原地区支援过来。这些鬼子也不再以联队或者大队的集群方式攻击,而是趁着夜色,以中队甚至小队的方式往前线渗透过来。

  虽然张大彪等一众穿插部队手中冲锋枪和轻机枪火力凶猛,也耐不住子弹消耗太快,不得不后退补充弹药。

  没多久,后方阵地的辎重人员很快就把弹药补充上去,然后张大彪他们再次满血复活,火力全开,逼退并消灭了不少的敌人。

  但随着源源不断的鬼子部队穿插过来,敌我双方的穿插部队交火区域逐渐集中在一条漫长的交火线上。

  夜色深邃,山势险峻,加上敌我双方双方部队分散的很开,机动的也很快,大口径火炮发挥不了很大作用,双方混合在一起,使用着小口径迫击炮/掷弹筒、机枪、步枪等武器进行着轻步兵的对决。

  好在军分区部队拥有着更为密集的自动火力以及60毫米迫击炮,也相对更为熟悉地形,整体上部队是占据很大便宜的。更别说工兵部队在后退过程中,多次使用了反步兵雷重创了不少鬼子小队,也给敌人添加了大量伤兵,这使得双方那个战损比维持在一个6:1-8:1左右。

  不过,随着天色渐明,军分区部队开始逐步撤退,慢慢退回了防御阵地。

  另外一提的就是,在双方穿插部队激战之时,张云安排各团抽调了70余门82毫米迫击炮,在37师团后方对敌人躲避的反斜面和山石后发动了密集的炮击,再次重创37师团残部。

  在天色快亮的时候,随着军分区部队撤离,鬼子的支援部队终于打通了与37师团的联络通道,但此时的第37师团3个步兵联队已经仅余千余残兵。如果算上被打残的工兵联队、炮兵联队及辎重联队、骑兵大队等,37师团2万左右的部队,已经被毙伤1.6万余人,其中近万人“玉碎”,整体编制已经不复存在。

  ………………

  一天之内,鬼子损失了近两万人(含皇协军近5000人),损毁了百余门大炮,损失了近万发炮弹和100余万发子弹,消耗了大概4000余发炮弹、3000余发掷弹筒炮弹和100余万的子弹,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而张云的正太军分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中穿插部队伤亡了1600余人(阵亡了300余人),消耗火箭弹3000余发,反步兵雷900余个,重型迫击炮炮弹1.8万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1.4万发,60毫米迫击炮炮弹2万余发,山炮炮弹6000余发,子弹400余万发。

  特别是穿插部队,一夜之间,人均消耗子弹达到了1200余发。很多战士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冲锋枪枪管也是可以打红的,捷克式枪管竟然是可以直接打废的。

  ………………

  战果统计、伤亡统计、弹药消耗统计数据一出来,双方指挥官都心疼的直抽抽。

  筱冢义男自然是心疼其37师团大量部队的消耗,心疼各部队火炮的损失。帝国虽然宣称拥有600余万的预备役部队,但其实仅有160余万战斗兵员(含现役)是经历11个月严格训练的士兵,具有即时的战斗力,其余400余万都是补充兵,说白了就是简单接受过训练,适龄并可以经动员后拉上前线的普通人。

  目前,帝国前前后后折在八路军手里的部队已经超过了近20万人,这些士兵都是战斗兵员,是帝国战争潜力的最核心底蕴,如今再次损失了一万余人,这让筱冢义男如何不心疼。

  更让筱冢义男挠头的,是八路军使用了一种危险的地雷,大量造成了蝗军士兵重伤截肢,如今这些重伤员堆满了第一军各地军医院,已经引起了其他蝗军部队的恐慌。

  而张云也是心疼着自己的突击队队员。这些队员都是各团精挑细选的战士,战斗力都挺不错,如今却不得不在黑灯瞎火中与敌人交战,发挥不出独立支队炮火优势,确实也算他的指挥水平不高。

  至于大旅长等人,嗯,看着这个账单都快麻了。这只是一天的弹药消耗啊,赶得上过去八路军一年的弹药消耗了。

  这样耗下去,军分区也会支撑不住吧……

  ………………

  2月23日的白天,战场再次激烈起来。

  筱冢义男认识到,夜间作战蝗军已经难以占据优势,必须发挥出蝗军陆空联合作战的威力。

  于是,在40余架飞机掩护下,昨晚已经受到一定削弱的108师团向八路军阵地发起了猛攻。

  不过,经历了两三天的建设,独立支队已经将反步兵雷和火箭炮等武器玩出了花样,让鬼子的攻势步步受挫。

  先是各个山路上,被工兵们安置了大量的线讯反步兵雷,基本上鬼子每到一处险要位置,都会可能挨上几枚甚至是几十枚反步兵雷,制造了大量的鬼子伤兵;然后,发现鬼子有聚集后,八路军远程火炮和放置在防炮掩体中的山炮、步兵炮以及火箭弹等,就会及时发起炮击。

  张云安排部队将第一线阵地设置在距离平原大概15公里的区域,此地已经远离鬼子的重型火炮,却可以发挥出预设火炮炮位防空防炮的优势,持续的开展火炮输出。如果发现炮位死角,那炮兵们就毫不吝惜的拉出了火箭弹,几发或者十几发过去覆盖攻击。

  虽然鬼子的飞机持续向阵地和炮位上投掷了大量的炸弹,但是在防空高射炮和德什卡机枪的掩护下,鬼子飞机无法低空精准投弹,加上地面上良好的防炮掩体,自然很难取得太大的战果。

  这场夹杂着猛烈地轰炸和炮击的攻势持续了数个小时,八路军阵地经受了不小的轰炸和炮击,而108师团的鬼子步兵们在距离平原12-15公里的范围内也饱受了重炮、火箭弹和反步兵雷的折磨,难有进展。

  到了下午三点,筱冢义男直接叫停了攻势,下令将部队撤退回了平原地区。

  不能再这么打了,蝗军的伤亡和损失太大了!

第334章 各舔伤口

  白天的激烈战斗,看似说的简单,却是独立支队成立以来经历的最大阵仗的一次阵地战。

  在空中,鬼子从华北地区调动了5个飞行战队100余架飞机,始终保持在天空中有40架次的飞机对八路军阵地进行了骚扰和轰炸;在地面上,第一军集中了108师团及蝗协军共2.5万余人的部队以及数十门火炮,连续突击八路军防线,企图撕破防线消灭八路军部队。

  而军分区部队,也将部队分散布置在广大区域里,依托之前建设的防御工事,针尖对麦芒的开展防御和反击,以巨大的弹药消耗和不小的伤亡与敌人硬生生的消耗僵持着。

  这种大阵仗,是张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临阵指挥经验也不丰富,要不是大旅长和周参谋长带着参谋部一直帮助查缺补漏,持续调动各部队预备兵力填充前线的缺口,说不得战场上就会陷入较大的被动。

  还好,在大家帮助下,张云硬是凭借着大量的战备物资,以较小的代价挡住了这一波攻势。

  面对鬼子飞机的猖狂轰炸,张云临时又“调来”了20门40毫米防空炮,聚集了40门高炮和122挺德什卡机枪持续对空射击,压制了众多敌人飞机低空轰炸的冲动;

  担心鬼子的轰炸影响炮团的炮火发挥,张云便提前安排战士们以“后勤”调运过来的大量原木、钢板、泥土等,结合山石空隙构建了防空炮位,使得大量山炮、重型迫击炮可以从容的在防御作战中发挥巨大威力;

  担心鬼子集中大量兵力,集中对前线几个点位进行攻击,张云便安排战士在八路军阵地前方,布设了大量反步兵雷,构建了大量的机枪火力点,同时标注了火炮诸元,从而使得前线步兵们以雷区、密集的重机枪火力以及后方持续的火炮压制,将鬼子坚决阻挡在八路军阵地外围……

  鬼子的持续攻势,使得战斗变为尤为激烈,作战消耗也远比战前估计的数量要多的多,哪怕是张云部署了3支运输部队从后方运输弹药,其补充速度仍然远远赶不上消耗。张云不得不暗中套现了近20万发炮弹(含高射炮炮弹)和1000万发子弹,及时补充到了前线弹药库里,使得战士们可以放心的搂火射击。

  张云心中大概计算了一下,虽然这一日夜部队缴获加成了4架飞机、10余辆装甲车、60余辆汽车,2万余支步机枪、60余门火炮、300余具掷弹筒、200余万发子弹,且现实缴获数量也相当庞大,但是对比军分区这24小时内消耗的弹药和物资数量,成本上竟然还微微的亏了一些。

  这还是张云在正面战役中第一次出现亏本的情况,虽然亏得不多,仅相当于一次日常破袭收益的二十分之一的样子,但也可见此战消耗之巨大。

  (当然,军分区还额外收获了近千万发弹壳、数万发炮弹弹壳,数百吨的钢板、近万方的原木等等,以及大量破损的武器)

  ………………

  硝烟弥漫,残阳如血,阵地之上,一片狼藉。

  李云龙手里拎着冲锋枪,带着打着绷带的张大彪漫步在阵地上,看望着处于第一线的新一团士兵们。

  此时的他,虽然全身脏兮兮的,满头灰尘,一副泥猴的样子,却也难掩自己的神采飞扬。

  “哈哈,大家都变成泥猴了,不把脸擦干净,我都认不出谁是谁了。”看着大家都满脸灰尘,一身泥土,李云龙也扑打着自己的帽子上的尘土,给战士们开着玩笑。

  新一团提前两三天构筑了工事,自然有足够时间建设大量坚固的防炮掩体(防炮洞等),因此鬼子的山炮基本上难以奈何新一团的战士们。不过,鬼子的航弹威力却是很大,虽然高空投弹炸的不准,但是仍让新一团的战士们吃了不小的苦头。

  一枚航弹落在新一团附近,远的防炮洞都被震得四处漏土,近些的防炮洞甚至会出现垮塌等问题。

  不过,鬼子把航空炸弹看的也比较金贵,偌大的新一团阵地上,其实也就吃了二十多颗航弹,鬼子把大部分航弹都扔到了炮团火炮的炮位周边。因此新一团战士们虽然吃了半嘴的土和沙子,但是被轰炸造成的伤亡并不大。

  相比之下,鬼子为了突破阵地而选择了新一团方向作为一个突破口,密集的鬼子不断向阵地发起突击,还有讨厌的掷弹筒不时来袭,地面攻击造成的新一团伤亡反而更大一些。

  但新一团伤亡再大,也远远赶不上鬼子的伤亡大。

  此次作战,新一团临时被张云加强了数十挺轻重机枪,又有足量的子弹供应,后面还有炮群提供支援,因此前线的战士们疯狂的搂火,将马克沁重机枪打的不停加水,把九二式重机枪打的枪管都有些发红,而天空中也不时落下大量的炮弹,将整个阵地前方炸出了无数的火花。

  另外,远处独立支队野战2团3个阵地上,还有20多挺九二式和马克沁机枪以超远射程形成侧射火力,将冲锋的鬼子如割麦子般击倒……

  大量自动火力和火炮的合击之下,鬼子步兵的伤亡可想而知。当鬼子撤退时,新一团阵地前已经铺满了鬼子的尸体,至少2000多鬼子和2000伪军永远留在了这里,还有不少受伤鬼子被敌人救了回去。

  “这一战啊,小鬼子送死送的勤快,咱们打仗打的也痛快!”李大团长笑着对着张大彪说道:“就是战士们伤亡不小,我看着也心疼啊。”

  “得让张司令好好的给大家补一补。”

  “通讯员,赶紧告诉指挥部张司令,我们新一团顺利击退了敌人,击毙了大量的鬼子,战士们要求晚上加餐,咱们啊,得吃饺子!”

  ………………

  白天这一战,正太军分区及武乡、沁县等部队共计伤亡3300余人(阵亡600余人),就连炮团战士都出现炮位被重型航弹命中造成伤亡的情况,整体伤亡情况让张云十分心疼。

  而就在军分区卫生部紧急的组织战地医生对伤兵开展急救时,鬼子第一军司令部里,筱冢义男同样心疼的直哆嗦。

  37师团完了,108师团再次受到了重创,抽调的1.5万蝗协军也损失小半的人员和几乎全部的装备。仅仅是初步统计,蝗军玉碎了近1.5万人,受伤1.4万人(致残近8千人),损失火炮140余门、飞机8架、坦克4辆、装甲车17辆、汽车125辆,枪支4万余支,消耗弹药物资数千吨以及大量航空燃油和航弹。

  这一次战斗中,双方的火力强度均达到了欧洲战场标准,战场火力之密集,都是亚洲战场少有的。

  帝国付出了如此多的代价,也消耗了八路军部队足够多的弹药,但是独立支队的火力却仍然没有减弱,弹药储备仍然深不见底!

  虽然筱冢义男不相信这样的结果,但是现实告诉他,哪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帝国军队却仍然与八路军僵持在山区里!

  战无不胜的帝国,已经很难再次攻入独立支队防守的山区根据地!

  必须寻找新的战法!

  不然,第一军永远无法驱逐和消灭山区的八路军部队。

第335章 战后休整

  仅仅是两天时间的剧烈碰撞,第一军就被碰的头破血流,难以为继。

  不说1.5万蝗军的阵亡人数,不说让第一军及华北方面军都感觉头皮发麻的装备损失和物资消耗,仅仅是八千余人的致残士兵,就已经成为第一军挠头的问题。

  如今第一军两个师团被打残,其余地区的兵力又被八路军其他部队牵制难以调动,后备火炮装备也需要大量时间重新补充到位,筱冢义男和参谋长田中隆吉不得不承认,在前方的独立支队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蝗军短时间内已经失去了占领河谷,打通白晋线北段的可能性。

  而随着八路军部队的工事越修越密,以后占领的机会也会越加渺茫。

  于是开战两天后,筱冢义男就直接放弃了已经占领的山区阵地,终止了此次作战。

  不过,他也耍了一个花招,没有命令部队回归驻地,而是命令108师团余部和重炮兵部队等,联合驻防在晋中平原的36师团等部队,仍然集结在河谷口附近的据点里,以持续给予八路军部队压力,牵制住独立支队部队。

  正好,正太军分区此次作战伤亡人数颇多,弹药消耗也大,工事也出现了不少破损,也需要一段时间休整,于是张云也耐下心来,继续安排部队抢挖工事,治疗伤员,补充弹药,收集战利品等等。

  敌我双方陷入了一段时间的“平静”!

  ………………

  说是平静,其实双方的小动作一直不断。

  鬼子仍然派出了大量小分队,持续侵入到了山区里,不仅暗中伏击路过的八路军小部队,还偷偷在部分山路上设置了地雷,造成了军分区些许的人员伤亡。

  正太军分区自然毫不示弱,不仅派出工兵排雷,确定安全路线,也不断派出小规模部队伏击敌人小分队。同时,军分区的炮兵们白天搬着火箭炮,晚上推着山炮和重型迫击炮,对着鬼子驻扎的据点就是日夜不停的偷袭,持续造成鬼子失血和受损。

  就这样僵持了8天后,又到了军分区例行的破袭时间,张云干脆将野战1、2、3团调动到榆次附近,又将丁大团长的补充2团也西调晋中地区,集结了大量兵力,在正太铁路及晋中平原发起了一次更大规模的破袭。

  此次,因为鬼子108师团、37师团被重创,驻防晋中的36师团被牵制在河谷口附近,破袭部队如入无人之境般截断了同蒲铁路南段,并再次将晋中平原北侧广大平原区域搅了个底朝天。

  这次破袭,不仅让张云的缴获空间加成物资大大的回血了一波,更是使得破袭部队一度打到了太原周边,攻破了距离太原城不过10公里的外围据点。

  一时之间,整个晋中地区风声鹤唳,汉奸劣绅惶恐难言,很多人拖家带口逃往太原甚至张家口。

  无奈之下,筱冢义男不得不抽调同蒲铁路北段的独立混成第3、第9师团部分部队回援太原,结果晋察冀、晋绥军区又趁机发起了对沂州、朔州等地的破袭作战,试图夺回被鬼子控制的部分区域。

  乱了,全乱了!

  一时之间,整个山西地区全是战火,各个战场的八路军部队依靠大量的电台联动起来,互相配合着发起了对鬼子控制区域的大破袭……

  鬼子本就兵力不足,37师团、108师团被重创后更是雪上加霜,如今山西地区处处烽火,防御部署处处漏洞,筱冢义男指挥的第一军部队顾头不顾尾,难以护的周全。

  而趁着山西大乱的时候,联合指挥部指挥着武乡、沁县地区的部队留守阵地,386旅和独立支队东区7、8、9团部队全部出动,向着祁县、介休、灵石方向发起了反击,击破了河谷口及周边地区的大量据点,还截获了第一军之前为此次攻势准备的大量战备物资和修路物资。

  到了这个地步,第一军发起的白晋公路攻势已经完全被瓦解,甚至连防御都维持的很是艰难。无奈之下,筱冢义男不得不向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求援,后华北方面军多田骏命令驻蒙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及骑兵13联队万余人南下,才稳住了山西局面。

  局势发展如此,不仅是第一军的筱冢义男,就是华北军司令多田骏也认识到,现在的山西地区八路军已经跟据守重庆的中央军一样,依靠着丛山峻岭和山体防御,已经可以挡住帝国蝗军的兵峰,非短时间可以轻易解决。

首节上一节137/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