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 第331节

194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布的《关于1944年的方针》,动员各地八路军和新四军等部队一反常态的主动向日伪军发起春季攻势,基于此展现中共部队的抗日能力和决心,向全世界的反法西斯组织证明,抗日援华的财物并没有落空,全部用到了实处,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李卫把上面的内容记在了心里,把纸条又丢回给了王保。

王保道:“区队里就属你点子最多!好好筹备筹备!别老装傻充楞,跟个孙子似的,让人一天到晚投诉!”李卫是区队里少数几个见过大世面的,见得多,识得也广,唯一缺点就是作事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连自己人都被忽悠地晕头转向。

前一阵子把那支送药品的队伍送回去可就费了王保不少好话,才给平了被利用的怒气。

“那是别人跟不上趟儿!”李卫不满道,能上这个年代的人能跟上领先几十年思维的现代人,实在是太有难度。

一月期间,在延安召开的日本反战同盟华北联合会扩大执行委员会,决议成立日本人民解放联盟,通过教育大量日军战俘觉醒,通过日本内部群众基础,给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施压加力,在得到日本人民解放联盟支持下,各主要根据地对日军实现心理战和政宣战取得了显著效果,大量敌人情报被掌握,日伪军一举一动都在各地抗战部队的掌控之中。

不仅仅是任丘县一带十二区队忙着巩固扩大自己的根据地作战,各大分区也同样在紧锣密鼓的发动主动进攻,这与年初党中央发布的主动进攻战年战略有关,由于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被工业基础强大的美国死死地压制住,牵制了相当部分的兵力,而在缅甸等亚洲南部战场上,中国及美英等多国部队取得节节胜利,打通了援华物资运输生命线。

第四百五十九节

十二区队的安全区域清扫工作是在八路军总部下达的各地部队组织向敌据点进攻的命令下,实际军事计划与情报安全工作并行,掩护年中美军军事小分队到来。

三月二十五日,八路军鲁中军区发动第三次讨伐伪军吴文化部战役。四月一日八路军太行军区发起水林战役。五月一日,鲁南军区部队相继发动向伪军荣子恒部发动进攻,重创各支甘为日本人走狗的伪军部队,孤立日军主力部队。

被中共部队一连串组合拳式的连续军事行动给打蒙了的日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在春季攻击取得的重大战果后,乘胜追击发动夏季攻势。

各根据地的积极军事行动,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根据地扩大,原本不连接根据地打破了日军的锁网柱等封锁,相继连成片。山东军区内清河与冀鲁边区实现合并,成为渤海军区,冀南与冀鲁豫合并成为新的冀鲁豫军区,相应的十一分区主力部队的活动范围和影响力逐渐加大。

区区一小岛国,妄图与独霸亚洲,还意欲挑战世界各大强国,自身的先天不足终究还是成为了日本大东亚共荣失败的致命性因素,军力拥有量已经超过了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临界值,占领地屡镇不灭的反抗,资源掠夺遭遇层出不穷的破坏,日本的生产能力几乎比战前还要糟糕百倍。

就在日军大本营在一片焦头烂额中被迫再次发动南侵战役,试图以战养战,直接掠夺成品资源时。

一小队人马,在中共地下交通线的掩护下,悄然进入华北地区敌我双方最为重视的粮仓,冀中地区!

囚笼政策连接被打破打烂,农耕季节期间,庄稼在战火中几乎极为脆弱,甚至只需一把火就能烧掉整片高粱地,日本人也舍不得拼个鱼死网破,在冀中地区建立起大片无人区,据点里的日伪军也只能憋着窝囊气,任由着地方游击和武工队为所欲为。

“哈里,你快看!那些平民正在向我们招手呢!”鼻梁高耸,碧蓝瞳仁,烫着大波浪,满头金发,穿着一身普通中国百姓服装的一个高大女人正兴奋好奇跟着队伍走在高梁地间的田垅上。

“看到了看到了!这里的人,一点也不怕生呢!米露尼,要不要去和他们打声招呼,他们不会像印第安人拿出弓箭来射我们!我保证!”队伍里同样一个身材高近两米,缩色头发高鼻梁的槐梧外国人端着挂在胸口的照相机不断瞄着,似是准备抓拍着什么镜头。

“哈哈!哈利,你可真会开玩笑!这里是中国,不是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聚居区!你还是跟我默多克一样,来之前得先多看点有关中国的书,这里可真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啊!”跟着叫哈利的外国人身旁的一个粗壮红发男人一脸无所不知的表情,眼睛中却是掩饰不住看什么好奇的神色,就像是中国人看西洋镜儿般,对异国他乡的新鲜事物有一种什么都要好好研究一下的冲动。

“平民?!切?!”队伍中间作为英文翻译的一人暗下轻笑,就你们那几个红头发绿眼睛,跟个妖怪似的,普通老百姓还不被吓跑喽?!田里站的可都是事先安排的摸过死人脑袋的游击队同志,不会掏弓箭,只会掏把盒子炮出来。

队伍里的这仨洋人真是看啥都新鲜!队伍里的翻译和向导都是彻底无语,只能放慢了速度让这三个外国客人一边走一边看个够。

“这里怎么不打仗啊!哎!这庄稼怎么长的,这么喜欢勾人,会不会有虫子!”穿着一身半西式短裙的中国女子也是拿着一只照相机,苦着脸蛋,一边走着一边心里抱怨着路旁的高梁桠子总想勾她的裙子,这让她总时很小心的拔开横伸向田垅的高梁枝叶。

“茉莉小姐,这可不是大公报社的后花园,搞不好一眨眼儿的功夫这里就会变成战场!”手里拄着一根文明棍,头发油溜溜,身着一身丛林探险装的一个干瘦男人故作着很严肃地回答了女记者的抱怨。

“闻大编辑,瞧你说的,难不成中央日报的后花园也是随时会变成战场?!”看到那个干瘦男人,被叫作茉莉的中国女子脸上却是不咸不淡,显然对这个干瘦的男人没什么好印像。

“话可不是这么说,咱们中央日报的记者可是在战场虽然不是手刃敌酋,却也是出生入死,把战场变成咱们中央日报的后花园。”干瘦男人却是语风一转,轻描淡写地把大公报的女记者借题发挥的嘲讽给卸了开来,能进入到这支队伍里的中央日报编辑也不是什么混白饭吃的货色。

指着队伍里不时与中央日报的干瘦编辑来上两句不带烟火气儿的针锋相对言词的女记者,队伍后面负责保护任务的一名年轻武工队员小声跟着身旁年纪大些的武工队员嘀咕道:“那女的叫茉莉,这名儿可真好听!人又长的跟花儿一样。”

“嘘!”年纪大的武工队员立刻对年轻的武工队员打了个手势,对着人家身后指指点点可不礼貌,然后观察了一下,队伍前面的人没有任何异常反应,才用更低的声音道:“那是记者,说的可不是真名,是笔名,专门用来蒙人的,就算是说错话了,别人也不知道是谁,还有前面那三个洋鬼子也都是些记者,耍耍笔杆子,把文章发到报纸上,就能领到工钱,养家糊口,一不用卖力气做苦工,二不用下地刨食儿,不受冻,不被太阳晒,轻松着呢。”

“哦!做记者可真是好!不像咱们死命的干才能填饱肚子,游山玩水,再卖弄一下肚子里的墨水儿,比咱们庄稼人强多了,瞧他们皮肤白嫩的,比咱们村的小茹姐都要水灵。”年轻的武工队员听的两眼直放光,一脸的羡慕道:“等俺以后也多学点文化,以后也做什么记者去,胡叔,你说这编辑大还是记者大啊!”

“这个,这个,我也不知道,大概一样大吧!瞧见当记者的茉莉也没给那个闻编辑好脸色看么!”年纪大的武工队员摸了摸脑袋,他比年轻人多点见识,却也不一定对什么都知道。

“可不,这回上级让咱们保护他们一路过来,就是想让他们瞧瞧咱们根据地的抗战形势,听说以后还会有大人物要来!对了,小子,你可要保密啊,别乱跟人说!”年纪大的武工队员忽然发觉自己多嘴了一句,急忙板起脸色对身旁的年轻武工队员道。

“是是是!”年轻的武工队员立刻严肃地猛点头。

这支队伍中,五个中外记者由十余名武工队精锐的战士保护下,穿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不断辗转进十二区队的根据地进发。

各村的农田里作为百姓主食的农作物还是有许多,除了高梁、玉米、小麦和荞麦等传统农作物外,还有十二区队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土豆,美洲甜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

“停止前进!”

“Stop!”

队伍前面的向导突然停了下来,身后的翻译也同时向那三个外国记者发出警告。

刚才还在谈笑风生的队伍立刻静了下来,三个外国人没了之前的嘻嘻哈哈,脸也都凝重了下来,尽管出发前都被交待了可能面对的突发情况,但是真正遇到意外时,心头就像是被压了一块巨石,随时会压破脆弱的心脏。

初夏的暖风吹拂过刚刚进入的玉米田里,连成片的玉米地覆盖了这片丘陵地带,带起波浪般的拂动,除了天空中不时飞过的鸟雀外,庄稼田里一片宁静。

“怎么回事?!”哈利,米露尼和默多克三个外国记者一脸紧张,枪一响这子弹可不管你美利坚合众国的还是管你是哪个报的记者,不论哪一方士兵,见了面就是互搏生死的敌人,根本没有任何怜悯可言。

大公报的记者茉莉粉脸发青,作为对日本最为了解的中国报社,日本人的凶残早有了解,可怕不是被枪弹打死,而是被日军士兵凌辱至死。中央日报闻编辑也是微微发抖,自己也是倒霉,只不过平时爱说上几句硬气话,就被推选来参加这次中美记者联合秘密采访行动。

“看!那边!”队伍前面的向导突然指着右边五百多米处丘陵,矮坡的玉米间晃动着一面印着红太阳的白旗,似是有不少人在行进。

不一会儿,一队士兵出现在向导等人的视野里,好像是正在巡逻。

“是日本人!快,快低下身!”向导骇然发现居然是一队日军士兵,后面好像还有伪军。

正当他和那些记者们慌乱中低下身,利用玉米庄稼藏身时,没有什么经验的记者们碰到了几株玉米,异常摇曳晃动的玉米杆子并没有逃过那队日伪军士兵的视线,稍有吹草动就如临大敌的日伪军们立刻怪叫着四散开来,拉开一个散兵线包围圈围了上来。

呯呯!枪是人的胆,子弹打得玉米杆子爆断,跟在武工队护送队伍里,躲藏在玉米田里的两个女记者不顾出发时千叮咛万嘱咐不可随意发声的禁止,忍不住被吓得惊叫连连,彻底暴露了玉米地里有人的真相。

“糟糕!快撤,快撤!”护送队伍的武工队小队长拍着脑袋脸色极不好看的抱怨道,就快到达十二区队的根据地了,在十二区队接应人马到达前,偏偏运气不好,碰到敌人巡逻的队伍,这两个女的还叫得跟杀猪一样。

一行人手忙脚乱从玉米田里亡命奔逃,这玉米杆子可不比秋后的芦苇杆子,子弹打上去根本是见枝穿枝,见叶穿叶,若不是队伍里的向导和翻译在奔跑中还算极为负责不断发声提醒,不让其他人像没头苍蝇蒙头乱窜掉了队,当然发声的代价,就是敌人的子弹直追着附近玉米上直蹦。

听到玉米田里那几声女人的惊慌尖叫,日军士兵立刻兴奋地狼嚎起来,三年大头兵,母猪赛貂蝉,“花姑娘!哈哈哈!”“米西,米西!”散兵线包围圈里的日军士兵怪声乱叫起来,追得更急了。

“什么人?!”没跟着手下一起怪叫的小队长中村健有些奇怪,看对方转身就跑的样子,就知道这柿子软的好捏,立刻下令边上的保安队小队长道:“你们的,快快的跟上,要是放跑了一个,你的第一个死啦死啦的。”

即便是军职同衔,日军却普遍比伪军们高一等,也算是战斗力和种族直接划分了高低,有些治安区直接就有一个日军士兵可以命令三个伪军的规则,同样出任务,保安队的小队长也不得不听从日军小队长的命令。

两支日伪军小队就像是阴魂不散一样直追在武工队和记者们的身后,十几个武工队员对上一百多号日伪军士兵,就算是打不赢,逃走保命也是没问题,可是队伍里那几个记者却成了拖后腿,两个外国男记者倒是不要紧,至少是男人,西方人也生得强壮,跑起来两腿生风,还能照顾着两个身小力弱的女记者,搀着一起奔跑,那个中央日报的闻编辑却是吓得像一摊稀泥似,被两个武工队员一左一边像拖死狗一样拖着跑,冲得的玉米杆子七倒八歪,反弹起的玉玉杆子直奔他的下裆去,闻编辑颓丧的表情上也不知是痛苦还是害怕。

护送记者的武工队员几乎分出一大半的人断后,手里的驳壳枪连连射击,不过在玉米地这种地形里,短枪的杀伤力显然及不上步枪,玉米杆子虽柔弱,但也架不住多,也影响着手枪子弹的射程。

“跟上!跟上,别拉下!”习惯于在交战中在战场上穿梭的武工队员竭力拉扯着记者们跟上他们的脚步,然而背后弹雨越来越密集,不时有断后的武工队员中枪发出闷哼声,硬是拼着中枪,他们也不舍得痛叫出声曝露自己的位置。

第四百六十节

首节上一节331/44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