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毕竟那也是一颗帝国主义嵌进去的钉子,现在他们投靠美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由于涉及到中东地区,这份源自美国的情报自然提及了以色列这个崭新的国家,作为后世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钉子,新成立的以色列情报机构很快就加入到了北约的信息共享组织当中,开始为他们的一直目标卖力。
在我党和苏联的中东战略中,拉拢并绑紧阿拉伯人的关键也正是以色列纳粹,由于阿拉伯人内部的不团结,他们被英美两国分而治之的可能性很大。为了防止后来那种混乱的中东局面再次产生,中苏两国都有必要让阿拉伯世界团结到一定程度上,至少不要天天内战。
现在的中东地区还搞不了社会主义革命,这也是中苏两党的共识,因此将他们拉拢到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就是当前的目标。只要中东国家不受到帝国主义的影响,工业化的洪流自然会把封建和宗教一起碾碎,那时候才能把这些东西的残渣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这件事情很重要,我得立刻给我们国内的上级部门汇报,你等我一下。”看完文件的林军立刻起身,走到了和办公室相邻的专用通讯处。这个情报合作处和中国国内有一条专门的卫星保密线路连接,因此十分的安全。
很快,这份情报被汇总到了北京,周总理和毛主席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些内容。美国人的一系列行动并不出乎他们二人的意料,而以色列参与其中这件事更是非常巧合,因为这个犹太人国家正好在这一天向新中国展开了接触。
-------------------- 第222章 我们不欢迎纳粹 --------------------
虽然以色列这个崭新的国家在1950年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时候就成为了中东地区第一个承认我党新政权的国家,但是双方之间并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中以两国同为新生国家,也同样处于复杂的外部环境当中,因此忙于处理周边问题的两国之间也没有什么额外的联系。这便导致当以色列的核心领导者们终于注意到新中国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力的时候,他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手段直接与新中国的领导人们对话。
自从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决议通过之后,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冲突彻底爆发。因信仰不同宗教而被划分为两个民族的人开始互相进行屠杀和恐怖袭击,最终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当天转变为第一次中东战争,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投入到了驱逐犹太人的战争当中。但也正是在第一次中东战争里面,阿拉伯阵营内部的一盘散沙被以色列看得一清二楚,于是这场战争的结局几乎和两千多年前的六国攻秦一模一样,阿拉伯联军被从世界各地前来助战的以色列人杀得流血漂橹。
而在这场战争当中,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国际外交也表现出鲜明的对比,以色列人不仅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而且获得了苏联方面的谅解,联合国勒令双方停火的时候以色列人能从各种渠道获取大量的二战武器,而阿拉伯人拿着底层穆斯林们拼凑起来的血汗钱在联合国的军火管控下只能买到一点点过时的十九世纪军火,负责采购的官员甚至中饱私囊。以色列从此明白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存下去的绝对要义,那便是攀附超级大国,尤其是美国人。
杜鲁门总统顶着国会的压力迅速承认以色列政权,他的这一决定除了个人因素之外也是考虑到美国群众的想法。同为基督教体系下,信奉新教的美国人和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之间比较能处得来,而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又有不少犹太人大资本家,他们或许对犹太复国主义没什么兴趣,但是不介意对以色列慷慨解囊。美国的支持就这样成为了以色列在中东生存的基础,他们在后世既成为美帝国主义掌控中东的棋子,也对美国的上层建筑有很强的影响力,这一“共轭父子”关系比美国和其他盟友之间的关系要紧密得多的多。
但是美国和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惨败以及美国在国际舞台上被中苏两国频繁打脸这件事终于惊醒了以色列政府,他们可不希望看到迅速崛起的社会主义阵营把以色列当成美国那一边的加以针对,从现在的形势上看,中苏两国的支持说不定会颠覆中东的战略平衡,使得居住在以色列的犹太人万劫不复。他们既担忧这种事情的发生,也对中苏两国现在的影响力是否足以颠覆中东格局非常好奇。
于是,对变幻莫测的冷战局势极度敏感的以色列高层很快派出了其政府的首任外交部长摩西夏里特前往日内瓦求见王炳南大使。让夏里特亲自前往拜会的目的既是要表现以色列的诚意,也是要向中国释放一个信号,摩西夏里特是现任以色列内阁中政治观念相对鸽派的一个人,和十分激进的现任总理本-古里安并不相同,派出夏里特而不是其他人表明了以色列政府无意与社会主义阵营进行激烈对抗。犹太人并不打算和美国死死地绑在一起,如果未来的局势表明和中苏两国打好关系更有利于他们的生存的话,他们也不是不能考虑成为反帝国主义先锋。
“您好,王炳南先生,久仰大名!”刚刚走进中国办公处会客室的夏里特立刻用这么一句半生不熟的汉语和王炳南打招呼,这句话最近已经成为了日内瓦各国外交官的必修课,每个人都愿意在见到王炳南大使的时候这样子套近乎。
“您好,很抱歉现在才抽出时间与你见面。”王炳南大使此时坐在会客室的沙发上,他现在一脸疲惫的样子。
双方只进行了简单的寒暄,以色列方面本想很正式地与中国进行外交接触,但是被中方以各种理由婉拒了,因此今天只是一场简短的见面,夏里特的来意也很简单,只是想知道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态度。另外,以色列政府也再次向中国方面提出了建交的请求,他们有受到美国的“劝阻”,但是本-古里安等人认为这件事就先不听美国人的话了。
“夏里特先生,你们今天的来意我已经提前看过信函了,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你们希望知道我国对中东局势的态度。”王炳南大使不打算和面前这位满脸客气微笑的犹太外交官搞那些弯弯绕绕的事情,开门见山地提出话题。
“呃......我们今天前来拜访,主要还是希望得到中国人民的友谊......”夏里特本打算和王炳南大使多套套近乎在进入话题,现在被这么打断有些尴尬。
“我们认为,巴勒斯坦问题,应该由世世代代居住在当地的人民决定,我们不希望看到任何战争、屠杀和恐怖袭击的发生。”王炳南大使先抛出了中国外交一贯的说法,然后继续说道,“你们与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的冲突,其根源在哪里我相信你们也很清楚,以色列作为一个新生的国家,在建国不久的时候便违背联合国决议进行领土扩张,这种行为我们认为非常不合适。另外,我们也注意到,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针对穆斯林平民的一些行为令人感到不安,我有必要提醒你们一下,纳粹主义是全人类共同的敌的人。”
王炳南的话让夏里特立马愣住了,这很明显地表明了中国不打算在巴以冲突中默认或者鼓励以色列的行为。他们有预料过社会主义阵营很可能对以色列违反联合国决议进行扩张有所不满,但是没想到会被直接报以敌对的态度。而最后一句话中的暗示更是让夏里特摸不着头脑,这难道是在暗示犹太人的行为是纳粹主义吗?他们只不过是屠杀了一些不肯搬走的穆斯林、对那些不满他们定居此地的本地人进行血仇报复而已,虽然生活在巴勒斯坦的穆斯林从血统上说比现在的以色列人更接近两千年前的犹太教徒,但是他们现在都是异教徒了,不同宗教之间为了夺取土地进行血战、搞恐怖袭击,这哪算得上纳粹主义呢?
“我们的国家是受到入侵的一边,我们进行了自卫反击,这和贵国在朝鲜半岛上的作战是一样的......”夏里特很担心因为这个事情直接导致这次谈话出现如此糟糕的结局,尝试进行辩解。
“朝鲜作战当中,我们的军队从未占领美国领土。解放法西斯傀儡政权统治下的朝鲜半岛南部是朝鲜人民自己的决定,和中国政府的态度无关。”王炳南斩钉截铁地说道,“请不要把我们提到的这两场战争相提并论。”
碰了钉子的夏里特沉默下来,对方一开始就以这种态度谈话,显然对以色列的低姿态并不买账。不过现在只是证明中国对以色列有所不满,在以色列内阁的设想中,只要中国方面不会积极支持阿拉伯国家,也能算是一个比较好的交涉结果。他们认为,社会主义阵营完全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毕竟阿拉伯人对他们来说也是宗教组织和封建主义反动派。
“请您不要如此激动,王大使,我们是来寻求友谊的,你们说过,中国人民不会拒绝任何人的友谊。”夏里特准备重新套一套近乎,把刚才的话题赶紧跳过。
“确实是这样的,我们愿意接受真心实意的友谊,但是这建立在‘真心实意’这个基础上。”王炳南严肃地说道。
夏里特心中暗暗鄙夷,他认为中国人这明显是仗着自己的超级大国地位刁难他们,国际关系中没有真心实意的友谊,这是西方世界数百年来的外交准则。于是,夏里特接着说道:“中国人民和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一样的苦难,我们曾经在贵国的南京相互帮助,这难道不足以成为我们两国之间坚实友谊的基础吗?”
“中国人民在纳粹的手下庇护了数十万犹太人,而你们在战争结束后甚至考虑从我们的东北地区获得土地建国,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意见,这并不能算是什么友好的表现。”王炳南大使对这一套早有预料,“另外,我们认为将一个群体中某个个体表现出的对中国人民的友善放大到整个群体上是非常不合适的。”
再次被呛到的夏里特已经明白了中方对他们的看法了,很明显,中国方面不希望和以色列进行过多的交流。从这一表现中,夏里特已经想到了几个可能的原因,中国方面既有可能是因为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排斥他们,也可能因为想要拉拢阿拉伯国家才表现得反对以色列。
那么他现在就不得不尽快打探一下中国是否会支持阿拉伯国家,这直接关系到以色列的生死存亡,中美苏三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平衡已经彻底被颠覆,占据巨大优势的社会主义阵营完全有能力决定以色列这个嗟尔小国的存在与否。
“那么,贵国是认为犹太人不应该回到自己的故土上吗?你们难道要支持阿拉伯人在犹太人的故土上将犹太人屠杀殆尽?”夏里特一改之前的客气,转而尝试这种话术,试图让王炳南大使在激动中说漏嘴。
王炳南大使听完他的这句问题后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拿起桌面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说道:“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与贵国无关,我们乐意与任何友好的人进行合作,达成双赢。不过我们不支持战争的态度是不会改变的,联合国因此而存在,也要因此发挥作用。另外,巴勒斯坦是否是犹太人的故土这件事我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您知道,如果神话传说可以作为领土宣称的依据的话,就连美国都敢在明天创造出一大堆神话传说表明美洲大陆属于欧洲移民而不是印第安人。”
于是,双方的这场谈话在这些内容之后迅速结束了,夏里特几乎得到了以色列政府所能预想到的最糟糕的结果。中国明确表明对以色列这个国家不报以友好态度,也没有说一定不会支持阿拉伯人在中东地区的诉求。
这一结局很快被传递回耶路撒冷,翘首以盼等待消息的本-古里安等人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而后续的消息更加令人感到担忧,夏里特在苏联大使多勃雷宁那里得到了和中国人差不多的答复,很明显这将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致态度。
“看来美国人所说的是对的,我们只能相信美国,我们只能依赖他们。”本-古里安在以色列内阁会议上讪讪地说道。
“这将是对我们十分苛刻的条件。”坐在一边的梅厄夫人皱着眉头说道。
早在他们派出夏里特之前,美国人就已经找上了以色列内阁,相比之前还要顾虑到阿拉伯世界的感受的那样,如今的美国十分直接地表示要和以色列开展“更有深度、更有广度”的合作。对以色列而言,美国人的设想会让他们丧失更多的自主权,变得更像美国的棋子,但是如果不接受的话,以色列的安全又得不到任何保证。
最终,在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以色列内阁决定在暗地里尝试两边站队的同时,在明面上全面倒向美国。随着印巴冲突短暂地缓和下来,中东地区的政治家们都能看到冷战两极将在这片流着黑金的土地上进行残酷的博弈,如何生存、如何从双方的冲突中捞取尽量多的利益已经成为了他们优先命题。
-------------------- 第223章 拯救纳赛尔 --------------------
1951年四月的某一天中,一支中等规模的驼队正步履蹒跚地行进在开罗城外的道路上,队伍当中有十几个戴着头巾的人以及几匹驼载了不少货物的骆驼。乍一看去,这和中东地区常见的商人队伍没有什么两样。
虽然此时只是四月,但是北非上午的太阳已经十分毒辣,这支商队花了不少时间才来到了进入开罗前的关卡。把守关卡的埃及士兵照例向商队的头人索要财物,并很快得到了满足。
“真识相。”关卡的士兵粗略地数了数面前这位商人递给他的钞票,这可比“常例”要多上不少,看来是群外地来的土包子。
拿到贿赂的士兵们放行了这支商队,甚至没有检查他们运输的货物,也没有关心为什么这些人的长相有些奇怪。商队通过路卡之后,把守此地的士兵们便将注意力转向其他的行人,盘算着能从他们身上捞到多少油水。
在他们的身后,走在商队前面的两个人中的一个轻声说道:“没想到这么顺利。”
另一个人则回应道:“都是这样的,我已经说过了。”
如果刚才那几个埃及士兵有仔细进行分辨的话,他们就能发现这支商队中的每个人都长着与本地人截然不同的面孔,而走在最前面的两个人也并不一样。其中一人身材相对比较高大健壮,就算在宽大的长袍覆盖下和瘦骨如柴的埃及本地人也有天壤之别,他有着一张非常明显的中国人的面孔,而另一个人稍微矮一点点,也不那么的健壮,埃及士兵们见识更多一点的话就会知道他长得像一个斯拉夫人。
“没想到你们在这种地方都布置有情报站,我还以为我们不得不从头做起。”
“在很久之前我们就知道这里对整个世界的重要性,几个情报站是最基本的配置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希望接下来的联系能够正常进行,这次任务着实有些难度了。
“我觉得以你们的能力,还不用担心到这种程度,帝国主义搞阴谋的水平在你们眼中也没有多高吧。”
商队通过关卡之后并没有直接进入开罗的城区,而是走向了城外的一个居住区,他们的目的地是一个货物的中转站,有一支相似的商队在他们走进中转站的同时走了出来,这支商队的人们同样没注意到这伙同行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进入中转站之后,斯拉夫人面孔的那个人便用头巾把自己遮得更加严实,然后走到建筑物当中,其他人则把骆驼带到一边喂食喂水。不一会儿后,那个进入大楼的人和另一个像是工作人员的中年男子把商队中的其他人都带到了大楼里面。
他们并没有去办理什么交割货物的手续,也不像结伴同行的单干的商人那样去询问情报,而是和那个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大楼上层的一间办公室里。
一行人进入办公室后,立马有一个人用俄语向他们打了招呼:“你们终于到了,我还担心你们今天能不能来得及。”
“如你所见,一路上确实遇到了一点麻烦,但我们及时赶到了。”苏联情报机构特派专员安德烈点了点头说道,他此时已经将头上的头巾取下。
“那就好,这几位就是中国的同志们吧,很高兴见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