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第305节

这狗r的,别回去直接被多尔衮阴死,刘鸿渐恶狠狠的想。

“登船!”刘鸿渐呆立片刻,对身后的亲卫说道。

山海关号上,原本容纳一千便拥挤不堪的船舱,足足容纳了一千五百人,甲板上,甚至船舷上都挂满了士兵。

没办法,时间紧迫下,登莱巡抚李会兴七拼八凑只找到这六艘大些的渔船。

好在距离目的地并不远,坚持坚持也便过去了。

等本侯回去定要去找那老郑家去敲诈几艘船,刘鸿渐一想到那郑芝龙竟然有三千艘战船,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两个时辰后,旧日东江镇,皮岛。

“上岸后,反抗者,杀无赦,听明白没有?”刘鸿渐对着盖伦船上下的士兵们下令!

当年鞑子兵与朝鲜军合伙端掉了皮岛的毛文龙旧部,虽然不知鞑子为啥又把皮岛还给朝鲜国主,但刘鸿渐却是不管。

这皮岛既然抛洒了毛总兵以及数万大明将士的鲜血,那便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况且,这皮岛地处建虏菊花处,时不时便能抽冷子拿长矛捅一下,地理位置简直棒极了。

怪不得毛帅当年选择这里,这皮岛简直就是牵制鞑子的最佳基地。

八年过去了,不知岛上的汉民们都还健在不?

刘鸿渐想过登陆战有可能会很辛苦,也想过有可能会死不少士兵,但实际的情况却令刘鸿渐大跌眼镜。

在紧张的登陆过程中,战力最强悍的akm亲卫队率先登上了这片久违的土地。

短时间内,数十把akm可以抵挡住上千人的进攻。

然而,迎接明军的,仅仅是一百来个衣衫褴褛的朝鲜大头兵。

他们的状态简直就是大明卫所兵的翻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满身是洞的棉服、生了锈的长矛,茅草般的卷发,由于吃不饱饭而面黄肌肉的脸,呆滞、无光、麻木的眼神……

这一百来号朝鲜兵眼见下来的人越来越多,自己这波人肯定抵挡不住,撒腿便往后方跑。

片刻后,首先集结的三千明军在刘鸿渐的带领下直扑皮岛朝鲜兵驻地。

当皮岛的朝鲜兵头目得知明军比他多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投降,八百多朝鲜大头兵兵不血刃般跪倒在明军面前。

刘鸿渐感觉宛若做梦般,这特娘的,还有比大明卫所兵更烂的兵吗?

半个时辰后,盟军一万人全部下船列队,一万三千大明勇士夺回了故土。

之后刘鸿渐带着常钰、冯敦厚等人参观了皮岛的总兵住所。

仅余的几座明式建筑里,墙上还依稀可见大明将官们留下的笔墨。

“这岛以后便叫文龙岛吧!”

第291章 东江镇总兵

文龙岛在朝鲜手中的这八年,很显然没有任何的改变,哦不,是所有的设施都变的又脏又旧。

刘鸿渐不知道此时朝鲜国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想着后世的三胖也没有这么不堪,虽然军备不咋地,但起码逮谁咬谁,一点不怂。

而如今的朝鲜国呢,真真儿的太面了,大唐时依附大唐、两宋时依附两宋、大明时依附大明,大明沦落又依附大清。

只要国内一发生动乱,朝鲜国主第一件事便是三千里加急,去向身后的大哥请求支援。

可能是中国一直以来都苛求于仁义,可这仁义也太廉价了吧!

廉价的东西又怎么有人去珍惜,看看后世吧,一千多年来的恩惠,又换来了什么?

跟咱们抢节日吗?抢屈原吗?抢孔子吗?连曹操都抢?甚至朱八八都成了棒子的。

这一千多年来,文字用咱中国的(二十世纪中叶才废除汉字),从工、农、商、兵哪一处不是学着咱,被欺负也是中国霸霸来帮你,现在来跟霸霸抢东西。

还特么要点脸不?

不就一条鸭绿江吗?不就一道三八线吗?

巴掌大的地方何以棒子来叫嚣,刘鸿渐对此嗤之以鼻,并发誓要将棒子消灭于萌芽之态。

“有没有会说大明语的?”刘鸿渐对着跪倒一地的朝鲜兵问道。

地上一大堆朝鲜兵不知道这将官说的啥,只是瑟瑟发抖显得格外的害怕。

“大人!可是大明来的吗?是大明来救我等的吗?”

朝鲜兵身后跪伏着一群比朝鲜兵更不堪的‘人’,嘈乱而茂盛的长发把脸都糊住、身上的衣衫竟然是用渔网加树叶编制,大冷的天还光着脚。

一个野人般的汉子从后排站起,黑乎乎的脸色看不出悲喜,但声音却是颤抖的。

“吾乃大明安国候,你是何人?”刘鸿渐不知就里,但隐约感觉这群人不简单。

“我等曾是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将军麾下步卒,八年前,金人与朝鲜国联合攻伐皮岛,我等寡不敌众被其击溃,此后便一直被奴役……”

这野人断断续续的说明了他们的身份,想想这些年受的屈辱,说到后来竟无语凝噎。

“弟兄们,你们听到了吗?大明的军队来救我等回国了!”这野人对身后几十号跟他同样装束的明人说道。

数十人皆是欢欣鼓舞向西而拜感念皇恩,接着又跪伏在刘鸿渐身前。

八年前皮岛被夺后,明人俘虏至少有五百人,八年过去了,能活到如今的只剩他们六十八人……

在这些旧日东江兵的讲述下,刘鸿渐一众明军将官得知了八年来他们所遭受的非人般的待遇。

刘鸿渐大怒,当场砍杀了其中经常参与欺辱虐待明人的三百多朝鲜兵。

剩余的朝鲜兵明显被吓坏了,又数个竟然当场被吓晕,其中一个看似首领的朝鲜兵,在地上划来划去,划了好久,然后咿咿呀呀的指着让刘鸿渐来看。

刘鸿渐不知这鸟人搞什么飞机,上前一看,地上竟然写着。

首节上一节305/100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