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吏跟普通军士不同,因种种奇怪的鄙视链一环套一环,手里握着刀剑的军吏决定着许多人的生死存亡,可偏偏是不受欢迎的婚姻对象。
除了军吏精神饱受战争摧折,与常人略有不同外,军吏还有集体生活的浓厚痕迹,喜欢服从自己的女子,又期望对方有文化。
可有文化的女子最少也是出身寒门,家中父兄本就有不待见军吏的风俗,而更不愿意女儿、妹妹委屈服从于军吏。
军吏,是粗鄙、贱业的代称。
这是汉末就有、渐渐兴起的看法,哪怕乱世相互争杀三十多年,依然存在这种风气。
北府军吏再荣耀,那也是军吏。
随着天下将定,军事的作用渐渐消退,军吏地位自然会衰减、下降,甚至成为朝廷、地方郡县官府严防死守、维护稳定、需要防范、控制的重点对象。
特别是战争中崛起的这批军吏,似乎难逃退伍后被折磨、驯服的命运。
在战争中他们是精神象征,是骨干、脊梁;可战争结束后,在地方官吏眼中,这些回乡的刺头是极大的治安隐患……具体可参照兰博,正常、稳定的生活圈子里,不喜欢突然回来的秩序挑战者。
退役的军吏若不能得到稳定的安排,回乡后肯定会争夺地方话语权、影响力;前者争夺士人的出仕名额,后者影响豪强的生计。
所以并不会因为己方的极大胜利,就能改变北府军吏、军士的实际社会地位;反倒因为天下将定,士人会重新将军吏归类为贱业,从舆论里扭曲军吏的形象,为打压军吏奠定道德基础。
不把军吏阶层打落云端,那军吏这个能不断向朝堂培养、晋升人才的集体……绝对是士人集团的最大竞争对手。
两汉四百年,依靠经济、文化崛起的士人集团才把军功为主的军吏集团打下去,怎可能重新看着军吏阶层牢牢把控朝堂?
如秦、前汉武帝一朝之前,都是典型的军吏武人集团把持朝政。
而这次解决北府军吏婚事的事情,就能牢牢稳住军吏团队,使他们自信、精神饱满的应对各种挑战。
军吏集团若是被复兴的传统士人集团打散,那自己的基础也就散了。
因此,只能让马超去雒阳搞清算;也只有马超能把雒阳每一个符合要求的女子都给挖出来,成为巩固军吏集团的重要粘合剂、稳定剂。
至于汉军军吏……目前只能先搁浅,等局势稳定,陆续改编、整顿之后,再一一着手解决他们的切身问题。
在此之前,优先保证北府军吏能娶到有文化的妻子。
一个有文化的妻子,还见过大场面的妻子,自然会积极督促自己丈夫努力工作,起码有一个切实可见的奋斗目标。
所以需要集中后进行军事化训练,以消磨她们身上的暮气,免得成婚后,唆使丈夫导致军吏大规模腐败、堕落。
因此,受降雒都,最重要的财富不是那么多人口,而是这批高素质女子。
她们,作为预备役母亲,影响的是深远的未来。
。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梦死
魏主曹丕拖着病躯在寒冬腊月请降,不耐寒苦病故的消息紧跟着递送到各处。
叶县,大将军幕府驻地。
关羽获知这个消息后不悲不喜,汉室延续与否,社稷是否兴盛……此刻都已不再他的考虑范围内。
张飞已经失控,接连不断上奏朝廷,欲招河北、幽云、蓟辽之众为藩属,联合攻伐北府……这是目前他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曹茂行刺,本就可以做文章……这个文章需要曹丕指控、作证,指证曹茂是受曹叡指派行刺。
这样的话,以张飞的性格,肯定会厌恶、憎恨曹叡,拒绝与河北魏军合作。
可张飞已经高调表态并积极奔走,欲极力促成此事。
若让张飞突然因刺杀一事憎恨曹叡……那张飞自身感情上就无法接受这种事情,这种事情在张飞眼里是很荒唐的。
这个文章做不做,本就令他为难;曹丕就这么突然的离世,在关羽这里也就泛不起什么波澜。
曹丕不算什么,曹叡不算什么,汉室社稷也就不算什么了。
怎么把张飞拎出来,使张飞能安度晚年,就成了当下唯一的关心的事情。
当裴俊向他通报曹丕身死这条紧急讯息时,关羽也只是稍稍愣神,还是没有想到有什么可以把张飞摘出来的切入点。
不是把张飞软禁起来就能行的,飞是关不住的。如果硬要把飞约束在牢笼里,那只会加速、导致飞的当场死亡。
除了先帝,没人能让那个人停下来、低下头。
现在先帝不在,谁都约束不住那个自由的人。
等待他的,只有灭亡。
自己努力周旋,唯一能改变的,就是灭亡的方式。
关羽与裴俊相顾无言,各种方式都已讨论过,根本找不到合乎情理、正常逻辑的拯救办法。
不是田信不愿抬手,问题核心在于张飞不肯放弃;放弃现在所坚持的,无异于诛杀张飞的心。
约大半日后,曹丕身死的消息也传入兖州各方面。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位于陈留酸枣的兖州牧徐庶,自然是备一壶浊酒,遥遥为曹丕送行,也就仅此而已。
其后是位于济阴鄄城驻屯的张飞,略有些不相信。
他相信曹叡的说法,认为曹丕已是妖法炼制的伥鬼……这么重要的身份,怎会被舍弃?
可曹丕终究死了,曹操那么多的子嗣,目前就存活子嗣十指可数。
张飞已顾不得什么生死存亡,顾忌这些东西的话,也不会积极起兵,与河北魏军联合。
于是又喝的酩酊大醉,开始滋事寻衅。
底层人寻衅滋事是要挨揍的,张飞是不同的,他寻衅滋事……自然是要揍人的。
待朝廷劝说的使者陈震察觉时,张飞已入军营,绑了十几个军吏鞭挞、逼问,强迫这些军吏相互揭发,举报彼此。
不吱声,挨鞭子;吱声诬陷的话,少挨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