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 第436节

代为指挥全军的参谋长,则在伊拉克第一波空袭中被炸成重伤,再加上通讯中心被击毁,中部集群指挥部作为一个战区指挥机构,已经失去了他应有的功能,而这更促使伊朗前线士兵的绝望和崩溃,从攻击发起到现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坚固的伊朗中部集群防线已经濒临崩溃……

而导演此次大范围,多层次,立体式突袭进攻战的不是别人,正是在沙丘上用炮队镜,观看战局发展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顾问,苏联少将,安德烈·彼得罗夫,作为苏联军情总局局长伊瓦舒京大将手下的得力干将,早在1981初,彼得罗夫就开始与伊拉克当局进行接触,不过当时有碍于苏联对伊朗的缓和政策,双方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可随着伊朗在1981年年底,对伊拉克发动一系列发规模攻势,并取得胜利,再加上伊朗拒绝苏联提出的苛刻条件,苏联迅速调整两伊政策,开始全力支持伊拉克,恰在此时,外号“老爹”的法国人老萨科齐,作为美国在两伊方面的协调人,找到伊瓦舒京大将,希望能够协调立场,全力支持伊拉克击败伊朗。

当然这其中老萨科齐夹杂了不少私人恩怨,但整体上却符合苏联的基本利益,尤其是老萨科齐挡在前台,正好为苏联大规模装备,和训练伊拉克新组建的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提供了掩护。

而彼得罗夫少将以其出众的才能和超强的能力,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就将共和国卫队打造成一支中东首屈一指的强军,此时此刻,由一个装甲师、两个机械化师、装备三百辆T-72坦克、400辆BMP-1步兵战车,以及大量火炮、反坦克导弹、其他技术兵器的庞大攻击机集群,已经在阿拉伯河沿岸严阵以待,只等工兵将浮桥架好,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发动起来,将伊朗彻底淹没在装甲洪流当中……

彼得罗夫对自己此次导演的进攻作战满意得难以自持,雪白的脸上始终挂着洋洋自得的欣喜笑容,因为他知道这次代号为“左勾拳”的攻势,一旦开动,他所指挥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即将成为一团凶猛的拳头,砸开伊朗中部集群的防线。

进而化作凶猛的左勾拳,将伊朗势力最强的南部集群的脊梁骨打断,只不过他自认为的所谓杰作,并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就比如刚刚抵达前线的败军之将,法国人奥朗德就是其中一位,当然,彼得罗夫少将对此并不在乎,反倒是作为一种炫耀,向着奥朗德娓娓道来:

“就以1943年夏的库尔斯克会战为例,当时的纳粹德国的装甲部队无论在技术状态上,还是在技战术性能上,都远远超过我们苏联的装甲部队,可是后来呢?我想全世界都清楚最后的结果,而我们也从中总结出一套堪比真理的结论:

那就是在双方实力对等的情况下,谁的坦克装甲车辆多,谁就会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当下,伊朗的装甲部队已经在进攻当中消耗殆尽,至于你所说的那支精锐伊朗装甲营,也不过36辆坦克,而我们,则足足有三百辆,在10比1的绝对优势面前,就算上帝降临也会被无情的碾成齑粉!”

“彼得罗夫将军,我只是善意的提醒您一下而已,不过中国研制的新式坦克的性能的确很先进,当然,凭着彼得罗夫将军的才能也应该应付得来,所以,您也就不必介怀,毕竟我这次只是随军观察!”

奥朗德哪里感觉不到彼得罗夫神色之中对他的讥讽和嘲笑,不过他也无话可说,毕竟是吃了大亏的败军之将,说话的底气就很是不足,要不是老萨科齐近似威胁的严令,奥朗德是绝对不会带着最后的六辆M60T坦克赶过来,既然是来做“广告”的,那他就安分守己的当好“模特”就是了,所以,便选择了息事宁人。

然而俗话说得好,树欲静而风不止,更何况不善言辞的奥朗德所说的话,听到彼得罗夫的耳朵里,却有着另一番的解读,不由得眉毛微微向上一挑,冷哼道:

“哼~~是吗?这倒是让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坦克,能把流淌着高贵法兰西血统的奥朗德上校吓成这样?哦,不,对不起是我说错了,不是吓的,而是选着性退却,不管怎么说。

没有您指挥的装甲战斗群一路退到阿拉伯和畔,也不可能有伊朗的反击,当然也就不会有现在‘左勾拳’作战计划,所以,归根结底,此次作战的成功,还是要归功奥朗德上校的战略性退却呀!”

彼得罗夫少将说的这番话,可谓是极尽挖苦之能事,再配上那副冷然轻蔑的微笑,直让奥朗德心中火气,就连脸上的肌肉都不停的跳动起来,嘴唇更是颤抖不停:

“你……看在上帝的份儿上,我不希望这次行动失败,不过……不过……不过我依然想看到被你嘲笑的一无是处的中国研制的新式坦克将你这家伙压成肉饼……”

“谢谢你的诅咒,不过我想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当然把对方压成肉饼确实是可能的,毕竟就算上帝亲自降临,也无法挽救伊朗人了,您说是不是?我最敬爱的大功臣……哈哈……”

“你……”

奥朗德还想诅咒两句,可是彼得罗夫却不再给他任何机会,直接把他当做一坨臭狗屎丢在一边,极其无视的绕过他快速离开,这让奥朗德更是气得三尸神暴跳,但却又拿彼得罗夫丝毫没有办法,只能恶狠狠的剜了一眼趾高气昂的彼得罗夫,一扭头朝着自己的“广告”部队扬长而去……

而此时此刻的彼得罗夫少将,却对奥朗德的态度毫不关心,因为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那就是彻底把这支“左勾拳”挥动起来:

“工兵的情况怎么样?”

“报告长官,刚刚接到工兵司令的通报,一号和三号浮桥已经架设完毕,二号浮桥因为伊朗守军的袭扰进度稍慢了些,不过也即将完成!”

“对岸的步兵突击群怎么样?”

“长官,我们已经控制6个小型桥头堡,足够配合大部队展开!”

“很好!”听了一系列战况汇报后,彼得罗夫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抬起胳膊,手表的指针刚刚越过五点十五分,彼得罗夫双眸一凝,迅即放下胳膊抓起面前的电话听筒,用极为坚定的语气朗声说道:

“全体都有,开始总攻!”

随着彼得罗夫的一声令下,原本零散射击的伊拉克炮兵阵地,忽然为止一滞,紧接着一百多门122mm和152mm榴弹炮、加农炮,齐齐一阵发出震天狂吼,飞蝗似的炮弹,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伊朗防线上的残余彻底荡平。

威力极大的“冰雹”式122mm火箭炮,好似巨浪冲刷一样,在伊朗阵地上肆无忌惮的狂轰滥炸,伊拉克的身管火炮与多管火箭炮组成双层徐进弹幕,就好像两道永不断流的水帘,彻底将伊朗阵地涤荡一空!

与此同时,以“汉莫拉比”装甲师为核心,“巴格达”机械化步兵师为左翼,“阿德南”机械化步兵师为右翼,所组成的共和国卫队装甲集群,化作一只无敌铁拳,瞬间穿过阿拉伯河,带着死亡的呼啸将对面的伊朗阵地打得粉碎的同时,振臂一挥,齐齐南下,向着伊朗南部集群的空档轰然砸来……

伊朗南部集群在此刻已经难逃厄运,即便是整个伊朗都将陷入无比恐怖的深渊……

第582章 兵临城下

摧枯拉朽,惊天动地;风卷残云,所向披靡……

当彼得罗夫少将所指挥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装甲集群,以闪电突击的方式将自己手中的长刀向伊朗人的脖颈猛力的砍过去时,伊朗人能做的,除了眼睁睁看着雪亮的刀光,划过咽喉之外,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

这其中固然有伊朗士兵拙劣的战术;固然有一线指挥官刻板教条的指挥;固然有反击冲击时的苍白无力,可与这些战术或战役方面的失误相比,伊朗高层在战略上的错误判断才是最致命的……

两伊战争自开战以来,伊朗就在伊拉克的突然袭击下,丧失大片国土,虽说经过两年多的艰苦鏖战,伊朗将丧失的国土全部夺回,但这其中蕴含的两国利益间的纠葛,民族之间的仇恨,教派之间的矛盾,却被无休止的提升到一个难以调和的新高度。

再加上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又是一个极端强硬,且是个有仇必报的领导人,因此,对于逐渐在战场上取得劣势的伊拉克,自然是不能放过,于是从1982年下半年开始,伊朗便开始向伊拉克本土发动试探性的进攻。

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然而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当伊朗决策层苦苦寻觅攻击伊拉克本土的良机时,奥朗德装甲战斗群的溃败,就如同一张天上掉下的馅饼,让伊朗决策层顷刻之间就陷入绝对的亢奋状态。

因为,随着奥朗德装甲战斗群崩塌式的败退,原本完整的伊拉克防线上,顿时出现了一条近十公里的缺口,目光敏锐的伊朗决策层,自然不能放过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抽调大批预备队加强给南部集群,组成战役攻击集群,顺着这条突破口攻入伊拉克本土。

意图夺去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将伊拉克出海口彻底封死的同时,也将石油储量丰富的伊拉克南部地区占为己有,同时还可以剑锋北指,威逼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了完成这个战略构想,伊朗可谓是倾其所有,战略预备队不够用,就从处于防守态势的中部和北部集群抽调精锐,意图毕其功于一役,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既成事实的战略目标。

可是伊朗高层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种种做法,正中了彼得罗夫少将的下怀,因为伊朗人从其他战线调兵,客观上削弱了原有的防御能力,这对彼得罗夫在突破地段的选择上有了更加灵活的弹性。

秉承着苏联从二战时就已经发展成熟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彼得罗夫少将把最终的攻击点选择在伊朗中部集群,和南部集群的结合部,并将最终的突破地段,限定在不足六公里的狭窄战线上……

就在这狭小的突破地域上,彼得罗夫少将却集中火炮、迫击炮、火箭炮等各类型火炮五百余门,包括先进的T-72坦克,BMP-1步兵战车在内将近80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超过五万人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士兵!

而阻挡这支伊拉克精锐装甲集群的,只不过是一支残破不全的伊朗预备役师,正因为如此,当这支积蓄庞大力量的铁拳打出去的那一刻,其后果可想而知,负责防御的伊朗预备役师,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悉数歼灭。

随后共和国卫队装甲集群,在彼得罗夫少将的指挥下,并没有对坚固工事和设防城市实施占领,而是交由后边的步兵前去完成,自己则率领装甲集群主力,伴着伊拉克航空兵强有力的支援,在辽阔的大漠之中,掀起令人恐惧的风暴,似重拳,又如锋利的钢刀,朝着伊朗南部集群已经空虚的后方纵深,以极其凌厉的猛然刺穿……

不到二十四个小时,以“阿德南”机械化步兵师为右翼攻击集群,扫清了伊朗位于阿拉伯河东岸的据点和补给极度,彻底封闭了阿拉伯东岸与伊朗内陆的4号和9号公路,从而将超过十二万的伊朗南部集群重兵集团,围困在巴士拉以东,阿拉伯河以西的狭小地域内。

六个小时之后,“巴格达”机械化步兵师,夺占阿拉伯河和卡伦河交汇处的重要交通枢纽,阿布弗罗斯,形成第二道闭合的包围圈!

正在进攻伊拉克巴士拉的伊朗南部集群,在贾拉德中将的指挥下,反应不可谓不迅速,趁着伊拉克包围圈还没有完全封闭,立足维稳之际,组织精锐力量向阿拉伯以东,伊朗本土方向发起突围攻击。

然而在一层又一层的包围封锁之下,伊朗人的攻击被层层抵消,恰在此时,缓过劲儿的伊拉克南部军区,也集中精锐装甲力量,对伊朗南部集群实施强有力的反攻,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整个伊朗南部集群陷入崩溃的边沿,就在这时,彼得罗夫少将则率领主力“汉莫拉比”装甲师,直扑战略要冲霍拉姆沙赫尔城,以期形成第三道包围圈,准备一举吃掉这个伊朗重兵集团……

“快点儿,再快点儿,没有必要的东西就不要带了,尽量把重要的设备带走……哎呀,小李,你还捧着暖水壶干嘛?那东西到哪儿都有……还有你,小陈,给女朋友买的波斯围巾也别拿了,到时候我再给你补上,反正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律轻装,四十分钟后撤离……”

周浩的语速说得极快,脸上更是带着毫不掩饰的焦急神色,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和装甲战专家,周浩也没想到伊拉克会发动规模如此浩大的攻势,更没想到他们速度会这么快,组织会这么严密,配合会这么完善。

短短的时间内,就推进到了霍拉姆沙赫尔城下,而此时,这座防备空虚的战略要冲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卢嘉栋立即决定,趁着伊拉克装甲集群没有合围的当口,迅速撤离霍拉姆沙赫尔城,周浩正是来传达卢嘉栋这项命令的。

可就在他话音渐落之际,一阵嘶声裂肺的哭声,破空传入他的耳中,这让周浩不由得寻声望去,只见几个名伊朗混装装甲营的士兵,正扶在几个担架上痛哭不已,这让周浩不由得瞳孔猛力一缩,因为他赫然看到一个担架上平放的那具尸体不是别人,正是率领一个连魔改59“美洲虎”坦克,阻击伊拉克前锋部队的混装装甲营副营长,哈梅内伊上尉……

“怎么回事,到底怎么了?哈梅内伊他……”

周浩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哈梅内伊的尸体旁,看着其精致的面庞,以及血肉模糊的胸膛,还有手上那块他亲自赠予的“上海”牌手表,满眼的不敢相信,这就是早上还嘻嘻哈哈开玩笑的好伙伴,嘴唇不由得抽动着:

首节上一节436/7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