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道目光再次齐聚到赵如松的身上,因为刚刚还质疑赵如松结论的人,此时的目光中也闪出几许钦佩的神色,但也仅此而已,因为此时此刻,全场的焦点并不是被折断矛头的赵如松,而是拥有金钢铁骨的朱海峰和秦景斌。
“赵教授,我这就去二号炮位去问问!”当得知最终的结果,尤其是看到众人围着朱海峰和秦景斌恭维道贺时的模样,助理小董的脸上很是气不过,进而想起刚才赵如松的那番话,只是他刚说出口,却被赵如松摆摆手打断:
“不用了,技不如人,就不要再找客观原因了!”
“那还有接下来的一千米测试,赵教授咱们还有机会!”小董有些不甘心,而赵如松却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苦笑,此时的他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和不可思议中清醒过来,凭着他多年的经验很清楚他的新式弹药不可能是因为炮手失误造成的跳弹,那么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整个新式反坦克弹药存在严重的缺陷,想到这里,赵如松心中一阵酸疼,迎着小董满怀期待的目光也只是模棱两可的回了句:
“但愿吧!”
第413章 赵如松辞职
其实在现场抱着在一千米距离上再试一试的人并不只是小董一个,很有多都有类似的想法,不管怎么说,一千五百米的距离并不能发挥穿甲弹最大的威力,因此,在更近的距离上说不定新式反坦克弹药还真有翻盘的可能。
更何况,在场有很多人与赵如松都很相熟,甚至是多年的老友,对于这部分人来讲,也不想看到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专家就这么一败涂地,所以也极力主张将测试进行下去,以便能够证明新式弹药的威力并不只是写在纸面上,而是的的确确真实存在的。
当然对赵如松来说,自然是乐见其成,虽说作为一个在军工界奋斗数十年的老专家,凭借多年的经验,便能从刚刚结束的一千五百米的测试结果就能看得出,他说潜心研制的新式反坦克穿甲弹,即便是在一千米的距离上也未必能将那款复合装甲靶板给击穿。
可即便是有了这个例行的推断,不过赵如松却依旧抱着侥幸的心态,毕竟在这场矛与盾的对决中,赵如松无论如何也不想输,更何况这场对决早已在偌大的测试场内搞得尽人皆知,自己又在包括总设计师卢嘉栋在内的多人面前,拍着胸脯保证万无一失。
只是如果一旦彻底失败,那他一张老脸还往哪搁,更何况他本身又是个极为刚强且不服输的人,更是把胜负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也正因为如此,强烈的求胜心慢慢战胜了冷静的理智。
以至于吴天明前来询问是否用将下一轮测试的弹药换成英制的原装弹药时,他的副手及助理出言拒绝时,他并没有站出来阻止,待到卢嘉栋首肯后,赵如松原本有些彷徨的眼神再次变精明。
然而这样的精明神色只在他那略显浑浊的瞳孔中停留了片刻,待到一千米打靶测试后又再次被惊得不翼而飞,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在一千米的距离上新式穿甲弹依然没有贯穿那块复合装甲靶板。
除此之外,新研发的破甲弹也被挡在复合装甲的夹层之外,只有最新式的碎甲弹稍稍起到了效果,将复合装甲的正面背板击碎后,又把几层夹层一并破坏掉,可作为最后一层的背板却依旧完好无存,面对这样的结果,赵如松心中残存的最后一丝侥幸也被无情的击碎了,整个人更是直接一屁股坐在身后的椅子上:
“败了,败了,彻底败了……”
此时此刻赵如松的脑海中只有这样的话语在不断的翻滚着,而他那双在此时已经失去往日神采的双眼,正凝视着远处那块看上去已经被打得面目全非,但却依旧岿然不动的复合装甲靶板,就好像看到一座巍峨耸立的雄伟山峰一般,任他使出浑身解数,却还是无法将其逾越,最后只能落得被世人耻笑不知天高地厚的下场。
之前与朱海峰相争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今早测试准备时与弹药系统的研制人员的那番自信满满的话语还没有忘却,不久之前当着总设计师卢嘉栋的面前说得那句“三发定胜负的论断”依旧言犹在耳,只不过现在看来,这些话就如同一块更比一块大的石头,被他赵如松自己一个接一个的高高举起,再接连不断的砸在自己的脚上。
尤其是那番“三发定胜负的论断”,如今的现实证明他的推论并没有说错,确实是用不着三发就能将这场矛与盾的对决彻底了断下来,只不过胜利的并不是当时自信满满的赵如松,而是拥有钢筋铁骨的对手,也正因如此,这句话在此时此刻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将赵如松的老脸打得啪啪作响……
“赵教授,赵教授,一千米不成,咱们还有八百米,八百米不行还有五百米,就不信咱们的弹药还一直打不穿它!”就在赵如松直愣愣的望着对面的测试场时,耳边忽然传来一连串极不甘心的话语,过了好半天赵如松才缓过神来,抬起他那略显疲惫的双眼,看着身旁一脸不服输的助理小董,无奈而又坚决的摇了摇头,用着极为失落的话语一字一顿的说道:
“用不着再搞下去了,败了就是败了……”
“赵教授,咱们还有机会,一千米测试也说明不了什么,再说咱们的穿甲弹不是已经打进复合装甲靶板内部将近三分之二的厚度嘛,因此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八百米,咱们一定能够将其一举击毁!”
小董依旧带着坚持到底的神色,只是赵如松却不想再继续下去了,毕竟一千米的距离上测试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该丢的脸早已丢光,要不是估计着整个弹药系统,他赵如松早就有心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也正因为如此,接下来的八百米及其更近的五百米测试就没有必要再搞下去了,不是赵如松不想要一块遮羞布以保存最后的颜面,只是八百米和五百米测试固然能让新式反坦克弹药的威力发挥出。
但也会让他赵如松的脸以及整个弹药系统的荣誉彻底丢光,虽说此时的赵如松因刚刚过去的一切而变得有些恍惚,人也在忽然之间仿佛老了几岁,但他的思维还是很清醒的,因此在听了助理小董的话后,便怒气不已的训斥道:
“在实战当中,别说是五百米和八百米,就是一千米的交战距离都很难冲得过去,咱们在一千米的测试当中失败就是失败,没必要再为了一时的好恶而继续下去,不然的话到时候丢脸的只能是我们!”
小董听了赵如松的话,不由得为之一愣,但即刻便反应过来,赵如松说得没错,在实战当中一千米的距离别说是在技术突飞猛进的八十年代,就是在二战时也不是一个非常远的距离,再这样的距离都无法洞穿复合装甲,可以想象在实战中当面对装备类似装甲的敌军坦克时,他们难道就会放任他人大摇大摆的抵进他们跟前,然后利用近距离炮火如同撬罐头一般一个一个打零碎吗?显然绝不可能!
因此,刚刚一千米的测试基本上就是这场矛与盾的最终对决的战场,毕竟作为武器装备来讲,究其根本还是要注重实战效果,如果一味的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慰~藉感,而不顾武器装备的实战原则的话,最终只能在这里成为无人不为之唾弃的笑柄,毕竟站在这里的人都是军工界的专家,任谁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想到这里,小董虽然还是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放弃之前的想法,最后只能悻悻然的退到后面,只是他那愤恨的目光紧紧盯着不远处,正喜笑颜开与人交谈的朱海峰和秦景斌,其实不止他小董,整个弹药系统的研制人员无不眼神锐利的盯着那两个令他们现如今惨败如此的两个人,赵如松也是一样,只不过他的目光中少了之前的自信和执着,换之是无奈与漠然,最后只能化作轻声的一叹:
“唉!我真的老了!”
说完,便从位于身后的助理小董那里把自己的黑色公文包拿过来,随后纵然起身,朝着相隔不远的总设计师卢嘉栋的座位缓缓的走去……
就在赵如松拿着公文包离席之际,另一边的朱海峰与秦景斌正在与前来祝贺的人热切的攀谈着,此时此刻在场的人几乎把赵如松等弹药系统的人全都忘在脑后,至于朱海峰和秦景斌更是如此,毕竟他们是胜利者,既然是胜利者在当下这个时刻,只有庆祝才是最重要的事,哪还有心思管失败者到底怎么样。
更何况朱海峰借此可以将他恩师祝光荣的心愿达成,而秦景斌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争取科学院院士的头衔,二人前来测试场之前最担心的事情就在刚才的测试中顺利的通过,因此二人心中的喜悦比之单纯的胜利更是热烈数倍。
“看来咱们这次比想象的顺利!”当应付完几波前来祝贺的科研人员后,秦景斌便带着兴奋的笑意对着朱海峰说着,而朱海峰也不由得欣喜的点了点头:“是呀,确实比想象的顺利,所以呀,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
朱海峰说着不由得顿了一下,随即脸上便浮现出一丝得意的微笑,拿起身边水杯喝上一口润了下喉咙便继续说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咱们的复合装甲能有现在的成绩,归根到底就是这个道理!”
“对!老朱你说得太对了……”
“不行!赵教授,您不能辞职!”秦景斌正在眉飞色舞的回着朱海峰的话时,总控台后侧中央忽然传来一声无比坚定的话语,将秦景斌的话打断的同时,也让现场的议论声瞬间戛然而止,只不过这突如其来的话音刚刚落下,赵如松那带着满是沧桑和疲惫的语音便在总控台内沉重的响起:
“新式反坦克弹药目前有目前的失败,究其原因都是我的责任,为了新式反坦克弹药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我必须辞职!”
第414章 真情OR假意
“赵教授要辞职?”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是不是咱们听错了?”
“仅一次失败就被打倒了吗?”
……
当“我必须辞职!”五个字从赵如松嘴里一字一顿的说出口时,整个总控台内先是一静,但紧接着便响起吵杂的议论声,这其中惊愕者有之、叹息者有之、惋惜者有之,不屑者有之、轻视者有之,当然无所谓者亦有之,但不管各人的态度如何,对于赵如松这句话的震惊是所有人共同的表现。
“赵教授,您无论如何都不能辞职!”此时坐在总控台中央座位上的新式坦克领导小组军工质量办公室主任吴天明不由得从座位上站起来,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眸中噙满了不可思议,眉宇之间更是写满了愕然与诧异。
如果现在把在场众人的震惊程度用数值来表现出来的话,那么吴天明的震惊值绝对是要爆棚的那种,虽说对于刚刚测试的结果,凭着吴天明对赵如松的了解,也知道这位从不服输且极为坚韧的老专家绝对是难以接受的。
或许会沮丧、或许无奈、亦或许发点脾气闹点意见,总之,吴天明对赵如松可能的反应有了一个大概的预测,可无论如何他都没想到赵如松竟然提出辞职,以至于当他刚听到赵如松这番言辞时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好,哪怕直到现在吴天明也只能重复着刚才那番毫无说服力的话语:
“赵教授,您可是弹药方面的专家,新式坦克弹药系统的顶梁柱,如果您走了,那新式反坦克弹药……”
“小吴,你也看到了!”没等吴天明把话说完,赵如松便伸手阻止道:“我的能力也就是这么个水平,想要提高也非常困难,何况从现在来看,新式弹药的研制可能进入了一个误区,而我就是带入这个误区的罪魁祸首,想要尽快的改变并有所进展,我都需要让让贤,再说此次所谓的矛与盾之争,起因也在我,这样搞内部纷争破坏团结的事也是违反研制规定和纪律的,所以于情于理我都必须离开现在的这个岗位!”
赵如松语气平淡,好似所说的人和事不是他自己一般,客观的态度和神情让人看过去就知道这位老专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的这个结果,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当一千米测试结束后,赵如松确实被那意想不到的结果惊得有些茫然无措。
但在迷茫与彷徨之后,他便渐渐的冷静下来,进而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他在新式反坦克弹药研制当中、相关的技术应用、与朱海峰针锋相对、跟卢嘉栋确信无疑的保证,尽快这个过程比较痛苦。
毕竟面对现如今这样的结果,之前的种种过往就如同一记记耳光打在他的脸上,然而不管怎样,赵如松作为一位奋战在军工科研战线多年的老专家,自身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冷静与客观,却依然压住了内心的痛苦与逃避,进而能够直面这个对他来说有些“血淋淋”的现实。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发现在整个新式反坦克弹药研制当中所犯下的种种失误,甚至有些更是难以挽回的错误,正是这些他当时看来正确无疑,但到如今却是固执己见的意见和理论才造成今日的败局,既然如此,他又有什么脸面再去面他手下的那群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科研人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