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之钢七连 第1节

西路军之钢七连 作者:长红

标签:抗战谍战,穿越,空间

主角:尹新军

简介:尹新军穿越到红军长征后期的红五军团红13师39团一名士兵,跟随西路军西征,不断立下功勋,成为八路军中一员悍将。

马家军来了一个骑兵团?

让七连去吧!足够了!

日军来了一个联队?

让尹新军去,他都干掉几个联队了!

第1章 烈士就是路标

“红军长征后,董振堂指挥的红五军团负责断后掩护,成为了全军的“铁流后卫”。五军团屡次恶战,有力保障了红军主力的后翼安全。

1936年,董振堂指挥红五军(原红五军团)又加入西路军,渡过黄河,又担任开路先锋,一举攻占了甘肃高台县城。但随后被马家军两万余人包围,经过九天九夜的血战,董振堂壮烈牺牲,时年42岁。”

高台县,西路军纪念馆,一位年轻的英俊男子,穿着白色衬衫,手里拿着话筒,正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解着红五军团的悲壮历史。

他叫尹新军,甘肃人,毕业于某大学历史系,是高台县西路军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

“董振堂同志牺牲后被和其他的高级将领一起被割下头颅,后马匪还将他们的头颅挂在甘肃高台城门楼上示众。不日后,马匪还把董军长的头连同相片一起送到领了重赏……”

尹新军的声音哽咽起来,仿佛回到了那段悲壮的历史里,看到西路军的英雄们在绝境中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抵抗!

来自全国各地游客们不断扼腕叹息,有些人暗自抹起了眼泪!

一位坐着轮椅的耄耋老年妇人,紧紧咬住了嘴唇,双手捂住了眼睛,肩膀颤抖着。

一个年轻的男子轻轻拍着老人的肩膀,“奶奶,别难过了,烈士们鲜血没有白流,这盛世如您所愿!”

1936年7月,川西北,松潘大草原,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

草原上,烈日当空,一支队伍正在默默行军,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

队伍里,一面面红色的军旗,迎风飘扬,始终屹立不倒。

一路上,不断可以看到,有红军战士深深陷入深褐色、透着腐臭味的沼泽,只露出一只手臂。

而这些死去的战士,有的是刚刚掉进去的,有些甚至是第一次过草地留下来的!

草原的天气说变就变,一会儿功夫,天空又开始下起了小雨,雾气缭绕,像披了一件轻纱,能见度不到百米。

队伍的末端,红13师39团7连。战士们难得休息了片刻,大家都疲劳至极,沉沉睡去。

22岁的7连8班班长方豪正在做着美梦,他梦到过年了,自己又能吃到妈妈做的烩面了,面条吸溜的干干净净,还把汤汁都舔完了!

“班长,班长,小雷出事了!”一个背着步枪,拄着木棍的瘦小战士慌慌张张从前面跑了过来!

方豪被吵醒了,他还舔了舔舌头,有些意犹未尽,作为班里资格最老的老兵,方豪睁开了双眼。

“朱大牛,怎么了?别急!慢慢说!”

“班长,我跟小雷一起背靠背睡着了,刚才醒来,小雷他,他…”朱大牛带着哭腔。

方豪急忙带着朱大牛跑了过去,不多时,他们来到了一个高地,

只见一个红军小战士低着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方豪急忙过去用手探了下鼻息,

“唉!没有气了!可能早就牺牲了!”

“班长,小雷他一直在发烧啊!”朱大牛哭道。

“没有药,没有吃的,没有棉衣,小雷他还是个孩子啊!受了这么多苦!”朱大牛伤心的嚎啕大哭!

“唉,草地上,昼夜温差太大,体质弱的就容易抗不过去!大牛你也别难过了,自己要保重!”

方豪赶紧叫醒班里其它的战士,

“小军,醒醒,要出发了!”

方豪摇了摇尹新军的肩膀,他们7连已经是全军的后卫了。再掉队,后面可没有人收容了!

一个中等个子,脸色蜡黄,瘦削的战士茫然的睁开了双眼,看着手里的一根木棍,一身单薄的青灰色军衣,怀里重达20斤的一挺捷克式机枪。

尹新军惊骇的看着眼前的一切,还没有回过神来。

“我是谁?我在哪?”

尹新军不由得喃喃自语。

一个小时之前,他还是甘肃高台县西路军纪念馆一名讲解员,每天过着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的苦逼生活。

但是,他非常敬仰西路军的英雄们,也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虽然每个月三四千块钱,但是工作起来激情四射,干劲十足!

在下班的路上,由于太疲倦了走神。不小心闯了红灯,被一辆渣土车直接撞上了,醒来之后,就在这茫茫草地上了。

“我靠,穿越了吗?………”

“小军,又饿了吗?”

方豪递过来一把炒面,还有一点野菜,

“今天省着点吃,这一路的野菜都让前面的部队给挖完了,走,咱们一起去把战友们的遗体埋了!”

尹新军的两世记忆快速的融合起来,这是1936年的7月,他是红39团7连8班的机枪手,班长方豪。

全班原本一共11人,进入草地走到今天,也只剩下8人了!他们隶属于5军军长董振堂指挥的右纵队(红5军和红31军91师组成)。

39团是右纵队负责殿后的部队,而7连又是走在了全团的最后。

殿后的部队有两个任务,要尽可能收容一路掉队的战士,有条件的话还得掩埋遇到的烈士遗体。

工作量很大,也特别消耗体能。

草地上行军根本不需要路标,循着牺牲的战友遗体就能知道行军的路线。

尹新军打了个哆嗦,真冷,军衣上的雨水还没有干。

草原上,经常莫名其妙突然会来一阵雨,白天还好,7月份是夏季,白天温度能达到20多度甚至30度,晚上就受罪了,气温最低能降到0度。

很多战士由于没有吃的,体力极差,都是晚上扛不住冻死的。

在班长方豪的带领下,全班的战士开始拿起了铁锹挖掘土坑,全班战士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挖了一个两米见方的坑。

战士们都是又饿又冷,体能极差。

大家把小雷的遗体放入坑中,尹新军看着牺牲的战友,眼泪模糊了他的双眼,这分明还是个孩子啊,要是后世,顶多也就是在上初中,现在确倒在了长征路上。

全靠先辈们的英勇付出,才有了后来的和平盛世。

大家将遗体掩埋好,还竖了木牌,上面写了红军牺牲战士雷小可之墓!

方豪一声令下:“脱帽,敬礼!”

“一鞠躬!”

“再鞠躬!”

“三鞠躬!”

方豪不敢下令鸣枪,子弹太珍贵了,打一发少一发,根本得不到补充,全班战士除了机枪手尹新军还有两个弹匣,其它士兵人均就剩5发子弹了。

而且,后面时不时还有藏兵土司的骑兵袭扰,枪声会随时引来敌人。

尹新军矗立在那,暗自握紧了拳头,前世作为讲解员,太清楚这段历史了,他不禁想起长征中红5军团八过雪山,三过草地,打了无数硬仗,尝遍了世间疾苦。

最后确落了个全军覆没的结局!

“这都怪张国焘那个叛徒!”

尹新军清楚的记得,在1935年10月,反对北上、坚持南下的张国焘公然另立“中央”,自任“主席”。张国焘的反党分裂行为,在红四方面军中也不得人心,加上重新南下的红四方面军在作战中减员过半,张国焘在1936年6月被迫取消另立的“中央”,会和红二方面军再次北上。

这已经是红5军第三次过草地!由于这一次的行军路线比以往都要长。他们在草地上行军已经有20天了。

如果不是张国焘闹分裂的话,这个时候,红5军应该在陕北根据地修生养息了!

一次次的折腾,付出了多少无谓的牺牲!

部队在刚进入草地的时候,根据以往的经验,还干方百计,克服困难准备了不少的干粮,但是现在,干粮三天前就基本吃光了。

每天战士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寻找野菜,然后回来用铁锅煮开,和炒面混合一下,做成菜糊糊,

草地中的野菜是有限的,前面的部队把可以吃的野菜都挖光了,后面的部队再找到能吃的野菜就非常困难了。所以对于7连来说,寻找野菜几乎成为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班里牺牲的三名战士,就有两名是饥饿至极,吃了有毒的野菜,毒发身亡。

早上,班长方豪从连里炊事班就领到了一点炒面和干辣椒。丁连长告诉他,要继续动员战士们尽量去挖野菜树皮,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明天开始,连炒面都没有了!

最近几天,由于5军很多战士吃了野菜中毒牺牲,军政治部特意要求各团营党团干部带头试吃,连组织战士们认真学习,避免再次出现中毒的悲剧!

遇到了困难,党员干部就必须身先士卒,冲在前头。

39团团部,六名同志席地而坐,面前还摆放了一大堆不知名的野菜。

朱政委庄重的说道:“各位,今天我们召开团党委扩大会议,现在屡屡发生战士们吃了有毒的野菜中毒牺牲的悲剧,我们作为团里党员干部,必须带头试吃!大家每人取一种野菜。”

三营长陈凯哈哈一笑:“等等,都别跟我抢,我最年轻,身体最棒,我先来,有毒我也不怕!”

说完,不由分说,抓起野菜往嘴里送去,不知名的野菜,苦、酸、麻、辣、涩味道俱全,当他品尝到第七种野菜时,终于中毒晕了过去。

“陈凯!陈凯!”众人扶着陈凯,急忙叫来了卫生员,

卫生员赶紧蹲下施救,过来一会,卫生员无奈的站了起来,摇了摇头!四周一片抽泣声!

7连8班宿营地,

班长方豪说道:“同志们,我们的干粮已经没有了,今天,大家仍然要积极像办法去搞吃的,挖野菜,树皮,捕鱼,打猎,等等,要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方豪开始动员起来!

“记住了,草地上有些野菜是可以吃的,比如车前草、黄花菜、野葱、灰灰菜、指甲菜、马齿苋、猪毛菜、大黄叶、地木耳、榆树叶、榆树皮,我给大家拿来了一些,大家辨别一下!”

方豪从挎包里拿出来一些野菜,几个战士都围了过去,一边看,一边叽叽喳喳讨论着。

方豪:“同志们,有的野菜是有毒的,不能吃,有的吃了还有生命危险,这一路上,很多战士都是吃了有毒的野菜牺牲了生命!大家一定要小心!”

尹新军也上去围观了一下,刚才一番劳动,体力消耗极大,他已经饿得有些头晕了。

方豪:“出发吧,大家不要离开主要行军路线太远,到处都是沼泽地,不允许单独行动,最少也得两三个人一组。互相也好有个照应,保持距离,如果陷下去了,不要挣扎,越挣扎陷的越深,一定要及时呼救!”

踏着泥泞的草地,尹新军跟张文久结伴而行,两人都是贵州老乡,一同参军一年多了,经历了多次的同生共死,关系也一直很好!

这一世,尹新军是贵州大山里的一个猎户家的儿子,家里穷的叮当响,连媳妇都娶不起,全是靠天收,还经常被村里的地主老财欺负。

当红军路过家门口扩红的时候,20岁的尹新军被红军的宣传口号“共产党人是穷人的救星,红军是咱穷苦人的队伍!“”深深给打动了!

他坚决要求参军,推翻这个万恶的旧社会!

在多次的战斗中,尹新军不断进步,还当上了七连唯一的机枪手。

草地上,尹新军带着张文久小心翼翼,踩着草甸前行,采了个把时辰,还不到一斤野菜。

前面出现了一片的沼泽,水坑一个个连了起来,两人小心翼翼用木棍试探着缓慢前行,

谁知道越走水坑越多,有的水坑一脚踏入,泥泞的黑水已经漫过了膝盖,腐臭的气味让人作呕。

返回目录1/1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