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渐为了老黄(其实是自己不想去那里受苦)也真是煞费苦心。
“哼,朕的赏赐也是你想送人便送人的?再者说,朕若把京营的兵都派了出去,这京师的安危谁来负责?”
崇祯听完马上炸毛了。
天子剑尚且不说,这黄德功若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朕怎么能安心把辽东重地交给他?
这个竖子,真是给了颜色便开染坊。
膨胀了,膨胀了!
“皇上,微臣并没有乱讲,从山海关到宣府,辽东防线本就绵长,微臣攻打李自敬时又拉走唐峯、向雄两位干将以及辽东全部的骑兵。
如今辽东只剩下四万步军,以及五万新征的新兵蛋子,这些兵力驻守那绵延数百里的边镇根本不够。
臣听闻满清皆是在酷寒之下没了吃食而犯边,这可万万马虎不得。
至于咱这京师,不是还有剩下的两万京营士兵吗?年初闯军围城时,城中只有一万多苟延残喘的老弱,臣与王公公便能守得李自成兵败身亡。
现如今京营训练大成,臣自信即使真的到了那个地步,臣也可以守得匪贼无功而返。
更何况,黄老将军难道没有信心守住辽东吗?”
刘鸿渐并没有把自己的千户所摆出来,事实上这是他最倚重的力量,那一百支akm齐发守城的阵仗,并不为众人所知,他也不想让朝臣以及崇祯知道。
毕竟,那太霸道了,霸道到即使一个人对你再如何信任,也会心生忌惮。
“若臣让一个鞑子入了关,臣便以这项上头颅谢罪,臣必誓死守卫辽东!”
黄得功除了会打仗,不会说什么好听话,来来回回的几句短小而无力,就像某些不良写手。
但崇祯却极为受用,或者说无可奈何。
“黄爱卿尽心尽力便是,真若到那个地步,朕也不怪你,只怪朕无能!”崇祯的脾性就是这样,事已至此便不会再拉将领们的后腿儿。
当年孙承宗是,袁崇焕也是。
“待会儿朕便召内阁商定南北事宜,若没有大的变故,明日上朝,朕便有旨意宣读,就这样吧!”
崇祯感觉甚是疲惫,如此重要的事是绕不开内阁的,好在他新组的这个内阁用起来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即便如此,明日这旨意一发,朝中的大臣势必又要集体死谏,都是事儿啊!
“臣等告退!”刘鸿渐与黄得功齐声道。
刘鸿渐很开心,因为他终于不用去辽东了。
黄得功也很开心,辽东是他的故乡,如今征战半生他终于可以回去了,还是以督师的名义。
“哦,对了,皇上可别忘了后日之事!”刘鸿渐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道。
后日?后日便是除夕了,能有何事?
ps:友情推书:《杨广的逆袭》,《贞观祸害》,《我老婆以前是大明星》,书荒的朋友可以一阅。
第159章 科学狂人(求推荐票)
第二天便是大年二十九,刘鸿渐照往常一样翘了班,谁拿他也没辙,这是皇上恩准的,若没有特别事,他可三日上一次早朝。
惶惶大明将近三百年,唯此一人也。
但刘鸿渐今日可没闲着,一来要过年了,他这安国候府也是热闹了许多,下人们挂灯笼的、贴剪花的,在老爹刘德隆的指挥下,一大早就闹的院子里鸡飞狗跳。
被吵的睡不着的刘鸿渐只好爬了起来,随便吃了点早点,便如往常一般去了锦衣卫衙门。
即便不去上朝,新闻还是要看的,锦衣卫衙门负责收集各地快马加鞭送来的各种消息,什么这里闹灾了,那里勋贵打死人了,如此云云。
然后经锦衣卫同知、佥事分门别类的挑选、摘抄。
当然,刘鸿渐也是要看的,因为锦衣卫的邸(di)报与礼部的邸报不同,礼部的邸报相当于后世的人民日报,但内容却乏善可陈,多是什么什么官员有了什么政绩,诸如此类。
锦衣卫的邸报按照刘鸿渐的要求,逐渐向海外之事侧重,比如某某国今日又有商船来到大明沿海,与谁谁谁接触。
虽然目前锦衣卫的间谍还没培训好,但从这些满大洋跑的外国商人口中,仍然能获知一些外界的消息。
不过刘鸿渐今天去锦衣卫衙门,可不是来看邸报的。
“老梁,那事儿办的如何了?”刘鸿渐开门见山。
“啊,大人说的什么事?”锦衣卫下辖有一万人,每日里各地的消息多如牛毛,最忙的就是锦衣卫指挥同知梁阳。
古往今来,当甩手掌柜的人不在少数,但若要论甩手甩的干净彻底的,刘鸿渐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自然是名列前茅。
当然,刘鸿渐也是看透了老梁头的秉性才敢如此放权,只在大方向上做把控。
“就是那个,本官不是让你派人去jx找一位叫宋应星的人吗?找到没?”刘鸿渐知道老梁忙,还是为他忙,所以一点也不生气。
“哦哦,大人,你这一说下官便想起来了,这个宋应星,找是找着了,但这厮脾气很倔,不论给多少银子,硬是不肯前来京师面见大人。
大人您又说要礼遇他,所以下面的人也不敢动粗,是以……”
梁阳不知道指挥使大人为何非要让他跑到jx找这么一个人。
这宋应星的底子他也早已派人摸透了,其人年五十多岁,科举考到了三十岁仍然只是个举人,一直考到了崇祯初年,均是名落孙山,从此遂绝了科举之念。
后来当了几年八品推官,又混了几年县令,便辞官归乡,不问世事。
按理说这么一个没什么才学之人,怎么就入了指挥使大人的法眼呢?
“嗯,这样的人才,有如此行径,实属正常,叫我想想,该怎么把人忽悠哦不,招揽过来呢?”
刘鸿渐坐在太师椅上,右手握着拳头蹭了蹭下巴,开始动脑筋。
也许梁阳不知道这人的名头,可任何一个上过中学,历史成绩能及格的学生都知道,宋应星,那是有明一朝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
刘鸿渐也是昨日翻通史时偶然看到的,一看生卒年,差点乐的把茶杯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