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536节

赵守宏顺着路德维希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两个人正快步走来。前面一位年长的人,是克虏伯公司总裁阿尔弗雷德,后面那个年轻人正是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梅塞施密特。

“总统大人看这飞行表演如何?这可是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最新锐的作品了。”走在前面的阿尔佛雷德笑眯眯的问道,他的话一出口,后面的梅塞施密特立刻竖起了耳朵,等着听赵守宏的品评。

赵守宏看了看梅塞施密特笑着说道:“如今的飞机越来越复杂了,怎么可能是看一眼就能了解的?我看还是让它的设计师给我解说一下,我也好了解了解这款新式飞机的性能。”

听到赵守宏点到了他,梅塞施密特轻咳两声道:“这是我的设计团队最新款的战斗机,我叫它台风。它采用全金属结构的下单翼设计,起落架可以完全收起。使用阿古斯AS10C直列式水冷发动机,功率能够达到240匹马力。最高时速300公里,航程1000公里。”

赵守宏边听边点头道:“飞机设计的很不错,只可惜马力小了一点,如果能够安装更大马力的发动机,性能应该有一个飞跃。”

梅塞施密特却是苦笑以对,谁还不知道大马力发动机更好,但是条顿国因为战败而没落之后,这些大企业转而前往华兰国避免了各国的摧残,但也因此而缺乏经费,研究情况变得的越来越艰难。如今世界各国的航空发动机普遍已经达到了五百匹马力以上,条顿国的企业却依然在两百多匹马力的技术上徘徊。

如果照此下去,条顿国的技术水平会越落越远的。看到梅塞施密特的苦笑,赵守宏知道对方想得是技术方面的限制,为了能够壮大希斯勒的军队,赵守宏思虑半晌最后咬牙道:“条顿国与华兰国的友谊源远流长,最近这些年更是互相扶植,对抗那些老牌强国。如今我们的目标仍然是一致的,应该互相帮助,所以我考虑将现役的歼3战斗机发动机技术卖给你们,不知道梅赛施密特先生是否愿意?”

赵守宏的话让梅赛施密特眼前一亮:“910匹马力的中华5型十二缸水冷发动机?”

看着梅赛施密特惊喜的面孔,赵守宏点了点头:“不错,就是那款发动机,我想有了那款发动机,条顿国的空军应该会更加强大的。”

“多谢总统先生,我想有了这款发动机,台风战斗机可以更加强大。”踌躇半晌,梅赛施密特问道:“我希望总统能够批准我的一个请求,能否让我将这款改进后的飞机,卖给我的祖国。因为条顿国如今军备松弛,太需要一款新式战斗机,保卫它的天空了。”

梅赛施密特的话一出口,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弗雷德里希、路德维希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赵守宏,似乎在等着他的决定。赵守宏心里非常清楚,这些原本条顿国的容克贵族集团,已经对回归国家变得分外急切。

他们的心里都很清楚,如果自己这些企业回国发展,条顿国将立刻恢复一战前繁荣的旧观。可是他们也知道,如果自己这些企业无法在得到华兰国的助力,享有在上合组织内部零关税出售产品的优惠,他们将会很难存活。在生存和爱国之间,他们已经犹豫了很久。

第一千二百章 企业大迁徙

看了看周围众人,赵守宏当然知道他们心中所想。赵守宏微微一笑道:“这个问题你不需要询问,因为你们这些企业都是属于条顿国的,只是暂时寄居在此地。如果你打算回去,或给祖国做出贡献,我不会丝毫加以阻拦。”

赵守宏的话,让众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路德维希先是一喜,随后脸上又布满了愁云。“可是如今世界经济困顿,如果我们回到条顿国,可能会因为经济不景气的倒闭。”路德维希自己说这话,脸上都感觉到发烧。回到条顿国去,等于是为祖国做贡献,如果还让华兰国开放市场却不给任何好处,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路德维希的担心,也是其他企业家的担心,只不过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过分,所以谁也没有说出口。如今路德维希说了出来,众人都感觉到脸上发烧,同时也都有些期盼。

赵守宏早就猜到这些企业家的心里,即想为了条顿国的强盛而做出贡献,又害怕失去华兰国庞大的市场,这样的心里非常矛盾。不过这些人冒着失去市场的危险,也希望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事情,这本身就比罗斯柴尔德家族那样的存在高尚许多,至少他们的心里还有祖国。

面对即将成为联盟的红联国和白鹰国,赵守宏所面对的压力极大。要想为华兰国乃至上合组织减轻压力,就必须扶植以希斯勒和墨索里尼为首的国家资本主义政党,只有这样与乌托邦主义类似的战时体制状态,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国家战争能力。

当然这两种体制的快速提升国力也是有代价的,而且后遗症非常严重。战时经济的方式是动员全国力量办大事,取消一切可能阻碍发展的原因,但也容易出现偏僻,让任何错误都被无限放大。何况这样的体制与人吃兴奋剂的效果是一样的,注定无法长久,等到兴奋点过去之后,必然有一段较长的疲累期。正是因为弊端太大,赵守宏才宁愿选择中庸的混合体制,让国家以适中速度发展的同时,又能尽量削减那些弊端。

无论敌人发展多么快速,华兰国都不会为了安全而迁就对方,那等于是与敌皆亡。华兰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和道路,哪怕因为前期发展速度慢一些,让国家承受战争风险,也不会做竭泽而渔的事情。当然为了尽量降低这样的危险,让两个制度的国家对立起来就是必须的,相信撒尔帝国和高卢国也有同样的想法。

打定主意之后,赵守宏笑着对众多条顿企业家说道:“华兰国与条顿国的友谊源远流长,各位近年来在华兰国内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华兰人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是最善待朋友的民族,所以我决定各位搬迁回到条顿国之后,每年将有一定量的对华兰国出口份额。这些份额将作为特殊贡献奖,发给各家企业,出口份额将享受免税的待遇。”

“这是真的吗?”条顿企业家们纷纷交头接耳起来,他们不敢想象在他离开华兰国的时候,赵守宏居然还给他们如此优厚的待遇。不少以前认为赵守宏是利用他们提升国家工业实力的企业家,都从此改变了看法,而那些始终视赵守宏为朋友的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赵守宏这次的举措,无意中在条顿国企业家圈内留下了善待朋友的美名,未来在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的力量起到了一定缓冲作用。

赵守宏的这个做法,犹如一剂猛药,让条顿国的四年经济计划提速了不少。数百家条顿企业展开大搬迁,他们通过利用卢作孚的光明集团海运物流公司,将大量机械设备运送到条顿国。那些无法搬迁大型设备,则被低价出售给华兰商人。

这次大搬迁让条顿国多个城市开始了工业大建设,希斯勒发现国内的工业产值几乎是瞬间提升了一倍左右,这让他欣喜若狂。希斯勒在感慨手中力量大幅提升的同时,也不禁对赵守宏暗暗感激。

赵守宏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非常冒险的。阿拉伯省重要的工业体系几乎被整体迁走,经济体系被完全架空了,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地方经济。不过对此阿拉伯省的省长杨皙子并不着急,经过几年的发展,依托条顿企业的重工业区,省内发展出不少轻工业区。同时基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要想发展工业非常简单。

在条顿企业迁出之后,杨皙子提起出了发展石油化工的申请。赵守宏很快答应下来,他直接在总领俱乐部内发出号召,许多大商人纷纷响应。在国家减税的政策下,不少商人纷纷来此处建厂。同时国家也在此地建立了炼油厂,利用阿拉伯省丰富的石油资源,为国内提供燃料资源。

如今秋明油田的开发已经非常深入,如今再加上阿拉伯省的石油供应,足以支撑整个上合组织全面改变燃料构成。按照本国政府的规划,数年之内,华兰国将不再使用煤炭作为燃料,而是全面改用石油制品。

赵守宏忙于帮助希斯勒发展国家经济,壮大条顿国的战争能力,斯特林也没有闲着。在以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为首的代表团前往华盛顿,与罗斯福手下的国务卿赫尔进行了三天谈判之后,双方最终签订了一个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这份被称为《乌托邦主义联盟协议》的条约规定双方互相承认国家主权,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加入到旨在对付盟国的组织中。不得向对方的敌对国出售包括武器和各种战略物资在内的各种资源,不得资助敌视盟国的任何国家。两国互相取长补短,将从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方面进行全面的合作。

很快双方代表团进驻了各自首都,作为全面协调之用。红联国的陆军军官进入白鹰国训练军队,而白鹰国的科技和工业产品将面向红联国敞开供应。在这样的互补之下,两国的国力必然会快速提升。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意外引发的清洗

有了白鹰国的支持,斯特林渐渐志得意满起来,他认为只要给红联国十年时间,必将成为东大陆数一数二的强国。但是斯特林的兴致很快就被打断了,在两国签订盟约之后的一个多月,一个叫做基洛夫的人遇刺身亡。

基洛夫本名谢尔盖?米洛诺维奇?科斯特里科夫,他生于红联国的乌尔茹姆,自幼父母双亡,他从小在孤儿院里长大,18岁就加入了布党。后来他因为参加革命运动,被罗刹帝国多次抓入监狱。后来基洛夫迁居高加索,为自由派报纸撰稿才开始使用基洛夫这个笔名,在参加革命之后,这个笔名就成了大家称呼他的正式名称,真名反倒没人叫了。

在红联国建立之后,基洛夫很快成了阿斯特拉罕布党的军事长官,并在国内战争时期,与邓尼金所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并取得了不少战绩。后来因为坚决支持斯特林,被推举到了布宁格勒担任州委书记。

斯特林上台之后,基洛夫更是平步青云,很快成为了布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布党中央西北局书记。进入三十年代之后,基洛夫的风头越来越盛,因为他坚定的支持斯特林,被逐渐推到了党中央书记、中央组织局成员和政治局委员的地位上。

声威日涨的基洛夫志得意满,大家都将他看作了斯特林未来的接班人,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发事件改变了一切。1933年12月1日,基洛夫在布宁格勒的斯莫尔尼宫内被人暗杀而死。

开枪射击的人叫做尼古拉耶夫,他同样是一名布党党员,因为对工作调动的不满,认为是基洛夫从中作梗才愤而开枪的。警察的结论非常清楚,这是一场事出偶然的仇杀,并无多大的阴谋在其中。但是基洛夫虽然在党内职务排名第八,却是最忠于斯特林的人,其身份非常敏感。

很快另外一个巧合将这件事情推向了新的高潮,在基洛夫遇刺当天,与其形影不离的卫队长鲍里索夫很快被捕,他正是亲见基洛夫被刺杀的人。契卡很快将鲍里索夫控制起来送往莫斯科,打算让斯特林亲自审问,但是押送的汽车在途中出了车祸,鲍里索夫死于非命,但出奇的是车内其他人无一受伤。

本来这只是一个巧合,却让本就多疑的斯特林彻底认定了情况。在他看来,基洛夫的死是托洛茨基余孽对自己发动的攻势,是推翻他统治的先兆,他第一次感到了死亡的威胁。

在认定基洛夫死于阴谋之后,斯特林凸显出其行事果决残忍的一面,一道被后世历史学家成为“恐怖宪章”的命令出台了。斯特林要求基洛夫案件必须尽快侦破,将凶手绳之以法。同时以后此类案件必须在10天内侦破结案,极刑判决之后则立即执行。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斯特林随后发动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大清洗运动,由捷尔任斯基的继任者,契卡如今的掌舵人叶诺夫担任主要执行人。这个被后世历史学家称作“有毒的侏儒”或“血腥的侏儒”的人是个无条件忠于斯特林,且冷酷无情的人。这两个特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可怕的后果。

开始的时候,斯特林只打算将清洗的范围限制在政府内部,重点对那些政敌和持不同政见者进行清理,以加强自己在中央的权威。然而在叶诺夫的主持下,情况很快就失去了控制,1934年3月,莫斯科发起对所谓“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恐怖中心”的16名被告人提起诉讼,被告中的格里格利?季诺维也夫和列夫?加米涅夫是重要的布党领导人之一,而这所有的16个人皆被判有罪,大部分都被处死了。

这次公审似乎是定下了此次运动的基调,大清洗很快被扩大化了,几个月之后,包括卡尔?拉狄克在内的17人再次被提起诉讼,其中13人被判立即枪毙,剩下的人被投入劳改营,不就也都死于营中了。

大清洗继续扩大化,第三次公审很快就来了,针对所谓“托洛茨基和右派集团”的审判大会再次召开,尽管托洛茨基已经逃脱,但与其亲近者却遭了秧。包括第三国际主席尼古拉?布哈林、原总理阿列克谢?李科夫、克里斯蒂安?斯莱科夫斯基和原来的秘密警察首领雅格达都在被告之列,这些人很快被全部处死。

斯特林发起的这次大清洗,在政府内部刮起了一场旋风,各级官员人人自危,生怕自己遭到契卡的清洗。叶诺夫的活动越来越变本加厉,他开始在政府内部实行举报制度,规定凡是举报被证实,举报者将得到一定奖励,如果隐瞒不报,将会受到同样的惩罚。

这一条规定发出之后,政府内部更加混乱了,所有人都害怕被身边人举报,遭受无妄之灾。很快有人就开始秘密举报了,契卡在证实之后,竟然真的发给了丰厚奖励。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互相检举揭发越来越严重,很快成为了一股风潮。不少人公报私仇,不少人为了不被别人揭发而指正别人,政府内部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对于红联国内部引发的混乱,情报部长钱壮飞洞若观火,不过他认为清洗的范围还不够大,尚不足以给红联国以致命的打击。很快一份红色行动计划被下发到军情局,胡底成为了这次行动的具体实施人。

作为军情局的头号人物,胡底早已对契卡部署在国内的间谍了如指掌,他很快亲自炮制了一份伪造文件。在一次酒会上,他假装违反情报部门的例行规定,带着那份伪造文件前去,结果“喝醉”以后,吐露了真言。

胡底是故意在契卡间谍面前装醉的,那些看似是酒后泄露机密的话,自然引起了间谍的主意。那名间谍冒险偷取了文件,并依靠地下信息网快速传回了莫斯科。

“酒醒”之后的胡底对丢失文件大为震怒,下令进行彻查,结果那名契卡间谍被揪了出来,并且以泄露国家机密罪枪毙。胡底的这一番做作,让契卡更加肯定这份情报是真实的,他们很快进行了分析整理送交死斯特林的住处。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推波助澜

在那份文件之中,有许多红联国军政要员的笔迹,其中最为醒目的是红联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与隐藏于华兰国内托洛茨基的各种通信。在信中托洛茨基极力鼓动图哈切夫斯基反叛,而对方却是推诿不已。

看了这些信件斯特林大为震怒,胡底在伪造这些信件的时候,最高明的地方就是半推半就,似乎图哈切夫斯基是惧怕斯特林的权威,又恋栈自己的权势而迟迟拿不定主意。这样的做法比干脆直接的反叛信更加让人信服,即使精明如斯特林最终也中了圈套。

图哈切夫斯基和布柳赫尔当初是比较支持托洛茨基的,尽管这么多年来他们始终保持低调,斯特林却依然耿耿于怀。这次的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引发了斯特林对军队的不信任,一场针对军队的大清洗即将展开。

首节上一节536/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