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 第327节

他们所生产的东西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世界一流,那是他卢嘉栋一个牙口刚长齐的毛孩子能质疑得了的吗?正因为如此,W副总理听了卢嘉栋的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像是听了一段很好笑的笑话,进而对着卢嘉栋拿出一派长者教训后辈的态度,笑着说道:

“小卢同志,你还年轻,眼界还没有完全放开,我们虽然骂了那么多年美帝,可是要说起来他们的技术,的确要领先我们很多,我去过美国访问,也感受过美国技术的先进,很多我们都是比不了的,而小卢你有一腔热血是好的,可是也要开眼看世界,而不是躲在房间里闭门造车,所以,我建议你过段时间再深造深造,最好去美国深造,开拓开拓眼界!”

“W副总理说的没错,我看卢嘉栋同志确实需要开拓开拓眼界!”W副总理话音刚落,坐在一旁的谢朝阳便把话头接了过去,他与W副总理想得一样,甚至更过分,以为卢嘉栋实在是无计可施了,才会抓着技术不放手,以寻求突破口,可是那是突破口吗?而是一堵结结实实的用厚重钢板做成的南墙,冲过去只能被撞得头破血流:

“美国的技术可是世界一流了,这个事实就连同为超级大国的苏联都不得不承认,更何况盖奇·信达公司提供的可都是当今世界上坦克方面的顶尖技术,很多都是国内的空白,怎么,难不成卢嘉栋同志你已经解决了这些空白了吗?”

谢朝阳最后的一句话已经带有明显的讥讽意味,在场的人都听得出来,但却无人敢反驳,即便是像钟晓沫这样技术出身的干部也是一样,因为谢朝阳说的没错,中国与美国的技术存在巨大的差距,甚至很多东西他们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如此一来还拿什么去质疑,去反驳,无能为力之下,只能替卢嘉栋捏一把汗,不止是钟晓沫,钱磊也是一样,但卢嘉栋却并不以为意,只是扫了一眼谢朝阳和W副总理幸灾乐祸的面庞,进而朝着幕布上的幻灯片扬了扬下巴:

“如果我没说错的话,美国盖奇·信达公司将这辆坦克命名为‘美洲虎’坦克吧!”

“对!对!就是美……不对……你怎么知道?”谢朝阳还想笑着继续挖苦卢嘉栋两句,可紧接着他的笑容就此凝固在僵直的脸上……

第443章 剥去皇帝的新衣

谢朝阳僵直的神情和凝固在脸上的笑容,在场的人都看得是清清楚楚,坐在他旁边的W副总理更是如此,只是还没等众人从谢朝阳的突然惊讶中反应过来之际,卢嘉栋那洪亮而又沉稳的话音便再次在会议室内响起:

“先说主炮口径,如果不错的话,美国人提供的应该是采用英国专利技术的105mm线膛炮,原型是英国皇家兵工厂生产,虽然经典也经过实战的经验但却是六十年代产品,当然也可能是采用德国技术改良而成的105mm滑膛炮,莱茵金属公司根据英国105mm线膛炮改良而来,性能有所改进,但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别说与当下西方正在全力研制的120mm滑膛炮没有丝毫的可比性,就是与苏联已经装备125mm滑膛炮也无法正面相抗衡,哪怕是这款坦克炮的原产国英国也在七十年代装备的酋长坦克上换装了口径更大、性能更先进的120mm线膛炮。”

说着,卢嘉栋稍稍顿了一下,好像想起了什么,看了看斜对面一脸震惊的谢朝阳又继续说道:

“哦,对了,记得半年前捍利科技有限公司从伊朗获得两辆酋长式坦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其中的一辆就分给了谢厂长所在的北方厂进行研究,想来谢厂长也应该清楚改型坦克上所装备的坦克炮的情况吧!”

卢嘉栋这么一问,谢朝阳原本震惊的神色,顿时被一片绛紫色所取代,不过这样的尴尬只在他的脸上停留短短的一瞬,随即便反驳道:

“你说得没错,我们北方厂与美国盖奇·信达公司联合开发的坦克确实使用105mm坦克炮,不过这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出于对外出口的考虑,毕竟这款坦克研制的初衷就是为了出口巴基斯坦等域外国家,从这一点出发,105mm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要知道这个型号的坦克炮装备的国家有很多,无论是弹药还是后勤保障都很方便,这就大大增加了改型坦克的可出口性,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外汇,当然咱们部队自用的将会比这款原型坦克更为先进!”

卢嘉栋听了谢朝阳这番话,也不免暗自佩服,真不愧是部级大厂的厂长,军工系统出了名的老狐狸,不但反应迅速,弥补到位,反击也很犀利,无论是敏锐度还是眼光都很毒辣刁钻。

好在自己把他引到军工技术上面,要是进行理论论战,凭着自己那一点马~列~毛~选的墨水,估计说不上两句就得被驳得哑口无言,卢嘉栋心中泛起一丝庆幸,但脸上淡然的神色却丝毫没有变化,在谢朝阳话音渐落之际,卢嘉栋便急急的反问道:

“这么说,咱们自用的型号会采用更好的坦克炮和其他顶尖技术?”

“没错!”谢朝阳毫不犹豫的点着头。

“也就是说美国人会把他们最新研制的120mm滑膛炮提供给我们?”

“确实有这个意向!”

“那相关技术会不会转让?”

“正在商讨!”

“商讨到哪一步了?是全套技术转让还是部分技术转让?美国这款在研的滑膛炮所应用的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专利技术,谢厂长你们在这方面与德国方面有没有接触?还有120mm滑膛炮制造的核心工艺一个是电渣重熔,一个是身管自紧,还有一个是内膛镀铬,电渣重熔因为我们可以制造核~反~应~堆的安全壳,所以可以解决,可身管自紧以及高密度内膛镀铬两项工艺北方厂是否具备或是引进?”

“这个……”卢嘉栋刚开始几个模棱两可的大方向问题,谢朝阳还能应付一下,可是卢嘉栋接下来一连串具体工艺和制造方面的问题,却让谢朝阳彻底哑口无言,虽说谢朝阳是军工大厂的一把手,但并非是一名实打实的技术干部,他身上不缺乏凭借多年搞政~治~斗~争养成的敏感,也不缺乏高瞻远瞩的目光和胆识,但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方面却相当欠缺。

其实不止是谢朝阳,在座的与会人员大部分都是如此,他们或许曾经是叱咤战场的英雄,或许是学~生~运~动的领袖,亦或许是发动群众的好手,但绝不是懂得业务、领导业务的行家里手,也正因为如此,卢嘉栋这一系列问题听得他们是一愣一愣的,而会场上诸如钟晓沫等熟悉技术,懂得业务的干部却频频点头,认为卢嘉栋说得非常有道理。

当然在此时此刻的会场内,不管是懂行的还是不懂行的,他们的眼力却都是同样的敏锐,只看到谢朝阳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尴尬就知道卢嘉栋的的确确问到了点子上了,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要知道刚才谢朝阳在报告中并没有将与美国合作开发的这款坦克具体技术参数详细说明,只是拿它与当下军队现役的坦克作对比,说起多么多么优秀,又把苏联的T-72坦克拎出来,将其如何如何能够抗衡。

其整个过程更像是推销一套概念,而不是一款产品,就如同21世纪头十年的互联网泡沫,往往一个空泛的概念便能吸引无数热钱追捧一样,而这并不是谢朝阳刻意要这么做,只是美国盖奇·信达公司在接触会谈中就是这么跟他说的。

因为技术不熟,业务不懂,再加上对美国技术的盲目迷信,让谢朝阳等人很快便相信了美国人的话,当然,美国人跟谢朝阳的接触或多或少也说了某些细节,比如“美洲虎”的诨名,比如相关的坦克炮,比如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装甲防御力,但也只限于一个大概。

所以,谢朝阳在汇报时也就没有过多的描述,只是极力渲染美国技术的先进性,而坐在会议室参会的大部分人也是跟谢朝阳一样,被神秘莫测的技术所惊叹,被美好的前景所迷惑,即便是有几个懂行的技术干部,虽然心中有不同的看法,但在主要领导都为此击节赞叹时,也就只能选着闭上嘴,把话咽到肚子里去。

可是当卢嘉栋将其中的细节逐一展现,那这个空泛的概念也就没那么神秘,更没想象中的美好,而所谓的与美国合作开发的新式坦克就像是一件披着皇帝新装的显赫国王,一旦将其新装点破,所有的秘密也就不再是所谓的秘密了。

只不过与会的众人在听完卢嘉栋一系列问话之后,可以沉下心来认真的思考,然而身为此次合作项目的提出人和具体实施者的谢朝阳,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沉下心来,或许卢嘉栋的话在别人眼里是振聋发聩的提醒,可落到谢朝阳的耳朵里那就是一支支刺入他内心深处的利箭,亦如同一张张浑圆有力的巴掌,将他的老脸打得啪啪作响。

如果只是他跟卢嘉栋两个人还好些,可现如今可是在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室里,可是当着各级主管军工的高级领导干部,最重要的还有一向支持自己、帮助自己的W副总理也在场。

如此一来也就不是打脸那么简单了,很有可能因为此事彻底断送他谢朝阳的政~治生命,也正因为如此,别人可以沉思,但他谢朝阳不行,别人可以改悔,可他谢朝阳万万不能,好在他这么多年的部级大厂的厂长并不是白当的,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就让他练就一套无人可以企及的应对之策,那就是死鸭子嘴硬:

“卢嘉栋同志,你说的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跟美方谈判的重点!”

谢朝阳说这话时,脸色阴沉的难看,言语之间更是带着浓浓的火药味儿,然后卢嘉栋并不以为意,而是在谢朝阳话音渐落之际继续追问道:

“那坦克炮的弹药配置怎么样?美国人是否给我最新式的反坦克弹药技术?还有既然是采用美国先进技术?那为什么还要用59式坦克的底盘,难道应用美国最新式的坦克底盘技术不行吗?

还有最重要的,那就是这一系列技术引进,广大门类就有十多项,至于细小的分支更是数不胜数,先不说相关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改造费用,光是这么多门类的专利许可的费用就得几亿美元,在这方面北方厂的预算又是多少?”

“我们……”谢朝阳再次哑口无言,可就在这时坐在W副总理另一边的老车却突然接过谢朝阳无法应对的疑问,慢条斯理的说道:

“我们的预算很充足!况且美国人在这款坦克的火控系统,以及复合装甲方面还是给与我们很大的支持的,仅这两项,就足以将这款坦克的性能推到世界一流的位置。”

卢嘉栋听老车的话,不由得一愣,随即看了看W副总理那有些发青的脸色,哪里还不清楚怎么回事,而斜对面的谢朝阳见有人出手帮忙,再加上卢嘉栋脸色不由得沉了下来,整个人就如同被打了鸡血一般,彻底精神起来,不住的点头附和着:

“没错,没错,美国人的火控技术和复合装甲技术都是顶尖的,这两项也是我们跟美方合作的重点,更是我们北方厂型坦克的最大亮点!”

第444章 国产复合装甲

“朝阳同志说得确实没错!”当谢朝阳带着一线生机的兴奋把话刚说完,老车便将话头再次接了过去,只不过他并没有如谢朝阳那般兴奋,但也没有如同当下大多数干部谈论技术时那般的紧张,毕竟他是这个会议室内少有的对军工技术甚为了解的人之一。

也正因为如此,他说起话来不急不缓,金属质地的方框眼镜在屋顶灯光的照映下反射出明亮的光泽,再配上他那须发灰白,身材矮小瘦弱却不失儒雅的气质,让他说话时更显得文质彬彬:

“美国人的火控系统自不必说,他们的小型弹道计算机、光学仪器的生产制造水平,还有火炮双向稳定器的精度,都是领先世界的产品,这些东西从美国的M60式坦克、日本的74式坦克还有英国的酋长式坦克、德国的豹式坦克以及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大规模应用就可以看得出来,尤其是以色列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几次大规模战争中,美国火控系统的优异表现也是个有力的证明。

还有复合装甲情况,在这方面我们起步比较晚,底子非常薄,虽然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不过相对于世界先进装甲技术来说还是很落后,而美国的装甲技术在二战时并不突出,不过从六十年代开始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与英国和德国的合作,让美国在装甲技术方面受益匪浅……”

老车一张口就明显带有技术干部的气度与学识,坦克的复合装甲和火控系统的各部分的组成,中国、西欧、苏联以及美国在这方面发展情况,火控系统对坦克装甲车辆作战的重要性和实战情况,说得既简明扼要又鞭辟入里,听得在场的与会者也不由得频频点头。

就连之前侃侃而谈的卢嘉栋也不免暗自佩服,没想到谢朝阳会有这么厉害的帮手,不但坦克技术如数家珍,就连相关的历史发展沿革和相关战例也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只是光凭这一点,卢嘉栋也只能说一声这位老人家很厉害,但谈不上佩服。

真正让卢嘉栋感到钦佩的是这位老车毒辣的眼光,其实来会场开会之前,卢嘉栋并不清楚北方厂和美国盖奇·信达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式坦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本来也是跟钱磊想得一样,先碰一下,如果顶不住就按照老首长早上的那封电报的指示,先“避其锋芒”。

可当卢嘉栋坐到座位上朝着还在闪动的幕布上一看,那款外形威武霸气的坦克立刻给他一种久违的熟悉感,随即脑海中便浮现出“美洲虎”这三个字,对于这款坦克卢嘉栋应该说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

首节上一节327/7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