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 第630节

当听到“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中的9C18三坐标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只有一百公里时,在场一众伊拉克将领的脸上无不泛起黯然的失望之色,虽说苏联在竞标之前对伊拉克军政高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公关工作,可也做不到面面俱到。

也正因为如此,偶尔出现的一些议论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对此加利茨基早有准备,于是他与前排就坐的布京对视一眼,而后礼貌的冲萨拉赫上将等人点点头,这才不慌不忙的继续说道:

“‘山毛榉’导弹的最大射程为32公里,应用100公里的搜索雷达自然是在预警范围之内,要知道这只是在整套系统独立作战之下,如果接入到贵国的整个防空作战体系当中,自然会得到更为精确的远程预警目标,既然贵国在这方面已经拥有世界一流的侦查和探测能力,‘山毛榉’系统再搞另一套,实在是有些多余和浪费!”

加利茨基用他那还算流利的阿拉伯语,将“多余”和“浪费”两个词咬得很重,在座的人都不是傻子,一听加利茨基的话,便知道他是在借机讽刺中国“猎鹰”防空导弹系统的雷达组网太过多此一举;

于是嘻嘻哈哈的嘲笑声便在空旷的观摩大厅中响彻起来,更有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好事者转过头,看向端坐在角落里的卢嘉栋,像其投去玩味鄙夷的目光,加利茨基更是笑容灿烂,对于这一手他甚为满意;

不但隐晦的拍了购买国伊拉克的一记马屁,还借机贬低了一下对手,在这一拍一贬之间,既避重就轻的回答了问题,还博得购买国将领的好感,可谓是先机尽得,想不得意都难,于是加利茨基嘴角的弧度弯得更加美妙,傲然的目光更是不经意的瞥向看台后方的卢嘉栋。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那位中国年轻人并没有按他预想的那般暴跳如雷,甚至连脸色都未曾变化,依旧四平八稳的靠在椅背上,自是有一种任风云变幻我自安然的意味,这让加利茨基很是诧异。

他绝不认为一位被如此讽刺的人还有这般的定力,于是用手推了推眼镜,想要看得更清楚,可不看还好,这一看差点没把加利茨基鼻子气歪,卢嘉栋哪里是云淡风轻的端坐那里,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瞌睡虫唤到所谓的梦乡之中,只不过因为“睡姿”比较端正,让人看不出端倪罢了……

刚才还未自己的神来之笔沾沾自喜的加利茨基,此刻脸色变得阴沉起来,只觉得一片心机全部枉费,这种一拳打在棉花团上的感觉,让他即空虚又懊恼,不过好在他为人也算乐观,转念一想便觉得这是卢嘉栋的一种自我逃避的鸵鸟行为,于是对着卢嘉栋轻蔑的扫了两眼,便不再理会,用指示棒在不断刷新的雷达显示图上虚画了一下便继续说道:

“更何况,‘山毛榉’系统所要对付的并不是通常意义的中高空目标,而是当下更具威胁性的低空和超低空目标,众所周知,由于地球曲率和镜像杂波的存在,利用低空和超低空突防成为世界各国空军公认的有效突防手段,82年英阿马岛海战当中,阿根廷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就是最好的例证,正因为如此,如何有效拦截低空和超低空目标便成为防空领域共同的课题……”

听了加利茨基这番话,在场的伊拉克将领们顿时把熟睡的卢嘉栋晾在一边,拧着眉头不住的点着头,而加利茨基则示意助手切换画面,旋即一幅“山毛榉”防空导弹阵地平面图呈现在白色的幕布之上:

“而‘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却在对付低空和超低空目标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核心不是别的,正是9C18三坐标雷达,与其他雷达不同,9C18三坐标雷达的波束是细小的笔状波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副瓣,这样在探测低空和超低空目标时,波束副瓣触地引起的回波噪声较低。

对低空目标的探测性能有着极大提高,在雷达天线做周视扫描的同时,波束在相控下并行做俯仰扫描,从而获得目标的高度参数,因此这款9C18三坐标雷达能够探测35公里处100米高度的目标,10至20公里处更低高度的目标,10公里以内30米高度的直升机,再加上高机动底盘和发射车自带的制导雷达,整套系统从发现目标到实施攻击仅需要22秒。”

加利茨基此番介绍一出口,在场众人皆是吃惊不已,要知道一般的雷达低于500米,就会受到镜像杂波的干扰,导致副瓣过大,无法识别目标,可“山毛榉”的9C18三坐标雷达却能够轻易的探测到100米以下的目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以至于不少伊拉克将领都不住的慨叹,能把低空和超低空目标研究如此透彻,恐怕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苏联这样的防空导弹强国了。

或许是为了印证伊拉克将领们的感叹,就在惊叹之声骤响之际,连接到“山毛榉”防空导弹雷达指挥车上的通话器,也同时发出一阵低沉而又嘹亮的俄语话音,现场的同传翻译很快便将阿拉伯语在现场播讲出来:

“发现低空来袭目标,距离28公里,高度86米,速度0.9马赫,航向036,一号站准备……”

话音即落,现场的大屏幕便将画面从雷达显示信号切换到风沙弥补的“山毛榉”导弹阵地上,只见位于左侧外延的一辆9A310导弹发射将导弹发射架向右偏转45度,凸起的9C35制导雷达,对准来袭目标,一阵看不见的雷达波束激射天际,很快车内的雷达显示屏便呈现出一个细小的光斑,旋即通话器传来确认的话音:

“一号站准备完毕!”

“确认目标!”

“低空来袭目标,距离19公里,高度35米,速度0.9马赫,航向036……”

“确认无误,发射导弹!”

“是,发射导弹!”

随着操作员的口令话音刚落,武器操作员应声按下导弹发射键,早已在发射架待命的两枚9M38M1犹如见到猎物的猛虎一般,顷刻间便脱离发射架的束缚,化作两缕华美的青烟,直插天际。

迎着大漠深处的阵阵烈风,陡然拔高,旋即在天空中划过两道优美的抛物线,紧接着在实时的雷达指令引导下,白色的弹头迅速朝下,对着来袭的“百舌鸟”反辐射导弹轰然砸了下去,只听“轰~~轰~~”两声爆响,两团暗黑色的浓烟伴着漫天的沙尘骤然炸开,与此同时通话器传来苏联操作员兴奋的话音:

“击中目标,拦截成功!”

“哗~~”

在话音渐落的一刹那,现场顿时响起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许是这股掌声实在太大,将熟睡的卢嘉栋都震起来,不住的揉了揉有些发干的眼睛,瞥了一眼大屏幕显示的数字,不由得咧嘴一笑,满不在乎的喃喃说道:

“35米的高度,这也太高了……呃……你们干嘛看着我?咦?我的声音怎么会这么大?”

卢嘉栋还没等说完,现场的掌声便戛然而止,旋即无数道目光便汇聚到他的身上,直到此时卢嘉栋才发现,自己的声音通过扬声器,正在空旷的观摩现场袅袅的回荡着……

第837章 十米的威胁——战斧巡航导弹

卢嘉栋的声音在空旷的观摩大厅中不住的回响着,直到这时他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身边多了个麦克风,微微闪动的蓝色光亮,正显示这个麦克风正在工作,抬眼一看,这才明白原来旁边就是观摩大厅的音频调试台;

不同于后世那种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只需要办公桌大小就能够将语音进行转换,而是需要一整套庞大的设备体系才能够实现,不过这套设备不在别的地方,就在卢嘉栋的身后调试中心中。

只是由于幕布的阻挡没人注意到罢了,可没想到的是,不知道哪位工作人员疏忽,竟然将开启的麦克风随手放在自己身边,这才让他随口而出的话,被转换成嘹亮的声波信号,在观摩大厅中播放出来……

卢嘉栋心中有些气苦,心说伊拉克人什么时候能够靠谱一点?然而此时此刻卢嘉栋心中虽然抱怨,但却没用功夫在去追究伊拉克工作人员的疏忽,因为全场的目光早已汇聚到他的身上。

惊愕、诧异、讥讽、嘲笑甚至是恼怒,反正种种不一而足,然而在众多含义各异的目光中,却有一道淡蓝色复杂神色,透过杂乱不堪的目光,投到卢嘉栋的身上,卢嘉栋对此似乎也有所感应,顺着那道目光忘了过去,正好与凝视的布京正面迎上,刹那之间,两人都是微微一愣,布京只觉得那道目光所流露出的气质有种莫名的熟悉,而卢嘉栋却是心头一震,没成想苏联带队的会是他……

“这位先生,我知道你心中很失落,但请不要把你的失落用在刻意的贬低上,35米的高度听上去的确很高,但要通过雷达去发现,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还需要引导几米长的导弹准确命中。

要知道在这个高度下,‘山毛榉’已经能够拦截几乎所有的低空来袭目标,也可以说‘山毛榉’在这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可能我这句话说得很伤人,可事实就是如此,刚才的实弹打靶就证明了一切……”

正当卢嘉栋愣神的功夫,站在讲台上的加利茨基将话筒放在嘴边,用流利的阿拉伯语将阴阳怪气的话,通过高倍扩音器播讲出来,一瞬间整个观摩大厅中便充斥加利茨基富有魅力却处处讥讽的话语。

本来“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完成35米超低空拦截,可谓是技压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让站在舞台中央的加利茨基成为今天当之无愧的主角,却没想到被卢嘉栋一句话,将完美的气氛彻底打乱。

加利茨基绝不认为这是中国同行的无心之举,而是蓄谋已久的有意为之,这令他很生气,更为之愤怒,于是说起话来便不留余地,将尖酸刻薄包裹在彬彬有礼的外貌之下,极尽挖苦之能是,引得在场的众位伊拉克将领们无不是冷眼嘲笑……

卢嘉栋本来还想解释解释,不管怎么说是自己的无心之失,打扰了别人畅快淋漓的表演,更何况其中还有一位他在后世无比敬仰的人物位列其中,卢嘉栋并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僵,可没想到结果却是襄王有意,神女无梦,自己有心息事宁人,可架不住别人步步紧逼。

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把这次无心之失,如其所愿当做所谓的有心之举,反正中国“猎鹰”防空导弹系统在这次竞标的境况不是很好,那就趁此机会以乱打乱,或许还能杀出一条血路,夺回竞标的主动权。

想到这里卢嘉栋拦住因为激动准备上前理论的中国军工代表团成员,旋即将刚才的麦克风拿到手里试了试话音,紧接着一闪身从一旁的过道缓缓的向中央讲台走过来,沉稳而又自信的话音,配着矫健稳重的步伐,骤然在大厅的每个角落里响彻起来:

“对一般防空导弹系统来说,想要拦截35米高度的目标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也正如这位先生所说‘山毛榉’在这方面的确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毕竟这套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对付低空和超低空来袭目标。

也正因为如此‘山毛榉’的雷达采用笔状波束,而导弹本身也拥有15米的最低射界,可以说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中低空防御利器;可这位先生,您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来袭的空中目标飞行高度有可能更低,甚至比‘山毛榉’防空导弹15米的最低射界还要低?”

卢嘉栋边走边说,一口地道纯正的阿拉伯语令得周围伊拉克将领们都诧异非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光听声音绝对会让人误认为是某个圣城过来访问的讲师,加利茨基也是一样,虽然他知道中国军工代表团的领队是个有着非凡才能的年轻人。

却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本事,纯正流利的阿拉伯语令他这个留学阿拉伯地区多年的资深学者都有些汗颜,不过汗颜归汗颜,他对卢嘉栋言语之间的肯定还是颇为满意,所以在惊诧片刻后便深以为然的点起头来。

阴郁的面庞也渐渐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如果下一刻,正向他走来的中国年轻人,想用一种体面的方式给自己找个台阶,他不介意酌情给中国人一个台阶下,可就在脑海中思量着改用什么方式给中国人这个面子时。

卢嘉栋的一句突如其来的问话,将他的思绪彻底打乱,刚刚绽开的微笑也如照相机的定格板般,僵硬在脸上,旋即脸色再次一沉,虚眯着眼冷冷的盯着已经走到面前的卢嘉栋,毫不客气的回应道:

“低于15的飞行高度,这位先生,您不会说得是飞行玩具吧?”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顿时哄堂大笑起来,卢嘉栋去不恼怒,脸上反而泛起一抹意味深长的淡然微笑,语气坚定的反问道:

“是吗?”

“怎么可能不是?低于15米的军用飞行器,除了坠地我想不出有其他的出路,这一点我们苏联做了大量的试验,要不然也不会把‘山毛榉’的最低拦截高度定位15米,只因为这个数值是军用飞行器的最低临界值,所以说,低于这个数值的飞行器不是玩具又是什么……”

“要是我们现在身处80年代初,我绝对相信您的话,可现在已经是1990年,您觉得还拿十几年前的试验数据来说话,有些过时了吗?”

首节上一节630/729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