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950 第68节

“我们能和苏联人接触看看吗?”杜鲁门在心中盘算了一下后,还是觉得中国人的战略优势过于巨大了,美国恐怕没有希望同时抗衡中苏两国。

“我们正在尝试,但是我不得不说希望非常渺茫,麦卡锡先生的活动让我们非常为难。”马歇尔回答道。

杜鲁门这才想起了那位在国会里非常活跃的共和党议员,他搞的麦卡锡主义和政治迫害正在全美国掀起一场反共风暴。在他的努力下,现在的国会对“共产主义”这个词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他们要求白宫必须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

这种强硬在这个时候只能葬送美国,但是杜鲁门无法左右国会的整体舆论风向。他现在的支持率已经跌到了谷底,朝鲜战败的真相快要瞒不住了,华盛顿到处是示威游行的民众,他们要求杜鲁门对朝鲜战争做出解释并把美国的士兵们从那些鸟不拉屎的战场上带回来。

“真是累人啊。”杜鲁门靠在椅背上,深深地叹了口气,他估计自己的任期可能在艾奇逊和中国人签订条约之后就要提前结束了,到时候谁来上台呢?

“艾森豪威尔将军已经回来了,您之前说希望和他见面。”马歇尔似乎看出了杜鲁门的心中所想。

“乔治,我们也许只剩下最后一点执政时间了,但是哪怕只有这点时间,我们也要为自由世界争取一个机会。”杜鲁门坚定地说道,“让艾森豪威尔将军以军事会议的名义来一趟吧,我们的国家需要他的才能。”

-------------------- 第79章 归家之路 --------------------

在十一月的一个晴朗的日子里,钱学森一家人带着十几箱行李来到了洛杉矶港的码头边上。装在两辆租来的汽车中的行李基本是钱学森的书本、笔记和手稿,美国人在检查了一遍之后将所有资料交还给了钱学森,并没有过多地为难他们。

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孩子在港口的港务大楼里面休息,他们被告知中国海军的舰船将在不久之后抵达这里,迎接他们回国。他们坐在一间放置有沙发和茶桌的休息室里面等待,钱学森正在翻看一本自己的手稿,而妻子蒋英正在哄着他们年幼的女儿,长子钱永刚坐在沙发上好奇地东张西望着。

这时候,休息室的门被敲响了,钱学森抬头一看,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老师?”年轻的郑哲敏背着自己的行李站在门口,表情既惊讶又喜悦。

“哲敏?太好了,你也被他们放行了?”钱学森放下自己手上的笔记本,走到郑哲敏的面前。

“是的,前两天美国人来我的公寓告诉我说,我们可以被放行回国了。我之前听说您被美国人监禁了,后来一直没什么消息,您没事真是太好了!”郑哲敏将手上的行李袋放在地上,握住了钱学森伸过来的手。

“美国人在你离开的时候没有为难吧?”钱学森关心地问道。

“没有,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态度在几天前开始就大变样了。”郑哲敏本来也是在几个月前打算回国,但是之后遭遇了和其他人一样的情况,被美国海关扣留下来。这几个月里他一直被软禁在自己的公寓里,任何抗议都没有效果。

“我们先过来坐着吧。”钱学森将郑哲敏带到房间另一边的座位上,夫妻二人的女儿此时已经在蒋英的怀里睡着了。

在两人坐好后,钱学森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之前金布尔交给他的卫星电话,向郑哲敏问道:“你有没有收到这个?”

“有的!”郑哲敏也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电话来。

“你有联系到我们的政府吗?”钱学森问道。

“嗯,我没想到真的能通过这个东西联系到国内,接电话的人是我的父亲,这太不可思议了。”郑哲敏完全不知道世界上能有这种跨洋通话的设备,这个时代的跨洋联系靠的都是无线电报。

“看来祖国发生了很多事情,我在美国也没见过这样的卫星电话。”钱学森感叹道,按理说自己身处美国,就任于加州理工这样的顶级学府,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都看了个遍,但是手上的这个小东西明显超出了自己的认知。

“我也没有见过,按理说这个大小的设备怎么能发射横跨太平洋的无线电信号呢?”郑哲敏对手上的电话感到非常好奇,这个时代并非没有无线通话设备,但都是装在汽车上的,那个大小和重量完全不是一个人能携带的,无线通讯距离也没有多远。

但是他们手上的设备在和中国国内进行通话的时候竟然只有短短几秒钟的延迟,而且音质极其清晰。全中文的说明书和卫星电话上面的中文字符表明这东西是纯正的中国制造,只不过上面的汉字有点奇怪而已。

“这是卫星电话,说明书上是这么说的。”钱学森指了指上面。

“难道我们的国家发射了可以用来进行信号中继的卫星?”郑哲敏惊呼道。

“这确实很不可思议,就我们所知,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成功发射过任何人造卫星。”钱学森是研究火箭的,他对美国的航天计划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目前也仅仅计划在几年后发射一颗中型卫星而已。现在的太空本来应该是非常干净的,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辽宁省的火箭军已经将上百枚各种中小型卫星发射完毕,基本建立了军用卫星网络。

就在师徒二人热烈的讨论手上的设备的原理的时候,休息室的门再次被敲响,只不过这次不是另一名华侨了。

一位美国的港务人员站在门口,礼貌地开口说道:“各位等待的船只已经快要抵达港口了,请你们检查一下行李,随我到码头等候。”

055型驱逐舰二号舰“拉萨”此时已经航行到了洛杉矶外海,他们在几天前从大连出发,由一条903型补给舰在中途进行了一次补给后便一路来到了洛杉矶。当然,拉萨舰并非单刀赴会,他们此行的目的除了接华侨回国以外,还承担着护送的任务。

在拉萨舰的指挥室里,政委陈增尧正和舰长王飞云讨论。

“我们已经遇到美国人的海岸警备队了,很快就能到洛杉矶港。”陈增尧在地图上标注了他们的位置,另外还能看到表示他们他们来时的航线的红色虚线在美国领海外数百海里处有一条分支前往更南边。

“潜支的同志们还顺利吗?”王飞云问道。

“很顺利,美国人现在的声呐水平很一般。”陈增尧回答道。

过了一过多小时,在拉萨舰的舰桥上终于能够看见远方的陆地了。海面上各种大型船只你来我往,一派繁忙的景象,一条美国海岸警备队的炮艇跟随在拉萨号的边上,两相对比下来显得这条炮艇像是玩具一般。

在码头上,钱学森一家和郑哲敏又在这里遇到了几名同行的华侨,他们脸上都满是期待,焦急地等待着传说中中国海军的军舰。

“快看,那是不是我们的船?”郑哲敏看到了远处的船影,他用手指着那个方向,兴奋兴地大声喊道。

拉萨舰的船影在众人眼中越来越大,他们都惊叹于这条军舰的威武造型,但是也很担心自己是不是认错了。

“那是我们的国旗吗?”蒋英用右手抱着他们的女儿,她似乎看到那条船上升起了一面红旗。

“五颗五角星,五星红旗!那是我们的国旗!”不只是谁在人群里兴奋地大声喊着,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没见过国旗的样子,只知道是五星红旗。

拉萨舰在桅杆上升起了一面大幅的国旗,不少战士都站在甲板上眺望着1950年的洛杉矶。周围的各国船只上,好奇的水手们都拿望远镜观察着这条打着中国国旗开进美国港口的军舰。

站在码头上的华侨们看着越来越近的军舰,那面鲜红的国旗已经清晰可见,他们大声地欢呼着,相互拥抱着。周围的美国官员和帮忙搬运行李的美国工人也都怀着不同的心情看着这条外国军舰,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将不会是中国军舰最后一次来到洛杉矶港。

在两条拖船的牵引下,拉萨舰缓缓靠上了华侨们面前的岸边,一排身穿白色军服的海军官兵整齐列队站在靠岸这一侧的船舷上,栏杆上挂着一条红色的横幅:“热烈欢迎华侨同胞登舰!”

王飞云和陈增尧从舷梯上走下船来,站到钱学森的面前。

两人立正站好,举手敬礼道:“前辈好,你们辛苦了!”

钱学森不知为何这两位看起来比自己年纪大得多的军官叫自己“前辈”,但是他现在可以肯定他们是真正的中国军人了。

“你们是中国海军吗?”钱学森问道。

“是的,我们是中国海军,前来接您回家!”站在船舷上的海军官兵齐声喊道,他们现在热泪盈眶。

就在洛杉矶港的华侨们登上拉萨舰准备离开的时候,东京湾里也是一片难得的忙碌。驻日美军终于接到了允许撤离的通知,他们被要求在两天之内全部离开日本,两天之后中国海军将会重启进入休眠状态的水雷,到时候还留在日本的驻日美军就别想再走了。

驻扎在日本各地的美军此时正在向东京等港口靠拢,大量人员乘坐卡车来到港口上准备登船离开。十几万人的部队在准备撤离的过程中变得混乱不堪,卡车和步行的士兵们在道路上挤来挤去,军官们坐在吉普车上大声喊叫着试图维持秩序。

被困在日本一个多月,每天担惊受怕的士兵们已经顾不得什么军纪了,一得到可以撤退的消息之后他们就向港口挤去,生怕在撤离过程中被抛弃掉。

现在是东京的傍晚时分,太阳已经落山,港口的码头上人山人海,运输船边上到处都是大声吵闹的美国军人。原本已经制定好的有序登船的计划被完全打乱,他们原本得等到明天早晨才能开船离港,但是士兵们不肯等到几个小时后再上船。负责维持秩序的部队挡不住浪潮一般的士兵,运输船不得不把舷梯抽掉以免码头上的人强行登船。

不少人在拥挤过程中被推到海面上,海军的救生艇不得不在栈桥附近的海面上救助正在挣扎的落水者。

李奇微等人现在都站在港务大楼的指挥室里,他们作为指挥官将是最后一批撤离的人,现在看着港口上的混乱景象,李奇微心中大感不妙。

首节上一节68/22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