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 第41节

“厂长,小卢真是太厉害了,咱们厂现在正在生产78式突击步枪,与之配套总要有些毛刷、枪油、清镗棍等东西,这些东西都可以叫做枪械配套附件!”

“不过枪挂榴弹发射器毕竟是件火力支援装备,与这些小件混在一起是不是太显眼!”高兴华皱着眉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个简单!”高兴华话音刚落,卢嘉栋便笑着答道:“咱们可以把枪挂榴弹发射武器和枪械战术导轨系统结合在一起,顺带将瞄准镜、握把还有战术手电筒组合在一起,集中申报。

咱们万山枪械导轨系统可是得到省厅大力支持的,当然枪挂榴弹发射器的名字得换下,叫做枪械战术火力支援系统,配上草图,在这么,那么……”

在场的人听着卢嘉栋的报批方案,无不惊得目瞪口呆,在他们看来难上加难的申报问题,被卢嘉栋纷纷拆拆,再适当组合,丢掉敏感字头,换上复杂中性的新颖词汇,经过这么一番包装,整个报批方案就变成了以提高枪械战术性能为核心,发展相应配套战术设备的申报方案。

关于78式突击步枪的东西,省厅都会第一时间批复,可以想象这套方案递上去,已经不存在批不批的问题,而是批复时间有多快的问题。

所以当卢嘉栋说完这个方案后,在场的人无不向卢嘉栋竖起大拇指,夸赞卢嘉栋实在是太厉害。

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都是实干派,在为人处事上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根本没有后世那种官僚习性,所以也就不会想到去怎么包装报批项目,而卢嘉栋不同,他是来自后世的穿越党,那些五花八门的报批内容他都不知道看了多少份,所以他对这套运作是很熟悉的。

但按照卢嘉栋的为人来说,应该很不屑这种做法,可奈何时间紧迫,几个月后那场边疆自卫还击战就要打响,如果卡在项目报批上,那枪挂榴弹发射器就不可能在战前完成研制和生产,因此只能拿出这个所谓报批的学问,来为这件新装备争取宝贵的时间!

第047章 引信

万山厂按照卢嘉栋的方案,很快拟定了报批文件,上报到省国防科工厅,跟卢嘉栋预料的一样,国防科工厅见到是78式突击步枪配套战术附件,二话没说便在上面签字批复,不仅如此,还顺带拨给万山厂4万块的研制经费,当陈震接到省厅的批复后,连夜便召集卢嘉栋、吴天明、乔俊峰、杨立民、李德顺、陈子豪等78式突击步枪研制小组成员,将名头一改,换成枪挂榴弹发射器研制小组。

不过与之前枪械研制小组不同的是,这次作为厂长的陈震并没有担任组长职务,而是引用了总设计师这个名称,当然这个名头最后毫无悬念的落在了卢嘉栋的头上,为了方便卢嘉栋这个总设计师的工作,经厂党委研究决定,将卢嘉栋和乔俊峰的工作对调,由乔俊峰担任车间主任,卢嘉栋任技术科长。

就这样,经过一番人事调动和前期准备后,由卢嘉栋领衔的枪挂榴弹发射器研制小组正式运作起来,枪挂榴弹发射器并没有多少高深的技术,基本结构和猎枪差不多,采用单发单射,所以它有扳机、撞针、保险等机构,但没有枪机和枪栓。

如果要说复杂,那只有卢嘉栋提出的弹药固定机构了,因为卢嘉栋提出使用一体化榴弹,这样枪榴弹击发后就省去了退壳这个动作,退壳的动作虽然短暂,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却是极为宝贵的,因为免去这个动作的战士可以第一时间举枪射击,也可以快速填装下一发榴弹,进行火力支援。

正因为如此,榴弹只有从镗口填入是最优选择,不过镗口填入涉及到弹药在发射器内固定的问题,不然弹药会随时从镗口滑出,虽然这个问题很复杂,但卢嘉栋却巧妙的给解决了,他在榴弹发射器内设置了一个固定簧,外面装一个固定销压板,当弹药装填后搬动固定销压板,弹药就被固定在膛内,反之推开固定销压板,弹药就可以安全退镗!

至于生产工艺方面那就更不是问题了,枪挂榴弹发射器大部分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在这万山厂的劳动服务公司就能完成的事情,更别说军工车间了,厂里的枪管镗钻机的最大钻口直径都在40mm,卢嘉栋设计的枪挂榴弹发射器只有40mm,所以最重要的身管加工不存在技术障碍。

至于热处理、拉膛线、撞针加工、瞄准具校对等工艺问题,万山厂都不存在困难,因为在成功研制生产78式突击步枪后,万山厂无论是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还是加工制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卢嘉栋这位来自后世的军工专家坐镇,万山厂的枪挂榴弹发射器进展的很快。

但卢嘉栋并没有因为研制进度快而感到高兴,因为他们遇到一个之前想都没有想过的问题——没有匹配的弹药。

本来卢嘉栋并没有觉得弹药是个很大的问题,毕竟万山厂以前生产过炸药,对弹药生产有一定的经验,所以他便将枪挂榴弹发射器相匹配的40mm榴弹的研制任务交给了乔俊峰,自己则专心解决发射器本身的问题。

可就在今天下午,乔俊峰匆匆忙忙来到研制小组所在地,厂技术科,一进门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厂里根本生产不出与之相匹配的40mm弹药来。

恰巧陈震也在这里,听了乔俊峰的话不禁皱起眉头:“老乔,我记得咱们厂有生产弹药的经验,怎么可能……”

“引信!”没等陈震把话说完,乔俊峰便迫不及待的回答道,紧接着他便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咕咚咕咚喝了两口水,然后用袖子一抹嘴:

“咱们厂是生产过炸药,也造过简易的碰炸引信,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当年积累的技术经过特殊时期的动荡,早就折腾得一干二净,机械设备也都老化不堪,早就失去生产能力!”

杨立民放下手中的笔,拿起茶杯倒了一杯水,递给乔俊峰:“去年时咱们厂不是拉回几台精密机床?它们不能加工引信的部件?”

乔俊峰接过水,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感谢,然后便继续说道:“那几台精密机床我们也看了,刀具全部破损,分度仪刻度模糊不清,只能勉强加工普通零部件,引信中的精密部件根本加工不了!”

“乔主任说得没错!”一直没有说话的卢嘉栋,这时也停下手中的事,站了起来:“枪械生产的时候,我跟李师傅把厂里拉来的那批设备全都检查了一遍,那几台精密机床确实精度不够,只能放到车间做粗加工用!”

卢嘉栋话音刚落,吴天明便皱着眉头说道:“这样的话,咱们的枪挂榴弹发射器岂不成了有枪无弹的一堆废铁?”

吴天明的话,让屋子里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全都选着了沉默,这样的沉默也不知过了多久,坐在角落里的卢嘉栋,旋转着手中的茶杯,似有似无的说了句:

“咱们怎么不去找老厂长试试!”

“老厂长?”乔俊峰重复了一句,紧接着拍了下大腿:“对呀,咱们老厂长不就在弹药厂当厂长嘛,这事找他不就解决了!”

卢嘉栋和乔俊峰口中的老厂长不是别人,正是万山厂的前任厂长郑永波,他现在被调去弹药厂当厂长,那个厂属于省属重点军工厂,主要生产各型弹药、配套引信以及某些精密仪表,所以这个厂和普通军工厂对外只叫XX机械厂不同,而是在机械前面冠上精密两个字,因此全称为桂南精密机械厂。

正因为如此,在卢嘉栋说完去找老厂长试试后,乔俊峰才会如此兴奋,不止是乔俊峰,屋内的其他人也都露出欣喜的笑容,对一家省属重点弹药厂来说,生产40mm榴弹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更何况厂长还是万山出身的郑永波,这要是找到他,不跟一家人似的,这点难题必然分分钟解决。

所以当乔俊峰说完这番话后,无论陈震还是吴天明,乃至不善言辞的杨立民都觉得萦绕在众人头上的乌云就此散去,吴天明更是站起身来,准备去给老厂长郑永波拍封电报去,不过还没等吴天明迈开腿,就被卢嘉栋拦住,吴天明对卢嘉栋的举动很费解:

“嘉栋你这是……?”

卢嘉栋只是拦住吴天明,但并没有回答他的问话,而是看了看陈震又敲了敲乔俊峰:“陈厂长、乔主任,你们觉得咱们是托他们生产好呢,还是掌握技术,咱自己制造好呢?”

“这还用说?当然是自己能生产最好,免得受人……嗯?小卢,你的意思是?”乔俊峰在卢嘉栋问完后,便毫不犹豫的答道,可说着说着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于是便停下来问着卢嘉栋。

听了乔俊峰的问话,卢嘉栋脸上浮现出淡定的笑容:“我的意思很简单,与其委托他们生产,不如从他们那儿引进机械回来,咱们自己造!”

“自己造?”陈震重复了一句。

“没错!”卢嘉栋语气很坚定,说话也不拖泥带水:“咱们厂现在能生产78式突击步枪、枪挂榴弹发射器,证明在小口径身管武器方面,咱们不存在技术问题,反到是弹药方面存在短板。

不过从弹药机加工技术上看,难度最大的弹带加工并不存在缺陷,只不过在引信制造方面,咱们厂却落后很多,我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将咱们厂这个短板给补上,这样咱们厂才算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军工厂!”

“综合性军工厂!”陈震点点头:“很好,小卢这个提议真是太好了!毛主席曾经说过要自力更生,虽然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依然不能丢,小卢说得没错,与其让他们生产,不如咱们学来自己造,这次就借着研制枪挂榴弹发射器的机会把咱们厂的短板给补上!”

“厂长说得没错!”陈震话音刚落,乔俊峰便笑着把话接过去:“咱们把东西学到手,自己造自己的,也免得以后受制于人!”

“对!”这时吴天明也反应过来:“咱们去郑厂长那儿引进他们的机械设备,学习学习他们的技术,别让郑厂长给小鱼,要给就给咱们大鱼吃!”

吴天明说完这番话后,在场的人无不大眼瞪着小眼,什么大鱼小鱼的,根本没听明白他说得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时杨立民推了推黑框眼睛,看着吴天明,试探性的问道:

“吴代表,你是不是要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吧!”

“对,对!”吴天明边说边尴尬的挠着头:“还是老杨有文化,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你呀,真该多读读书!”听明白意思的陈震,不由得指着吴天明笑着说道,随即,屋内响起阵阵笑声……

第048章 高傲的厂办主任

八月的西南酷热似火,顶着烈烈的骄阳,卢嘉栋和吴天明登上长途汽车,前往桂南精密机械厂,按道理去省属重点厂去办事,至少也得派个副厂长带队,无奈万山厂几个副厂长以上的领导不是去学习,就是去开会了,等匀出一个带队的怎么也得等个把星期。

卢嘉栋哪里等得了这么长时间,所以他跟陈震和高兴华商量下,由他和吴天明两人以私人名义前去拜访郑永波,除了卢嘉栋技术能力过硬外,还因为郑永波的升迁与卢嘉栋主导的78式突击步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于情于理卢嘉栋和吴天明是最合适的人选。

就这样,在陈震向桂南厂拍完电报的第二天,卢嘉栋和吴天明坐着闷罐一样的长途车,晃晃悠悠的来到了桂南精密机械厂:

“咦?嘉栋,你这次怎么没睡觉呀?”刚下车的吴天明吃惊卢嘉栋一路都精神的很,跟之前粘到椅子上就能睡着的卢嘉栋相比,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呃……”听了吴天明的话,卢嘉栋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个时代的长途汽车能开动就很不错了,别说空调了,就连风扇都没装,8月的天气本来就热,车内人又多,更显得闷热异常,再加上道路崎岖坑坑洼洼,一路下来不把骨头晃散架就不错了,哪里还能睡得着。

卢嘉栋不说话,不代表吴天明看不明白,于是笑着拍拍卢嘉栋的肩膀:“咱们厂就那么一架解放前的吉普车,解放车就那么两三辆还是部队淘汰的,也赶巧这几个家伙要坏一起坏,要不然也不能委屈你这个技术专家呀!”

首节上一节41/7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