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206节

  比如在夜色里很分清敌我。

  其实分清敌我还好,因为黑甲军是全身黑甲,而楚军则身着会反光的皮甲,稍有点月色或是星光就能分辩。

  问题是弓射要在较远的距离,且如果黑甲军自身着黑甲在夜里看不见,马匹就很容易撞在一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掉下马来几乎就是没命。

  更严重的问题,其实是夜里无法看清地形也无法驾着马快速奔跑。

  比如地面有个土坑,再比如有棵横在面前的枯树……

  这要是在黑夜中策马奔腾而且还整队飞驰,一跤下去形成连锁反应就根本就不需要敌人来杀,自己就折损过半了。

  但黑甲军这速度一慢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没了速度优势就无法与敌人保持距离实施“非接触战”。

  所以这项络算是个人才,他凭借着自己对马匹的熟悉能推理出黑甲军这战法不适合夜战。

  然而即便项络机智,但还是漏算了一点:大梁军的行军速度可不像他想的那么慢。

  项络这是想当然的以其它步兵的行军速度计算大梁军。

  阮桥镇距汝阴一百余里,步军日行五十里,于是足足需要两日。

  而此时距大梁军发兵只有一日,也就是大梁军要等到明日午时左右才能赶到。

  这算得没毛病。

  但大梁军在沈兵的训练下早已适应了慢跑,再加上又不着盔甲,一日行军七十里不成问题。

  再加上又赶了一段夜路,于是在这天下午申时就赶到了阮桥镇。

  接下来的情况就不稍说了。

  大梁军卜一赶到就马上对楚骑发起进攻。

  强攻的就是楚骑守的桥。

  黑甲军怕被楚骑于桥头围攻,大梁军这些步兵却不怕,尤其大梁军还装备有狼筅。

  只见一队队步兵稳步沿着木桥渡过河去到对岸摆开弧形阵势。

  楚骑还希望以弓弩挡住大梁军,无奈大梁军人人手持藤盾遮挡,那些弩箭根本伤不了他们。

  若是弩箭不起作用就更别说冲阵。

  这时代用于冲阵的通常都是战车,至于骑兵……随便用拒马枪一挡,冲阵的骑兵都要一排排的从马上掉下来。

  于是楚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下马步战要么逃跑。

  这其实也没什么好选的。

  秦军有三万大梁军再加上三千黑甲军,一共三万三千人。

  而楚军只有六千余骑,且还是被黑甲军打得心惊担战士气全无的六千余骑,又如何能战?

  于是项络就再也顾不上是否被追杀,一声令下就带着部下仓遑逃窜。

  黑甲军也不客气,越过桥就在后方衔尾追杀……三千骑追杀六千余敌骑,且敌骑几乎没有反抗之力,这也算是一道奇景。

第二百二十一章 回师

  最后当项络等人逃到汝水时就只剩下两千余骑。

  而且这还不算完,楚骑在汝水集结准备渡河时又遭黑甲军一阵猛攻。

  其实楚骑这时已不需要害怕了,他们只需要下马结起盾阵等着对岸友军派船过来接应就行,黑甲军也不至于同时也无法对其强攻。

  但楚骑一路上已被黑甲军追得肝胆俱裂此时已毫无战意,慌乱之下竟有许多人不顾一切的纵马跳进河里逃走。

  结果楚军又平白折损了一批骑军。

  直到对岸楚军驾舟派来援兵,黑甲军才掉转马头扬长而去。

  此战沈兵全程都没有参与。

  他一上来就在阮桥镇看到成堆成堆的战利品:盔甲、青铜剑、弩,还有两千余匹排得整整齐齐的健壮的战马。

  正在沈兵惊叹这战果时,陈端领着黑甲军又带回两千余匹战马,且战马上还背着一捆捆的皮甲。

  魏看中的倒不是战马,他此时已受命统领大梁军,大梁军是步兵,配了战马也没什么大用。

  他看中的那些皮甲。

  皮甲其实一点都不比青铜甲便宜,只是因为其轻便所以更多的是装备骑军,若是能给大梁军用他当然不挑。

  于是魏就对沈兵说道:

  “副将,黑甲军已有藤甲,不若这皮甲……”

  沈兵回道:

  “你便去清点一下,超过三千具就配给大梁军。

  “其余的留着另有用处,之后再配给大梁军。”

  魏大喜,当下就带着亲卫去清点了。

  清点下来竟有四千余具,于是就有一千余具分配给大梁军。

  魏没有迟疑,第一时间就把这些皮甲给了剑盾手。

  剑盾手站在队伍最前也是最危险的位置,当然也是最需要皮甲的。

  另一边的项燕在这时也收到了项络传来的消息。

  他一看黑甲军的战法就吃了一惊,暗道:

  “这沈兵竟如此了得,训练的黑甲军不只在水上无敌转为骑军也同样没有敌手。”

  “骑射竟有这等好处?为何我等却从未听说?”

  其实骑射的好处在这时代并不是什么秘密,尤其对北方几个国家比如秦、赵、燕等。它们长期与匈奴作战,匈奴用的就是这战法。

  甚至28年后刘邦就是被匈奴用这种战术打败的。

  但中原各国普遍没把这战术放在眼里。

  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原各国一出兵匈奴就逃,各国只道自己已胜了,于是根本就没体会到这战术的厉害。

  这状况持续了整个秦朝,到刘邦当皇帝时还自信满满的以为能轻松打败匈奴,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此时沈兵是完完整整的将这战术演示了一番。

  于是项燕才惊呼:竟有此等战法?

  项燕初时还没将这太放在心上,因为他收到的情报只有项络两战失利,且这两战都是在项络部只有两千余人出战的情况下。

  项燕理所当然的觉得项络在指挥上也存在不足,否则怎么会两千余人分批上前与敌作战。

  这么一想,这黑甲军的战法虽是厉害,但若是楚军一多,只怕那三千黑甲军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然而,当晚项络又让信使送来另一封信:

  “我部已撤回汝水东岸,幸存者不到两千。”

  “黑甲军极为凶悍,切不可以骑军对之!”

  这时项燕才算是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了。

  一万骑兵出去就只有不到两千人返回,且前后不过就一日,对阵的就只有那三千黑甲军……

  那黑甲军伤亡多少呢?

  项燕无从得之,因为项络在信中没说。

  不过项燕转念一想,若黑甲军全程都采用骑射的战术而楚骑的弓弩又对其无可奈何,这黑甲军的伤亡只怕是极少。

  这……

  项燕眉头紧锁将目光投往地图,心下暗道好在己方骑军已攻占城寨且构筑起防御无需出战。

  是以便是那黑甲军来了只怕也无可奈何。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骑军又如何能不出战?

  若是骑军不出战又与步兵何异?

  且黑甲军攻击的若不是城寨而是步兵呢?

  步兵……步兵可构起盾墙且可以弩箭还击,此战法或对步兵无甚效果。

  当然这只是项燕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骑射对步兵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就会是另一种优势,蒙古骑兵的战术就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由于此时没有马镫只能骑射不能砍杀和冲阵,所以优势会弱化许多。

  接着项燕再往细里一想,霎时就被吓出一身冷汗……

  若黑甲军不攻城寨也不攻步兵,转而进攻补给线却是正中楚军弱点。

  楚军不正是用骑军断了蒙武军的补给线吗?

  黑甲为何又不能反攻楚军补给线?

  到时黑甲军对上的便是补给粮队,那又如何是其敌手?!

  那时楚骑是增援好还是不增援好?

  若是增援,自己这一万骑军或许便是项络部第二。

  若是不增援,粮道并要为其所断,楚军便反被黑甲军、蒙武军、大梁军所围。

  项燕一时没了办法,在帐内走来走去也不知如何应对。

  这就是一种兵种优势。

  战场上之所以有这些兵种都自有其道理,都是各国在战场上通过鲜血和生命的教训发展出来的。

  比如战车可攻可防,可在地势平坦地区冲阵。

  比始骑军可以快速机动应对意外战情。

  步兵则是攻城掠地不二的选择。

  这些兵种可以弱,但不可以无。

  因为一旦完全不发展某一兵种,作战时就会出现无法解决的漏洞而为敌所乘。

  楚军有这些兵种,原本没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黑甲军一出,楚军那些骑军就不是“弱”了,而是几乎可以无视想当于“无”了。

  于是黑甲军在骑军这领域就可以为所欲为尽情发挥骑军优势压制楚军。

  然后项燕就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保补给线还是将骑兵派上去送死?

  如果将骑兵派上去送死有用的话,项燕或许依旧会选择这个选项。

  因为这毕竟可以解了楚国这次危机。

  然而,骑兵死了之后呢?

  补给线依旧要断,这仗还怎么打?

首节上一节206/4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