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第554节

崇祯只是心里头不舒服,就在刚才已经罚了曹化淳二十大板子。

刘鸿渐若知道崇祯心里这么想,定然会大呼冤枉,这全是老曹的主意,谁知道他没跟你说明白,怎的咱也遭这无妄之灾。

“皇上,臣来是另有要事,待说完臣便去国子监。”刘鸿渐见崇祯不上套,只得先搁下此事。

王二喜端着个两杯茶水前来,刘鸿渐接过放到崇祯面前一杯,自己也饮了一口。

崇祯还是看着奏疏,只是眉毛挑了一下,刘鸿渐马上便知这大叔听的认真着呢。

“一年多来,臣四处征战,除了将士们英勇之外,火器以及一应军备也是出了大力,但咱们大明技艺之传承,全靠师徒相授,很多技艺精湛的匠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绝学失传。

臣思虑良久,想在西山建一所学堂,聘请有工学所长的匠人为教谕专职教授,为咱大明批量的培养各类匠人。”刘鸿渐皱着眉头认真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明的匠人大多不识字,以学堂形势培养出的匠人,辅以教书识字的先生,再多少进行点爱国主义教育,等学成之后,便是大明工业的顶梁柱。

三百年来,朝廷一直不重视匠人,却不知匠人作用之大丝毫不比军、农、儒差。

匠人可以研制更高端、威力更大的火器,让大明士兵在面对强敌时,立于不败之地。

匠人可以打造亭台楼阁、织布裁裳,所谓的上等人才能住进舒适的院落、穿上华丽的衣衫。

匠人成就这世界的根基,所谓的四大发明,哪一项不是匠人的功劳,改良活字印刷术的毕升,临死却仍然只是个负责印刷书页的小工匠。

儒家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老朱家又在匠人头上套了个枷锁,一生为匠人,世世为匠人,匠人近千年来何曾扬眉吐气过。

“此属民学,你看着办便可。”崇祯放下手中的奏疏,端起了茶水说道。

近年来军械所的成就有目共睹,崇祯虽然不怎么懂这工学,但他知道刘鸿渐绝对不会空穴来风,反正不过是民学而已,随便他折腾吧。

“那今年下半年军械所的收益,臣便用来建造这所民学了。”刘鸿渐喜道。

下半年军械所终于扭亏为盈,只朝鲜国主李倧的那一单便足足纯赚二十万两,外加上玻璃工坊、纺纱工坊、以及山xi那边煤炭生意的利润。

刨除新建水泥工坊、钢铁工坊的花销,至少还有三四十万两。

建造一所工学院其实花不了多少银子,毕竟军械所有自己的专属建筑队儿,各类匠人扎堆儿,效率还高。

真正花银子的是在学院建成之后。

匠人是下等职业,只有没权没势的穷苦人家,或者世世代代的匠户才不得已而从之。

百姓本就穷苦,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去上学堂?

而大户人家又有谁会去学这等下贱的行当呢,要不然方醒那厮也不会因为儿子沉迷工学而恼怒了。

依照刘鸿渐的计划,为了鼓励工学,这所学院将对百姓家里适龄的男丁免费开放。

也就是说从建造学院,到聘请教谕,再到招生,一应吃喝拉撒住,各种材料的消耗、,全部由刘鸿渐自己掏腰包。

这么一算,所要花费的银子具体要多少,刘鸿渐自己都不清楚。

但改善匠人们的地位迫在眉睫,工业的腾飞需要匠人,所以匠人必须崛起,为此,花再多的银子也是值得。

“嗯,若有难处,可找朕来解决。”崇祯不懂,但出于信任,对于刘鸿渐的建议,向来都是这么一句。

一句话,他现在不缺银子。

刘鸿渐就喜欢大叔这点,自己首先是帮百姓,而后是帮大明,而这与崇祯又是息息相关的,三者并不冲突。

他这拳拳报国之心,总算是有皇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不像其他的穿越者,报个国,到头来还要处处碰壁。

“嘿嘿,那臣便去张罗此事了。”刘鸿渐起身便打算闪人。

“嗯,去吧。”崇祯几乎是下意识的道,完全忘了刚才不吃人家那一套的言语。

“那国子监……”

“礼记可免,且去国子监给孔圣人烧柱香吧!”崇祯终于还是松了口。

以儒学治国的思想在崇祯心里根深蒂固,亵渎了孔圣人,崇祯仍然担心这竖子把路走歪了。

太离经叛道总是不好,若不是他需要指望刘鸿渐的事儿太多,他真的要让这竖子去国子监好好学一学儒家经典。

“好勒!臣遵旨!”刘鸿渐如蒙大赦,几乎小跑着出了乾清宫。

他现在真想快马赶至军械所,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宋应星以及一众军械所匠人。

工学院将是匠人们崛起的第一步,这只是刚刚开始……

第508章 改建西山(二合一)

出了皇宫,刘鸿渐几乎是马不停蹄,直接赶到了国子监应付差事。

大明有南北两个国子监,朱元璋打下南jg后,首先在南jg成立国子监,其子朱棣靖难成功之后,觉得得名不正在南jg呆着心里不踏实,便把都城搬到了老家北平,改北平为北jg,美其名曰天子守国门。

而国子监作为历朝不可或缺的教育机构,也在京城扎根儿,称为京师国子监。

京师国子监虽然与才子满地的应天府国子监相比,生源数量和教谕质量都差些,但也足足有四千多人,也皆是北方各地的秀才尖子。

这几日国子监可热闹坏了,自从孔衍植从山东跑来告状言明刘鸿渐拆了孔圣人的府邸,让这群一腔热血没地儿使的举子都疯狂了。

一开始是成群结队的去安国郡王府厉声质问,后来锦衣卫出面外加上宫里传了话儿,再胡闹直接革除功名遣回老家,这群举子只得妥协。

他们确实不敢再去郡王府闹,但是压不住蓬勃的怒意,外加上个个认为自己是个骚客,夫子不在时竟斗起了诗来。

而诗句的主人公当然是大臭)名名)鼎昭)鼎著)的安国郡王刘鸿渐了。

什么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

还有什么牛羊付与豺狼牧,负尽皇恩为尔曹,直把刘鸿渐写成了祸国殃民、狼子野心的强盗、匪徒、搅屎棍。

其间尤属一个叫王根基的监生闹的最欢,这厮不仅在国子监写,为了显摆自己的大才,甚至把诗句偷摸的贴到了安国郡王府外的大街上。

这一日,闲的精力无处释放的举子写诗写厌了,竟又为安国郡王府家的对联操起了心。

数十个举子你一句我一句,竟里里外外把郡王府各大院儿的门贴全想了个齐整。

首节上一节554/100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