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七军在日军的严密封锁与围剿之下,损失极为惨重。不仅所有秘营在日伪军的围剿之下全部丧失,而且自身也损失大部。北满地区已经进入酷寒,但七军始终未能筹集到足够了棉衣,部队几乎无法过冬。
在严峻的形势之下,为了给战士们筹集到棉衣以及过冬的给养,无奈之下,七军刚刚上任不到一个月的代理军长只能冒险在敌情严峻的情况之下集中主力冒险去打日伪军重兵聚集的集镇。
对于情报尚算灵通的七军来说,他们知道鬼子的封锁计划与年初相比又有了极大的变化。日伪军将所有物资都集中到了其重兵驻守的较大村镇,按人头分配供给数量。自己就算是打下几个集团部落也筹集不到足够的给养。
为了能在北满近似乎残酷的冬季中让部队生存下来,就算这位代理军长明知道是龙潭虎穴也只能硬着头皮去闯。不过这位代理军长倒也算是一员虎将,采取调虎离山的办法,虚张声势将驻扎在目标的日伪军大部调离,自己亲自指挥七军的一个主力师趁虚攻克了目标。
此战虽然筹集到了足够的给养与物资,但在撤退的途中被日伪军骑兵追上。为了掩护这些保障七军过冬的物资,这位代理军长亲自带领两个主力团断后。
经过半天苦战,物资虽然保住,但终归因为实力过于悬殊,掩护部队全军覆灭。这位代理军长与大部战士牺牲,少部分战士被打散。
这些被打散的三十多名战士后在一名团政委收拢之下虽重新集结起来,但因后路被切断只能南下寻找二路军总部。
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在方正以东南山区一处新建的秘营中找到了总指挥留下的少数留守部队。而此时,南下的三十多名战士,因为饥寒交迫,极难筹集到给养,到达方正的时候,因为冻饿牺牲甚多,已经不足半数。
为了向总指挥汇报七军的情况,也因留守部队本就不充足补给维持自身尚且困难,在根本就解决不了七军部队的给养。这位团政委只能带着这个七军主力师剩下的最后这十五人由二路军总部交通员护送南下,继续寻找总指挥。
因为日伪军对宁安西南山区封锁极严,他们对地形又不熟悉,在封锁线整整转悠了十日,才从一名采参老客的口中,得知一条进山的小路。而仅仅就在这几天中,仅剩的十余名战士因为冻、饿,又牺牲了四名。等他们在杨震处找到总指挥后,七军的两个建制最完整的主力团已经剩下不到十人。
听到这位团政委的汇报,在看看眼前作为七军主力三师的两个团仅剩的这不到十名战士,总指挥的眼前一黑,几乎晕倒。对于已经损失余烬的二路军来说,在五军部分西征失散部队还不知道去向的时候,还勉强保持着建制的七军几乎是总指挥战斗下去的唯一希望。
虽说七军在今年日伪军对下江地区的大举清剿中损失惨重,部队实力由千余人急剧将至目前的二百多人,但总体实力却依旧是二路军中最多的,同时也是建制最完整。
虽然七军在撤到同江、富锦地区后,因部队损失巨大而缩编成了两个师,但实力和骨干尚存。尤其在四军全军覆灭,五军大部损失,一部下落不明,唯一一个西征时留守在下江的三师也几乎全部损失的情况之下,成为二路军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一个军。
但这一次七军二百多人,却一下去折损近半,军长也阵亡,这一下子七军本来就已经很不足的元气又一次大伤。缩编后的五个团,仅剩下了三个。甚至可以说十去其四。这还是自己知道的伤亡,还有作为佯动的其余部队伤亡,还没有包括在内。刨除此战伤亡的部队,七军仅剩下的这一百多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总指挥心知肚明。
总指挥现在心中最担忧的在七军严重受挫,曾经兵强马壮的二路军部队已经所剩无几的情况之下,下江地区的抗战局势究竟该如何走向何方。而七军剩余部队的安危,对于总指挥来说反倒不是太过于忧虑。
七军军长虽然阵亡,但自己那位兼任七军党特委书记的云南讲武堂同学,七军创始人的参谋长还在。只要有他在,七军剩余部队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但对于总指挥来说,七军今后的出路却是他急需面对的。
第109章章南下(一)
相对于心中在七军失败后,对下江与东满地区抗日形势走向更加忧虑的总指挥来说,在见到这些突围出来,从中苏边境的富锦、同江千里迢迢赶到宁安的七军官兵之后,杨震心中与其说是震惊,还不如说是苦涩不已。
看着这些衣不遮体,比总指挥带领的五军三师余部撤到老黑顶子秘营时还狼狈的战士,杨震尽管心中已经有些放开,但仍旧摇头叹息不已。
不过这个军长牺牲,七军残余部队所剩不过百余人,几乎已经可以说是失败结局无论是对七军也好,二路军也好,乃至对整个东满地区的抗日的大局也好,都可谓损失惨重。
但唯一收益的貌似只有那位已经牺牲的七军代理军长。至少这次他不会像后世自己所知道的那样,死的除了几个当事人之外,就连他们的上级都稀里糊涂。
据杨震在后世所知,这位代理军长既没有叛变,但也没有能幸存下来,更是没有与其他大部分抗联将领那样,战死在沙场之上。而是在后来死在了自己人手中。成为抗联历史上被错杀的第二位军级干部。
虽说杀他的原因一直含糊不清,但据后世那些转家、叫兽研究恐怕与七军自建立起来一直不断的内耗不无关系。
这中间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因为当事人已经大多因为各种原因牺牲,幸存者又大多是朝鲜人,在抗战结束之后大多回国,并身居高位,真实的情况一直含糊不清。即便号称对抗联研究最深的学者,一时也无法给出真实的答案。
尽管七军现在成了这个样子,对于抗日大局来说,是严重的损失。但不管怎么说对于一名军人来说,死在战场之上的结局终归还是好于死在自己人手中。
七军主力大部损失究竟会给下江地区的抗日局面带来多大的危害,杨震一时还无法估算出来。他知道的是,自己预想中的先南下敦化境内,打上几仗调动日伪军封锁兵力之后,东进至下江地区,与二路军留在下江地区的不对配合作战的计划随着七军主力被重创,只能改变。若是按照原计划东进,那么下江的局面只能靠自己支撑了,只能孤军作战了。
送走因二路军最后一支仅存的主力七军受到重创,而显得忧心忡忡的总指挥回去休息,并再三交代李延平好好陪伴之后,留在作战室的杨震与郭炳勋,以及前来汇报战前物资准备情况的彭定杰都相对无言。
沉默良久,郭炳勋看了看杨震有些低落的情绪,略微犹豫了一下道:“团长,您看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还是按照原计划在调动日伪军兵力之后,继续东进至下江地区?若是继续东进,团长,随着七军的损失,我军已经失去一切支撑点。”
“没有了抗联的配合,我们不仅敌情不明,甚至只能是孤军作战。一旦有失?团长,请你三思。这一千多人,是我们的根本,也是我们最后的本钱。”
听罢郭炳勋忧虑,杨震站起身来走到地图之前,凝视良久,咬咬牙道:“老郭,我的意见是行动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先南下,在敦化境内打上几仗,将日伪军的封锁线撕扯开之后,我军主力东进,跳到牡丹江以东活动。”
“我们不可能长期困守在这深山老林之中,终归还是要跳出去的。部队要发展、壮大,在这里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就算下江地区还有抗联的部队在活动,按照抗联的情况来看,我们主要还是要立足依靠自己,独立作战。”
“说实在的,老郭,现在的形势对我们来说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困境。日伪军完成其对敦化境内的扫荡之后,视线迟早要转向宁安地区。与其被动的等日伪军找上门来,我们还不如主动跳出去,寻找战机。”
说到这里,杨震一拳头狠狠的砸在墙上的地图上道:“于困境中求胜算,对于我们来说,只能赌一把。赢了,部队发展壮大。输了,大不了一无所有。比起在集中营内牺牲的战友,我们多活了半年的时间,够格了。”
对于杨震有些破釜沉舟的回答,郭炳勋沉默了一下道:“我也觉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上一把。只是,没有了情报的支撑,我们作战会受到极大的束缚,就像盲人摸象一般。没有了可靠的情报支撑,我们贸然出击下江地区等于是九死一生。团长,您不会真不记得二路军的西征失利的真正原因吧?”
“怎么不记得,但眼下的形势对于我们已经来说别无退路。只有打出去,才能发展、壮大自己。不走,只能困守在这深山老林之中坐以待毙。日伪军在完成对敦化北部的清剿之后,很快便会将视线转向宁安南部山区的。至于情报,现在只能依靠你的电台与李明瑞他们了。尤其是战术侦察,我们只能依靠他们。”
犹豫了一下,杨震最后还是下定决心道:“老郭,从现在开始,你的这几部电台要二十四小时开机。无论能不能破译日伪军的电报,但所有日伪军之间的无线通讯都要尽可能的截下来。”
“另外,抓紧时间与李明瑞沟通。无论他们能不能与黄大力他们汇合,但三天之内要将敦化北部的大致敌情给我摸清楚。告诉他们,两天以后,部队要全员南下。”
说到这里,杨震道:“要想打破眼下的困局,我们只能跳出内线,到外线作战。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了后路。成也好,败也好,我们只能一搏。无论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险恶的情况,我们也只能义无反顾的往前闯。人挪活,树挪死。走出去,也许还有一条出路。一个字,打。”
对于杨震这种近似于鱼死网破的想法,郭炳勋知道这不是杨震在冒险,是自己一方已经是没有了一切的退路。险境中求生存,这也是这支部队目前唯一的选择。
这次李明瑞的回电没有让杨震与郭炳勋失望。还没有待郭炳勋将杨震的命令发给李明瑞,他的汇报的电报却先达到。
看罢李明瑞的这次汇报得很详细的电报,杨震面上一直严峻的表情略微缓解了一点之后,将电报交给郭邴勋道:“告诉部队,准备作战。明天除了留下两个排与老彭担任留守之后,全部南下作战。”
作为协助李延平分管政治工作,主管后勤的政治部主任,彭定杰在经验上还有些稍显得稚嫩之外,倒是进到了一个合格的政工人员的责任。除了极少数的时候,从不干涉军事主官的工作。
但听到杨震的计划之后,彭定杰却是表示出了激烈的反对。在他看来南下敦化作战若是还能说打破困境的无奈之举的话,此时部队跳到下江作战,与自寻死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四军西征之中除了剩下几个人之外,全军覆灭。五军大部牺牲,少部叛变,部分失去联系,剩下的部队连维持局面都算不上。如今七军剩余部队又损失惨重,部队一旦出下江可以说是孤军作战。
以千余兵力面对下江地区数万装备精良,机动能力极强的日伪军,对于这支部队意味着什么,对于即便是不算太精通军事,但好赖也在抗联中打磨了数年的彭定杰来说,也清楚的很。
杨震与郭炳勋都没有想到一向温和,几乎从不干涉军事主官行动的彭定杰会对此次行动如此激烈的反对。
看着表面出乎意料的彭定杰,杨震无奈的笑笑,递过一杯水后道:“老彭,说说你的想法,沉住气。”
“团长,你将首战选择南下敦化境内作战,我没有什么意见。那里地广人稀,山高林密,很适合我们以弱胜强。但之后东进,我有些不同意见。”
“下江地区的二路军损失惨重,已经几无战力。我们东进,可以说失去了一切可能的支撑点。补给、敌情对我们来说,一切皆是陌生。与其冒险出击下江地区,不如北进,与三路军汇合。”
“三路军的情况虽然现在还不清楚,但三军一直是北满、东满地区的绝对主力。无论是人数、战斗力,还是兵力,都稳居抗联各军之冠。六军的战斗力也不低。原来三路军总指挥为三路军的底子打的可是相当的好。”
“我们北进与三路军汇合,可以相互配合,互为支撑。至少可以避免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团长、老郭,我虽然对军事并不算擅长,但也能看出此时我们东进,可以说是一步死棋。甚至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
对于彭定杰南下之后,不东进,转为北进的建议,沉思良久,杨震却是摇摇头道:“老彭,你提出的北进与三路军相互依靠的建议,想法不错。但实行的可能性并不大。”
“北进,先不说这一路上敌情如何,就是三路军的确切位置,我们都不清楚。找不到三路军,我们北进的最大优势便失去了意义。日伪军对下江地区大举围剿,他们能放过活动在北满的三路军?二路军为了打破日伪军的围剿,先南征又西征,谁能保证三路军不在严峻的敌情面前转移?”
“我们东进看起来的确失去了所有的支撑点,但正是这一点却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所在。下江地区的抗联,现在大部失败,小部转移,剩余部队已经难以对敌人形成任何威胁。日伪军三八年对下江地区的清剿,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