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第373节

“行了,你去忙吧我自己在花园里逛逛就行了!”善解人意的莫小怜将柴东亮推开,笑着走向在湖心亭里心事重重的吴美琪。

柴东亮本想再装一会儿模范丈夫但是一屁股的公务令他实在没心情匆匆忙忙的走向怀仁堂二楼的办公室。

公案上早已堆起小山般的案犊,几乎清一色都是各地学生闹事的报告。江准军在青岛的大胜,激励起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点燃了民族主义的冲天大火。老百姓再也无法忍受在自己的国土上有洋人租界的存在,收复所有租界、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还有很多极端分子喊出了要将所有外国人赶出中国的口号。

更可怕的是,游行的学生和民众,不但冲击外国租界和公使馆、领事馆、教堂,还包括了洋行以及大部分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的企业。

学生们在商业街上挨门挨户的捏查洋货然后堆积在大街上焚烧。店主敢怒而不敢言,只能默默的看着被烧掉的物资的垂泪。

这些人打着爱国的口号,连警察都不敢阻拦他们,上海警察厅的巡警上街维护秩序结果不少人干脆把警服都脱了,加入了游行的队伍。

虞恰卿这些买办们也不是吃素的,重金招募的商团、镖师荷枪实弹维护租界的治安,双方剑拔弩张。学生们的不理智举动,把洋行的中国商人、买办推向了洋人一边。更令柴东亮忧心的是,中国凡是有点规模的工商业几乎都和洋人有千丝万偻的关系。别的企业不说,柴东亮自己的光华集团、光华银行,芜湖工业园,哪个没有洋人的股份?

柴东亮处心积虑谋划许久的收复青岛之战,虽然战场上大获全胜,但是却不知不觉的煽动起了偏狭的民族情御“这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

无般无奈之下柴东亮亲自颁布了宵禁令,命令军队走上街头维护各大城市的治安,保护外国侨民和本国的商人,同时颁布了大总统令令,所有学生的游行必须提前在警察厅备案,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否则将被逮捕。

凭借在青岛之战中收获的巨大声望,柴东亮勉强将这股风湘压了下去,但是他不敢掉以轻心,天知道被压抑的民族情绪哪一天又会委新爆发!自己能压住一次、两次,但是长此以往的话,连自己的声望都会受到巨大的损害。

一向同情学生的报界开始隐晦的批评柴东亮是在替洋人张目.替有钱有势的财主们撑腰,更有些一向比较牛逼笔头子不饶人的记者.公开在报纸上宣称,柴东亮本人就是光华集团的幕后大老板,所以屁股坐歪了。

因为杀害法国驻天津领事而被抓的几个学生和暴民,被当作了民族英雄,学生虽然暂时被封闭在校园里出不来,但是天津、北京的大中学校里,到处张贴横幅,向这些人表示敬意和声援。

在这些精英人物看来,法律是对付升斗小民的,他们这些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刑不上大夫的特权人物,况且他们干的是爱国举动“..谁敢说爱国有罪?

柴东亮也发了狠,要杀一杀这股邪火,他把上海警察厅的厅长杨梆子杨以德调到北京,担任了巡警部的副部长兼京畿警察厅的厅长,让这位心根手辣又有一股子邪气的家伙,以毒攻毒对付那些仗着公众和报界的宠爱而无法无天的学生。柴东亮又亲自在《申报》上发表一篇署名文章,申明了法律至高和司法独立原则,同时拿出自己当初在安庆违反交通规则被处罚当作了案例。

天津、北京的地方法院的法官大部分都是留学欧美回来的,他们当初敢传唤国务总理赵秉钧,还会真怕了几个嘴边的毛还没长齐的学生和手无缚鸡之力的教授?再说了,柴大

总统当初都被几个小小的巡警抓过,他老人家都能被审判,几个学生算个屁?

杨以德最初就是天津警察厅的厅长,人头地头都极为熟捻。横行数十年天津卫数十年,连李鸿章、袁世凯都毫无办法的混混们都被他收拾的老老实实,何况几个乳臭未干的学生?

他一出手形式立刻为之一变,一干嫌疑人该抓的抓.该审的审,牛逼哄哄的学生们见到这位当初威震天津卫的杨梆子,吓的腿都软了。没费什么力气就拿到了真凭实据.杨梆子将证据移交给法庭,然后全文字o乐呵呵的跑到北京城。

从上海警察厅的厅长每升巡警部的副部长,把杨梆子的鼻涕泡都美出来了。

顾维钧则每天和洋人公使们泡在一起,给这些闹翻了天的学生们擦屁股。幸好欧洲都打乱套了,列强自顾不暇,实在不愿意为了一点小、事儿再给自己树立一个敌人。不过各国都拿北京、天津的动乱作为借口,要求中国出口先进武器和转让最新技术。法国公使格伦在青岛得罪了柴东亮,正在懊恼之际,却偏偏死了个领事。格伦公使顿时情绪大振,以苦主的身份理直气壮的要求中国政府出口最新式武器,以弥补法兰西共和国受伤的心灵。

顾维钧冷汗淋漓,幸好是青岛之战中,中**队表现出了强悍的实力,令列强不得不正视,同时也想拉拢中国加入己方,算是有求于中国,再加上欧州战火漫天分身乏术。否则的话,没准八国联军都组织起来了,那真是国家、民族的大不幸!

以爱国之名行害国之事,将法异视为无物,真是莫大的悲哀!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竟然变成了义和团,不得不说民国初年的教育是相当失败的!

批阅完了公文,天已经黑了,柴东亮泡了一杯咖啡.揉揉发胀的眼睛长舒了一口气。

喝了两口咖啡,柴东亮悠闲的把脚翘在了办公桌上,半躺半坐在白色真皮椅子上。自打来到北京,他的心情就没怎么好过。

柴东亮一向很不喜欢北京,首先是肮脏狭窄的街道,每当看见街头浊水横流黄白之物遍地,行人掩鼻而过的景象,他就恨不得干脆用推土机把北京城都推平。穿越之前,看到那些强拆的事情,柴东亮就怒火中烧,但是当他自己掌握了绝对权力之后,看到残破的北京城,也油然升起了将整个北京拆平,重新建设一个漂亮、干净的新城市的冲动。

北京的肮脏和破败还不是最令他难以忍受的,更令他讨厌的是,北京城数百年帝都,人们习惯了围绕权力旋转,人人都想当官。官员成为整个社会的中心,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平等概念。

这令在二十一世纪和在安庆、芜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柴东亮很不习惯。二十一世纪固然也是权力等级社会,但是起码的社会组织结构还是正常的,安庆、芜湖、上海这些临海、临江的城市,工商业相对比较发达,不少商人还都有红顶子。可是毕竟在商言商,除了当铺的朝奉之外,还有哪个行业的商人敢对客人摆一张臭脸的?

安微、江西的中学生各个晒的黑漆麻乌,但是眸子清澈如水,而且各个像牛按般健壮,但是却对制度非常尊重,街上几乎看不到横穿马路的景象。江准的老百姓觉得将孩子送到技工学校学习手艺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技工的工钱比公务员还要高一截,有什么丢人的?而且在柴东亮的潜移默化之下,江准的年轻人有一种大机械崇拜,觉得开飞机、拖拉机、载重丰车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工作,一旦有了这样的职业,媒婆就能踢烂家里的门槛。大学里的学生,学习商业和工业的远远超过愿意当官的,江淮的精英人物中,第三流的才愿意去考公务员混一口清闲饭吃,有点本事的都想办工厂、当买办。

北京则恰恰相反,中学生白暂赢弱手无缚鸡之力却又牛气冲天.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一套,除了考大学留洋之外对其他的出路不屑一顾,让他们当技工比让母猪上树还难,大学生则喜欢夸夸其谈没有半点实际,指点江山说的头头是道,但是真正的学问就是麻绳穿豆腐,提都不要提!

他们对于国家急需的建筑、工业、化学、物理等实用学科没有半点兴趣,唯一的想法就是出将入相,似乎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下九流。哪怕是学习理工科的也是满嘴的跑火车,口号喊的震天响但是学业却没有多大的长进。各大大中学校老师、教授中充斥着从日本归国的留学生,这些人在日本多年却几乎没几个人会说日语的,学业更是一塌糊涂,在柴东亮看来.这些人当老师简直是误人子弟。但是这些日本归国的留学生,讲起革命理论倒是振振有词,似乎辛亥革命就是他们发动的一般,煽乎的青年学子热血,拿他们当革命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却根本没有人在意革命中那些死去的士兵和无辜百姓,仿佛这些人天生就是该为精英送命的炮灰。

如果没牟这些当老师的胡说八道,学生们也不会脑残到冲击在京的外国公使馆和各地的领事馆。

柴东亮见过的北京大学生,总觉得这些人

如果再提个鸟笼子.演清末的八旗大爷都不用化妆n

不单单是北京,事实上整个北中国的大城市都是如此,充斥着一股中世界的陈腐味道,哪怕是民国换了大清,都没有半点变化。

柴东亮感觉,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智商和庚子年的义和团没什么两样,而更缺德的是怂恿他们去送死的那些人!

其心可诛!

但是柴东亮对这些人还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两万多日本归国学生,把持了各个大学的教学岗位,几乎包揽了各地的报馆主笔的职务.说穿了就是他们控制了舆论。一旦得罪了他们,就等着被举国的报纸抹黑吧,就算是你是香饽饽都能被他们说成是臭狗屎。如果迎合了他们,哪怕你祸国殃民都能被他们美化成民族英雄。

在柴东亮的记忆中,另外一个时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五四运动中被暴打的曹汝霜、章宗祥、陆宗舆等“汉奸”,在日本侵华的时候都保持了文人风骨和民族气节,即使曹汝霜被日本人逼着当了个所谓的“中日恳谈会”的会长,也从来都不肯到任。反而是气势汹汹痛斥卖国贼又放火烧了赵家楼的梅思平,却是个铁杆汉奸,抗战结束之后被枪毙。

张学良组织的那个所谓的“抗日同志会”,因为在西安抓了蒋介石名声大噪,但是其中的高层人物如孙鸣九、苗剑秋、应德田等人几乎无一例外的当了汉奸。老蒋虽然是个治国无方的混账,但是却一直坚持抵抗。

令柴东亮感到好笑的是,孙鸣九抓蒋介石的时候还苦口婆心的劝蒋介石抗日,那一刻他恐怕都觉得自己被文天祥、岳飞附体了吧?

曾经因为反对学生运动,被鲁迅大神骂的狗血淋头的杨荫榆,更是为了保护学生,以中年妇女赢弱之躯直面日寇的屠刀,被日本人用刺刀挑死,鲜血染红了秦淮河的碧水。

历史往往是这么吊诡,孙铭九这样的汉奸居然活到了九十二岁,而且后半辈子还享尽荣华富贵,而杨荫榆却因为被鲁迅大神骂过.所以直到二十一世界,仍然放在教科书上当反面典型遭人唾弃。

嘴上的爱国是最容易的,当需要拿出行动的时候,别说是效法杨荫榆为保护学子而死,就是像曹汝霜那样和日本人软磨硬泡,恐怕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柴东亮想来想去,最终得出的结论还是老一套,这种被刻意煽动起来的爱国情绪不值一提,真正想让人民爱这个国家,并愿意在危难之时挺芽而出保护这个国家,只能是给予人民切身的利益,就像自己曾经在安徽、江西曾经做过的那样,让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铃铃铃!”

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柴东亮接起来一听,是祁海山打开的。

“海山,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大总统,日军俘虏明石元二郎想求见你!”

柴东亮一愣:“他一个战犯见我干什么?我不是说过了,把这些日本战俘全部送到奉天和蒙古做苦役吗?怎么,还没动身?”

祁海山迟疑片刻之后道:“都督,不,大总统,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柴东亮笑道:“你怎么变得婆婆妈妈的,有话就说。”

祁海山笑了笑:“我和陆凯商量了一下,我们觉得这些战俘送去做苦役有些可惜了。”

“哦,那你们是怎么想的?说出来听听!”

首节上一节373/39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