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蒋委员长的一通广播演讲肯定不够,还远远不够。”徐锐说,“所以我们还得想更多办法,来帮助这些个新兵蛋子,使他们从精神层面接受战士的定位,使他们在面对小鬼子时变得更有勇气,也更有攻击性。”
“那你打算怎么做?打算对他们进行诉苦运动式的教育?”何光明是西北军出身,虽然没有直接跟红军交过手,却也听说过红军的许多事迹,所以知道“诉苦动运”这套红军对付国民军的杀手锏,又说,“可现在政委也不在啊?”
徐锐摇摇头,说道:“老何,很快你就会知道了。”
话音才刚落,赛红拂便从门外走进来,兴奋的说:“刚刚接到中央通讯社的电报,因应我们大梅山广播台的战地留声,中央广播台也紧急制作了一个节目,就叫做后方来信,节目不仅采访了大量的市民,带给前线将士各种寄语,而且他们还找到了两位官兵的母亲,这两位母亲有话要对他们的儿子说。”
“马上接通中央广播台的信号,再召集皖中挺进旅全体官兵到广场!”徐锐说完,又扭头吩咐雷响,“雷子,你带警卫排做好安保工作,尤其要在各个方向弄出一点动静来,不能让小鬼子的炮兵顺着声音找到广播。”
“明白!”
“是!”
赛红拂和雷响答应一声,分头去了。
徐锐又回头对何光明说:“老何,走,跟我瞧瞧去,如果一切顺利,今晚你的1营就能够收到第一批补充兵了!”
……
把时间拨回到两小时前,武汉江汉路。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颤颤巍巍的来到了大公报社的大门前,尽管老妇人神情疲惫,甚至累得连站都站不稳了,但是从她身上还算得体的衣裳以及面对报社岗卫时的从容神态,仍可以知道她是大户人家出身,见过世面的。
报社岗卫也是个有眼力的,连忙上前问道:“老夫人,你找谁?”
老妇人扶着大门的铁栅栏弯下腰喘息片刻,然后说:“我找你们的总编辑,我听说你们大公报在收集后方声音,寄语前线的抗战将士,我这里也有几句话想要捎给前线的儿子,所以就过来问问你们总编,能不能帮我个忙?”
“没问题,没问题。”岗卫满口答应,将老妇人证进了大门,“老夫人里边请。”
岗卫已经得到指示,所有前来报社给前线抗战将士寄语的,一律不准阻挠,而且还得客客气气请入内。
岗卫陪着老妇人来到录音室时,里面已经坐了一个老妇人。
那个老妇人相比之下就显得有些衣衫褴褛,而且脸上那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皱纹也写满了生活中的苦难,一看就是个苦出身。
这会那老妇人正抱着麦克风嚎啕大哭:“六斤啊,六斤啊,娘想你啊,娘想你,你啥时候才能回来啊,你啥时候回家来呀,呜呜呜……”
老妇人泣不成声,采编小妹蹲在旁边不停的安慰。
好半天老妇才终于止住了悲声,接着说:“六斤啊,娘是真舍不得你上战场哪,可是政府说了,要是你不上,他们也不上,咱们这个国家就要亡了呀,那些小日本就要打到武汉来祸害乡亲们哪,所以,娘也只能狠心送你走了,你也别怨娘狠。”
“六斤哪,不要牵挂娘,娘现在身子骨还硬朗着呢,而且政府刚刚发了五十元,说是你的奖金,他们还说了,要是,要是,要是你不在了,他们还会再发五百元的抚恤金,娘这一辈子已经衣食无忧了,你不要担心,真的不要担心……”
“娘就是心里苦,这辈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见着你娶媳妇,再生个小子,把咱们老六家的香火传下去,呜呜……”
那个六斤的母亲被采编小妹搀扶着下去了。
另外的一个采编小妹上前来把刚进来的老妇人搀扶到了麦克风前,问道:“老夫人,你想要说点什么?”
老妇人正了正头上发髻,说道:“老身就给儿子说几句话。”
采编小妹立刻打开留声机,说:“老夫人,你说,我们给您录下来。”
“石头。”老妇人才说出个名字,眼角便已经沁出了泪花,颤声说,“六年前你执意要当兵,娘没拦你,娘也是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有所作为,不能一辈子老死户下,但是你知道吗,这些年娘是怎么熬过来的吗?”
“每次听说你们88师上前线了,娘是整宿整宿睡不着啊。”
“半年前,听说你们88师在南京全部打没了,你爹直接就病倒了。”
“你爹终究没能熬过来,在两个月前走了,还有你小妹,也走了,跟你爹前后脚走的,在黄泉路上倒也能有个伴儿。”
说到这儿,两颗晶莹的泪珠终于顺着老妇人的脸颊悄然滑落下来,旁边的几个采编小妹也是跟着落泪。
第453章 母亲的叮嘱
老妇人抹了把泪,又接着说道:“石头,你要当兵,娘不拦你,可咱们石家已经有了一个当兵的了,已经对得起国家,对得起领袖了,他们不能把我的小石头也带走啊,石头,你弟弟也偷跑去参军了,他还只有十五岁,我的小石头呀……”
说到这,老妇人终于再也忍不住了,撕心裂肺的哭起来。
旁边几个采编小妹怎么劝也劝不住,最后都跟着哭起来。
最后还是大公报总编张季左出面才终于劝住那个老妇人,张季左说:“老夫人放心,鄙人一定把贵府的实情如实上报给军政部,再请求军政部直接下令,将贵府的二公子找到,送回到老夫人您的身边。”
老妇人听了这话,才终于止住悲声。
可还是不太放心,老妇人又对着麦克风说:“石头,万一连军政部也找不回小石头,你可一定要帮娘找到他,然后替娘好好保护好他,石头,娘就这要求,一定要找到你弟弟,一定要找到你的弟弟呀,一定要保护好他……”
大公报社用的是唱片录音机,所以有着容量限制。
老妇人还没说完,一张唱片就已经用完了,所以只能到此为止。
抢在天黑之前,大公报录制完了后方来信,然后紧急送到中央广播台。
在这之前,张季左早就已经动用他在政府部门的关系,跟中央广播台沟通好,所以大公报社所录制的后方来信一经送到,便立刻被安排进行广播,为了播放这一段录音,中央广播电台甚至连日常的节目都中断了。
……
肥城原驻屯旅团司令部前的广场上,皖中挺进旅两千多官兵已经全部到齐了。
所有官兵都自发的盘腿坐在广场上,全都跷首仰望着司令部大门口那根电线柱上的广播喇叭,静静的等待着广播的开始。
皖中挺进旅的官兵们急切的想要听到来自于大后方的声音。
尤其是他们已经听说了,还会有两个母亲在广播里边说话,他们急切的想要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两个幸运儿之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些大头兵或许不识几个字,但是对家书的珍视程度却绝对不会比文化人少。
一阵刺耳的噪音过后,广播正式开始。
“中央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现在特别插播大公报社所录制的抗战特别节目,后方来信,昨天,全国各地同胞收听了大梅山广播台的战地留声节目之后,反响极其热烈,其中更有许多同胞有话想要对前线的将士们说。”
“由于设备有限,而想要跟前线将士寄语的人又实在太多,所以,我们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人,现在让我们听听第一位后方同胞的寄语,首先介绍一下,这是一位来自武汉大学的大学生,他叫做宋文。”
女播音员的声音弱下去,紧接着响起的却是个清朗的男声。
“请你转告前线的将士,让他们无论如何悠着点,千万别把小鬼子都杀光了,不然,等我参了军上了前线,可就没有鬼子杀了,那该多无聊,多无趣?”
听到这个声音,现场两千多官兵顷刻间哄笑起来,这个学生仔还真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