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 第563节

“‘空指’!‘空指’!我是一波次01号,已击落一架苏24战机,请指示下一批目标方位!”

徐远超的话,通过机载无线电急速后传,眨眼的功夫位于百余公里之外的高新三号空中警戒与中继引导机便收到了徐远超的通报,卢嘉栋坐在机舱内的综合显示屏前,目不转睛的盯着上面显示的数据,双手哔哩啪啦的在键盘上敲打着,片刻之后,他将几项综合数据得出的结果进行整合后,得出一个大致的方位,随后利用无线电回复道:

“9点钟方向,大约一百公里,正朝你方靠近,请做好战斗准备……”

“又来了吗?”

听了来自卢嘉栋的亲自通报后,徐远超活动活动灵巧的手中,隐藏在黑色飞行面罩下的眼眸渐露寒光:

“那就让你们看看,这把已然亮出的长剑,究竟有多锋利……”

第746章 预警

就在徐远超搬动操纵杆,带领僚机向着百公里之外的目标疾驰而去之际,位于东北方两百多公里之外,代号为“空指”的高新三号空中警戒中继引导机上,亲自乘机负责前沿指挥的军委秘书长,江汇川上将脸色阴沉的盯着桌上由参谋刚刚标注出来的作战态势图,不由得低下头看了看手上的手表,随后回头望了望还在处理数据的卢嘉栋,低声说道:

“小卢,你还需要多久?”

“还得一会儿!”

卢嘉栋并没有因为身后上将的焦急询问,而放缓手中的事物,依旧犹如一名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钢琴家一般,在面前的键盘上噼里啪啦的敲个不停,前面那几台只有十几英寸大小的显示屏上,连续翻滚着晦涩难懂的数据。

位于不远处由中原电子雷达所最新研发的新式高性能计算机更是灯光频闪,将这一列列数据悉数囊括,进而解算,如果是其他人见到卢嘉栋如此不理会一名军队上将的答话,绝对会十分愕然。

然而江汇川的脸上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懊恼,脸上虽然依旧挂着急迫的神情,也不时的看着手腕上的手表,但对待卢嘉栋的态度却始终的温和,就好像是一位父亲,生怕自己的工作会打扰到埋头学习的孩子一样,片刻之后才再次低声说道:

“距离民航机临空的时间,只有不到十五分钟了!”

也难怪江汇川会如此急迫,要知道这架代号为“空指”的空中警戒机,所使用的航线是一条国际民用航线,而如果抛去机身上密布的天线,单从机身结构以及“中国民航”的标志,也足让人会觉得,这并不是用于军事用途的作战飞机,而是一架地地道道的民用飞机!

也正因为如此,率先起飞,且在没有战机护航的情况下,“空指”能够极为顺利的飞抵交战海域上空,所凭借的正是民航机的机体,以及这条繁忙无比的民用航空线,然而这样做虽然可以瞒过苏联舰艇上探测能力极强的远程雷达,抵达战区;

但也不是没有隐患,那就是这条航线上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一架民航飞机穿行而过,届时“空指”只能暂且避让,不然极有可能发生空中碰撞事故,而此时此刻距离下一架客机飞临的时间已不足十五分钟,按照以往的做法,“空指”或拉升到高空,或偏离向外侧航向!

只不过这时如果这般做的话,“空指”为歼轰9编队监测来袭敌机准确方位的任务就会落空,毕竟“空指”只是空中警戒机,而不是专用的空中预警机,机上虽然加装了一部探测雷达,但无论是精度、距离还是灵敏性方面都很不足,特别是在远距离目标的定位和引导多批次拦截攻击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而现在,“空指”正充当空中预警机的角色,指挥和引导歼轰9进行作战……

之所以这般配置,也纯属是无奈之举,要知道,在当下无论是中国空军还是海军航空兵,飞行作战都无法脱离地面基地的引导,一旦失去引导,作战飞机就如同没头苍蝇一样随处乱飞,这其中自有作战飞机的局限性,但更多的还是作战模式的固化;

歼轰9作为新锐多用途战斗机,自然在设计之初就摆脱老式作战飞机的局限性,但人为的思想却不同于机械,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因此在歼轰9试飞之时,所应用的还是老一套的地面引导体系;

然而这套体系放到茫茫的南海之上,却根本不能使用,无论是空情雷达,还是导航基站都无法覆盖南海,虽说歼轰9内部也有完善的导航和机载探测设备,有着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可是面对苏联军队强大的电子侦察能力,在雷达开机状态下长途奔袭的歼轰9,很难瞒过苏联的电子侦察部队的监视,一旦被发现,必然会被苏军战机以逸待劳打个措手不及。

正因为如此,在种种无奈之下,只能启用高新三号,这款用于海上巡逻和中继引导的专用机型,来负责引导歼轰9秘密突防,而因为自身雷达的局限性,仅具备初步预警能力的高新三号机,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在适当的高度进行飞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机鼻下方那部警戒雷达的最大功效,然而这个适当的高度,却正是国际民航机常用的飞行高度……

卢嘉栋也清楚江汇川的急迫所在,规避空中相撞事故到时小事,怕就怕规避不及时,会露出马脚,被苏联强大的侦查手段捕捉到真实意图,那就糟糕了,要知道身为“空指”的高新三号机,目标实在太大,只要是被火控雷达锁定,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

可即便如此,卢嘉栋也没有因此而放弃探测,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前方两架歼轰9战机的安危,更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发展,毕竟在敌强我弱的总体态势下,想要依靠仅有的六架歼轰9逼迫拥有强大实力的苏联海空军逼退出南沙海域,使用常规的硬碰硬的办法显然是行不通;

只能采取剑走偏锋,以最凌厉的攻势,保证在首战当中把敌人打疼甚至打残,用极强的威慑力阻止敌人的进一步行动,这种做法有点类似三国时期诸葛亮使用的空城计,只是与真正的空城计那种存心里威慑不同,此次南沙作战使用一种强势的进攻态势,来达到心里威慑作用。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在先期的作战中保证击败对手,否则,一旦被对手撕开口子,外强中干的事实便会暴露无遗,到那时别说保住永暑礁海域的舰队,整个南沙岛礁都有可能丢失殆尽,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必须将正袭来的苏联战机的准确方位判读出来,这有这样,在单向透明的情况下,中国海军航空兵才有可能保证一击必胜……

负责整个作战行到策划和指挥的江汇川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江汇川心里虽然很是着急,但也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利强行打断卢嘉栋的操作,然而综合显示器上的那团模糊的目标,并没有因为两人心中的急迫而清晰起来,这让卢嘉栋那一双眉头不由得越皱越紧,便在这时,一位参谋走了过来,向着江汇川打了个立正汇报道:

“报告首长,‘电侦’刚刚发来报告,他们监听到距离我方三百七十公里,方位056的区域有异常通话频率,判断为来袭敌机!”

“快,快把具体参数发给我,快!”

参谋话音刚落,卢嘉栋便不由分说的大声说道,面对卢嘉栋突如其来的焦急吩咐,参谋部有的楞了一下,刚想要说什么,还没等开口,坐在一旁的江汇川便立眉没好声气的叫道:

“还愣着干什么?赶快把参数发过来,动作要快!”

“是!”

参谋打了个立正,便赶紧回到战位,片刻之后几条来自代号为“电侦”的高新二号电子战飞机所探测到的苏军飞行员的通讯联络情况数据,便被卢嘉栋输入到高性能计算机当中,结合先前雷达探测的模糊目标,来袭苏军战机的情况变愈来愈清晰……

与此同时,位于“空指”西南三百多公里的中控空域上,四架从金兰湾基地飞抵此处的米格23战斗机,组成两个飞机编队,急速的向永暑礁海域奔去,他们是接替因燃油耗尽而返航的安德烈机队,而被临时派驻于此的;

只不过很不幸的是,这支原本只是负责基地上空巡航的米格23编队,刚刚与承担前出引导任务的苏联海军导弹护卫舰“警戒”号建立联系后,便得到一个沮丧的消息,那就是负责电子战支援的苏24MP电子战飞机已经被中国海军航空兵击落了……

“中国战机也抵达这片海域?上千公里的航程,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真是不可思议,中国的战机竟然敢发起攻击……”

“看来我们真是低估了中国人……”

得知消息的苏联飞行员们,利用机载无线电,彼此交流着自己的震惊与不可思议,便在此时,一直保持默不作声的编队指挥员切库罗夫上尉,在手下一番吃惊后,终于打破沉默,用一种意味深长,却又战意十足的口吻冷冷的反问道:

“难道你们不觉得,这样会很好吗?”

说完,切库罗夫那双透亮的蓝色眼眸渐渐泛起森然的寒光,汹涌的杀机更是毫不掩饰的从身体每个毛孔中泉涌一般迸发出来……

第747章 空中伏击战

切库罗夫可不是先前安德烈上尉那般的庸才,而是一位拥有上万小时飞行经验的优秀飞行员,虽然照比普加乔夫等顶级的苏联飞行员还有些差距,但其娴熟的飞行技巧和空战能力,放眼苏联海军航空兵那也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特别是对米格23战斗的掌握上,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要知道米格23战斗机是一款变后掠翼式战斗机,可由于苏联电子信息领域和软件领域的落后,其后掠角的调整无法像美国F-14和F-111那般利用计算机和飞控软件实现精准的姿态调整,只能依靠飞行员个人技巧才能完成这一系列的复杂的技术动作。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米格23战斗机飞行员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握精准调整角度的技巧,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空战当中,更是无暇顾及这种复杂的动作,但切库罗夫上尉却能办到,不止能办到,而且手法很快,哪怕是在空战对抗中,也会依靠他冷静的判断和娴熟的技巧,将后略翼角度调整的恰到好处。

因此在数次苏军内部的航空兵演习当中经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赢得最终的胜利,为此,与其交过手的苏联飞行员送给他一个绰号,叫做“魔术手”,就是来形容他在空中那一套眼花缭乱的操作手法。

按道理如此技术娴熟的飞行员,应该受到苏军的重用,然而腐败横行的苏军根本不在乎谁的技术强,谁的技术弱,与之相比他们更看重的是这个人的背景以及能给他们塞多少卢布(苏联货币)。

切库罗夫上尉虽然在飞行技术上出类拔萃,但在这种人情世故方面却愚钝的很,如此这般,他这位好似天生为飞行而生的优秀飞行员,便被上级彻彻底底的遗忘在一线的航空兵部队中,哪怕是被派驻到国外,其境况也没有得到彻底的好转,只能率领自己的机队固守机场。

要不是安德烈实在太过不济,而切库罗夫又正好刚刚升空准备巡航金兰湾基地,苏军驻金兰湾的航空兵司令也不会选择他前去填补安德烈撤下来的空白,然而正所谓那句名言所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面对苏24MP电子战机被击落,安德烈机队受伤逃回基地,能够迎击突然杀至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只有切库罗夫机队,而这正是他期待已久的实战机会,更是他向世人证明自己价值的良机,正因为如此,无论中国航空兵是如何凶悍,他身上流淌的那一股股战斗民族的鲜血,却在此刻沸腾起来,因为他要用中国的战机和鲜血来重塑自己在苏联航空兵部队的地位……

“敌机距你方不足八十公里,八点钟方向,高度三千米……”

就在切库罗夫上尉沉吟之际,耳机中便传来导弹护卫舰“警戒”号的空情通报,切库罗夫上尉停罢后点点了点头,回复了一声:

“收到,明白!”

便将正处在关机状态的火控雷达打开,旋即一股功率强大的雷达波从机鼻内的机载雷达中迸发出来,数秒钟之后,简易的雷达显示器上便显现出两个模模糊糊的小亮点,眼见毫不避讳正大摇大摆逼近的两架中国战机,切库罗夫上尉冷冷一笑,脸上闪过一抹轻蔑,随即用机载通话器对着第二小队的鲁科夫中尉说道:

首节上一节563/729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