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刘成钢和段红旗暂时离开了这处车间,并前往今天的下一个工作地点。而在另一边,车间的带班班长卢宏正在和几位来自辽宁省内外的学员教授工作的重点。
鞍钢作为现存的最大钢铁企业,自然是培养新中国钢铁工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中央为了之后钢铁工业扩建,从全国各地选拔了不少勤劳肯干的年轻人前来学习当炉前工人。
“刚才的出铁流程你们都记好笔记了吗?”
“都记好了!”
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用不同口音的普通话大声回答了卢宏的问题,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红彤彤的,还带有一些黑黑的煤灰。这些年轻人都是主动申请了算是比较危险的炉前工的工作培训,事实上在辽宁省外学员们的申请中,前往钢铁企业做学员的比例是最多的。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时代有钢铁才有民族脊梁,即使他们事先已经得知钢铁工业的危险性,仍然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个又累又难的行业。
作为实践教员的卢宏在他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已经教导了许许多多满怀理想的钢铁人,他们中有的引以为豪并奋斗不止,有的不幸出了意外,还有的难以忍受艰苦最终退出,不过现在在他面前的这些学员,没有一个在学习过程中叫过苦。
“XX分钟出一次铁,XX分钟要出一次渣,出一点错都可能导致车间停工,还会引发所有人的生命危险。我们从下周开始进入实际操作练习,到时候我们这些老工人会待在你们身边监督,有问题的话要及时提出,被叫停手就要立刻停手。”
“明白!”
这些学员是辽宁省外前来的第一批学员,他们很快就要进入到实践练习的阶段了,大概再过一两个月就能成为熟练的炉前工人。卢宏很欣慰地看着这些学员从对任何事情都完全不理解成长为这种即将成为合格的正式工人,虽然他们目前还只能把操作程序都背下来,不过这也够用了,后续的教育可以在工作中进行。
他回想起了自己年轻时跟着师傅学习操作的样子,不得不承认自己当时的热情比不上面前的这些年轻人,而事实上他的师傅就是和面前这些年轻人一个辈分的。炉前工人的待遇并不算差,但是其危险性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导致在后来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干这一行了。
“今晚就找老李喝一杯,也不知道他那个车间现在咋样了。”卢宏感慨之余想起了自己在钢材加车间工作的老朋友李祥,他也是车间里的高级技工,现在也带着一大班学员学习。
李祥工作的热轧车间位于工业区的另外一片,即使是发生了辽宁省穿越这样的大事,他们的车间也没有停止工作。
“所以说,时机的把控非常重要,你们一定要严格按照我所说的流程,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操作,不然的话就是你们面前的这个下场。”
正在给学员们讲解操作流程的李祥看起来是个敦实的壮汉,不过被削去一半的右耳和脸上、手臂上又长又深的伤疤让他看起来有点狰狞。当然了,在学员们看来他是个严肃中带着幽默,十分关心人的教员,这些伤口也是李祥教导他们的最好的示例。
钢材加工在后来同样不是什么受欢迎的工作,在这种车间里,任何事故都是重大事故,轻则断肢重则丧命。但选择这份工作的学员们依旧无一反悔,他们中有的人已经在这个车间里面受过小伤了。
“我相信你们选择这个工作,都是怀抱着极大的热情的,但是热情归热情,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要是操作不规范的话,不仅你自己会出问题,国家的企业也会有损失。”
“我们一定贯彻车间的所有规定!”
学员们带着认真的表情仔细地记着笔记,此时的热轧车间中响声隆隆,无数灼热的钢锭在轧机的千钧之力下被挤压成钢板和其他材料。
产自这里的加工成型的钢材将被火车送往辽宁省内的其他工厂,并被制作成最终的工业成品,然后被运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学员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到这一过程当中。
“李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加入到工作当中呢?”有一位学员在记完笔记后问道。
“过两周就会让你们进入实操,不过具体分配工作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国家新建的厂子没那么快就能好,现在省内的车间倒也不是很缺人。”李祥若有所思地说道。
在宁愿人等机器,不让机器等人的原则之下,培养技术人才的工作早在新建工厂完工之前就已经开始。新中国工业产能的扩张很快就会步入正轨,到时候也将是这些学成人才真正有用武之地的时机。
辽宁省钢铁工业的复苏已然开始带动全省乃至全国工业的复苏,之前一直在吃储备物资的窘境终于得到了缓解。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辽宁省的工业终于能转入良性循环,新中国的工业机器开始逐渐成型。
-------------------- 第206章 到访新加坡 --------------------
“英国人给答复没有?”
“还没有,要不要提醒他们一下?”
“不用了,稍等一段时间,他们会接受的。”
在福建号航空母舰的舰桥上,编队指挥官杨明哲正拿着望远镜观察远处的那座军舰、商船云集的港口,几位助手现在站在他的身边。
人民解放军海军环球航行编队在经过短暂停留之后,很快就抵达了本次旅程预定的第二个要访问的港口,也就是位于东南亚战略要地马六甲海峡边上的新加坡。
中英两国经过香港会谈之后,英国人对他们是否要放弃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还是非常的犹豫,毕竟这片地区出产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橡胶以及大量的优质原油,是不可多得的“高质量”殖民地。法国人在印支半岛上的大撤退确实让英国政府感到十分的不安,内阁本想尽快也抛掉他们在这片地区的产业,但是遭到了英国国内数家大型企业的联合反对。
而我党对这一地区的态度也是很明确的,东南亚的橡胶和石油在未来只有中苏等国有权使用,英美荷法等国的相关资源开采公司最好是知难而退。另一方面,马来亚地区对中国而言也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原因就在于这里生活着诸多华人华侨。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来亚共产党的一部分华人和当地人联合起来组成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后,英国人就将之视为心腹大患,他们的间谍曾一度做到了马来亚共产党总书记的职位上,虽然后来这个叫莱特的间谍被识破并被清除,但是他对马来亚共产党产生的损害已经十分严重。现在的马来亚共产党在华人领导者陈平的带领下正继续与英国殖民者进行斗争,他虽然是华人,不过从出生以来都是在马来亚地区生活的。
马共的游击斗争自然得到了国际上的间接援助,虽然陆上阻隔不少,不过我党也是有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帮助的。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我当也尝试联系上正在打游击的马共中央,不过通讯一直不够稳定,我当很难了解他们现在的具体情况。
不过英国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找准了马共内部的一个关键性矛盾,也就是华人和马来亚本地人的分歧,宣称将在之后建立独立的马来亚联邦,以此分化华人共产者和马来亚本地人。另外,英国还趁着我党忙着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大大加强了对马共根据地的扫荡,驻扎在马来亚的英军虽然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工业国的正规军毕竟不会比不上缺枪少弹的游击队。
经验丰富的英国人很快在这件工作上取得成效,尚不成熟的马共没能有效缓和内部矛盾,虽然现在他们还在和殖民者奋勇作战,不过相互之间的争吵也变得越来越频繁了。我党自然不希望看到一个比较有希望的革命政党由于英国殖民者的奸计自我瓦解,不过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帮助他们化解内部矛盾其实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无论我党是否秉持公正的原则,马来亚人都会怀疑我党偏心华人,这一想法需要时间来化解。就目前而言,我党打算还是先把英国人赶走再说,马来亚本地人和华人之间的矛盾可以慢慢谈,如果英国人横插一脚的话这个问题就永远也解决不了。
“舰长,英国人的答复来了,他们同意我们入港停靠。”
“好,按照原先计划行动。”
环球航行编队的到来并没有让英国人很吃惊,毕竟我党早就给他们提醒过了,不过福建号的巨大船影还是让站在岸上的英国首任新加坡总督金逊爵士感到非常震撼。新加坡是英国在东亚的重要军港之一,二战结束之后也驻扎着不少军舰,但是它们和法国人的船一样,无论大小如何都无法比得上这支规模很小的中国舰队。
“金逊爵士,您这是引狼入室。”
“我有什么办法,难道你还能帮我把他们击沉在这里吗?”
站在金逊爵士身边和他对话的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名指挥官,他负责统率驻扎在这里的皇家海军舰队,很可惜,他的家底并不多,只有一些驱逐舰和轻巡洋舰罢了。
作为一名在北大西洋和德国U艇狼群战斗过的经验丰富的军官,麦金森少将很难容忍中国人仅仅三条船就来挑战他们的尊严。但是理智又告诉他,眼前的这三条军舰足够把港口里面的舰船加上英国现在在马来亚的所有驻军一次性杀个灰飞烟灭。
“我没有办法,但是这实在令人气愤。”麦金森少将摇摇头说道。
“这就对了,我要为新加坡殖民地的安全负责,而且本土那边也告诉我们不要惹到中国人。”金逊爵士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心中也充满了危机感。
舰队驶入新加坡港口之后,很快在拖船的帮助下成功靠岸,码头上的英国人、马来亚人和华人都对三条悬挂着五星红旗和人民海军军旗的军舰非常好奇。
很快,金逊爵士一行人亲自前来码头,而负责本次访问任务的访问团由杨明哲亲自担任,另外还有其他两条军舰上的代表。
“非常高兴见到你,请问是杨先生吗?”金逊爵士看到走下舷梯的身穿整齐军礼服的杨明哲一行人后,主动靠过来打招呼。
“您好,我是杨明哲,您就是金逊爵士吧?”杨明哲微笑着和对方握手。
“是的,我是大英帝国的新加坡总督金逊。”他颇为自豪地自报家门。
“今天的会见如果让您觉得不愉快的话,还请直接说出来。”
“这怎么可能呢,能欢迎你们的到来是我们的荣幸!”
“您不是很讨厌华人吗?我听说您在新加坡执行着严格的歧视华人政策呢。”
杨明哲微笑着说出这句话一下子让在场的几个英国人脸色尴尬起来,他们没想到对方客套话都没讲完就开始呛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