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 第641节

“是的,这种可能不是没有!”

此时的布什也已经冷静下来,当年的越战便是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仓促发动,最后导致美国社会陷入混乱,最终也让鼓动进行越战的利益集团彻底失势,拜尔德罗农场那位正是借着这个有利时机,迅速上位成为新一代美国利益集团的幕后掌舵人,正因为如此布什相信,电话那头的农场主应该明白与伊拉克进行地面战的风险。

“伊拉克的确是个难啃的骨头,八年的两伊战争让他们赋予他们极强的战场经验,在这方面我们的孩子们是不如他们的,不过在其他方面中央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却又不同的看法,有时间你可以问一问他,要知道他在几年前就做了一份代号为‘军刺’的作战计划,对象正式伊拉克,虽然没有进行正式的演习,不过也经过计算机模拟推演,其中的一些战法和思想很有意思,哦,对了,制定这份计划的人却是一位空军上校,名叫克里斯特,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电话那头似乎有些碎碎念,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前后毫无逻辑感,不过布什却听着极为认真,布什还会用铅笔在白纸上写下几个关键字,就这样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这才挂断电话,不过布什却没有急着去休息,而是重新拿起另一边的白色电话,直接叫通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

翌日清晨,天色刚刚放亮,位于佛罗里达州坦帕市麦克迪尔空军基地的中央司令部总部大楼内,体积庞大的巨型计算机高速运转着,负责操作的工作人员不停的将手中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内,安放在墙壁上的大屏幕不断闪烁着兵力对比数据。

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站在莹莹闪动的屏幕前方,健硕的身躯仿佛山岳一般挺拔而立,宽阔的肩膀毫不费力的扛起沉重的将星,他神色肃穆,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昨晚总统的那通电话,虽然他很有信心,但依然抱着十二分的谨慎……

“将军,结果已经出来了!”

便在这时,中央司令部空军司令部作战参谋克里斯特空军上校快不走了过来,也顾不得因熬夜而发红的眼圈,将连夜进行的计算机推演结果递交到施瓦茨科普夫的手上,施瓦茨科普夫翻开看了看,可没看两眼便大吃一惊:

“伊拉克最后的兵力将达到百万!”

“如果萨达姆真的想要保住科威特,百万规模的军队是必须的,所以我们的规模至少也要在五十万到七十万才能与之抗衡,因此我觉得,我们的打击方式更应该突出航空装备的打击能力,即以大规模长时间的战略空袭,以便消除我军进攻的隐患,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的伤亡降到最小!”

施瓦茨科普夫点了点头,随后抬起头,再次凝视了下已经定格的大屏幕,旋即目光一凛,沉声吩咐道:

“整理出一份详细计划,两个小时之后,跟我前往HSD当面向总统汇报……”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黎明前的夜风徐徐吹过这座文明古城,只不过这一次却没有带来令人舒爽的凉意,反而是一场摧毁一切的风暴,而酝酿风暴的源头正是总参谋部大楼的地下指挥室内。

此刻这里灯火通明,军人们往外穿梭显得繁忙异常,却也井然有序,现代化的通讯指挥系统正源源不断的接收和发送一条条机密讯息,发出“嘟嘟~~~”的声响,午夜时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保镖的护卫下不如作战指挥室。

与此同时部署在伊科边境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麦地那装甲师,汉莫拉比装甲师以及巴格达机械化师已经完成最后的战前准备,数百门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一线之隔的科威特,近百架先进战机挂满弹药停在跑道上,先期渗透到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特种部队在各主要桥梁、路口、要道附近潜伏下来,只待一声令下,伊拉克庞大的战争机器便会以排山倒海之势,将军力不足两万人的科威特碾压成渣……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着,夜风也越刮越大,带着八月特有的干燥炎热,席卷整个中东大漠,好似是在预警,但更像是在悲鸣,因为悲悲切切的风声与其说是呼啸,不如说是在啜泣,哭泣科威特的悲哀,更哭泣伊拉克的未来。

一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当时间定格在凌晨一点钟时,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毫不犹豫的抓起身前的红色指挥电话,用不容置疑的嘹亮声音发出震惊世界的命令:

“目标:科威特,攻击!”

冰冷的声音透过电波转瞬便抵达伊科边境,只待片刻这份冰冷便化作最为刚猛的烈焰,向着弱小的科威特铺天开地的席卷而去……

伊拉克巴格达时间,1990年8月1日凌晨一时,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所属的三个师,越过伊科边境,向科威特发动突然进攻,至凌晨5时30分,大军兵临濒临首都科威特城下,傍晚19时,科威特城沦陷,翌日科威特全境被伊拉克占领!

当这条爆炸性的传遍整个世界时,全世界都为之震惊,谁都没想到萨达姆竟然会侵略昔日的盟友,正当所有人惊诧萨拉姆的悍然之举时,另一条震撼的消息旋即占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游弋在阿拉伯海的“艾森豪威尔”号和“独立”号两个航母战斗群立即向波斯湾集结,与此同时部署在美国本土的第82空降师的一个加强营,作为先遣队乘坐C-5运输机赶往沙特阿拉伯,驻扎在意大利的两个F-15中队,组成空中防御力量,飞往沙特,整个过程在十几个小时内完成,而在其后则是更为庞大强悍的军事力量,为此美军给这次防御集结行动起了个极为贴切的代号:

“沙漠盾牌”

至此,海湾不可避免的坠入熊熊的战火之中……

第853章 战局预测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及美国随之而来的“沙漠盾牌”行动,令稍稍平静的中东再次陷入剑拔弩张的危险境地,作为协调世界安全事务的联合国安理会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在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同时,也在美国的受益下开始商讨军事解决方案。

为此,美国总统布什连续发表三次电视讲话,对伊拉克警告之严厉堪称前所未有,至于伊拉克方面却对美国的要求置若罔闻,在美国大举增兵的同时,也向科威特调遣军队,短短一个星期之内,科威特以及伊沙边境地区便集结了数十万伊拉克精锐部队,以期造成吞并科威特的既成事实。

对于伊拉克的有恃无恐,美国方面似乎早有预料,一面利用外交手段实施进行拖延,一面加紧“沙漠盾牌”行动,顷刻之间,美军海陆空立体联动,数十艘大型滚装货轮往来大洋两岸,数百架大型运输机此起彼伏,数十万美国大兵厉兵秣马,磨刀霍霍指向蠢蠢欲动的伊拉克。

战火一触即发,即便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伊拉克与美国之间必然不死不休,对于这样的局面有人愤怒,有人助威,但更多的人则是自愿充当吃瓜群众,搬起小板凳等着看好戏,而这部分人当中苏联绝对算得上是最积极的一个……

苏联国防部大楼三层的兵棋推演室内,苏联信任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负手而立,目光炯炯的盯着沙盘上排兵布阵的情况,显得很是轻松,这已经是海湾危机爆发以来,苏联军方第四次对美伊双方所做的兵棋推演了。

依靠着数十年间对美军战法的了解,以及对装备大量苏式装备的伊拉克准确掌握,亚佐夫相信他们的推演结果是世界上最准确的,抱有同样想法还有刚刚接任总参谋长的阿赫罗梅耶夫,这位头脑机敏不苟言笑的苏联元帅,对美军的地面战并不抱太大希望:

“伊拉克官兵经历两伊战争的洗礼,可谓是身经百战,其经验之丰富,堪比世界任何一支军队,反观美军虽然在兵器上占据优势,却在越南战争之后,再无大规模地面战经验,更何况伊拉克方面在装甲力量和火炮数量方面强于美军,只要依托坚固防线与美军周旋,势必会让美军陷入越战式的泥潭,这几天接连四次的兵器推演足以证明这个结论!”

“伊拉克在进攻方面稍显不足,不过在防御方面却很有章法,两伊战争的实战经验足以证明这一点,如果美军真要下决心打地面战,真有可能陷进去!”

亚佐夫点了点头,浑厚的声音异常响亮,带着舍我其谁的自信,做出最后的结论,而他所说的并没有错,伊拉克军队堪称百战雄狮,精锐的共和国卫队更是不可多得的王牌,加之整个军队结构完全按照苏军模式组建。

因此在技战术方面深得苏军真传,特别是在防御作战方面,依托大纵深的坚固工事,伊拉克军队能够从容的进行攻防转换,或许到最后因为国力悬殊,伊拉克不敌美国,可在这之前伊拉克绝对会用伶牙俐齿咬得美军遍体鳞伤……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对此很是赞同:“所以,我的建议是不介入美伊两国的纷争,静待美国陷入泥潭,这对我们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好事,的确是好事!”亚佐夫不苟言笑的面庞上,泛起一丝幸灾乐祸的笑意:“这几年因为美国肆意妄为,让我们的外部环境变得异常恶劣,如果这次能将他们拖入泥潭,未尝不能再现越战时的困境,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以有喘息之机。”

“行,我明白了!”阿赫罗梅耶夫点了点头:“等会我就像戈尔巴乔夫总统汇报,反正在道义上我们也应该如此。”

“当然,也可以借着斡旋的机会向伊拉克方面透露点消息,也算对老朋友的一点帮助!”

“希望萨达姆得知以后不要高兴的睡不着觉……”

阿赫罗梅耶夫话音刚落,便于亚佐夫相视一眼,旋即双双哈哈大笑起来……

苏联军方的预测评估很快便传到伊拉克的耳朵里,使得伊拉克就好像打了鸡血一般,斗志昂扬得简直就要爆表,为了给自己打气,更是为了打击美军士气,伊拉克宣传部门有意无意将苏联兵器推演结果宣扬出去,顷刻间美军即将陷入第二个越南泥潭的言论可谓是甚嚣尘上。

其实不止是苏联军方这样看,世界其他主要军事强国也都要同样的想法,即便是加入联军的英法等国,也都觉得如果伊拉克真要是拼死一搏,惨烈的伤亡将不可避免,哪怕是美军自己,也不敢保证这场自越南战争之后,美军最大规模的海外行动能够一帆风顺,这一点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上将,指示后勤部门准备数万条裹尸袋便可看出端倪。

不过也不是所有国家都对美军面临的形式不看好,如RB澳大利亚这样的铁杆狗腿子,就对美军坚信不疑,在他们眼里别说是一个区区伊拉克,就算是天外来客,那帮子整天骑在他们脑袋作威作福的美国大兵们也能一棒子将其打死。

当然抛开这些个只记打,不记疼的二货们不谈,确实有一个经过理性分析,预测出美军将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国家,而这个国家正是与美国隔海相望的中国!得益于近十年的军备发展,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少壮派将领逐渐脱颖而出;

陆军的陆维军,空军的周睿,海军的徐远超,他们带给这支辉煌军队的不单单是朝气蓬勃,更有颠覆以往的技战术革新,从中越炮战期间对反炮兵雷达的成功运用,到马岛海战时对现代化海战的理解;从霍拉姆沙赫尔城外末敏弹的铺天盖地,到德黑兰空中攻防战时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成功;从牢山战役时精确打击的提出,到战役后期对河内外围的远程打击;从歼轰9与高新机构建新一代空中作战体系,再到中苏南海冲突的最终胜利!

可以说中国军队从装备体系建设到战法应用都发生异常深刻的变化,虽然在全军范围内,并没有让那些威名赫赫的高技术装备列装,不过一大批目光长远的新生代骨干军官,却早已摒弃老式的战法,开始尝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式战术,也正因为如此,在他们看来,具备绝对技术优势的美军不但不会陷入泥潭,而且还会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震撼整个世界……

“你们的报告,我已经看了,说实话,给我的感觉就是四个字,那就是匪夷所思,别说是我,就算那这份报告拿给美军,我估计他们也不会相信!”

军委总部大楼内,主持日常工作的江汇川点了点桌面上的一份薄薄的几页报告,说得很是不客气,不过从他目光中不经意流露出的欣赏之色,却明显表示他对这份报告颇为看中,因为这份报告当中不但评估了海湾战争的走势。

而且还针对中国军队现有不足提出一系列改进建议,其中有几条颇具建设性,以至于连见惯风浪的江汇川都不免有些动容,只不过看重归看重,江汇川却没有立即将这份报告付诸实施,原因无他,主要还是军内存在很多的不同意见;

特别是在美伊地面战问题上,很多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与苏联等其他国家的主流意见一样,很不看好美军在地面战当中的表现,至于周睿提出的空军占主导更是嗤之以鼻,如果事事都能让空军决胜负,那还要陆军干什么?

而陆维军和徐远超所提出的空地一体,由海到陆的打击模式更是让一帮老将直摇头,顺带将解放前的几场经典战例搬出来,好好论述一番战争胜负关键在人,不在毫无生气的技术,便将这三位辛苦撰写的《从海湾危机看中国军队未来二十年发展》的可行性报告打入冷宫。

只不过有人对此嗤之以鼻,可也有人却觉得这份报告字字玑珠,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江汇川便是其中最为识货的一个,马岛海战的震撼还历历在目,亲身经历的中苏南海冲突更是令他终身难忘;

也正因为如此,他深知未来战争,将不再是当面锣对面鼓的硬碰硬,而是通过多种有形和无形的手段,实施多维度全方位的攻击,而这种攻击所产生的强大威力,将会令传统军队不堪一击,这是他看到的,更是他亲身经历过的,想到这里,江汇川不由得会心一笑,脑海中渐渐浮现出卢嘉栋那张淡然的笑脸……

首节上一节641/7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