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利用中条山会战时期,各方面无线电通讯频繁的态势,有效的避过了关内部队本就不太强的无线电监听。从通讯方面的限制了关内各个部队获得情报的来源,使得关内部队无法从通信方面获得有效的情报。
实际上一场大的战役发起之前,发起攻击部队其兵力部署、调整、武器的配备,后勤物资的补充,无论之前在有周密的计划,但是临战之前都会有一定的变化。这么大的动作,日军根本就无法做到实施一切无线电缄默,只要通讯设备足够,加上细致的判断,也未尝不是一点蛛丝马迹都发现不了。
但关内部队通讯能力差,不仅电台的数量少,而且尤其缺乏大功率电台。仅有的几部大功率电台,平日维持与中央的联系尚且有些不足。哪能什么事情都不干,就在那里监听日军无线电通讯?
本身的通讯能力弱,再加上缺乏合格的情报分析判断参谋,再加上日军为了隐藏自己真实的战略意图,又采取了一定的迷惑措施和无线电佯动,使得在日军扫荡发起之前,关内各个根据地此次居然没有能从日军频繁的无线电通讯联络之中,掌握到任何有利用价值的信息。
如果换了在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各有一座专门监听日军无线电联络的监听站,再加上杨震专门培训出来的一批情报分析参谋。日军战略意图那怕是隐蔽的再好,也能查出一丝蛛丝马迹来。
日军此次扫荡组织之严密,动作之迅速、果断,都是之前历次扫荡所没有的。并采取了相当的迷惑手段,将华北我军主力的目光吸引到中条山区。然后按照事先预定的计划,快速的调动部队参战。从这些态势来看,日军发起中条山会战与对冀中平原的大扫荡的计划是环环相扣的。
此次冀中军区反扫荡作战,之所以损失如此惨重。除了兵力、装备与训练与日军相差较大之外。日军在中条山会战尚未完全结束,不进行任何的休整便迅速的东进。被搞得措手不及,自身几乎没有对此次扫荡做任何的准备。
再加上日军此次严密的封锁消息,参战的日军各个部队,直到扫荡开始的头一天,所有的作战计划才向联队以下部队发布。中队长以下的级别和参加扫荡的伪军直到大扫荡全面开始,才被告知扫荡计划,使得冀中军区部队对日军此次扫荡基本上一无所知。
日军采取的严密措施,与多种技术手段,成功的将自己真实的战略意图隐瞒是一方面,另外谁也没有预料到,曾经固守了整整四年,抗击了日军十三次围攻,有着完整防御阵地。兵力眼下虽说的有些削弱,但依旧有十几万大军的中条山守军会垮的如此之快。
仅仅一天防线就被全面撕破,不到六天的时间整体防御全部崩溃。从四月十五日日军发起攻击开始,到战役大致完成仅仅只有十余天的时间,日军便彻底的击溃了中条山一战区十几万的大军。
中条山守军在短时间之内被击溃,使得日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抽调出大量的兵力快速的东进。在所有人员,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已经完成部署。等冀中军区发现形势有变,还未来得及调整部署,日军已经出动。
而太行、太岳两军区的留守部队,也犯了与冀中军区同样的错误。没有预料到日军对冀中平原的特大扫荡尚没有结束,南边的中条山战场最后拉网清剿尚未完成,甚至不顾黄河南岸一战区部队反击中条山的风险。集中大量的兵力,对根据地发起同样规模的大扫荡。
在此次对这华北几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行动之中,日军无论是在作战计划,还是在行动迅速方面,远远的超过了之前历次的大扫荡。先不论其发起战争的正义性与否,单就此次行动圆满的达到了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可以说相当的完美。日军那位新上任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这一手玩的是相当漂亮。
此次日军对冀中军区的扫荡,整个部署来说,可以说的上滴水不漏。作战任务目标明确,各方面部队配合极为得力。而对太行、太岳地区的扫荡的日伪军,虽然出动的时间晚于冀中地区两个月,但时机选择的却是相当的精准。也就是说他们等待的就是被抽调组建挺进军而在两大根据地消失的部队,最终确切的位置。
当然无论那些编入挺进军部队究竟会被调往那里,日军并不是太在乎。对于一贯轻视中国军队,尤其是在刚刚在中条山以几乎是微乎其微的代价,打垮了十几万中国军队所谓大胜之后,日军对自己扫荡区装备更加差的十八集团军部队兵力多少,并不会太在乎。
特别此次扫荡,日军罕见的在单一区域集中了优势兵力的情况之下。他们更加不会在乎自己面对的对手,究竟有多少的兵力。但对于太行、太岳区扫荡的日军来说,对手的兵力多少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作战计划制定。
日军此次在挺进军出关的第二天,便立即发动对两大根据地的扫荡,只能说明了他们早就根据形势的变化不同,制定的多种作战方案。并做了详细的准备,并预见到了多种情况。其心思之缜密,动作之果断,兵力调动之隐蔽,都可以说的上极为经典。
而在对太岳和太行动手的几乎同一时间,利用其冀中扫荡已经大致结束,可以抽调部分兵力的有利时机,同时发动对冀东军区进行大扫荡的这一手,则更是相当的毒辣。虽说无法直接牵制热河境内的挺进军以及抗联,但是对其后续作战影响相当的大。
他的这个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配合关东军作战,消灭作为挺进军后方基地的我军冀东抗日根据地。使得我进入热河的挺进军部队,失去后方支援。而南下的抗联,即便突破外长城一线,在没有了关内支援的情况之下,也处于后续作战乏力的处境。
而且彻底的扫清冀东军区部队,也就意味着彻底的断绝对北宁线一切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使得热河境内的部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撑点。虽然还远说不上是釜底抽薪,但影响却是相当的不小,甚至可以说牵扯到了挺进军方面相当一部分的精力。这连续三套组合拳,可以说打的相当漂亮。
尽管作为对手,作为永恒的敌人兼自己未来的对手。但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杨震不得不对日军的整个部署以及作战计划,心中暗自赞叹一下。只要这个人在华北方面军的任上,只要自己部队入关,这个人都将会是自己一个强劲的对手。
有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任上,自己那个选择察北突破,抢占绥远的战略目标的确要慎重。从这个人到华北任上之后一系列大的动作来看,果然不愧为被此刻重庆那位最看重的日军名将。
不过慎重归慎重,但让他就此放弃却是相当的不甘心。对手极其狡猾,但是却不是破绽。实际上日军这次整个行动,所有的部署中间只突出了一个字,就是快字。利用人们心理上的惯有思路,整个打了一个时间差。
正是利用一般人在军事上普遍的惯有思维,打了所有对手一个时间差。几乎任何人都不会想到,一场大战尚未完结,便将主力几乎全部抽调出来,不做任何的休整立即投入到另外一个战场上。
也正是利用几乎是所有人的这个心态,日军在此次打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但日军能做到这些,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利用这些交通工具,可以将大量的部队在极短时间之内,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外一个战场。也正是有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他们才可以如此的从容部署兵力。
日军的机械化能力不强,甚至整个华北方面军配备的卡车也不是很多。其所谓的机械化程度高是与更低,甚至一个几十万兵力战区也没有几辆运输卡车,绝大部分物资携带都要靠人力。随军携带的弹药一旦打光了,就只能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送上来后续补充的中国军队相比。
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军队相比,他们运兵以及后勤补给,更多的是依赖铁路线。按照日军的标准,他们在战时补给的极限是不能超过铁路线三百公里。当然在长江沿线作战,是一个例外。
日本有优势海军,而长江这条中国最大的河流水深江宽。无论是水量还是水深,都远不是黄河可以相比的。万吨一级的海轮和舰艇可直抵芜湖江面,五千吨级的可以直接上溯至武汉。包括两岸支流在内,日军作战几乎不用考虑补给线的问题。
但是在华北,他们的兵员调动以及作战物资补给,主要依靠的就是铁路线。此次日军兵员调动如此的快捷,就是依靠的同蒲、正太、平汉几条铁路线。如果这几大铁路线被切断,日军兵力不可能调集的如此之快。
就算他们铁道联队,但铁路线不是公路,把坑填上就可以继续行驶。要是连路基都给他扒了,在修起来没有个十几天是做不到的。况且钢轨中国内地无法生产,所需钢轨只能从日本运来。你就算运力再大,也架不住天天大量的损耗。没有了铁路,看你们还如何运输兵员、装备和物资,还怎么将掠夺的大量粮食、矿产资源外运?
第1109章慎重对待
只是正太线两侧的太行军区部队,同蒲线周边的太岳军区部队,眼下都在进行反扫荡作战。面对日军这次规模空前的大扫荡,两大军区虽说还不能全军覆灭,也不至于有如冀中军区那样被彻底的逼走。但长期的扫荡作战,带来严重损失却是不可避免。
这两地毕竟都是山地作战,不似冀中平原一马平川,有利于发挥日军步炮合成,以及机械化装备的优势。山地作战,这是关内部队的长项。只是这一战过后,尽管两大军区留守部队山地作战优势明显,所处地区又是老根据地属于内线作战还是有一定优势。
尽管太行、太岳两区有一定的自身优势,以及占据地形上的优势,不会重蹈冀中军区部队的覆辙。但在优势日伪军的围攻之下,元气大伤是必不可免的了,进行大规模的铁路破袭战恐怕是力不从心。
而且两大根据地本就地处山区,虽不说地瘠民贫,但也并没有强到哪里去。其物产与粮食,远不如冀中平原丰富。这一次在日军采取的烧光、杀光、抢光的政策之下,恐怕根据地自身也要大伤元气。恐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无法支撑关内部队大兵团作战的补给。
眼下如果展开铁路线的破袭战,唯一的优势就是同蒲铁路与正太线西段,相当多的地方都是在山区内通行。在这种地形之下,就算日伪军警戒的在严密,投放的兵力太多,但是其可下手的地方也相当的多。
铁路在山区运行,尤其还是在山势相当险峻、崎岖的太行山区以及山西东南山地运行,必定要修建大量的桥梁与隧道以利通行。在两大铁路线上,有着大量的隧道与桥梁。尤其是正太铁路穿越太行山区地段,桥梁与隧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最长的一条隧道,甚至在六百余米。
也正是因为此种情况,所以在去年的百团大战之中,作为山西资源外运的最重要通道正太路一直是重点的破坏对象。只是虽说在战役之中受到了重点照顾,被破坏的也不算轻,损失也不小。
但是在战役结束之后日军集中了四个铁道联队,在铁甲车的配合与航空兵的掩护之下,仅仅利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全线修复。甚至正太路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损毁最严重的井陉车站只用了三天便大致修复,一周之内除了少数建筑物之外全部修复。
没有办法关内部队极度缺乏高爆炸药,在破坏铁路的时候,即便有限使用炸药进行爆破。大多数使用的还是爆炸力不高的黄色炸药,甚至是黑火药。对于建筑物的破坏力,还是相对有限的。对铁路的破坏有限,也是日军能在短时间之内修复被毁铁路的重要原因。
不过关内部队当时缺乏高爆炸药,却并不代表现在也缺乏高爆炸药。在调运装备进关的时候,杨震曾经根据关内部队作战特点,专门调运了一批高爆炸药和电发火的装置。按照抗联生产的炸药威力来说,五十公斤的炸药,足够彻底摧毁整个一条百余米的隧道。
而这些隧道与桥梁对于铁路交通来说,都属于咽喉要地。不用多只要炸掉一两个,就足够整个铁路线瘫痪一段时间了。尤其是隧道只要炸毁一条,整个铁路线就长时间无法运行。所以在山西境内以及太行山区,倒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只是山西境内倒还好说,只是这个平汉线与正太路东段却是相当的难办。冀中军区主力眼下已经无法在冀中平原立足,撤到了太行以及北岳的山区休整。短时间之内是已经无力重返冀中平原。对冀中境内的平汉线与正太线太行山以东的线路破袭,是无法做到了。
而留守的那点地方部队,眼下躲避日伪军的清剿还来不及,即没有实力也没有能力对两大铁路线展开破袭。形势恶化到如此地步,原来建立的那些内线,恐怕眼下都要翻脸了。这年头千里送鹅毛的人不多,落井下石的人可是有的是。
目前留守在冀中的少数部队与地方部队,面对日伪军仍在进行的反复拉网清剿,为了保存实力,只能隐蔽下来不能进行任何的活动。现在自保尚且不足,那里还有能力完成作战任务?日军在重创了冀中军区主力之后,可并未收兵回营。
虽说从冀中调集部分兵力,加入对太行、太岳区扫荡与清剿。但对冀中清剿的几个师团主力,依旧部署在平汉线与正太铁路两侧。而且在冀中各地,也留下大量的部队驻防。同时,以铁路为骨架,以公路为锁链,采取囚笼政策,将整个冀中平原分成了大大小小几千块。
冀中军区留下来坚持的部队,被分割在狭小地域,生存状况日益艰难,只能不断转移以自保。在这种形势之下冀中军区留下来坚持的那点自保都尚且困难的兵力,根本就指望不上也无法指望。
但不切断平汉线这条日军在华北控制区的南北大动脉,又会对下一步作战产生相当致命的影响。日军可以通过平汉线,将保定、石门,甚至河南境内的日军,快速的通过平汉、平张、张绥铁路快速的输送到任何一个战区。
当然也不是离了冀中军区部队,杨震就拿河北境内的交通线一点办法也没有。只不过这种办法,对于眼下抗联后勤的压力,将会是极大的。而且也影响到抗联本身在其他某些方面的计划。
这个办法很简单,就是采取空袭的手段,对日军控制区的铁路线采取大规模的轰炸。尤其是北平、石门这样的铁路运输枢纽站,进行彻底的大轰炸,将其彻底的摧毁,以切断日军的交通大动脉。
如果动用凝固汽油弹,不仅可以将铁轨烧毁,就连枕木都可以一扫而光。使用凝固汽油弹与高爆炸弹配合,更是可以连路基都摧毁,使得日军修复更加费力,时间也更加漫长。整个平汉线与正太线这么长的路线,日军的防空手段又有限,效果应该不错。
在一年之后在美英两国对德国进行轰炸,摧毁德国人战争潜力的时候,也曾经采取过大面积对其铁路线进行轰炸这种现在看超常规的手段。虽然未能彻底的扭转战局,但是给德国人带来的损失还是相当惨重的。
工业原料运不到所需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大批的被炸毁在运输线上。而前方急需装备补充的部队,却是望眼欲穿。而采用公路运输,对德国人相当薄弱的石油来源,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大大的分散了,其原本用于前线喂饱其庞大机械化部队消耗的石油资源。
在冀中军区已经撤出冀中平原,无法配合抗联对铁路展开破袭战。其他方向的部队,也在短时间之内无力出山,眼下这个问题只能是抗联自己解决。而出动大批的航空兵对平汉线与正太线东段进行轰炸,貌似已经成为唯一的解决问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