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宏笑道:“大家不用紧张,我这次请大家来是好事,对大家都有利的。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说过,一种叫做电影的东西?”
“电影?”几人都面面相觑,这些久在内地的人消息十分闭塞,尽管电影已经在帝都和光海城出现多年,他们却从未听说过。
赵守宏给他们解释道:“其实电影和照相差不多,只是照相只能留下你的影子,而电影确是可以动起来的,可以将你一段时间内做的事情以最真实的方式记录下来,对了,就像街上的西洋镜。”赵守宏讲的很详细也非常生动,他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众人很快就明白了电影是什么东西。
第一百三十七章 戏曲电影
“我打算在中川开办电影公司,拍摄让民众们观看的电影。”赵守宏道:“除了办电影,我对咱们国家的戏曲也很感兴趣,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国粹啊,可不能让他失传了。”
尽管对于戏曲的失传,在这个戏曲颇为兴旺的年代,这些川剧艺人还没有什么感触,但那句老祖宗传下来的国粹却打动了他们。“大人竟然如此看重川剧,还将之誉为国粹,实在让我等汗颜。”谢海潮哑着嗓子说道。
赵守宏道:“我觉得为了弘扬我们的文化,应该将戏曲和电影结合在一起,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各位这些名角的精彩演出。”赵守宏说到这里,众人终于听明白了,原来赵守宏是想要将川剧拍成电影。
蔡月秋道:“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们在演出的时候,让那个机器拍摄下来,然后变成电影?”
“也不全对。”赵守宏道:“我打算聘请国外的专业人士,为你们设计舞台,制作一些仿真的道具,这样可以让你们的戏剧更加真实。”
“还有这种办法?”蔡月秋惊呼道。
黄金凤却皱起了眉头道:“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财路就被大人断了啊,大家可以在电影中看到我们,我们唱戏还给谁看去?”
“放心,电影再好,更多的人也喜欢看现场的戏剧,你们的观众不但不会少,反而因为名声越来越大而多起来。”赵守宏道:“不如这样如何,我组建一个川剧团,各位可以全都加入进来,你们去外面演出的所得都是自己的,每月我还给你们工资。除此之外,你们每拍一部电影,票房的两成就是你们的。”
“什么叫票房?”黄金凤好奇的问道。
“看电影要买票啊,这买票的钱就是票房,看电影的人越多,你们能赚取的钱也就越多。比如一场电影要五个铜板,一个人看了电影你们就能收入一个铜板。可是一场电影就有几百人,而有的人或许还会重复的去看。全国有四万万人口,如果全都看,你们的收入会有多少?而且你们只演出这一次,以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赵守宏的话,说的众人狂咽口水,对于这些穷惯了的艺人来说,这种根本无法计算的钱款简直能吓死他们。最后几个戏班都决定加入这个以赵守宏名字命名的宏鑫川剧团。资格最老的黄金凤担任了团长,而侯翠屏、蔡月秋、谢海潮等人全都成了副团长,其中虽然哑了嗓子,却专攻剧本的谢海潮,还被任命为编剧组主任,负责改良剧本,这些人除了各种分成意外,在建立初期还按照级别按月由道员府发给薪水。
想不到自己这些地位低贱的戏子,竟然有了这样的身份,几人都十分兴奋,他们纷纷表示立刻将戏班带过来,先将川剧团的架子搭起来。赵守宏也表示电影公司立刻开始筹建,建昌道和安康道也要开始修建电影院,一切都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
黄金凤表现的十分踊跃,他们甚至连舞台都没有开始设计,就先以小剧场拍摄了他的代表作之一《琵琶记》。由于戏曲演出都是轻车熟路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什么导演、剧务、编剧、策划之类的职务,也没有NG的可能。结果这部戏曲电影只用了摄像和灯光,耗费了一天时间,全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就这样完成了。
电影院还没有建设起来,何况也需要对电影这一新生事物做宣传,赵守宏决定这部电影完全免费放映。在与黄金凤协商之后,赵守宏自费出资两千鹰洋将这部电影买下来作为宣传之用。
他利用各护厂队的人员,加上部分学校的学生组成了电影放映组,这些人利用业余时间带上大量的放映机,到附近的农村城镇去免费放映电影。建昌道也以那些被赵守宏隐藏下来的练勇为骨干,建立了各村的民兵组织,有他们维护治安,电影放映队的安全,以及放映的纪律也就可以保证了。
《琵琶记》一经放映就引起了轰动,开始的时候百姓们还因为白布上突然出现画面而惊慌失措,好在有民兵维持秩序才没有发生什么事故。后来当人们慢慢习惯了之后,他们很快被那优美的唱腔以及神奇的电影画面而陶醉。祖祖辈辈依照同样的生活方式,日复一日生活的人们突然发现,原来生活还能够如此丰富多彩。
赵守宏突然发现,电影是个引导大家开放思想的好机会,他开始为电影加片,也就是在前面增加一些内容。加片内容主要是一些种田的科学知识,西大陆的一些新奇发明,还有那些西大陆人的生活场景,有的时候也宣传赵守宏的大华兰主义思想,借此为百姓们开阔思路。
这种宣传同样在各个学校展开,在接受新式教育的同时,学生们也添设了专门开阔视野的科学课,以增长他们的见闻。在赵守宏的倡议下,两道所控制的地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成人夜校学习活动。那些已经错过了上学年龄的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们,在农闲时节或者是晚上,开始加入了识字班,学习赵守宏从后世带来的拼音识字理论,以加快对华兰字的学习过程。
各个中学的学生们还获得了当老师的资格,他们被分配到各地识字班去,利用课余时间教授那些成年人认字,对此赵守宏还支付了少量的报酬。经过赵守宏多方面的宣传,他治下的百姓们出现了学习的热潮,黄炎培趁热打铁,他依托中川大学办起了识字报。这些报纸的字里行间有备注有拼音,可以让刚刚学会拼音的那些成年人读懂报纸。
为了更加吸引人,识字报上的文字都是有具体内容的,他们开始以识字报为阵地,向百姓们介绍外面的世界,西大陆的工业革命,便捷的铁路线,甚至还在农业学堂的帮助下,建立了专门的农学知识栏目,专门教授各种先进的农业知识,指导大家将庄稼种的更好。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川车队
当村里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有文化,对种地也有了更好的见解,看着比往年都茁壮的麦苗,赵守宏的大华兰民族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各地中小学的入学率节节提高,人们争相送孩子去上学。
原本想要借助川剧宣传电影,结果没想到产生了这样的意外之喜,赵守宏自然更加高兴。借着从水电站引出的电线连接到两道的主要城市,他开始谋划建立广播站,出售收音机了。当然收音机的产量还很低,这件事尚需押后,但在各主要县城首先开始出现的街灯,却让城市明亮了起来,这也成了建昌道与安康道的一景。
就在赵守宏治下开始轰轰烈烈的学习活动之时,一队大车正走在艰难的入川道路上。这些人中多是壮年,但也有不少妇孺,那些大车上除了坐满妇孺老者之外,还有不少都蒙着帆布,让人无法一探究竟。
在最前面开路的大车上,一位六十岁上下的老者正坐在车上闭目养神,他的名字叫做陈桃川。
一名中年人走过来问道:“师傅,天色快要晚了,咱们还是投站吧,等明日再赶路。”
老者睁开双眼问道:“拔廷,我们距离蜀都还有多远?”
“大概还有三十里路左右,等到了蜀都再往西走百里就是雅州了。”陈拔廷说道:“只是道路越来越难走了,咱们是不是先派人去说一声,如果那人能派人来接自然最好不过了。”
陈桃川摇摇头道:“不用了,我们慢慢走就好,不需要麻烦人家。人家已经给咱们寄来如此丰厚的路费,我们也不能太过分啊。”
“要我说他们才过份,将咱们骗到这样一个荒僻的地方来,还带着这么多机械。”陈拔廷有些气愤的说道。
“谁的钱烧手不成?难道有人会拿这么多钱出来,拿我们寻开心?”陈桃川哼道:“咱们的大车走的慢,先在前面驻站,明天再赶往蜀都。”
“知道了师傅。”见到陈桃川有些生气,陈拔廷当即低头应命。
陈拔廷在小镇上挑选了一阵,找了一家有着宽大院落的客栈,以容纳他们庞大的车队。将东西都安顿好,陈桃川带着陈拔廷等弟子和伙计聚拢在客栈前堂吃饭,一个始终坐在后面大车上的西装男子也被请了过来,与陈桃川同桌吃饭。
“瓒泰多吃一些,有了力气才好赶路,你最近吃的可是太少了。”陈桃川关切的道。
那个被叫做瓒泰的中年男子,正是华兰制造飞艇第一人的谢缵泰。他出生于澳新利亚国悉尼的华侨家庭,其父亲是澳洲华兰独立党的领袖之一。西方飞艇试制成功的消息传到香港之后,正在此地居住的谢瓒泰非常感兴趣,长于数学和手工工艺的他立刻开始着手研究,并于1895年试飞成功了华兰第一艘飞艇。
有着拳拳爱国之心的谢瓒泰想要将自己试制的飞艇献给朝廷,可是当时恰逢甲午战争失败,朝廷上下乱作一团,谁还注意他这样朝廷中没人能看懂的发明啊。在遭到冷遇之后,谢瓒泰无奈之下将飞艇的图纸和说明书寄给了他的撒尔国资助人墨克西,自己则回到香港去创办了《南华早报》,希望以宣传警醒国人。
因为与陈桃川有着同样对机械的热爱,加上他出身于香港皇仁书院,是科班出身的机械人才,因此两人十分交好。陈桃川有什么不明白的也经常向谢瓒泰请教,两人虽然相差二十岁,却因此成了忘年交。
这次接到赵守宏的邀请函,陈桃川拿不定主意,当即就找到谢瓒泰商量此事是否可行。身为报社主编的谢瓒泰消息要灵通许多,他对赵守宏有过一些了解,尤其是对于赵守宏发表在申报上的社论让他拍案叫绝,因此他对中川十分向往。
听说赵守宏来信,邀请陈桃川举家迁往中川办厂,还奉上了丰厚的川资路费,谢瓒泰自然是极力赞成。有了谢瓒泰的劝说,陈桃川才下定了来川的决心。而谢瓒泰经过此事,他心中那个飞艇梦又活泛了起来,因此他不请自来,跟着陈桃川来到了中川。
只不过谢瓒泰有晕船的毛病,他们为了运送机器,先是做海船从粤东到光海城,然后又沿江而上抵达重山城之后,这才弃舟登岸由陆路前往建昌道。由于这么长时间的坐船,谢瓒泰吐得七荤八素,身体十分虚弱,因此他一直在后面车厢上休养,直到住店的时候才下车与陈桃川同席吃饭。
“有劳陈老哥了,我已经好多了,相信过几天就好利索了。”谢瓒泰点点头,也拿起一个馒头慢慢吃了起来。
见到谢瓒泰吃饭,陈桃川心情好了许多,他也拿起白面馒头转头对着弟子道:“如果不是人家赵大人给了如此多的路费,咱们就能一路赶路搭车,还能吃上这白面馒头了?做人不能忘本,要记得人家的好处,不要总向坏的方向想。”
“知道了师傅。”陈拔廷飞快的扫荡着手边的食物,一边唯唯诺诺的点头。
听到师徒二人的谈话,邻桌的年轻人凑了过来道:“这位老丈,您说的赵大人,是不是如今的中川提学使赵守宏?”
“你也听说过?”陈桃川惊讶的说道。
年轻人点了点头道:“我的姐姐在大人府上做工,我这次去就是投奔姐姐的。”
“我们也是过去投奔的,想不到还能遇到同路的人。”陈拔廷笑道,他们都是工匠,生平很少出门,对于出门在外的忌讳并不知道多少。如果是个老江湖,遇到主动搭讪的人都会十分警惕,尽量不与对方产生交集,而他们却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
陈桃川师徒没有戒心,并不代表见多识广的谢瓒泰没有,他皱了皱眉看向那个年轻人,但却没有说话。他想要看看这个人到底有何目的,判断一下是否土匪来踩盘子。
年轻人很快与他们坐到了一桌,陈桃川询问道:“这位小兄弟,你是否了解这位赵大人?”
第一百三十九章 军队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