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装备的苏制T三四坦克,抗联自己生产的部分同型坦克,以及苏制装甲车则被转入各个装甲旅作为主战坦克使用。而在编制装甲旅的时候,考虑到维修以及装备保养的问题。将同一国家生产和制造的坦克,尽可能的编入一个旅集中使用。
比如装甲三旅的两个坦克营,每个营都下辖两个十字军巡洋坦克连,一个玛蒂尔达二型坦克连。装甲四旅则是以下辖四个T三四坦克连,两个BT快速坦克连。装甲五旅,则是装备抗联自己生产的两个T三四坦克连,外加四个美制M三轻型坦克连。该旅的装备虽是混编,但还是以美制为主。
原计划这个旅,装备的都是美国坦克。但因为美国人提供的中型坦克,作为交换筹码被交换给苏联人。抗联自己生产的T三四坦克数量又不足,所以只配备了两个连为中型装备,其余的装备还是以美制坦克为主。
至于装甲一旅和二旅,一个清一色的是德制三号坦克。另外一个则是英制十字军巡洋坦克两个连,丘吉尔步兵坦克四个连。这两个连的丘吉尔步兵坦克,是苏联人在四三年初,从自己部队中撤装下来,转交给中国同志的,属于额外赠送到是罕见的没有收费。
一向斤斤计较的苏联人,此次这么大方原因是这批英制丘吉尔步兵坦克,让他们实在无法忍受。在气候炎热、地势平坦,以沙漠为主的北非或是西欧平原,这种坦克也许会发挥很大的威力。但是在泥泞的东线,比玛蒂尔达二还复杂的行走机构,却是让苏军吃足了苦头。
在美军开始提供M三、M四中型坦克数量逐步开始增加,以及自己的T三四坦克产量越来越高后。这批在苏军之中极为不受欢迎的英制坦克,连同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大部分便退出了一线战斗。
在英制瓦伦丁步兵坦克数量足够后,苏联人干脆将这两种坦克,都转手给了抗联。四三年初,苏联人转交给了抗联六十辆,以替换美援的M三中型坦克。在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对于这种坦克实在已经忍无可忍的苏联人,干脆将幸存的五十多余辆也全部转交给了抗联。
这批坦克苏联人不喜欢,抗联也一样不喜欢。行走装置不适应苏联的地形,更不适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地形。而且坦克采取小直径负重轮,是整个二战之中坦克之中最独特的。好处很明显,易于生产不说,被击毁一两个也不耽误行走能力。
但坏处也明显,过小的负重轮悬挂行程太小,越野舒适性差到了极点。尽管时速极慢,二十公里的时速与马尔蒂达二一个样子。但是一百公里跑下来,里面的驾驶员几乎都快散架子了。在越野的时候,甚至比一向以人机功能差著称的苏制坦克还要人命。
可这个家伙比玛蒂尔达二型坦克,还要厚实多的装甲,又让人感觉到不用可惜。这种坦克对于抗联来说,整个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不过几经考虑,最终还是将这些坦克与十字军坦克编成了一个装甲旅。
好在这种自量产开始一直到整个二战结束,始终是英军主要步兵坦克的苏军眼中的垃圾,英国人只援助给了苏联人三百多辆。除了这一百多辆,剩余的都在斯大林格勒,以及库尔斯克战役之中打光。
苏联人转过来的数量并不是太多,倒也免得抗联更加的头疼。否则扔是舍不得,毕竟抗联自身的坦克生产,才刚刚的开始。可不扔,用着简直太他妈的遭罪了,苏军装甲兵曾经经历过的噩梦,对于抗联来说也是一样的。甚至因为维修保养能力更差,噩梦还要长远的多。
不过不管这些装甲旅的装备,有这样或是那样的缺点。但在杨震的坚持之下,在苏联提供的大批德制坦克抵达,以及美制M三轻型坦克抵达之后,杨震坚持没有扩充装甲师的数量。而是采取了以轻便旅为主要编制,与步兵师调整的初衷是一样的。
日军缺乏大规模的坦克部队,装甲师的编制至少现在对于抗联来说过于笨重,也没有那么大的需要。相对灵活得多的装甲旅编制,还是成了抗联坦克部队编制的首选。仅有的两个装甲师,是为了对抗日军可能会成立的坦克师团做准备的。
不过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战役结束之前,各方面转交的坦克数量不足,有限的坦克还要补充之前战损。抗联新组建的装甲旅,大部分还都是一个空架子。装备的重点,还是要保证两个装甲师,以及装甲第一、第二旅的完整。
新编成的每个旅,只有部分已经退出一线的苏制T二六坦克作为训练使用。但随着美英两国提供的坦克陆续抵达,以及斯大林格勒、南高加索战役结束之后,苏军转交过来的大批德国坦克,这些装甲旅到四三年中血肉才逐渐丰满起来。
不过在整个四二下半年以及四三年上半年,美英两国提供的坦克,还是以美制M三轻型坦克,英制马尔蒂达二、十字军、盟约者坦克为主。而那些慢吞吞的马尔蒂达二型坦克,尽管防御力超级牛。
但是这种优点不多,满身缺点的坦克,只能编制成独立坦克团使用。在战时配备给正面突破的步兵师,作为突破手段使用。当然这种越野能力几乎没有的坦克,只能在平原地区作战,山区是不适合这种坦克的。
而就在抗联不断调整部队编制,以应对未来战局的同时。抗联当面的关东军,也在根据当面抗联装备上的变化,不断的在调整自己的武器装备配置以及兵力部署,以便能够应对抗联实力的变化。
整个四二年下半年,四三年上半年,除了空中激战不断之外。地面上在前一次会战之中,明显都元气大伤的抗联和关东军,都在忙着舔舐自己的伤口,抓紧时间恢复元气,为下一次大战做好准备。
因为无论是杨震,还是梅津美治郎都很清楚。下一场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的大战,恐怕就是彻底决定东北命运的一战。日本人也许可以接受北满的丢掉,可以接受新京的丢失,但日本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南满这个对他们维持战争至关重要的工业基地丢失的。
而杨震虽说也压根就没有打算在短时间之内,一鼓作气彻底的收复东北。但也正是考虑日本人只要血没有流尽,就不会放弃南满这一点。所以他一直琢磨怎么样利用日本人的这个心态,将整个南满变成一个日本人的绞肉机。
一方面以自己不断想办法搞来的装备,利用装备上的优势,不断的削弱日本人兵力。给日本人的整体国力,不断的放血。另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利用日本人不会放弃南满的态势,减轻华北各大根据地发展所需要承受的压力。
至于杨震要说压根就没有打算彻底彻底收复东北,那也不太可能。毕竟收复南满,他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应对关内战局。甚至可以一鼓作气直下朝鲜半岛,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自己侧翼的威胁。
但是杨震很清楚如果自己真的收复南满,那么自己面对的将不单单是关东军。为了保证南满工业基地的安全,日本人会不惜放弃一部分关内占领区,甚至放弃太平洋战场,来全力保证南满安全的。
第1828章名古屋大空袭
没有了南满的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以及丰富的铁矿、煤矿,镁矿,日本人根本就无力维持最基本的战争需要。如果说东南亚的石油是日本人的血液,那么南满其他工业则是他们的维持战争的根。
如果自己真的想要彻底收复南满,那么这个压力对于抗联的来说就是太大了。中国人有难的时候,美英在袖手旁观,甚至是在助纣为虐。这个时候中国人,也不至于从美国人手中抢夺包袱,没事找事的自己扛上。
所以他的计划,至少在四三年是没有打算收复南满。当然如果形势可以的话,他也不会介意将日本人彻底的赶出东北。但至少在四三年之中,这并不是他的主要计划。他的想法,还是尽可能的消耗日本人的实力。
在这样的心态之下,在双方的战线虽说在空中打的激烈,但是在地面上却在大部分时间之内,都处于相当平静的态势。不过小部队的接触,还是持续不断的。前沿的炮战,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杨震一方面在想办法扩充兵员和部队的编制,一方面在全力的练兵。整个四二年下半年,抗联仅仅组织的多兵种联合军事演习,就达到了五次。纵队和师一级的合成军事训练,更是次数频繁。
进一步的演练新的战术,加强部队步坦、步炮、地空协同作战能力。尤其是对坚固设防地域的步坦联合进攻,师团一级步兵进攻与防御战术。纵队一级的合成演练,多批次的进攻与防御。
各个新编成的纵队司令部的磨合,各级指挥员的战场指挥能力进修。虽说大战役没有,但是这段时间对抗联各级军事干部来说,并未过的比战时要轻松哪去。学习、进修、演习,一个任务接着一个,甚至比战时还要忙碌。
相对正在全力发展自己工业,并整顿部队调整编制的抗联来说。关东军的调整,则更加有针对性。在不仅面临着抗联的装甲威胁,在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上,也同样面临美军威胁的日军来说,则出现了物极必反的情况。
日军大本营停止了大和级后续战列舰的制造计划,加大了对坦克的研发和生产,同时拼命的加强仿制的德式五十毫米反坦克炮生产和制造。将现存的九五式轻型坦克炮塔去掉,加装五十毫米反坦克炮,改装为自行反坦克炮。
同时在考虑八八式高射炮对空中威胁已经落伍,但是面对坦克表现出来的优秀性能。不仅加大了对这款高射炮的生产,配发给关东军和南方军作为反坦克炮使用。并将部分已经落伍的九七式坦克,按照改造九五式坦克的办法,加装缩短后坐力的八八式高炮后,改装为自行反坦克炮。
经过苦心调整,关东军的反坦克火炮部队扩编了几番。除了一式反坦克火炮数量增加了一倍之外,大批的仿造的德国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也陆续进入关东军编制。与此同时,关东军八八式高炮的数量也翻了一番。
而且配备了一百多辆,加装了八八式高炮的自行反坦克炮,以及七十辆九五式轻型坦克改装的自行反坦克炮。这次日本人变通了需要,知道新研制坦克并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完成的。
面对抗联日益增大的坦克威胁,在研发新式坦克不及时的情况之下。日军便照搬了德军的经验,将已经落伍的九五式、九七式坦克,加装性能不错的反坦克炮,改装为自行反坦克炮。而没有一根筋的,拼命研制新式坦克。
为了应对抗联的坦克攻势,关东军还配发了大量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九八式磁性反坦克雷、九九式反坦克地雷配发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以前。九七式二十毫米反坦克炮配备标准,也从大队改为每个中队两门。
不过物极必反的日军,做的不仅仅是这些,同时还下大力气为所有的山野炮都研发了穿甲弹。作为可用于反坦克武器之中,威力最大的九零式野炮,关东军也增加了装备的数量。并按照一门炮一百二十发的标准,配备了穿甲弹。
在与抗联对峙的前沿,关东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拿出当年修要塞的劲头,修建了大量的反坦克障碍。两军对峙之处,不管地形怎么样,都要至少保证三道反坦克壕。而且反坦克障碍,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整个对峙地带。
日军下的力气,不单单是在反坦克火力上做文章,也同时在坦克的研发上下了很大的力气。用仿制的德国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以一式坦克为基础,专门研制了一款二式坦克。这批二式坦克,优先装备了关东军的六个坦克联队。
并对九七改式坦克、一式坦克进行了改装,配发了威力更大一些钢芯穿甲弹。而在本土也在不断的加强新式坦克的研制,并着手与德国人谈判,想要引进德国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技术。
不过都处在舔舐伤口的阶段,无论是抗联还是关东军,都没有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意思。尤其是杨震无论在美英怎么催促之下,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指针走。即便在四二年底,日军趁着东北战场相对平静阶段,突然出兵进攻印度。
并拿下了英帕尔一线,在英属印度打上了一个不小的楔子。杨震依旧拒绝了美英两国,要他立即发起全线进攻,以牵制印度战场上日军后续增援能力的要求。对于他来说如果部队的整训和扩编,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他是绝对不会为了迁就美国人的要求。
期间抗联主要的对日作战,除了激烈的空中争夺战之外。就是自九月份英制轰炸机陆续抵达之后,开始全面加量的对日本本土大规模的轰炸。东京、名古屋、大阪、小仓、广岛,所有有日本陆军兵工厂的城市,都在抗联的大规模轰炸之下。
尤其是为日本陆军制造战斗机的主要公司,中岛飞机公司所在地的名古屋,更是抗联轰炸的重中之重。在轰炸力量得到大幅度的扩充之后,为了削弱日本陆军航空兵补充和扩编速度,抗联重新开始的轰炸,第一轮就选择了日本陆航主要生产基地名古屋。
手中飞机数量充足,在自己钢厂投产之后,普通炸弹用钢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再加上同步投产的油田和炼油厂,虽说还生产不出高档的高辛烷值的航空燃油。但是制造凝固汽油弹的汽油,还是完全可以满足的。
手中底气相当充足的杨震,为了将日本航空工业彻底的摧毁,以减轻航空兵的压力。对为日本陆军航空兵生产飞机工厂的所在城市,以及日本首都东京展开了大规模的轰炸,以削弱日本航空兵飞机制造和补充能力。
在英制斯特林轰炸机抵达之后,抗联利用这种轰炸机与B十七、二十四轰炸机配合,对日本本土实施了夜间超低空轰炸。这些轰炸机与伊尔四轰炸机相比优势极其明显,不仅航程足够覆盖整个日本本土,而且在大航程的载弹量远远超过伊尔四轰炸机。
尤其是B二十四轰炸机在三千七百公里的航程上,可携带四千五百公斤的炸弹。其一架B二十四轰炸机,在轰炸日本本土的时候,可以携带的炸弹数量超过了五十架伊尔四轰炸机。B十七轰炸机在三千公里的航程之内,也可以携带两吨的炸弹。
而斯特林轰炸机,在两千五百公里的航程之内,也可以携带两吨左右的炸弹。这些轰炸机之中任何一种,一次性出动一百架就可携带的炸弹吨位,都相当于上千架的伊尔四轰炸机和DB三轰炸机。载弹量大幅度增加,轰炸的力度自然而然也就不断的上升。
尽管在整个四二年,性能最好的B二四和B十七轰炸机的数量最多也没有超过二百架。但数量虽然有限,可与斯特林轰炸机配合,如果全部出动一次性就可以将日本的一般城市,夷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