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隼1937 第22节

  “秦川,你留下来做教官意不意外?”

  “还真有点意外,以为咱们几个人只有你能留下。”

  “你以前是不是参加过什么特训班,或是经过什么训练?”

  “组长,实不相瞒,我除了枪法好,换枪速度快之外,好像没什么特长了。”

  关世杰听到这里后,就明白了。特务处留下做教官来的人,都是有一技之长的,比如自己在民国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就留下来教文化课,秦川枪法好,换枪速度快,就留下做行动教官。

  他还是第一次听秦川自己说枪法和换枪快这件事儿。在情报科也的确无用武之地,到显得有点屈才了。现在秦川自己说出来有这种特长,那就一定差不了,改天有时间让秦川展示一下,自己也学一学。

第43章 校舍

  临澧县立中学跟大多的学校一样,操场呈正方形以旗台为中轴线开始,被一分为二。一半用做自由活动的场所,另一半则是训练场。

  特务处前期到达的人,已经把老旧的房舍重新做了规划,并且钉上了木牌。

  学校的房屋建筑,大多是砖瓦结构。老四合院方方正正的布局,大门朝南,门两侧设有警卫室。

  进门左右侧都是前后有间距的,依次分列着三排二层青灰色的小楼。一根根涂着红漆的柏木楹柱已经斑驳,每一根柱子都悬挂着一块黑漆红字的楹联,大多写着:忠孝仁义,礼义廉耻之类的话。?

  左侧前列房屋属于生活用地,分食堂,浴室,厕所。后面则是图书馆,禁闭室和校务勤杂工的宿舍以及工具室。右侧前列房屋是汽车库,枪械弹药库,后两排是男女学员宿舍,分行动、情报、电讯三科分列。

  正南左侧是办公和教员楼,右侧则是教学楼。

  旗台伫立在办公楼和教学楼之间,一根高耸入云的旗杆上飘扬着一面青天白日旗。从远处看过去,旗帜上的图案有些模糊。

  操场坑坑洼洼,最大的水坑貌似可以养鱼,想必是附近村民在此取土所造成的。学校的房舍也已经老旧不堪,楼房尚好,只需要抹灰修补一下内外墙,粉刷一下即可。

  楼顶有漏水的地方,也需要重新铺上油毡,做一下防水。

  平房由于年久失修,修缮起来就比较麻烦,不仅屋顶需要换瓦,内外墙墙皮脱落,木制的门窗也已经腐朽,地面凹陷等都需要处理。

  学校外的围墙也已经倒塌,地面上散落着一些残砖和水泥碎块,整砖一块也见不到,想必是围墙倒塌后,被村民捡回去修了自家的房屋。

  半个月的时间,要修缮房舍,平整上万平方米的操场,工程量也非同小可。尤其是让这些学生亲自动手的情况下。

  中午在一张张课桌,竹制的椅子排成了二三十列的偌大食堂里,关世杰见到郑苹如带着丫丫正在排队打饭,就急忙走过去代替郑苹如排队,打好饭后交给了郑苹如。

  特务处行政人员和教官吃饭,有单独的窗口打饭。饭菜相同,就是省略了排队的时间。

  关世杰打好饭菜刚坐在秦川、吴彦章他们的旁边,余乐醒就带着秘书丁若平坐在了对面。

  “你是洛阳招生处的关世杰?”余乐醒问道。

  关世杰站起身立正答道:“是,长官。”

  “坐下坐下,吃饭休息时间,没必要如此。”余乐醒说:“关教官,你是带着家属来的?”

  “回主任的话,事情是这样的......”关世杰就把关丫丫和郑苹如的事情讲了一遍说:“主任若是认为不妥,我尽快把孩子送到未婚妻那里。”

  在洛阳出发的前一天,关世杰办好了领养手续,就给王招娣写了一封信,信中把自己收养了一个女儿的情况如实说了一下,并且把自己想法也表达得很清楚,希望由两个人共同来抚养这个孩子。

  这个年代的书信往来,路程上要耗费很长时间,尤其是在战乱时期,一封信的往来,大概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他要得到王招娣的首肯,才能把关丫丫送到重庆。

  “关教官颇有侠义之风,着实让人钦佩。只要不耽误工作和学习,留下也没什么。”余乐醒说:“唐书记长一直很看好你,党国的未来还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直接来找我好了。”

  “谢谢余主任。”

  关世杰听到这里才明白,原来余乐醒是唐纵的人。

  复兴社成立之初,委员长就有意扶植戴笠,却担心戴笠的资格,比不上郑介民和唐纵等这些老黄埔系的人,就自己担任社长,让戴笠担任副手。唐纵和郑介民虽有不满,但也无计可施,私下里都在培植自己的力量。

  关世杰跟随李天木已久,虽然私底下也没交流过许多,但从高亚峰、刘成功等这些人的口中,或多或少了解到一些内幕。在他穿越来的年代里,倒是读过一些关于军统局和中统局历史,以及这个时代的一些人物的传记。

  但总的来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一些历史会被杜撰,或是经过艺术加工。尽管包含着真实的成分,可水分也很足。这就需要自己去多了解,多接触,多辨别了。

  在吃饭的时候,余乐醒透露,因为情报、电讯两个部门急需一些女学员,这些天还会陆陆续续来一批女学生。教官也会增加至五六十人。有些教官可能随时调走,去执行一些特别任务。但也随时会有一些机动教官,来这里临时授课。在开学之时,处长会亲自到场主持开学仪式。

  下午两点,全体学生在操场集合。总教官谢力公让学生们,先按照各地区招生处的编组列队。根据花名册清点完人数后,把一千三百多男学员分成了十三个大队,六十多个女学员编为一个女生队。

  各个招生处的负责人和下属,暂时担任各大队的队长和副队长,待校舍整修完毕,各招生处人员没留下任教员的,则回到原单位。

  各大队划区域,完成修缮房舍和平整操场,以及更换门窗等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再由各大队长,副队长细分。

  因为女生大队的学生大多是从洛阳招生处而来,暂时关世杰兼队长,等有合适的女生人选,或是上面派来女教官再做更改。

  关世杰既要担任第一大队队长,又要兼任女生大队队长,身上的担子比其他人多了一倍。好在秦川做副队长,能替自己分担一份工作。

  所有的学生编队以后,到工具室领取铁锹,然后开始平整操场。

  复兴社特务处为整修校舍考虑得很周到,不仅配备的大量的工具,而且还派来十几辆运输车,并配备了司机。

  每个大队分到了一辆卡车,用来运输沙土、水泥、砖块等材料。工作先从平整操场开始,然后再循序渐进,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关世杰挑选了一些身强体壮的男生,由马老五带队专门负责挖取沙土装车和卸车,身体单薄的就跟女生一起,负责铺垫操场。

  郑苹如也不列外,跟其他的女生一起平整划分到自己大队的操场。关丫丫交给了关世杰看管。

  关丫丫像一只小鸟一样,围在关世杰的身边叽叽喳喳个不停。有时还捧着沙土,帮忙往坑洼之处填。

  这时,宋垣走了过来,附在关世杰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关世杰的脸上露出了惊诧的表情。

第44章 变故

  洛阳招生处的人员,除了关世杰暂任第一大队和女生大队的队长,秦川暂任副队长之外,夏鹏飞暂任第二大队队长、吴彦章任副队长。宋垣暂任第三大队队长,副队长由漯河招生处的一名下属暂任。

  宋垣在领着学生们平整操场时,发现有些学生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交头接耳。刚开始的时候,宋垣还没有在意,毕竟有些学生在家时,并没有做过此类繁重的体力工作。

  尤其是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流亡学生,可能从小到大都没摸过铁锨。干活累了,几个熟悉的人聚在一起聊聊天,然后再继续劳动也未尝不可。但宋垣发现有些学生行为有些鬼祟,一发现宋垣走进他们的身边,就立马散开开始劳动。

  宋垣总是感觉有点不对劲儿,就找到在洛阳时,一个担任小组长的男生,让他去探听一些消息。这个男生不久告诉他,有些学生在密谋逃走。

  关世杰听宋垣这样说,颇感意外。宋垣暂任的大队,也是从洛阳招生处带过来的学生,若是想逃走的话,在洛阳岂不是更方便一些?何至于等待几个月,已经来到特训班学校再逃走呢?难道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们产生了这种想法吗?

  关世杰考虑了一下,他让宋垣先注意学生们的动向,然后找到夏鹏飞和吴彦章,把宋垣找他说的事情,跟这两个人说了一下,让他们两个人也多注意一下。

  这些学生毕竟是他们从洛阳辛辛苦苦带来的,关世杰不希望到最后阶段,发生学生们集体逃走的事件。

  关世杰想,要想留住那些想逃走的学生,就是要了解清楚,这些学生为什么突然就变了卦?从根上查找原因,找到原因后再做打算。

  为此,关世杰让郑苹如、冯雪梅等几个;跟男生相处很好的女生,让她们去探听一下消息。

  傍晚待收工的时候,关世杰从几个女生口中得知:有一些男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说,特训班的性质,就是培训学生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学生们说,他们所要参加的是“军事委员会特别训练班”,而不是来接受暗杀、绑架、投毒等训练,做杀人放火的勾当。

  关世杰当然清楚,做行动特工的人员,避免不了要采用暗杀、绑架、投毒、爆炸等一些暴力手段来执行任务。

  招生时特务处可能考虑到会有学生对此反感,因此招生简章上也只是出现了一些,诸如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号召青年人加入军事委员会训练班,为国家和民族重拾旧山河之类的话。

  现在看来,没有言明特训班的性质,是招生宣传的一大败笔。事已至此,唯有尽力挽回存在着逃跑想法的学生。如果任事态发展,最后有可能演变成群体事件。那样的话,再想控制局面就很难了。

  关世杰觉得事态紧急,就把关丫丫交给秦川照看,自己急忙去找余乐醒商量对策。

  在副主任办公室,余乐醒听完关世杰的汇报,也感觉事态紧急。马上通知所有行政人员以及各大队长,召开紧急会议。并且发电文给处长戴笠,处长秘书室回电八个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会议开始,余乐醒把关世杰反映的情况,如实对参会人员讲了一遍,然后让大家各抒己见,想出一个稳妥的办法,来控制住这次事件。

  “咱们不时有警卫连?晚上加强巡逻,如果有学生想逃跑,抓住两个主谋杀一儆百。”王赟说。

  王赟暂任第四大队大队长,将任职行动教官。他的话一出口,就被余乐醒驳斥了回去。

  “王教官,处长的电文你还是没理解。”余乐醒说:“杀一儆百固然可以,但想留住学生,使用暴力手段,会更加让学生们反感。”

  “我同意主任的意见,这件事情我认为需要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不然的话,咱们晚上在食堂召开一个会议,现场跟他们解释清楚,无论是暗杀,绑架等,也是做特工的职责。杀一个汉奸,杀一个日军间谍的主要人物,也是为了抗战做出了贡献。”总教官谢力公说。

  “话虽如此,但是这样说是不是有点空洞,学生们是否会认可?”书记王子常说。

  “你们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听听。”余乐醒向关世杰、夏鹏飞、许克己等人说:“这些学生是你们带过来的,你们应该更了解他们。”

  “我赞成总教官的方法。”许克己说。

  “关教官,你有什么想法?”余乐醒问道。

  关世杰刚才一直也在思考,能不能有一个更切实可行,让学生们接受和理解的方法,来处理这件事情呢?

  现在听余乐醒问到自己,就把刚才想到的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说了出来;“余主任,我也赞同总教官的方法。在总教官的方法上,能不能言明训练班学员以后的待遇和前途?还有,最好找一些学生能现身说法,让学生们认识到日军的残暴。”

  “我也补充一点,最好再找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一些报纸,上面刊登的一些文章和照片,更能证明日军的残暴罪行,让学生们有了同仇敌忾之心,这样更容易留住学生。”书记王子常说。

  “好主意!把你们三个人的想法综合一下,这件事儿就能迎刃而解了。”余乐醒说:“我把方案马上上报给处长。让学生们现身说法,就需要你们各队队长去做工作了。报纸的事情比较麻烦,这里是穷乡僻壤,一般的报纸不会送到这儿。丁秘书,你去一趟县政府,看看能不能找到关于南京大屠杀内容的报纸。各位同仁,你们还有什么药补充的吗?”

  余乐醒见大家都摇头,就说了一声:“散会!开饭前,我们再碰一下头。”

  “是!”众人站起身齐刷刷地答道。

  关于让学生现身说法这件事儿,关世杰并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找了几个口才很好,临阵不怯场的男生,还有一个女生,在吃饭前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控诉日军的残暴罪行。

  马老五回来后,听关世杰说要找人现身说法,就对关世杰说:“长官,能不能让我也讲一下?我一直在心里憋着,就想找个机会跟人讲讲。”

  关世杰从来没问过马老五的身世,现在听他一说,觉得马老五所经历的,一定非同寻常,就点点头答应下来。

第45章现身说法

  开饭前一小时,各大队队长跟余乐醒汇报了各自任务的完成情况,丁若平秘书也赶了回来。他跟司机两个人,从吉普车上抱下来两捆报纸。大家一起动手,从中筛选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相关报道。

  在筛选报纸的过程中,关世杰从《大公报》上看到一则消息:12月24日,由日本人扶植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宣告成立。同一天对外发表宣言,公布了伪政府的政府组织大纲。其委员由王克敏、汤尔和、王继堂、董康、江朝宗等十余人组成,主席一职暂缺。下设副委员二十余人,有冷家骥、潘樹贵、赵文轩......等人组成。

  同一版面上刊登着国民重庆政府的声明:不承认这个日本人扶植起来的傀儡政府,军民应同仇敌忾,驱除倭寇,光复中华等。

  关世杰看到赵文轩这个名字,心里咯噔一下。这个赵文轩会不会就是赵剑的父亲,想要把自己置于死地的赵文轩呢?

  如果真的是,那么毫无疑问是做了汉奸。十九军退出北平后,赵剑又在哪里?日本人占领了北平后,前岳父沈文孝的生意垮了没有?还有自己在民国的父母和两个妹妹,以及苗轻侯、吕云飞都怎么样了?

  关世杰想,如果有一天回到北平,发现赵文轩真的是汉奸,于公于私自己都要亲自动手,铲除这个民族败类。

  傍晚五点半,各大队队长组织所有的学生在食堂内集合。

  余乐醒踩着凳子,跨上了一张课桌,当做临时的讲台,开始了讲话:“同学们,今天我听到了一个令人不愉快的消息,有一些同学认为我们特务处专门是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因此,有些同学萌生了离开的想法。

  就此,我在这里说明一下,特训班作为培养党国的中坚力量,不仅仅设有行动部门,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干暗杀、绑架、投毒等工作部门,还设有情报、电讯两个部门。顾名思义,情报部门就是专门负责收集,归纳日军和汉奸的情报。电讯部门专门从事接收发电文,破译日军电报密码等工作。

  正式开学后,我们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分队训练,也就是体能、纪律、政治思想的训练。成绩优异者留下,成绩不合格者淘汰退出。

  分队训练后,将进行分科训练,学历低的原则上参加行动课程的培训,学历高的将参加情报部门的培训,女生可以选择情报和电讯两个部门参加学习。我们的学制是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有同学成绩特别优秀的,可以提前毕业,充实到各地的岗位去工作。

  在校期间,你们每个人的生活费十二元,并配发四季服装。当然,这几天吃饭时免费的,正式开学后,你们就要自己花伙食费吃饭了,但每个月不会超过三四元,毕业后授少尉军衔,并按少尉待遇支薪。何去何从,你们自己选择。下面我请一些同学上来,讲一下倭寇在我国土上,奸淫掳掠的罪行。”

  余乐醒的这一番话很有说服力,原本有些动摇的人,听到每个月有十二元的生活费,毕业后就是少尉,而且能拿到四十多元的薪酬。觉得这是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所以就安下了心。

  第一个上台的男生正来自南京,他讲了在南京沦陷后,自己亲眼目睹了妇女被奸杀,平民被屠戮的一些事情,讲到悲伤处,几度哽咽,泪流满面。

  第二个上台的男生来自安徽,他讲述了跟着难民队伍一路逃亡,空中有日军轰炸机轰炸,地面有日军追赶,老幼妇孺被炸死的不计其数,失去母亲的幼童,被丢弃在路边,活活被冻饿而死。

  ......

  依次又上来几个男生和两个个女生,他们几乎讲了不到一半,就开始嚎啕大哭,一时间,会场抽泣的声音四起。

首节上一节22/15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