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一不小心成了军统站长 第294节

谢轩很惊讶,申浦的事情,有其他人去办嘛,特工部的各个行动处,又不是吃素的。

然而,李君世拿给他一张小报,上面有篇文章《愚园路某公馆的秘闻》,文章说的是一对很有权势的夫妇,每天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影射李君世夫妇。

李君世怒声说道:“找到这个作者,给我抓来苏州,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人敢跟我唱对台戏!”

南京方面,刚刚任命他为江苏省保安司令,连和平建国军第一方面军也归他指挥,目前集中了江苏军政大权于一身,这是李君世的高光时刻,这个时候,有人竟敢公然在报上嘲笑他,这不是找死么?

此事,原本交给特工部的其他人也没问题。

但李君世觉得,谢轩做事沉稳,事情交给他,就不用操心了,有什么问题,谢轩自己能解决。

不像其他人,一旦出了意外,还得来电请示。

谢轩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好,我会把幕后指使找出来。”

李君世颔首道:“对,幕后指使一定要找到,还得让他付出代价。”

谢轩办事,他就是放心。

很多事情,都不用自己提醒,他就知道怎么做。

有一个好的助手,确实能省心啊。

随后,谢轩带着麻天回了申浦。

刚到申浦,也没回特工部,谢轩带着一帮特务,直扑报社。

把编辑和社长一抓,马上就审出了,那篇文章的作者是武观蠡。

听到这个名字,谢轩顿时愣住了。

武观蠡没有公开的职务,但他有个私人身份,是和平建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任道远的私人秘书。

任道远,江苏宜兴人。早年在保定军校学习,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曾参加辛亥革命,1935年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

1938年3月,任南京伪维新政府绥靖部部长。

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任道远先后任汪伪第一届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军事参议院副院长,代理院长,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总司令,下辖七个师和一个独立团,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清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无论在维新政府还是汪伪政权,任道远都是实力派人物。

而现在,任道远的私人秘书,却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含沙射影辱骂李君世夫妇。

武观蠡的行为,用脚后跟想,也能知道,出自任道远的授意。

李君世在汪伪政权里,也是个实权人物,但他的资历与实力,相比任道远,还是差那么一点。

而且,任道远与日本人的关系也特别好,他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过,日军中很多高级军官都是他的同学。

要不然,他也不能在汪伪政府中,担任这么多职务。

麻天找到谢轩,轻声说道:“老大,武观蠡的住址已经知道了,在爱棠路爱棠新村。”

谢轩突然问:“他家装了电话吗?”

现在的问题,不是抓不抓武观蠡,而是要处理任道远与李君世的关系。

任道远要对付李君世,谢轩自然是欢迎的,汪伪政府内部斗个你死我活,

麻天说道:“装了。”

谢轩沉吟道:“先打个电话,再去抓人。”

麻天一脸惊愕:“先打电话,再抓人?这不是通风……,能抓到人吗?”

谢轩淡淡地说:“只要知道是他干的就行,何必要抓到人呢?”

真要抓到武观蠡,他还不知道怎么处理。

任道远要对付的是李君世,自己可不想替李君世扛事。

麻天眼睛一亮:“我明白了,老大这是既要完成任务,又要落个人情。”

谢轩低声叮嘱道:“这种事,只能做,不能说。你去打电话,别让人听出来声音,更不要透露身份。”

麻天应道:“明白。”

麻天打完电话后,谢轩就带着特务,直扑爱棠路爱棠新村武观蠡的住处。

武观蠡在家里,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告知他十分钟后,特工部就要来抓他。

武观蠡一听,扔了电话就往外跑。

他写了那篇《愚园路某公馆的秘闻》后,就知道特工部一定会有动作,只是没想到,特工部的动作会这么快?

任道远此时并不在申浦,他要是被抓,都没人来救他。

特工部是申浦的魔窟,一般人站着进去,只能横着出来。

至于住处的其他东西,任道远一概顾不上了,这个时候逃命要紧,其他财物再贵重,也是身外之物。

就在武观蠡闻风而逃不久,谢轩带着人就到了爱棠路爱棠新村。

虽然武观蠡跑了,但谢轩目的达到。

随后,他就用武观蠡家的电话,向苏州的李君世报告。

谢轩说道:“省长,据查,那篇辱骂你的文章,系武观蠡所写,原本要抓捕此人,结果扑了个空。”

他自然不能说,武观蠡刚走,自己就来了。

李君世一愣:“武观蠡?任道远的私人秘书?”

“好像是的,但我只当不知道,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先抓了再说。”

李君世微微颔首道:“你做的很好。你现在哪里?”

谢轩不畏任道远的强权,坚定地与自己站在一起,他很是欣慰。

“我在爱棠路爱棠新村武观蠡的住处。”

李君世冷冷地说道:“把那里给砸了,没抓到人,也要让他知道,老子不是好惹的。”

谢轩应道:“是。”

李君世的命令,太合他心意了。

刚才进门时,谢轩就发现,这里有不少好东西。既然李君世下令砸,那就说明,里面的东西都“不复存在”了,这又能发笔小财。

麻天突然又报告:“老大,这里还有不少鸦片。”

这个时期,鸦片等同于硬通货,在有些地方,直接可以用鸦片付款的。

中储券和法币还会贬值,而鸦片的保值率很高。

谢轩说道:“全部带走,换成钱后,给兄弟们分分。”

旁边的特务一听,个个眉开眼笑,跟着谢轩出任务,他们就从来没吃过亏。

那些鸦片看着不少,这个月的津贴,要远超薪水了。

第476章 各执一词

武观蠡逃离后,很快与任道远取得了联系。

武观蠡哭诉道:“任先生,特工部真是无法无天,我只是写了篇文章,又没有指名道姓,他们就冲过来抓人。”

作为一名文人,他在笔上可以耍流氓,但真碰到流氓,就怂了。

任道远问:“你是怎么跑出来的?”

“有人给我打了个电话,我刚出门,特工部的人就上门了。”

任道远气道:“李君世太卑鄙了。”

武观蠡说道:“任先生,这口气我们不能忍啊。”

论资历,论实力,任道远都不输李君世。

他受了气,当然希望任道远能替自己出头,最好是把李君世弄下台,那就舒服了。

任道远缓缓地说:“李君世现在是江苏省长兼保安司令,我的第一方面军都要归他管。他已经发现了你,此时报复,没有任何意义,只能等机会。”

他自然可以跟李君世撕破脸皮,但没有好的机会,只能忍。

然而,过了几天,机会就来了。

常州无锡交界处的横林镇,发生了老百姓抢夺军米事件,这让老谋深算的任道远,嗅到了机会。

横林镇是京沪线上一个粮食集散地,此地的日商大丸洋行是日伪军粮采购总站。

当地民众因不堪日伪粮食统制,千余老百姓冲击了“清乡”封锁线,袭击军粮站,抢走军米400多石,烧毁房屋数十间,并打死日伪军警,烧毁军粮仓库,群众也有数十人死亡。

日伪双方都搞不清事件的真相,有人认为是新四军进攻南京的先声,有人说是农民抗售军米。

任道远听到消息后,马上让人散播消息,说这是李君世纵匪抢米。

李君世听到消息后,气急败坏。

他马上命令谢轩,去横林镇调查事情真相。

谢轩这几天,一直在申浦,借着追捕武观蠡的机会,与宫冰见了一面。

宫冰向谢轩建议,是否与古佳涵接上关系?

这对谢轩来说,真的是个致命的诱惑。

他知道,宫冰不是要成全自己,而是为了有利于工作。

但是,谢轩最终还是拒绝了。

他觉得,自己可能在申浦和苏州两头跑,目前还不是与古佳涵接上关系的时候。

毕竟,谢轩身份特殊,他与古佳涵接触多了,反而会危及她的安全。

只有以后谢轩回到申浦常驻,他才会安排古佳涵与自己接触。

上野尚美天天在他身边盯着,而且她也知道了古佳涵的存在,谢轩不想让上野尚美变成大石佐智子,像条疯狗一样盯着古佳涵。

谢轩这次在申浦,只有一件事,想给古佳涵安排一个合理的身份,方便她以后公开活动,或者能顺其自然出现在自己身边。

谢轩接到李君世的命令后,又跟宫冰见了一面,他得知道横林镇的情况,到底是否有我党参与。

宫冰说道:“我也是刚刚得知横林镇发生的事情,那是当地民众自发的行为。老百姓如果快饿死了,必然会反抗。”

谢轩说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真是一点错也没有。日伪倒行逆施,注定会灭亡。”

此时,汪伪实行粮食统制,伪政府人员与日本军人、商人相勾结,低价向百姓收购军粮并吞没配给物资,转手高价抛出牟利。

日军收购军米的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价的30%~40%,再以公定价格配给肥皂、火油、食糖等统制物资,但这些配给物资往往被经手人员层层侵吞。

横林镇虽是粮食集散地,但当地的老百姓,却连饭都吃不上,可见汪伪政权腐败到了何种地步。

宫冰问:“你这次去横林镇,要不要阳志义的电台同往?”

谢轩摇了摇头:“不必,我每次出差,阳志义的电台就跟着,就算他们再不怀疑,也应该猜到,我的身份特殊了吧。”

“所以我才让你与他们接上关系嘛。”

首节上一节294/36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