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第168节

“塔夫脱总统的金元外交,果然是名不虚传啊???美国佬真他祖母的有钱”柴东亮暗暗咂舌。

《伯利恒合同》名义上是一份商业合同,却带有极强的政治目的,拉拢中国对抗日英同盟,同时扼制俄国???这就是一份打着商业合同的幌子,实则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密约啊

这个计划完成之日,中国在工业和海军实力上将把劲敌日本压的死死的,中国将由传统的农业国一跃成为新兴的工业强国

这份合同的重要性,几乎可以和另外一个时空,新中国建国的时候,苏联援华的一百五十七项大型工业项目相提并论,所不同的是,那份援助是中国人付出了几十万伤亡的抗美援朝战争之后,用华夏男儿的血肉换来的,而这份则是美国人为了在太平洋上的利益,主动抛出的。

三千万美金的贷款,全套的工业体系???这个诱惑几乎是无法抗拒的

利息不高,对中国绝对有利,建设所需材料全部采购美国货,这对伯利恒公司也非常有利,又达到了塔夫脱总统资本输出的金元外交的目的,可以算是三方皆大欢喜的一份计划。

嘉乐恒肯拿出这份《伯利恒合同》,绝对不是逼自己买下“飞鸿”号巡洋舰那么简单

柴东亮看完之后,微笑着递给了嘉乐恒:“这是伯利恒公司和清政府的合同,似乎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吧?”

嘉乐恒的眼珠子都差点掉了出来,怔怔的道:“您的意思是拒绝?”

柴东亮笑道:“公使先生可以这么理解。”

程璧光将合同拿过手看了几眼,惊呼道:“都督,这买卖合算啊”

除了载洵和时任大清水师提督的萨镇冰之外,中国几乎无人知晓《伯利恒合同》的存在,程璧光虽然是海军将领,也是头一次看见这份如此宏伟的计划。天啊,八艘无畏级战列舰、二十艘装甲巡洋舰、十艘辅助舰???一百艘的潜水艇

程璧光在甲午海战的时候是广东水师广丙号快船的管带,眼看大战在即,他主动请缨帮助北洋水师作战。甲午战败之后,因为程璧光不是北洋的人,所以决定由他送交投降书给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

捧着请降书的那刻,成了程璧光一生难以磨灭的耻辱,这种奇耻大辱只有将日本联合舰队埋葬在海底,才能洗刷干净。而此刻这个机会似乎就在眼前,程璧光激动的有些难以自持了

统帅这么大的一支舰队,对任何一个海军的将领来说都是无比幸福的事情???柴东亮居然要拒绝?

程璧光几乎想拍案而起,和这个脑筋不灵光的上司翻脸

嘉乐恒恢复了平静,耸耸肩膀道:“我亲爱的将军,您的部下都看出来这份合同对贵国极为有利,相信以您的睿智,不会看不懂吧?况且您并不是伯利恒公司唯一的合作人选???比如北方的袁世凯大总统或者是暂时蛰伏的孙文先生”

柴东亮左手的食中两指并拢,用指关节敲着桌上的合同,冷笑道:“公使先生,如果您愿意和袁世凯、孙先生合作,恐怕这份合同早就已经开始执行了吧?那你还有必要来找我吗?”

一句话打到嘉乐恒公使的痛处,袁世凯是亲英国的,和日本人的关系也还算不错,日本公使林权助一向和袁世凯称兄道弟,把《伯利恒合同》拿给袁世凯的话,不出三天东京和伦敦就会闹翻了天,美国在远东还没有对抗大英帝国的力量。否则的话《伯利恒合同》也不会是一份密约了,而且还要套上商业合同的伪装。孙文等**党的身边更是布满了日本人的探子,宫崎滔天、平山周、北一辉,成批的日本人簇拥在孙文、黄兴、宋教仁身边。他显然也不是个执行密约的合适人选。除了袁世凯、孙文这位,另外一位实力派人物黎元洪被困在北京,形同软禁。

嘉乐恒悲哀的发现,偌大的中国,除了柴东亮之外,他真的还找不到更合适的合作伙伴了???捧着猪头竟然找不到庙门

这份合同如果执行了,将在中日之间引发一场大规模的军备竞赛,甚至是全面战争???不论是军备竞赛还是全面战争,都会打破远东的局势,制约日本的发展,而这对美国是极为有利的???美国人拿的出这么多的钱,但是中国无法冒这么大的险,我个人无权决定中国四万万人的命运,更无权让中国陷入战火中”

程璧光的脸色陡然一变,他这才明白柴东亮为什么如此坚决,如果日本人被中美间的合作刺激的发疯,以长江舰队目前的实力如何抗衡日本联合舰队?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固然会制约日本的发展,但是更会彻底毁掉风雨飘摇的中国。

崇尚孤立主义的美国,是不会出兵保护中国人的

嘉乐恒心里一惊,对面的这个看起来非常年轻的将军,竟然瞬间就看透了美国的战略意图???这是个难以对付的家伙

“我亲爱的将军,中国是个大国,必须有足以匹配大国地位的海军,才能保护中国的海上利益。”

柴东亮淡然一笑:“我还没有那么多的海上利益需要保护,河里的鱼就是贪图一口鱼饵,才成了别人的盘中美餐。”

话音未落,柴东亮突然打了个冷战,他猛然醒悟了,这份《伯利恒合同》规定,中国所建造的军舰包括上面的枪炮,都要采用美国标准生产???而现在国际上海军建设军舰采用的通行标准是英国的,火炮则以英国阿姆斯特丹公司的标准作为国际标准。

第一流的工业国家制定标准,二流的工业强国推广品牌,三流的搞制造。

柴东亮终于弄懂了,美国人拉拢中国结成太平洋联盟制约日英同盟并不是最重要的目标,它最大的目的是在全世界推行它的工业标准,让未来的世界按照美国的标准制定工业标准。

美国人拿出大把的美元支持中国发展工业,可不是打算学雷锋,而是复制一个以美国标准作为制造业标准的工业国,达到推广美国标准的目的。

拥有国际标准就等同于控制了世界的制造业,当新兴的工业强国即将迎头赶上的时候,拥有国际标准的国家可以通过修订标准达到遏制竞争对手的目的,使得对方的努力如同拳手奋力一拳却打到棉花包上,空有力气却无处使用。好比是赛跑,当你终于超过对上即将冲到终点的时候,裁判却告诉你,你跑错了方向,令你无论如何都无法追上对方的脚步。

在另外一个时空,二十一世纪的美国便是如此,它的制造业大部分都转移到了国外,但是并不妨碍它是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而几乎耗尽了资源的中国则被牢牢的锁定在产业链的最低端???美国,真是个雄心勃勃的国家啊

美国的崛起,真不是侥幸

第一百五十四章希望

第一百五十四章希望

不论嘴上如何强硬,柴东亮依然无法拒绝《伯利恒合同》的诱惑,结果双方磋商之后,伯利恒钢铁公司将合同原文照搬,只是签订合同的对手不再是清朝政府,而是上海的光华集团总公司。将这份国家间的密约,抹上了一层商业合同的保护色。按照合同的规定,所有资金都属于专项贷款,必须按照国际会计审计原则,由伯利恒公司派驻中国的商务代表监督使用,柴东亮和安徽军谘府不得任意挪用一分钱。

当然,这份合同依然是绝密,柴东亮授意在报纸上轻描淡写的刊载了一则消息,上海光华集团总公司接到了来自南美的订单,为智利海军生产两艘排水量四千八百吨的重型装甲巡洋舰。毫无疑问,这是柴东亮和伯利恒公司联手做的套,掩盖中美两国合作建设新式海军的计划。既然需要为智利海军建造军舰,那么上海光华造船厂和兵工厂的改扩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于使用美国技术改造,那也是商家自己的决定,和政府扯不上任何关系。而且还对外宣称,重要零部件全部是进口的,光华造船厂只是生产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的船体部分。

柴东亮深知,《伯利恒合同》一旦公开,老百姓知道了这笔贷款还得由美国人监督使用,自己的脑袋上肯定被扣上一顶汉奸的帽子。中国人不懂得国际会计原则,总觉得借来的钱得由自己随意使用,否则就是丧权辱国???外面早就传闻柴东亮是上海光华集团总公司的幕后大老板了,汉奸的帽子扣上之后想摘下就难了

只是柴东亮否决了现在就建设大型军港的建议,这样对日本人和袁世凯的刺激太大了,有些得不偿失。况且,柴东亮一直在芜湖秘密研制新式水上飞机和鹰式V型十二缸发动机,一旦成功之后就要装备水上航母编队,没必要搞一堆战列舰、巡洋舰出去招摇。真正令柴东亮心动不已的是,通过《伯利恒合同》的贷款和技术引进,一次性的在中国建设出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等全套工业体系。

只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柴东亮就可以在安徽和上海建设起全套的工业体系。这是书友群都无法提供的帮助,书友再厉害,也送不来三千万的美金啊

至于现在全盘照搬美国标准,也是无奈之举,谁让中国的实业底子太薄,国家又太穷呢

消息一经传开,这样一份订单,显然还不至于令列强产生太大的反应,洋人报纸也只是在缝隙中转载了这条新闻。国内报纸却顿时就炸了锅,光华造船厂为美国人生产四艘万吨运输船,只是引发了国人的自豪感,而替智利海军生产重型装甲巡洋舰则令国人的情绪极为复杂,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实业腾飞的标志,更多的人则认为上海光华造船厂有能力制造这么大的军舰,却不为中国的海防做出贡献,和汉奸无异

各界纷纷呼吁北京临时政府出资买下这艘即将建造的军舰,增强国内的海军力量。把袁世凯和海军部总长刘冠雄的头都吵大了。现在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如果善后大借款不能在短期内解决,袁世凯这个大总统不用别人撵他,自己就得下台。哪里还拿的出钱买这艘尚且停留在图纸上的军舰。

最终的结果是,柴东亮心不甘情不愿的用美国人贷款买下了这艘价格昂贵的“飞鸿”号,而英国和奥匈帝国看出了便宜,纷纷派代表来到安庆,要求柴东亮将另外几艘他们替清朝政府建造的军舰也按照合同价买下,气的柴东亮摔了一溜儿茶杯。

美国公使嘉乐恒在安徽和上海考察之后,被柴东亮拥有的巨大潜力震惊了。太平府被提升为马鞍山经济专区,行政等级和省府安庆相同,在马鞍山一个巨大的煤钢联合体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等到建成之日,柴东亮将拥有远东最大的钢铁厂。在上海的光华钢铁公司冶炼的特种钢材虽然数量还不太大,但是门类齐全而且很多种合金钢的品质远远超过了美国的匹兹堡。马小辫提供的那套钢铁屈服强度和金属配比的资料,虽然是前苏联从德国引进又转交中国的,但是也领先这个世界二十年了

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商务代表天天泡在军谘府,请求柴东亮转让专利技术。在矿山、水泥粉碎、研磨设备上,光华集团更是拥有毫无置疑的世界领先技术。伯利恒公司率先一次性订购了一百六十套机立窑水泥设备,等到投产之后,美国的水泥生产将被他们彻底垄断。伯利恒钢铁公司再不敢把光华集团当作无足轻重的盟友,而是重要的合作伙伴,甚至提出了双方股权互换,彼此在对方公司拥有股票的建议。

伯利恒公司原本是带有推行美国标准的政治目的的,但是精明的美国商人却在第一时间引进了光华集团的标准。西历一九一二年,九月十五日,从这一天开始,伯利恒公司制造的破碎机、球磨机等设备,将按照光华集团的标准生产,相信不久的将来,整个美国的矿山研磨设备,都将采用光华集团的标准。换言之,光华集团的矿山研磨设备标准,将成为中国和美国共同采用的国际标准。

在伯利恒公司这种大财团看来,美国政府就是给他们打工的,商业利益高于一切???让政治目的见鬼去吧

嘉乐恒在考察中发现,柴东亮并不是像满清的地方大员那样大力兴办官办企业,而是提供一些关键技术和部分的启动资金,然后巧妙的给予商人资本一些推动力,企业自然就会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

在安庆和芜湖,他看见军谘府的工作人员正在给老百姓放电影,内容则是教他们如何选举区长和区议员。区政府和区议会的权力范围被清晰的传递给每个老百姓,让他们知道自己将来选举出来的区长和议员是干什么的,能为自己谋取什么样的利益。准备竞选区长的人在街头发布演讲,承诺如果自己当选将会建设图书馆、养老院、幼儿园等公共设施,为学校的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条件。

嘉乐恒惊喜的发现,柴东亮所做的一切竟然和自己的主张不谋而合。在辛亥**之后,嘉乐恒敏感的发现,中国进入宪政国家最大的阻力不是颟顸的清政府,而是那些议员不具有代表性,和老百姓完全脱节。自打清朝资政院开始,中国新兴的立法机关的权力就开始膨胀。大清的资政院竟然因为四川路权的问题,集体投票通过决议,要求大清政府判处盛宣怀死刑。当时各国驻京公使一片哗然,他们实在无法理解,一个立法机关居然要行使法院的职权进入民国之后,参议院的权力更是无限度的扩大,政府和总统成了橡皮图章,仅仅半年的时间,两任内阁倒台,袁世凯更是缩手缩脚寸步难行。

日本、美国、德国都毫不客气的指出,改革,尤其政改,正在成为地方分离主义势力得心应手的工具。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家不仅没有凝聚,相反更加涣散。以民主为导向的宪政彻底走样为政治帮派之间的火并,无数小的**团体、党派纷纷冒头,一边用宪政为掩护,从强者碗里分羹,一边在内部全套照搬**的作风,关起门来过过“小皇上”的瘾,并日思夜想“彼可取而代之”。

嘉乐恒和美国政府达成了悲观的共识,中国只有由一个强势人物引领,才能避免分裂和混乱???宪政这种高级玩意儿,中国人暂时还学不会所以,辛亥**之后,美国也不得不屈从英国人的意思,支持了袁世凯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但是在安徽,嘉乐恒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情景,柴东亮推行的区议会和区政府选举,严格的规定了他们各自的权力范围,而且选举由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开化的安庆、芜湖两地开始,收获实效之后,再将区县级选举逐步扩大。

首节上一节168/39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