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沙州就是集各部游牧民族为一处的地方,现在与秦交恶就尤其关注秦人打扮会说秦语的人。
所以往利清一行人有先天的优势,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装扮就能大摇大摆的进城,甚至带上武器都正常……这年头在外游牧,若是不再武器那还不两下就让人把牲畜给抢光了!
难就难在怎么让往利氏与神武军统一行动。
为此王贲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一遍又一遍的指着地图对往利清说道:
“你们要把兵力布置在这,这,还有这里。”
“以‘霹雳火球’的炸声为号,里应外合将敌人拿下。”
“同时要在左肩扎上白布,明白吗?”
往利清为难的说道:
“校尉是说我等要分成五处?”
“若只有一处我还知道如何指挥。”
“但是分为五处,只怕他们便难以胜任了……”
王贲不由叹了口气。
说他们蛮夷还真是蛮夷,那什么行军作战就是一窝蜂的乱打乱窜毫无章法。
所以这混进去是容易,想让他们与秦军里应外合协同作战那就难了。
一个不好还会与秦军杀作一团。
想了想,王贲就说道:
“不如这样!”
“你们每人带上一个火折子,‘霹雳火球’一响便四处放火,看到拿刀拿箭的,只要不是秦军便砍!”
往利清点头道:
“这个容易,便这么定了。”
这晚,月氏王正饮着葡萄美酒作乐。
这段时间他一直因为秦军兵临城下而郁郁寡欢,还一度怀疑自己站错队选错边而后悔,此时听闻匈奴已出兵肃州总算是放下心轻松一下了。
其实月氏王这是在自我麻醉,他心里也隐隐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尤其匈奴不会轻易放过这让月氏和秦军两败俱伤的机会,所以月氏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只是人在不愿面对现实时往往会选择欺骗自己。
比如此时的月氏王,他就宁愿抱着一丝希望事情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匈奴与月氏联手击溃秦军,而匈奴又坚守盟约……于是月氏就同时去了两个强敌不再有战事了。
因此无论顿翕候怎么劝说,月氏王都是一句:
“匈奴乃草原大国,他们不会背弃盟约。”
这话就将顿翕候顶得哑口无言。
顿翕候其实也不是说没法再辩,而是事已至此,即便月氏王明白匈奴没有诚意将来会背弃盟约也无济于事,总不可能在这时候偷偷与秦军讲和对付匈奴吧?
更何况,匈奴将来有可能背弃盟约,秦军又何尝不会?
若两者都有可能背盟,还不如选择相信更强大的匈奴。
所以有句话是说对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真正重要的就是自身要有实力。
否则就只能成为其它国家争斗的棋子,被利用完之后随时都会被放弃。
道理虽是很简单,但即便是在现代社会还有许多国家及地区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一心只想着抱强国大腿。
就在月氏王玩得兴起时,远处突然想起几声暴响。
月氏王只是一愣,但很快就将其当作雷声而没在意。
然而没过多久,就见一名亲卫匆匆跑了进来报道:
“大王,大事不好,秦军打来了!”
月氏王心下一惊,定了定神后就骂道:
“一派胡言,秦军被我军挡在三危山正寸步难行,如何能打到此处?”
亲卫赶忙解释道:
“大王明鉴,但那些的确是秦军。”
“南面已被他们攻破,脱顿将军请求增援!”
月氏王勿自不信,他一甩手走出帐篷,嘴里还念念叼叼的说道:
“这些没用的东西,这不过是些小贼来偷羊而已,却吓得将其当作秦军……”
然而话还没说完月氏王就愣在了原地,因为放眼望向南面,那里已到处都是火头,惨叫声和惊呼声迭起,兵士和百姓已是乱成一团到处乱逃。
这显然不是什么小贼能引起的骚乱。
月氏王没有多想,大喊一声:
“来人,命顿翕候即刻带兵马来平乱!”
当下就有人应声前往。
然而月氏王却没想到一点……以月氏兵这崩溃的速度,还不等顿翕候的兵马赶到敌人就已经杀到面前了。
这其中还有月氏王帐外燃着的火把的功劳……这些火把在黑夜里活脱脱的就是个航标灯,秦军还没开战时远远的就看到这里灯火通明,隐隐还传来歌舞之声。
寻常百姓又哪里点得起火还能在夜里享受歌舞?
所以不用想,此处定是非富即贵。
王贲当下亲自带一队人马布署在灯火的正前方。
战斗一打响,王贲就一马当先领着这队人马径直朝灯火处杀去。
当王贲等人杀到灯火处时,正见一队月氏骑兵护着一个身着兽皮披风的人仓皇逃窜。
王贲又哪里会让他们得逞,随手甩出一个“霹雳火球”,然后借着其炸开的威势就上前去擒人。
正当王贲要抓到人时,突地一枝弩箭过来正中目标后背……
第四百零三章 劝降
被一箭毙命的正是月氏王。
沈兵的想法其实是留月氏王活口的。
原因就像之前所说的,秦军要面对的不只是月氏,还有西域三十六国。
秦军怎么对月氏,西域三十六国会理所当然的将自己代入。
比如秦军对月氏怎么怎么滴,所以对我等也会怎么怎么滴。
因此沈兵总是尽可能的使用“怀柔政策”,能不杀就不杀,能合作就合作。
然后战场上刀剑不长眼,何况是在能见度极差的夜晚。
王贲上前查看时,却见那月氏王已口吐鲜血话都说不出了……那枝弩箭恰好自其后背穿过肋骨的间隙伤到肺部,血液很快就自伤口淹没其肺部使其窒息而死。
这伤即便是在现代都救不了,或者说来不及抢救,更别说是在几千年前的古时了。
月氏王一死,月氏军就更是无心恋战,各自惊慌叫喊着四处逃散。
顿翕候收到增援的命令正匆匆自从北面赶来,但还在路上就听到月氏王已死的消息,于是只能叹了口气命令收兵西撤。
部将疑惑的问顿翕候:
“我等还能撤往何处?”
顿翕候冷冷回答:
“撤到能容得下我部之处!”
其实顿翕候也不知道自己要撤到哪里,但他却知道目前这形势西域已不太平了……秦军和匈奴在这片土地上争霸,那么西域各国必定要强行站队。
若是站对了边还好,站错了边,下场就会像月氏一样。
月氏残部若是想生存下去,就要远远的逃离这片非之地。
顿翕候很幸运,他们穿过西域走过瓦罕走廊(又称阿富汗走廊)往西攻打大夏国并降服了该国建立了蓝氏城……蓝氏城就是现在的阿富汗北部巴里黑。
确切的说,这几乎不存在什么“攻打”和“降服”。
因为大夏本来就没有大首领,各地城邑设置自己的小首领互不统属形同一盘散沙。
月氏即便只是残部数千人迁到这里也能轻易将他们收服并尽数变为臣民。
这是后话。
月氏王身死,最具实力的顿翕候一部又收拢残兵西逃,其余沙州月氏兵士便尽数归降。
于是沙州就处于秦军的控制之下。
王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巩固防御并派出兵士将所有的牛羊牲畜都控制在秦军手中。
对于中原人来说民以食为天的食是“粮食”,但对于西域来说这食就更多的是牛羊牲畜。
不过想做到这一点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沙州的牛羊几乎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
据说仅仅只是月氏王的牛羊就有十余万之多。
这些牛羊分为七处在城外的牧场,其中还有两处被顿翕候给赶走了……这是顿翕候一行人逃走的资本,否则他们还没走出西域只怕就被饿死了。
秦军只能说控制了大部份的牲畜并将其赶至沙州。
之所以要赶到沙州,是因为牛羊这些东西跟粮食不一样。
若是缴获了粮食而不想让敌人得到,那好办。
只需在粮食周围堆起木柴做好点火的准备就行了。
但是牛羊而且动不动就数万头牛羊……那烧可是烧不了的,杀也杀不过来,而且就算烧熟了杀了也一样可以吃,还是会被敌人利用。
于是就只能将其集中到沙州然后努力防御使其不被敌人抢走。
只要这些牛羊被秦军牢牢的控制在手里,那么三危山的月氏主力的溃败就是时间问题。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做。
因为当月氏身死沙州陷落的消息传到三危山时,月氏守军第一时间就军心大乱并四处溃逃了。
这时丘就却又发挥了作用,他带领着降军将领分多处在三危山游说劝降……三危山长一百多里,丘就却一个人劝不过来。
劝降的道理很简单,就跟沈兵对丘就却说的一样:
“秦军无意与月氏为敌。”
“月氏真正的敌人是匈奴。”
“现在还有一个机会,那并是归降秦国一同抵抗匈奴!”
……
月氏对匈奴的仇恨是远在秦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