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939节

尽管这些钢盔,很大一部分是苏联人从战死德军尸体上剥下来的。运来的时候,很多钢盔上面还带着血迹和脑浆,甚至一些残存的人体组织。但对于抗联来说,总算得到了一款性能优秀的钢盔,有效的减少了部队在作战之中因为弹片击中头部而造成的伤亡。

至于美国人在太平洋爆发之后,与英国人一起援助的大量托尼式钢盔,则早在运来之初,就与缴获的日制钢盔,以及部分换装下来的法制钢盔一同被抗联转交给了关内部队。抗联自身却并未装备,而是逐步将法制钢盔替换为德制钢盔。

第1363章杨震的长远规划和目标

至于剩余的部分法制钢盔,除了部分作为储备之外,则装备了四三年底在抗联主力部队大举南下之后,留守北满根据地的地方部队,以及由原划给保卫部部队组建的,专门担任内卫、剿匪、保护大型工厂、交通线重点部位,以及地方政府警卫的,由原各县属县大队的部分武装中队改编成的武装公安部队。

杨震采取的种种手段,交换来的这些武器装备,尤其是坦克和大口径榴弹炮尽管性能不是最优秀的。但足够的数量却保证了抗联在因为技术、原材料等一系列原因,以及杨震因为一些特别的想法、安排,将主要的军工生产,安排到了飞机和ZLS三加农炮之上,导致重型武器的产量始终不足。

以及美援装备除了飞机与汽车之外,地面武器援助效率缓慢,甚至还赶不上英国和加拿大人之外。武器的数量和性能,始终达不到抗联的标准的情况之下,保证了部队装备的升级,以及部队的扩编,特别是大量组建装甲部队的需要。

最根本的保证了部队,尤其是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面对也在抗联逐步展现出来的装备优势,而始终保持装备快速更新,并开始大规模组建坦克师团的关东军以及华北日军时候,能够保证质量上的优势。

抗联自身的军工生产,始终未能满足部队扩编与换装的要求。其实不单单是原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原因,其中还有一些特别原因的。尤其是杨震这个东北局主管军事和工业的第二书记的想法,也占据了很大的原因。

杨震如此大动干戈,想尽办法搞来的苏制最优秀的坦克和火炮,以及美苏作战飞机的生产技术和图纸。并在建设的时候抓紧一切时间,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建设大型工厂。

除了要满足部队部分对日作战的需要之外,最归根结底的原因是要建立自己的汽车、火炮、坦克和飞机制造业。但他也知道,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工厂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建成,但是工人的生产技术却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西方列强之所以在战时经过动员之后,可以快速的大量生产出数量惊人的武器装备。是因为人家自工业革命以来,长达上百年的积累,以及自身原本就有相当程度的工业基础。

特别是强大的工业基础,带来的熟练产业工人的数量相当的充足。尤其需要的技术工人数量和职业能力,也是极为优秀的。只要有了必要的设备,完全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形成巨大的产能。

但是不仅仅是抗联,就算是整个中国却没有这个条件。还处于农耕社会的中国,尽管有一些自己的轻工业,但是却严重的缺乏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没有自己可以快速转产坦克的汽车工业,没有航空工业,没有机械设备制造工业。使得真正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工人,特别是具备一定操作水平的技术工人极度的缺乏。

你让一个只会摆弄纺织机的纺织工人一下子成为制造飞机和坦克的工人,那不是开一个天大的玩笑?让一个生产火柴这样简易工业品的工人,却制造汽车,他造的出来吗?轻工业与重工业,尤其是机械工业相比完全是两码回事。

而机械工业,是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重武器装备的根底。没有成熟的机械工业,以及大量的相应技术工人,就算有了工厂和相对应的设备,也生产不出来需要的武器装备。而抗联虽说建立了大量的工厂,但是充足的技术工人却是没有办法找到太多。

甚至对工人的需要,无论是质量和数量上,都远远的无法得到满足。整个北满根据地,在四二年可以进行焊接的焊工数量,还不如美国通用公司拥有的数量。其中高级焊工,甚至不如人家一个制造厂多。制造飞机和发动机所需的钳工和铆工的数量,更是严重的匮乏。

东北的确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被日本人占领之后,日本人也在东北大量的投资,也建设了一大批的重工业体系。甚至可以说,二战日本陆军使用的大炮和轻武器,以及弹药很大一部分都是东北生产和制造的。

但是这些工人,都在被关东军严密控制的南满以及关东州。北满那点依靠建材、纺织、木材加工和食品工业,培养出来的工人七拼八凑也远远的无法满足需要。而单薄的人口底子,也无法一口气提供太多的有一定文化水平,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成型的工人。

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杨震表态不太参与地方工业建设之后。却被中央明确拒绝不说,还在他这个东北局第二书记的任命上除了原来主管作战和军事之外,还直接加上了一条主管工业和科学技术、对外谈判等分管工作。而且对外无论是地方还是军事方面的,都是由杨震负责。

原本打算从地方工作之中抽身,没有想到反倒是适得其反。非但没有减轻自己的负担,反倒是之前还属于越权的行为,反倒是被中央确定了下来。在再三请求却被中央拒绝,甚至副主席亲自来东北做工作情况之下,只能无奈接受中央任命的杨震。

在为整个北满工业的发展做规划的时候,按照年度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甚至有些嗦的长远年度目标规划。其中四二年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对坦克、飞机、火炮、汽车进行试生产,先掌握和熟悉生产技术,以及最大限度的培训工人。

真正量产,他则定在了四三年不说。关于产量和质量标准,还则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杨震绝对不想为了徒有虚名的产量,而影响到了武器装备的质量。四一年生产出来的高射炮质量出现了相当问题,返修比例过高的事件,给他带来的一个深刻的教训和很大的影响。

他要的是真正性能和质量都达到实战标准的武器装备,而不是那些上了战场无法使用,以及因为自身质量问题频频返厂维修的产品。而东北根据地还相当薄弱的财力,也无法承受出现大量因为质量不合格,出现大量报废产品的现象。

后世的新中国,为什么在经济建设初期,将主要的军工基地放在了东北、太原、重庆,将主要的民用工业放在了上海和东北。就是因为这些地方,原本就是在民国的时候工业基础最强,原本就有一些相对良好的底子,产业工人的数量也最多,投产的速度相对较快。

实际上在后世新中国建设和发展自己工业的时候,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日本人在东北建设的工厂基础上建立的。比如沈阳飞机制造厂、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为数众多的机械制造企业,抚顺的石油化工和铝冶炼,大连的机车制造和造船工业,鞍山和本溪的钢铁产业,就是以日本人建立的相关工业为基础建造的。

在关内太原和重庆,也是因为太原在阎锡山的时期,就打下了一个相当雄厚的工业基础。尤其是军工产业的底子,极其的雄厚。而重庆则因为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要军工生产基地,同样拥有雄厚相关工人的底子。

即便是设备被苏联人或是国民政府拆走,甚至重庆的兵工厂连厂房都被撤退的国民政府给炸掉。但是那些掌握了生产技能的产业工人,你是无法带走的,也是无法炸掉的。而设备被拆走可以再买、再造,但是如果工人都没有了,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杨震后世知道的,新中国海军以高价买来的四艘苏联自豪级驱逐舰,之所以被命名为长春、抚顺、鞍山和太原,就是对这些凝聚了几乎整个中国重工业精华所在地的沉重期待和厚望。

正是因为这些地方有着原来留下来的大量技术工人,后世的新中国才将主要工业基地放在了这些地区。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了量产的准备,形成了自己相应的工业制造能力。

但眼下抗联的情况,可以利用的底子还不如后世的新中国建立之初。现在的沈阳、长春、抚顺、鞍山、本溪、上海,还有关内的太原,都在日军的严密控制之下。而现在的重庆,则更是国民政府的陪都以及主要的军火工业基地。

这些地方,尤其是南满的工业基地,是抗联的主要作战目标。但是不是现在的主要作战目标,真正能拿下来这些聚集了现在的中国几乎大部分掌握生产技能的工人的地方,还不知道是那一年才能实现的目标。指望这些,只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抗联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底子比后世新中国建立的时候更薄,铺的摊子也更大。但是没有办法,允许抗联可以利用的尽可能的减少建设成本的机会,只有从现在到四五年上半年这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过了这几年的时间,如果想要在建设类似规模的工业,就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来了。时不我待,稍微浪费一些时间,就根本无法达成目标。现在辛苦几年,未来就会少付出很多的代价。

所以杨震只能尽可能的将摊子铺的大一些,尽可能的利用这段时间之内,多上一些项目。边上马建设,边培训自己的工人。而不能按部就班,一点点的来。否则等到工人全部培训出来,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恐怕黄花菜都凉到底了。

用杨震的话来说,按部就班就连吃屎都赶不上趟。虽说这句话有些太糙了,但是话糙理却不糙。他搞出来的这些,就连在中央领导人中来东北最多的副主席都吓了一跳,批评他的摊子搞的实在是太大了,弄不好要出半拉子工程的。不是搞工业建设,而是在搞冒进。

而接替李延禄担任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主持东北全面工业和经济建设的那位号称党内经济学家的新任主席,在视察之后也被抗联搞的这些规模庞大的工业,给弄的有些头大。他来东北之前虽说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却没有想到规模会如此的大。

第1364章德国战俘的贡献

正是有了这些原因,所以杨震在各个兵工厂真正投产的时候,一直要求稳住。先少量生产解决有无,真正掌握相关的生产技术,并培训出需要的技术工人。尤其是培训出大量真正掌握了生产技术的技术工人,这才是他制定的四二年和四三年的最终目标。

而且在培训工人的时候不是一个工厂,只培养自己所需的工人。按照杨震的要求,一个工厂至少要培养出两个,甚至更多同类型工厂的工人。至于真正的量产,他倒是没有太着急。

至于要求更高的冶金行业和炼油、化工等一些建设周期长产业的投产,则被他推到了四三年,甚至是四四年。而原因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除了这些工厂建设周期长之外,一样还是对大量的急需技术工人的培训。

即便是大量德军战俘中的工程师,以及德军之中从汽车、火炮、冶金、化学、飞机产业征集的熟练工人出身的士兵抵达根据地后。杨震也没有过于着急,而还是要求按部就班的完成培训。

因为他知道,这些德国人是永远代替不了本国自己的工人。中国人要想建立真正的自己工业,就必须要有自己大量的掌握现代技术的产业工人。尤其是高级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设计人员。

更何况有着外来的装备可以利用,自己的量产也不急于一时。现在的问题,是先打好最关键的基础。基础不牢,说什么都没有用。杨震可不想高射炮的事件,重新在这些更加致命的重武器身上上演。

所以从四二年中开始制造的T三四坦克,连同装备八五口径坦克炮的型号,自行生产的所有坦克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一千余辆。装备八五口径的新型号,更是只生产了二百多辆。这个数量几乎只及得上二战各国坦克生产的零头,甚至连苏联的零头都赶不上。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全部加在一起生产的数量也差不多。

而美援装备之中除了卡车、作战飞机,特别是对日轰炸所需的战略轰炸机之外,援助的地面装备数量始终不充分。直到四三年底,才开始大规模的援助M四中型坦克。之前原本定于转交给抗联的M四坦克,都被美国人给了英国人和苏联人。

抗联获得的坦克,还是以美军在北非战场淘汰的M三、M五轻型坦克。以及英军已经退出一线的马尔蒂达步兵坦克、十字军巡洋坦克为主。连同英军转交的M三中型坦克在内,整个四二年和四三年,抗联获得的美制轻型坦克和中型坦克加在一起,也不到一千辆。

其中还有二百余辆是性能极其糟糕的,即便是极度缺乏坦克的苏军也不爱要,被称之为七兄弟棺材的M三中型坦克。美制坦克中性能最好的M四中型坦克只有不到六百辆,而且全部都是最初的型号,甚至其中还有一部分为英军使用过的二手货。

直到四三年底,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连续遭到连续惨重的失败,始终未能将攻入澳大利亚,并抢占了北部相当一部分土地面积的日军驱赶或是歼灭的之后,才开始大幅度的增加对抗联的坦克援助。

但是数量始终无法满足需要,连同之前援助的M三、M五轻型坦克数量加在一起不到四千辆的情况之下。在想要打牢自身工业基础的想法之下,杨震便将目光盯上了美英苏三国缴获的德国货。而这些德国货的抵达,也极大的缓解了抗联自身能力不足之下,对重装备的急需。

不仅仅是武器装备中大量使用了德制装备,同时依靠从苏联交换回来的德军技术维修保障人员,组建了数个火炮、坦克、飞机大修工厂。以及为各个纵队,装甲和炮兵部队,组建了一大批的队属野战修理厂。

还利用这些德军技术维修保障人员精湛的技艺,严谨的工作态度,最关键的是超一流的机械维护和制造能力。为抗联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精湛,工作认真负责装备技术保障人员。保证了战损装备,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维修。

到四四年,整个抗联的战场战损装备的抢修,已经达到德军四二年的标准。后送战损装备的抢修率,也从之前的短时间之内连百分之四十都不到,上升到了四四年的百分之七十。这个标准远远超过了苏联,甚至超过了美军的标准。

当然超过美军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二战美军在身后强大国力的支撑之下,显得相当的财大气粗。在战场上在一定时间之内无法抢修的战损装备,大多数都是主动炸毁之后放弃,甚至压根就是直接的抛弃。

而且面对着德军优势的坦克炮火和反坦克炮火,装备易燃汽油机的美军坦克在挨上几炮之后,也大多数彻底的烧毁和被炸毁,而没有什么抢修价值了。所以超过美军的抢修水平,其实水分是很大的。但是达到了德军标准,远远超过苏军的抢修水平,却是实实在在的。

首节上一节939/14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