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骑砍 第421节

话语间没多少尊敬,也倍感无趣说:“国家危难之际,重臣不能同心协力,反要内讧释嫌。如此之国,焉能长存?”

对此夏侯玄不做辩论,仿佛没听见一样,另说:“陛下有意使吴质为雍凉都督镇西大将军,仲达先生受吴质推举,可能会外调总督河北三州军事。”

“仲达去河北倒也是一桩好事,可静观天下之变。”

夏侯尚随意点评一句,司马懿运气不错,能从田信手里逃出一次,下一次可就没这么好运气了,去河北就能避开汉军兵锋。

就见夏侯玄犹豫片刻又说:“母亲见父亲与仲达先生交好,仲达先生又深受陛下信赖,有意与司马氏结亲。”

“哼,此事还轮不到她做主。”

夏侯尚有切割一片肉送嘴里咀嚼,说:“洛都纷扰,不见你学业长进,所言皆是时事,可见心思不纯。”

稍稍停顿,夏侯尚略作思考、判断后说:“仲达就任河北之前,陛下必会来见我。如今我实系山野之人,倒是方便你外出游学。回去与你母亲告别,早作准备,若无意外,你将前往鹿门山游学数载。”

鹿门山现在影响力日益高涨,诸葛亮、庞林、马良、习祯、徐庶这些人地位不断拔高。

一些人已经辞官躲避纠纷,重建鹿门山之事已经在魏国、刘封这边传开。

鹿门山与岘山相隔汉水,十分接近。

夏侯尚做了决定,夏侯玄只能遵从,也如夏侯尚所料,曹丕次日就来北邙山见他……顺带见他。

曹丕主要是来收敛曹炽骸骨,向宗族、谯沛乡党表达一个事实:真不是他干的。

肯定不是曹丕干的,曹丕大度的时候很大度,尤其是跟死人。

拥有朴素、原始的唯物生死观念,曹丕小气又敏感,更知道人死万事空的道理……知道这一点,对死人就格外大度。

草庐之中,曹丕细细打量胡须粗犷,精神气色极好的夏侯尚,似乎很是好奇夏侯尚的身体状况。

夏侯尚清楚他在想什么,直说:“曹元盛公坟茔之事与我无关,我也无心去河北。”

“呵呵。”

曹丕嘿然,露出笑容:“杜子绪曾当众点评说伯仁非是益友,我看伯仁才真正知我。今杜子绪暴亡,伯仁心中可有畅快之意?”

“季重为我坐镇雍凉,仲达也能看守河北门户,倒也不需伯仁做什么。”

曹丕一副不缺你的样子,问:“伯仁,如何才肯出山?”

“臣不知。”

夏侯尚挤出笑容:“山中清宁,反而能思虑大事,能深谋长远。城中纷纷扰扰,臣非智者,唯有在此才可谋国家大事。”

“哦?”

曹丕抬手抚须,故作惊奇:“那伯仁可有良策教我?”

“略有一计,只是此计恶毒,恐遭天谴。”

“哼哼,天谴?说不说事在伯仁,做不做此事在我,若有天谴,又与伯仁何关?”

曹丕拢了拢皮氅领口,浑不在意模样。

夏侯尚收敛神色,讲述:“今汉强而众弱,刘备回军益州,这是要做巩固国本之事。时日久远,汉益强,众越弱,汉以偏军即可徐徐图定天下。臣以为今岁汉军意在积蓄粮秣,只会以偏军击江夏、豫章之地。”

看着曹丕越发关注的脸,夏侯尚深吸一口气说:“而孙权兵弱,必不能守土。故,臣以为当遣人密送夏公防疫救护十二策于孙权,孙权必有所悟。”

论狠毒,当世谁人能比得上孙权?

曹丕自叹弗如。

微微眯眼,感慨说:“的确有伤天和。”

孙权真的反其道而行之,战败之后,被汉军诛族也是罪有应得。

可不这么干,孙权可能吃不到明年的桔子。

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

成都,监牢。

天色透亮,彭羕打扫室内时,虎贲中郎夏侯俊阔步而来,身后跟着一串脚步略颤不知根底的狱卒、狱吏。

“罪官彭羕何在?”

夏侯俊继承父亲夏侯兰的作风,随时都板着一张脸,作为参加过汉口决战的二代军吏,他对于战争、大兵团作战有更高的认知、学习能力。

可谓是眼界开阔,算是未来的名将种子。

彭羕放好竹扫把,先在水盆前洗净面庞,双手,取出竹席铺在监牢门前,举止从容,只是顿首时激动颤音:“罪臣在。”

“迁彭羕北府长史,聆诏之日即刻启程。”

“臣聆诏。”

彭羕起身,双手接住诏书,询问:“天使,老朽久居囹圄之地,不知外事久矣。不知赴任北府,可有禁忌?”

夏侯俊微微欠身,面无表情:“彭公,陛下使我宣诏,其余诸事我皆不知。若说北府禁忌,陈公平日并无忌讳之事。”

彭羕却难释然,思索自己应该承担起来的使命。

汉军接连不断的胜利,自己犯的那点事情越发显得渺小。

就算重新启用,也有太多职位适合自己,现在却突然给一个北府长史……这个位置重不重要?

一府之长史,譬如一国之丞相。

作为深受刘璋打压的大族领袖,彭羕是刘备得到益州时征举的治中从事。

他却没能调和益州、荆州、东州之间的矛盾,反而跟翻身做主人的法正一样,趾高气扬去看待益州乡党,仿佛自己是荆州人一样。

随后调任郡守,因不满就与马超喝酒时乱说话。

这种事情换到曹操或孙权那边,死的可就不仅仅是马超、彭羕两家人了,诛连下去死多少人都是个未知。

首节上一节421/96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