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两家家主商议,愿携全部步卒、船只归降朝廷!”杨不穷说到此竟还抬起了头,一副傲娇的样子。
也不怪杨不穷如此,家主肯归服朝廷,这对处置此事的官员来说是天大的喜讯。
能不动刀兵便让匪贼归服,这事儿传到朝廷里处置此事的官员又岂能少了赏赐?少不得也是加官进爵了。
这种变了味儿的存在感让杨不穷有点飘,这就正如给中了进士的举子家里送信儿的衙役一般,既希望办成事儿,又希望这主家高兴之余能赏赐点什么。
只是,杨不穷搞错了对象。
“不好意思,你们愿意降,本王还不乐意收!”刘鸿渐心中冷笑道。
这么些年,这些海盗做过多少恶事,杀害过多少无辜之人,现在看朝廷水师强大起来了,打不过了没靠山了,就想来投。
早干嘛去了?
接受了你们的投诚,朝廷还要给你们分封官职,百姓可不念这个,他们只知道朝廷给曾杀害过他们亲人的匪徒封了官儿。
朝廷难不成是你们的背锅侠吗?
想的倒美,他刘鸿渐可不是朝中某些贪功、为了功劳无所不用其极的文臣,北洋水师也还没打过瘾,正愁没人拿着开刀。
“这……”杨不穷一时别刘鸿渐给说懵了。
这么大的功劳都不要,这年轻王爷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呀?
“回吧,虽然本王很想将你们二人杀掉以慰民心,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趁本王还没改变主意,赶紧回吧!”刘鸿渐故作不耐烦道。
刘鸿渐这么一说二人当即便急了,一直不敢说话的钟发普通一声跪倒在地。
“王爷,我等真的是诚心诚意归附朝廷,我等手里有战船、有士兵,甘愿给您披荆斩棘、马首是瞻。
望朝廷,不,望王爷能同意我等归降!”钟发一把鼻涕一把泪,也不知是急的还是吓的。
金门岛李魁奇的覆灭着实把杨六杨七、钟斌两伙儿儿海盗吓坏了。
以前总觉得郑家不是个东西,没把他们当人看,现在郑家跑路了他们才发现,郑家虽然不是个东西,但毕竟是个大腿,抱着还能苟活。
现在大腿没了,朝廷霹雳之间便全数歼灭了李魁奇一伙儿,这简直太可怕了。
杨、钟两伙儿海盗也不是没想过跑路,可往哪儿跑呢?
经历此次风波,郑家定然没工夫搭理他们这群要啥没啥的穷海盗。
南洋又四处皆是番人,大小弗朗机人、荷兰人、弗朗察人个个都不好惹,又不通人家那边的语言,去了几乎等于送死。
台湾倒是个好去处,可惜也被荷兰佬占据,最后杨、钟二人发现,诺大的大明海竟无他们容身之地。
苦思冥想之际,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向朝廷投诚继续抱大腿,还是个比郑家更牛叉的大腿。
“哦?你们有多少船、多少人?你先说。”刘鸿渐指了指杨不穷道。
“回王爷,海坛岛上共有杨家水兵六千四百余,战船两百八十余条,火炮四百六十门!”被刘鸿渐一桶怒怼,即便杨不穷一直对杨家的军事力量引以为傲仍旧不敢再放肆,老老实实的回道。
“马祖一带我钟家有兵五千六,船两百四十,火炮三百二十门。”钟发也回道。
“这么多船和人手,何以只有这么点火炮?罢了罢了,本王就给你们一次机会。
倘若要降,可以!交出所有非法所得,包括金银财帛、掳掠来的人口。
本王知道你们做不了主,回去跟你们家主说,本王等你们八日时间。”
PS:最近越来越晚了,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得慢慢改变作息呀,颈椎越来越受不住了,晚安诸位。
第629章 奉命打劫(补更 1/2)
“我等需回去与家主商议,还望王爷准允。”杨不穷和钟发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为难。
交出掳掠来的人口倒还好说,可银子对于海盗来说就是性命,不,是比性命还重要的东西。
毕竟他们这行本来就是刀口舔血,为了银子豁出性命的比比皆是,现在让他们全部交出去?
“去吧,最好快点,本王耐性不怎么好。”刘鸿渐翘着二郎腿幽幽的道。
郑芝龙跑路,大明整个东南沿海的海防力量为之一空,这对朝廷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最起码北洋水师必须扩容再扩容,需要做的事还很多,哪里有时间一直耗在这儿。
两人离去后,刘鸿渐给朱慈烺写了封信,简明扼要的说明了福建的情况,再就是请朱慈烺下旨征召全国船匠,敦促宝船厂继续扩容。
北洋水师现在已经是士兵等舰船,只要舰船一下水立马便是有生力量,提高了士兵待遇之后,在大明征兵实在是太容易了。
为了填补大明海域的真空,刘鸿渐又请抽调山海关、宣府、大同一线新式加农炮三百门,通过漕运急送江浙、福建、广东沿海。
而秦家三兄弟的五万川兵则临时当起了民夫,五万士兵分成三波分别在江浙、福建、广东同时开工筑造炮台。
按照计划,在水师短时间内无法应对外敌之前,三省沿海的要冲之地至少要建造三十处炮台。
在沿海之地展开轰轰烈烈大运动的第六天,走投无路的杨六、钟斌联袂来访。
对于这二人的亲自拜见刘鸿渐倒是没感到惊讶,北洋水师磨刀霍霍,之所以敢那般要求,刘鸿渐就是吃定了这些海盗不敢不从。
杨六约莫四十上下,一身绸缎粗短身材,看起来倒像是个商人,钟斌与杨六年岁相仿,身材瘦削还比杨六高出了一个头。
这二人一高一低一胖一瘦站在厅堂内,显得格外突兀。
“你们二人可是商议好了?”刘鸿渐待二人跪拜之后便开头问道。
“回王爷,商议好了,我等决定向朝廷投诚,并按照您的要求,交出全部财帛。”杨六站在厅堂内拱手道。
刘鸿渐没有发话,二人也不敢坐下。
能下这个决定对他们来说也很艰难,如果郑家没有逃走,或者是大明仍旧是两年前的样子,他们是断然不会下定决心投诚。
海上的日子多自由,再说了,即便他们同意,手下那帮子兄弟也不会同意,他们刀口舔血不过是为了活下去。
死了多少弟兄才存下那点家产,现在要无偿的全部上缴,搁谁谁不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