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196节

  项燕这做法是正确的。

  史上的他这么做了后,楚国贵族才空前的团结愿意出兵出粮。

  由此,楚国在击败李信之后,项燕也奠定了他在楚国的地位无人能动摇。

  只不过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就被王翦打败自刎而死。

  沈兵这边不知道这些情况。

  他只知道大梁军因为这场大胜士气空前高涨。

  其实在此之前大梁军兵士对自己的战力甚至沈兵的阵法都是有所怀疑的。

  毕竟之前从没人用过,没人用过的东西就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经此一役,所有人都清楚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也知道这阵法有用,自信和士气也就由此而来。

  相形之下,另一边蒙武所领的秦军反而黯然失色。

  因为他们昨晚整军备战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明显是中了楚军的虚张声势之计。

  就算一路下来楚军对他们的沿途骚扰且还打过几场小仗,但斩杀楚军合计不过千余人。

  可大梁军只一夜便杀敌三万……

  原本秦军还看不起这些魏国降兵,不想只这一夜就翻身了。

  沈兵关注的倒不是这些,他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或是暗自较劲也好,都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

  沈兵关注的倒是一名新加入大梁军的小将。

  原本沈兵也没当一回事,毕竟大梁军名气大了,有秦军将领加入也属正常。

  但沈兵一看那名册……乖乖不得了,王贲!

  居然是王贲?

  难道就是那个王贲?

  或者只是同名?

  否则王翦的儿子为什么不呆在王翦身边却要加入大梁军跟他沈兵?!

第二百零七章 虎父无犬子

  其实王贲是在邯郸与王翦讨论一番后才来的。

  是时王贲刚满十七岁,改了弟子籍从军。

  他原以为可以跟着父亲一起征战大展身手,哪料赶到邯郸后才知道众人皆道王翦已老不足以出战。

  王贲心下不解,他知道父亲虽是年事已高但远不到“不足以出战”的地步。

  王贲还道王翦是负伤了,便心急火燎的赶去探望。

  不想王翦却是好端端的坐在那身着便装气定神闲的用纸写字,一边写还还一边自言自语:

  “果然是好物事。”

  “妙不可言!”

  王贲上前拜见,接着便小心问道:

  “父亲可是身体不适?”

  王翦回答:

  “未曾不适。”

  王贲又问:

  “那为何……”

  王翦笑了笑:

  “你可是想问,为何领兵攻楚的不是我王翦而是杨端和?”

  王贲没说话默认了。

  王翦放下毛笔,起身走了几步,说道:

  “大王者,大明之君也。”

  “天下六国,我王翦已灭其三,秦国难道只有王翦可用吗?”

  “即便大王不作它想,群臣又岂能不侧目?”

  “秦人尚武,视军功过于生命,若众口铄金,皆说王氏之功尽大王偏袒所致,群将无功皆秦王不用所致……”

  “到时我王氏又岂能安宁?”

  这一番话下来王贲算是听明白了,父亲这是担心功高震主,另一方面也担心树大招风引人妒嫉所以才有意这么做。

  年轻气盛的王贲一时气不过,按捺不住问:

  “父亲虑及自家安危,这才有意退让?”

  王翦回答:

  “若是对国家有利,退让又有何妨?子不见蔺相如么?”

  王贲反问:

  “蔺相如是为将相之和,父亲退让却是避战!”

  “若问大秦何人攻楚为佳,自是非父亲莫属。”

  “那杨端和虽是智勇双全,但谋略却与父亲相去甚远,如何能担灭楚大任?”

  “若杨端和灭楚未成大败而归,又何来对国家有利?”

  王翦耐心的听王贲说完,一边听还一边点头。

  他并没有因为王贲的顶撞而生气,事实上他还倍感欣慰,因为王贲虽是身在咸阳却对战事了解颇多,甚至还知道杨端和谋略不足。

  仅凭这一点,王翦就知道王贲这段时间并非死读兵书纸上谈兵。

  等王贲说完,王翦才回答道:

  “杨端和确是谋略不足,但有沈兵相助,此战鹿死谁手未为可知。”

  “以为父所见,我王翦灭楚非四十万大军不可,甚至四十万军还略显不足。”

  “然杨端和加上沈兵……二十万或能灭楚。”

  “这又如何不是对国家有利?”

  王贲不由大惊。

  王贲知道父亲一向心高气傲从未在战场甘居人下,若说有谁让父亲心生敬重,那便是赵国的李牧。

  但那也只是敬重而已,却也不似这般地步……王翦都要四十万大军才能灭楚,那沈兵就能以二十万大军做到?

  这语气,就差没对沈兵五体投地举起白旗了。

  王翦见王贲的表情,就说道:

  “也难怪你不知情。”

  “沈兵此人便是在这数月内才任副将。”

  王贲回答:

  “儿知道此人。”

  “不过儿知道的是其任水军校尉,以三千黑甲军击败了楚军一万水军。”

  “然而,古往今来以少胜多的战例数不胜数。”

  “何况牵城一战沈兵占据上游险地,且实际兵力有五千余人,便是胜了也不算出彩。”

  王翦笑着摇了摇头:

  “你道那沈兵便如此简单?”

  “也罢,你初来乍到正好无处供职,便去沈兵置下讨个差事吧!”

  对此王贲也没意见,他也正想上战场一展身手,只要是一线作战的军队,不管是蒙武也好沈兵也罢,他都来者不拒。

  于是王贲就带上百余名亲卫就星夜追上沈兵的部队报道去了。

  带百余名亲卫上战场是贵族子弟的标配。

  学成归来的贵族子弟进入士伍后通常都是任五百主或二五百主,如果按统兵百分之十的亲卫,他们本身就可以带五十至一百人的亲卫。

  只是草根阶级没有私兵,就像沈兵,只能苦哈哈的等分配或自行调用。

  贵族子弟有私兵,且私兵又熟悉又是精锐,自然不放心使用普通军队做亲卫。

  从国家角度来说,贵族子弟自带私兵上阵也是对兵力及军队战力的补充,当然也不会有异议。

  若有权有势多带些私兵做亲卫,比如像蒙良那样也没什么问题。

  沈兵收到王翦的公文先是一阵大喜,这妥妥的又是一员猛将,沈兵正愁手下无人可用呢!

  但接下来就犯难了,秦军是以军功晋升,总不能王贲一来就让他任校尉吧!

  那么,这是要将王贲安排到大梁军里还是安排在黑甲军呢?

  于是沈兵就让人招来了王贲。

  王贲虽是对沈兵心有不服,但礼数上还是十分周全,一进帐就拱手说道:

  “属下参见副将。”

  “属下奉家父之命前来任职,因担心副将公事繁忙是以未来求见。”

  “望副将恕罪。”

  沈兵多看了王贲几眼,果然是一表人才,而且才十七岁就长得人高马大……贵族子弟伙食好且自小就开始军事训练,妥妥的是一批嬴在起跑线上的人。

  这要是放到现代那差距或许不大,但这时代,一个是自小培养另一个是饿着肚子营养不良成天要担心被饿死,这区别可就大了。

  沈兵照例夸赞了王贲几句,然后就问:

  “不知你想在哪支部队任职?”

  王贲迟疑了下就回答道:

  “禀副将,属下在步军、骑军任职皆可。若以个人喜好则偏好骑军。”

  “可大梁军似乎没有骑军。”

  沈兵回答:

  “那便是黑甲军了,好眼光。”

  王贲奇道:

  “黑甲军不是水军么?”

首节上一节196/4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