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此次会战的重点方向已经转向了关内,在军委作战会议结束之后,杨震将装甲部队训练重点,集中到了快速突击的方向,以及复杂地形下作战和运动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坦克城镇作战方面的配合训练。
同时着重演练了两翼钳形对攻,分割合围的战术。尤其是步兵师与装甲师,相互配合的战略、战术,坦克的浅纵深穿插与大纵深穿插配合作战。整个四三年前三个季度,除了整训新兵以及调整装备之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这个上面。
所有的装甲部队,轮番拉到装甲兵合成训练基地,分别进行训练。各个装甲部队的各级干部,几乎是连轴转的忙个不停。夜晚要学习战略战术,白天要加强协同指挥作战训练,每个人恨不得一天最好有四十八小时。
各级干部被总部一周一小考,半月一大考的逼迫式的训练方式,都搞的异常紧张。这其中还要加着不断的装备调整,兵力配备调整。几乎所有的干部,都忙的焦头烂额。杨震也知道这么逼着部队会搞的很疲惫,但是不逼怎么出成绩。
不仅是抗联的干部,就是来东北整训的关内部队,也被拉到各个训练基地,进行战术合成训练。而且相对于还有一些老底子的抗联部队来说,关内部队的训练量更大。为了保证训练计划顺利执行,中央命令各个根据地都调派一名副政委一级高级干部亲自坐镇。
在整个训练之中,杨震从苏联人那里搞来的德国战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掌握着这个世界最先进坦克战术的德国军官,给予了抗联装甲部队相当大的帮助。进一步的完善了抗联的装甲战术,同时对营连排各级战术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改正。
经过大半年的疯狂整训,抗联的装甲兵战术,尤其是快速突破、地空火力配合,步坦协同战术,与四二年相比有了几乎是焕然一新的进步。如果之前自己摸索的战术协同方式,还有些不太系统的话。
那么在四三年,在德国人的帮助之下,最终实施了完善。当然抗联也不是全盘照搬德国人的装甲战术,在杨震的要求之下,调整的时候还是根据自己自身部队的特点与对手的不同。而德国人装甲兵工程技术人员,也手把手的带出了一大批的技术保障人员。
杨震调整了部队的训练方向,虽说没有将关东军作为主要的作战目标,但还是将南满的关东军惊出了一身冷汗。尽管可利用的情报不多,但有限的抗联大规模的训练装甲部队快速突击,以及抗联装甲部队在不断扩编的情报,依旧让梅津美治郎有些寝食难安。
他直觉的认为,抗联这是为彻底收复南满在做着准备。要不然美英两国给了他们那么多的坦克,他们怎么不调往关内战场,而是全部留在了东北。这不是针对自己,还能是对付谁的?
面对着抗联高悬在头上的装甲利剑,梅津美治郎除了想尽办法从日军大本营要来一批装甲部队之外,就是拼命的修建工事,加强反坦克火力的配置。同时重新大幅度的调整关东军的兵力配置,在容易被坦克突破的区域,增加了兵力上的部署。
原本为了避免四三年抗联全力南下南满,梅津美治郎是准备先下手为强的。但是抗联的装甲利剑,现在却是让他心存顾虑,不敢在有任何的大动作。不过日军大本营却严格命令他,必须要改变南满防御整体态势不佳的态势。
为了保证南满工业基地的安全,改变关东军在整体战略上有些不利的局面。日军大本营在四三年下半年,将日军除了部署印缅战场上的装甲部队之外。其余分布在本土以及太平洋战场上的装甲部队,全部调往了东北和华北战场。
而日军地面武器生产,在整个四三年重点也在反坦克火力与装甲力量方面。甚至宁愿动用认为是异常宝贵的库存,而削减了轻武器的生产。威力弥补产量的下降,原来不屑一顾缴获的美英轻武器,也全部被动用了起来。
为了筹集宝贵的装甲用钢,日本天皇直接下令停止大和级战列舰的后续部署。同时要求海军,抽调一部分的舰队,部署到葫芦岛、旅顺。以配合关东军固守北宁铁路,保证关内外交通线的畅通。
但瓜岛战役与澳大利亚战场上的消耗战,却让日本海军很难抽调出大批的舰艇部署到渤海。西南太平洋战场上连续的海空战,让日本海军消耗太多的舰艇。尤其是澳大利亚登陆作战,让日本海军遭受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次海战失利。
虽说始终未能驱逐登陆澳大利亚的日军,但是在进入四三年之后,美军在西南太平洋却是发起了全面的反击。尽管四三年整个美国的战略重点在北非与欧洲战场,但是美国强大的国力却依旧在太平洋战场上,给日本人带来了强大的压力。
四三年连续爆发的美日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群岛海战,日军皆以失利告终。五艘大型航母,两艘战列舰的战沉,让日本人的海军实力一下子丢掉很大一部分。而且美军逐渐开始的反攻,也让日本海军在兵力使用上有些捉襟见肘。
继二月份美军彻底占领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及连续取得所罗门群岛海战、新几内亚群岛海战胜利之后。很是有些得寸进尺的美军,六月登陆所罗门群岛的新乔治亚岛,并在新几内亚岛的拿骚湾登陆。
整个西南太平洋战场整体态势,已经对日本海军相当的不利。尽管在天皇圣断的逼迫之下,日本海军还是按照命令制定了计划并开始执行。但能派出的舰艇却只有一艘老式战列舰,外加一艘重巡洋舰率领的三艘老式巡洋舰与三艘轻型驱逐舰。
就是这批舰艇还是从图们江口,日本海军担任警戒的舰艇群之中抽调出来的。而为了接替这批调往渤海的舰艇,日本人将本土的训练舰都开了出来,装上高射炮调往图们江口与朝鲜西部海域。
尽管在四三年九月份开始,调往关内作战的抗联部队,已经开始秘密进入察哈尔境内。到了十月份,平津前线的日军已经从对面晋察冀军区阵地上,不时传来的坦克发动声音感觉到异常。但关东军依旧固执的认为,那只不过是抗联的佯动,分散自己兵力的伪装。
为了防备抗联的坦克突袭,关东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物力,沿着两军对峙地带的纵深区域,修建了三道防坦克壕。并且修建了大量的反坦克障碍物,以及布设了大量的反坦克地雷。
同时在两军对峙的部位,平均每公里部署了四门以上的具有反坦克能力的火炮。在纵深区域,则采取了猬集兵力防御的办法。并从四三年下半年开始,集中大批的航空兵和远程炮兵,对抗联纵深不时实施抽风一样的火力打击。
相对于华北的小规模热战不断,整个东北前线却是空中打的很热闹。双方在地面上的炮战,打的也很精彩。除了到下半年抗联偶尔集中一批坦克,不时的在浅纵深给关东军来一个小型的穿心战之外。双方在地面上的真正较量却并不多,大家的出手都很慎重。
固执的梅津美治郎拒绝相信一切来自华北方面军的情报,坚持认为抗联的计划是针对自己的。而抗联在前沿发起的坦克穿插战,也是抗联发起的试探性进攻。坚决的认为抗联下一步的攻击重点是在自己身上的梅津美治郎大将,不断的在与中国派遣军争夺坦克和重炮。
不过相对于因为亏吃多了,而异常固执的梅津美治郎。他在华北的同僚冈村宁次,可就是机警的多。尽管可用的情报不多,但这位嗅觉很灵敏的老兄,依旧察觉到了一丝不一样的异常。
从有限的情报,以及山区十八集团军小股部队,不断的向冀中平原渗透。原来潜伏起来的冀中留守共产军,不断的恢复活动,并有死灰复燃的整体态势之中。冈村宁次敏锐的感觉,沉寂了这么将近一年的抗联,恐怕这次的目标要落到华北,而很有可能不会是东北。
而且冈村宁次还判断出未来争夺的重点,很有可能就是整个华北最富饶,也是整个华北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冀中平原。四三年上半年几乎再一次席卷华北的旱灾与蝗灾,以及中共根据地严重缺粮的情报,都让冈村宁次认为至少为了缓解华北各个根据地严重缺粮的局面,在华北共军实力有限的情况之下,东北共军势必要大举入关。
一旦东北共军大举进关,那么下一步的重点攻击方向肯定会是在华北,尤其是被称之为华北乌克兰的冀中平原,以应对眼下山区极度缺粮的困境。至于关东军那里,最多也就是牵制性的攻击。
在冈村宁次苦心劝说之下,也考虑到一旦华北有失,会引起的后续连锁反应。他的顶头上司俊六大将亲自出面,不断的在与关东军争夺重装部队的配属。为了争夺坦克联队、重炮联队,以及航空兵的配属,关东军与中国派遣军吵的是不可开交。
第1860章日军内部的分歧
被中国派遣军与关东军两方面的争吵,搞得头都大了的日军大本营,对于这两大战略集团,干脆来了一个不偏不斜。在四三年八月份,给关东军调拨了二百门仿制的德国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以及八十门的八八式高射炮。
但将原来调拨给关东军的坦克联队,抽调走了一个转入华北方面军建制。同时而给华北方面军,额外增加了四个坦克联队,并增加了两个坦克旅团的建制。而在接受了这五个坦克联队之后,再加上原有的四个坦克联队。
华北方面军一共有九个坦克联队,另外还有两个各编有六个独立战车中队,总计一百四十四辆坦克的坦克旅团。共计下辖各种坦克和装甲车,总计一千一百多辆。其装备的坦克数量,占据了日军坦克总数的近五分之一。
其中五个联队的近四百辆坦克,都是装备了最新式的五十毫米坦克炮的一式坦克,其余的也大部分都是装备了四十七毫米坦克炮的九七改。轻型的九五式坦克,除了部分作为侦察使用之外,已经全部淘汰。
这款日军最新式的改型的一式坦克,不仅装备了日军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装甲厚度也大幅度的增加。其无论是火力与防护能力,都超过了日军九七式和九七改两款坦克。整体性能也超过了美式的M三型坦克,几乎与三号后期改进型相差无几。
日军大幅度的增加给华北方面军的坦克,以及配备的新式反坦克炮,给抗联在冀中平原的坦克突破战,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抗联的不少坦克,就损失在这款日军最新式的坦克火力之下。
而这种坦克装备的五十毫米坦克炮,就是抗联装备的三号坦克后期型长身管五十毫米坦克炮的日本仿制品。这款坦克炮是日军利用日德之间秘密潜艇交通线,从德国进口的坦克炮仿制出来的,也是日军所有现役坦克之中,性能最好、威力最大的一种。
在给华北方面军调集了大批坦克的同时,日军大本营还给华北方面军调拨了两个重炮联队,外加四个独立野战重炮大队。而这些重炮原本是准备作为后续部队,增援到澳大利亚战场上的。
但是因为美英海空军的封锁,后送装备已经无可能的情况之下。大本营就干脆顺水推舟,将这批重炮交给了华北方面军。在重装备的生产和配备上,在整个四三年下半年,也全力向中国战场倾斜。
相对于手忙脚乱的给关东军和华北方面军,调配兵力和装备的日军大本营。以及心有不甘,正筹划着夺取整个洞庭湖平原,以便夺取整个中国最富饶鱼米之乡的中国派遣军下属十一军来说。
作为整个华北战场最高指挥官,一心想要雪四二年大败之耻的冈村宁次。准备工作可以说全面的多,也提前的多。为了防备抗联的突袭,找出并摧毁抗联主力南下的物资囤积地,尽可能的切断抗联南下的路线。
在整个华北战场的绝大部分山区,都被十八集团军控制的情况之下。自四三年三月份开始,华北方面军彻底恢复元气之后,冈村宁次曾经不止一次集结重兵。在航空兵与部分装甲部队的配合之下,对晋察冀军区的平西、北岳地带实施多次大规模的扫荡。
他组织的扫荡行动,除了抢粮之外,就是通过不断的扫荡,试图削弱晋察冀军区部队的作战能力。以及通过扫荡寻找出一丝的蛛丝马迹,证明自己的判断正确。最根本的就是争取不断的大扫荡,以期打垮晋察冀军区部队。以便在面对抗联的时候,可以专心的应对单独一个战线。
只不过眼下已经今非昔比的晋察冀军区部队,并没有让他的扫荡部队有什么好果子吃。尽管日军集结了重兵,但晋察冀军区部队以运动伏击,集中兵力和火力打击一路的战术,很是吃掉了日军几个步兵大队。
到四三年下半年面对着不小的损失,冈村宁次只能停止了这种得不偿失的办法。改为派出大批小股的侦察部队,以及便衣和特务武装,尤其是汉奸进入根据地搜集情报。试图找出一丝蛛丝马迹,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正确。
相对于之前不断的派遣兵力进行扫荡,冈村宁次派出的这些汉奸和特务,以及小股的渗透部队,给晋察冀军区带来的麻烦更大。尤其是那些身穿晋察冀部队军装,全套使用缴获的中国军队制式装备的日军特遣队,更是造成晋察冀军区内部的一些混乱。
如果按照晋察冀部队原来极差的装备标准来说,这些装备的都是清一色的比利时造步枪,捷克造轻机枪,身上的军装也相当齐整,子弹带也塞的满满的日军特遣队,还是比较好发现的。
穷的都快掉渣大的土八路,那有那么好的装备和整齐的军装?临战前才能给十几发子弹的部队,更不可能子弹带塞的那么满。这种装备和配备,那肯定是鬼子无疑。但是现在已经鸟枪换炮的晋察冀部队,反倒是难以识别这些狡猾的日军特遣队。
刚一开始,日军也犯了一个错误。原来这些日军身上的军装,还是按照晋察冀老部队的军装,都是一水的夏季土黄色军服。但是没有想到四三年晋察冀军区部队,全部换装为东北提供的草绿色卡其布军服,日军特遣队一进根据地就漏了馅。
后来日军反应也奇快,马上就给特遣队也换上了仿制的草绿色军服。虽说使用的是棉布,但是在颜色一样的情况之下,谁能短时间的快速分辨出军服的布料?所以这些特遣队的渗透和侦察行动,给晋察冀军区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甚至有一股日军,摸到了冀晋军区司令部附近才被发现。这股发现的原因,还是因为这股日军,没有佩戴已经成为晋察冀军区制式装备美制MK钢盔,所以才会被发现的。但凡再慢一些,冀晋军区司令部恐怕就危险了。
按照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的规定,所有部队在佩戴武器的情况之下,必须要佩戴钢盔。这是为了养成部队在战时,佩戴钢盔以减少部队伤亡,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特别制定的规定。这股日军没有这种钢盔,还携带了全套武器,被警戒部队看出不对之后,在盘问之下漏了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