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 第489节

就如同,一个拿着关公大刀的小孩子,看起来盛气凌人,可是真要是耍起来,却是谁也伤不到,也正因为如此,这款名叫“蛙”的远程火箭,被公认为最失败的苏式装备,列装不到两年便被冷落,最后逐步被“圆点”战役战术导弹所替代。

作为一名资深的弹药和火箭领域专家,赵如松自然知道苏联“蛙”式远程火箭所处的尴尬地位,因此,当宋仁明提出这个观点后,赵如松虽然难以接受,却也是无言以对,因为宋仁明说得没错,他所开发的远程火箭弹,即便在细节和工艺上超过了“蛙”,但在战术原则上,依然没有逃出苏联“蛙”式远程火箭弹的范畴……

他只是个军工专家,并不是战术专家,遇到在装备和战术兼修甚笃的宋仁明,赵如松也只能默然无语……

想到这里,赵如松将右手下意识的移到面前,嘴唇轻启,含住递过来的烟嘴,猛的吸了一口,旋即一股浓密的烟雾从他的口鼻间渗透出来,与之相伴的,还有更加猛烈的咳嗽……

“教授,教授,唉……教授,您这是何苦呢!”

就在赵如松剧烈咳嗽之际,刘亮便闻声跑了进来,扶着赵如松,一边拍着他的背,一边将其引导沙发上坐下,旋即倒了一杯水递给这位悉心教导他多年的老师,皱着眉头说道:

“教授,您身体本来就好,怎么还抽起烟?就算现在我们的项目遇到了挫折,但也不止于此呀,刚刚几位第二炮兵的领导已经明确表示支持咱们的项目,要知道,国家虽然让军队要忍耐,可是第二炮兵的预算始终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从未被削减,如此一来您又何必想那么多?”

“咳咳~~不是我想的多,而是我们当初就没有把这款远程火箭弹定位好!”刘亮话音刚落,平复下来的赵如松便摆了摆手:

“宋仁明的话,并不没有错,咱们的远程火箭弹看着是不错,但是在战术应用上,的确是有些尴尬,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但这并不意味着远程火箭弹真就是一无是处!”

提到宋仁明,刘亮如剑的眉毛不由得缓缓蹙了起来,那天的会议他也参见,面对宋仁明犀利的语言和言辞名分的例证,他和老师根本无法应对,最后要不是几位第二炮兵的领导的坚持。

他们的远程火箭弹极有可能会在当天的会议上被毙掉,所以他今天特意代替老师,向几位第二炮兵的领导表达谢意,却没想到刚刚回来,就看到赵如松茫然无措的模样,简直不敢把平日里那个固执无畏的赵教授联系起来,在唬了一跳的同时,也更加愤愤然:

“要知道,咱们的远程火箭弹的最大射程是两百四十公里,‘蛙’才多少?不过七十公里,更何况新改进的方案可以装载四枚远程火箭弹,可是‘蛙’只能装一枚,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咱们的远程火箭弹都是超过‘蛙’,因此也不存在宋主任所说的战术尴尬问题!”

“话虽如此,不过宋仁明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赵如松微嘲一笑,因为他知道那个反对者的话并没有错,也清楚当下能够将远程火箭弹项目保留下来是出于何等原因,不过相较于刘亮的简单直接,赵如松却想得很多,也正因为如此,他并没有觉得这个他悉心倾注的武器装备研发项目取得怎样的成功,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有些彷徨和不知所措,所以,平日里固执得像一块钢锭一般的赵如松,少有的称赞反对者的意见,因为他知道他在研制过程中缺少了什么:

“所以,我们在研制过程中,还是有些想当然了,没有将部队的战术需求考虑进去,这让我想起小卢的那句话,只有深刻了部队的战术应用和构成,才能更好的完善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而我们,在远程火箭弹的研制过程中,只关注了潜力、射程,却忽略的其他方面。”

“可是,远程火箭弹已经得到第二炮兵的肯定,已经没有更改的余地!”

听了赵如松的话,刘亮的眉头蹙得更紧了,不过赵如松提到的那个人,却又让他眼前一亮:

“实在不行,找下一卢总师,他应该能有好办法!”

“如果事事都找他,小卢早晚会被累死,更何况这些问题,到头来还得咱们自己解决!”

“那怎么办?咱们难道要放弃?”

虽然赵如松知道自己在研制当中忽略了某些重要的东西,但就这么样让他放弃自己亲手缔造的“孩子”,也是决然不会答应的,所以在刘亮话音渐落之际,他的脸上再次泛起固执的神色,不容置疑的说道:

“自然不能放弃!”

“教授,您的观点很矛盾!”

“现在没有人不矛盾!”

“那不成了僵局?”

“没错,就是僵局!”

同样的僵局,不仅仅在赵如松和刘亮的这里显现,因为一款火箭炮,无论是郭青山,还是钱磊,亦或是宋仁明,无不将其视为一个难解的僵局,但不管是谁,却都没有去想着启用正在西南家中偷懒养神的卢嘉栋,不管怎么说,在这些研制者或是决策者的眼中,这道选这题虽然有些难办。

但却没有必要动用天才般的军工专家,毕竟这不是能不能造的问题,而是一种选择性问题,只是这些研制者或是决策者不知道的是,如今在独居的房间内,他们都不想打扰的卢嘉栋手握着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也陷入了同样的僵局,也不知道该怎么做这道摆在眼前的选择题……

第649章 来自远方的来信

信是从北!!啊!!京某军队大院里发出的,信封上的邮戳可以清晰证明这一点,特别是寄信人处,那两个娟秀飘逸的小楷文,在端庄的同时,却又显得格外的扎眼,因为那两个字不是别的,正是郭蕊……

“她突然给我来信了!”

“我知道!”

“她为什么要给我写信?”

“说是求教问题!”

“你信吗?”

“我为什么不信?”

“万一是情书怎么办?”

“那你看着办!”

当卢嘉栋接到这封信之后,他便毫不隐瞒的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妻子,因为妻子几天前的“警告”还言犹在耳,但更重要的是,他对那个只见过两面的小女生根本毫无感觉,所以也不想有什么节外生枝,只是没想到,向自己老婆坦白之后,陈子玥却好像知晓一切的预言家一般,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她之前已经跟我通过气了,完全是技术方面的请教,你可以回复她的,说实话,能让她这样高傲的人低头求教,我真的很高兴!”

听到这番话之后,卢嘉栋就如同被混凝土浇筑一般,冻结在当场,同时也愈发看不懂女人之间的处事风格到底是遵循怎样一种逻辑,前几天明明还拐着弯“警告”,现在却要变着法的秀老公,这让卢嘉栋很是不知错所。

但不知所措归不知错所,可他的心里却是一片清明,很清楚陈子玥之所以敢让自己看信,回信,是有足够底气的,要不然凭着自己老婆那点点小胆子,是决然不敢的,然而现在,陈子玥却利利索索的将皮球踢给自己,这其中必然有古怪,既然有古怪,那就是不同寻常;既然不同寻常,那就要审慎对待;既然要审慎对待,那就……那就只能静静的看着这封远方来信愣愣发呆!

没错,此时的卢嘉栋,正坐在书桌前,盯着上面的信发呆,因为他根本不确定里面写得是什么,万一是勇敢的表白该怎么办?亦或是隐晦的暧昧又该如何?要知道自己可是已经成家立业的人,虽说两世为人的他,对于诸如红颜知己之类的事情并不排斥。

但对于骨子里是个极传统的卢嘉栋来说,他的排斥是看着别人不排斥,落到自己身上总是觉得有些不自在,如果要是不知道郭蕊的心意还好,不过几天前陈子玥已经把事情挑明,这就不能不让卢嘉栋认真的思考起来,以至于那封放在桌面的信,被他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反复几次,却始终没有拆开……

“嗨~~今天自己是怎么了?不就是一封信嘛,哥们连那种头顶上飞炮弹,裤裆里钻子弹的场面都见过,还怕了一封信,和你一个小丫头?”

心里虽然这么想的,但紧蹙的眉头依然显示出卢嘉栋心中的不安,不由得掏出一根烟,点着后,猛吸了几口,待到烟尽灰灭,卢嘉栋才默默重复着“这是老婆大人同意的”碎碎念,艰难的拿起信封,拆开。

而后像是在后世上学时,偷看《金瓶梅》等违禁书籍一般,偷偷将信纸展开,急速的扫了两眼,这才猛然松了一口气,因为信上正如陈子玥所说,通篇都是些军工技术问题,无论拆开还是重组,别说是表白了,就连一丢丢暧昧的意味都没有。

看着这样的信,卢嘉栋不由得微嘲一笑,看来自己真是想的太多,太复杂,毕竟是八十年代,讲究的就是“黑色给了我黑色眼睛”的文艺范儿,以及看上几眼就想睡觉的技术范儿,哪会有那么多直白到复杂的东西。

想到这里,卢嘉栋刚刚放松的神经,不由得骤然一紧,心说自己这是怎么了?难道也要向着寻找红颜知己的深渊,猛然跌落?要知道那可都是某些小说的狗血桥段,更是为主角量身定做的重要戏码,自己可不是什么光辉灿烂的主角,即便是,想必那位学渣作者,也不会无聊到这种地步,于是卢嘉栋猛然摇了摇头,将信重新展开,端庄清秀的硬笔小楷赫然出现在他的眼帘:

“卢嘉栋同志,您好,我是陈子玥的同学,郭蕊,在学校的时候她就经常提起你,考上研究生之后,师承西南航空所杨弘毅,杨教授,说到你的次数就更多了,特别是在最近的风洞数值的计算当中,杨教授时不时的会提及当年你所提出‘能量机动性理论’,所以我就想冒昧的求教,这套理论……”

字迹很清秀,几乎没有涂改、错误的痕迹,如果以字观人这个观点成立的话,透过密密匝匝的文字,可以看得出来郭蕊是个容貌秀美,思维缜密,逻辑严谨的姑娘,用一句后世流行的话来说,堪称一位校花级学霸。

然而即便如此,卢嘉栋也只不过在这一个个透着绝美痕迹的字迹上,稍稍停留片刻,便在朴实无华的内容当中,生出些许对当年老万山厂眷恋之情,特别时多年未见的老杨,也不知道他现在近况如何?工作起来还是不是那般如拼命三郎一般不管不顾?他心中执念的那份航空梦又进展得怎样?

尤其是看到“能量机动性理论”用双引号标注得极为明显的几个字时,卢嘉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山沟深处的小厂,那个凄冷无雨的冬天,那个阴寒却暖意融融的小平房里,他和老杨相对而坐,侃侃而谈。

首节上一节489/729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