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 第281节

“前些天我陪着最高领袖去了趟阿巴丹前线视察,看了这款火炮的实战效果,没想到仅仅一个炮兵营直打得对面两个伊拉克炮兵团抱头鼠窜,当时最高领袖就下令要再购两个团的改型火炮,所以我这次来也想跟卢先生您说一下,在先前敲定的协议中加入80门52倍口径155mm火炮,以及10个基数的配属弹药!”

“这个没问题!”贾拉德话音刚落,卢嘉栋便点头应道,而后心思盘转将这批军火的价值粗粗的计算了下,然后继续说道:

“至于价钱也跟上次一样,90万美元一门,加上辅助装备、后勤物资以及相关的弹药加在一起差不多一亿美元!”

“这个不算多!”贾拉德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一个营就能顶两个团,那两个团就是四到六个炮兵师的实力,算起来才一亿美元实在是不多!”

这个价钱确实不算多,两个团的155mm重炮部队如果能发挥好的话,确实能够压制四个师以上的苏制火炮,而这四个师的苏制火炮不算弹药和人员培训也得超过两亿美元,接近三亿美元才能配备齐装满员,如此一算,区区一亿美元连装备带弹药还有后勤全部装备到位,这价钱已经不能算是不多了,而是划算到家了。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心里总觉这样的好装备实在是过于物美价廉了,然而他的这个心思如果要是让刘浩田、谭斌等人知道非要惊掉下巴,因为在他们看来90万美元一门,已经算是狂宰羔羊了,如果再高点儿那就是杀人越货了,对此,卢嘉栋也只能无奈的接受,只求日后能够慢慢的改变……

第370章 达成生产“酋长”式坦克零备件协议

当然想归想,以后的事情只能放在以后去做,身处在关系荷包能不能装满的军售谈判,类似改变老旧思想的想法也只是在卢嘉栋的脑海中存留了短短的一瞬间,毕竟当下的真金白银对卢嘉栋才是最现实也是最重要的,更何况还有一项被卢嘉栋极为看重,却在先前几轮商讨时还没敲定的条款,需要他借此次会谈彻底拿下来:

“对了,贾拉德先生,之前贵国所提出的供应坦克零备件的要求我们也进行了慎重的考虑,从理论上来讲我们的技术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真的?”闻听卢嘉栋的这番话,贾拉德的脸上闪过一丝兴奋的神色,随着国际制裁的越发缩紧,尤其是美国新上台的里根政府一改上届卡特政府的政治解决态度,对伊朗日趋强硬起来,伊朗手中仅有的几条西方武器供应渠道也被陆续斩断。

尤其是先前为伊朗军队坦克主力“酋长”式坦克提供零备件的英国联合技术公司遭受巨额罚单后,该型坦克的零备件便面临断货的危险,要知道“酋长”式坦克可是对付伊拉克庞大苏式坦克群的杀手锏,如果改型坦克全部抛锚,那遏制伊拉克的进攻将只能成为嘴上说出来的漂亮口号而已。

正因为如此,寻找改型坦克的替代零备件成了贾拉德手上最为迫切的事情之一,为此贾拉德已经接触了几个相关国家,特别是中国希望能够利用他们成熟的坦克车辆技术来解决伊朗面临的困难。

然而所有接到伊朗申请的相关国家没有一个不是摇头拒绝的,“酋长”坦克如何先进先放在一边,光是该型坦克应用的制造标准就是个让人极为头疼的事,要知道制造标准堪称工业领域中的基础坐标,大到铸件结构,小到螺丝钉都要符合这样的标准,而在工业强国中这样的标准往往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实施,有些制造标准看上去大同小异,只不过在极细微的差别却让所有生产出的工业设备千差万别。

别的不说,就拿“酋长”坦克当中最基本零备件的计量单位来说,英国人应用的是英制计量单位,也就是英尺、英寸、磅;而其他的国家则用的是国际标准计量单位也就是米、厘米、公斤。

虽然两者可以按照比例换算,然而在某些精密机械上相差零点几毫米导致设备失效的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可一旦要采用英制计量单位的话,所有计量仪器、计算仪表、工件磨具、夹具全部要更换,光这一项的耗费就远远超过所得利润。

如果再加上生产线的改造,培养熟练工人的时间,那就更加得不偿失,更何况伊朗的零备件生产结束后,这一套改造完成的设备也就完成了使命,要生产本国的东西还得再改回来,如此一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帮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没一人会去做,中国也是一样!

虽然大部分人都对伊朗的提议敬而远之,但卢嘉栋却并不这样想,即便是英制“酋长”式坦克有着种种的缺陷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想要生产出相关的零备件也需要克服重重的困难,可卢嘉栋觉得这其中也有某些可取之处。

尤其是其上面配置的120mm线膛反坦克炮及相关弹药,高效先进的射控系统,出色的防护力以及有效的成员保护能力,都是目前国内坦克装甲车辆设计当中的短板,如果真能够借此机会取长补短,对中国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不易于一次很好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就此转变中国多年来研习苏制思想的老路,从而开创一条真正有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发展道路。

有了这样学习提高的心态,对于伊朗提出的零备件加工生产就是次要的事情了,反正是拿回去做研究实验,能生产出来更好,如果生产不出来那也是无所谓,反正把技术吃透学到手也就行了,再说在没有任何人帮忙的情况下,中国却如此尽心尽力,即便是最后没成功,伊朗也不会说什么。

更何况这样最坏的情况也未必就能变成现实,毕竟国内的军工厂里可谓是卧虎藏龙,那些用手一摸就能比测量仪器还准的钳工、用一把木槌就能让变了形的钢板平整如初的钣金工,用一把焊枪能让杂乱的钢板变成坚固战车的焊接工。

在各大军工厂里可谓是比比皆是,就在最近几天往来的联系当中,卢嘉栋就得知万山厂新调入的一批援建职工中就有这样的人物在,所以卢嘉栋对于能够完成伊朗“酋长”坦克零备件生产还是有些信心的。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才会力排众议,主张接受这份困难重重的订单,卢嘉栋带出来的销售团队还好说,卢嘉栋的主张基本没人反对,最主要的是远在国内的领导,为此这些日子卢嘉栋与国内的刘浩田、谭斌以及国防科工委的钱磊还有自己的老丈人万山厂厂长陈震,可谓是电话电报往来不断。

虽然最终卢嘉栋说服了各位领导,可与伊朗的初期谈判也已经结束,所以直到贾拉德前来敲定最终的军售协议时,卢嘉栋才把最终的结果告知给贾拉德:

“没错!”卢嘉栋点了点头:“我们出于两国长远的合作利益考虑,决定帮助贵国解决坦克零备件的困难,只不过……”

听着卢嘉栋前半段的话,贾拉德脸上兴奋的神色更胜几分,可当他听到那句转折后,脸色登时变色,不无急切的问道:

“怎么了卢先生?难道贵国还有什么困难吗?”

“只不过我们现在手头上没有任何实物资料,所以需要贵国提供几辆性能完好的样品供以研究!”卢嘉栋见贾拉德急切的问起来,而贾拉德听了这番话则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这个问题我们也想到了,到时候会向中国提供两辆最新的MK-5型酋长坦克!”

“最好能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就更好了!”卢嘉栋继续提出自己的要求。

贾拉德答得毫不犹豫:“技术资料也有,不过只是后勤维护方面的相关设备维修图和说明资料,如果你们需要我们也可以提供!”

“那真是太好了!”卢嘉栋满意的笑了笑,随后抬起眼看着坐在身旁的贾拉德:“那接下来的就是定价的问题了……”

贾拉德闻听此言知道已经到了最重要的关头了,于是把眼睛微微眯起,将事先准备好的心里价位和付款方式说了出来,而卢嘉栋对此也早有腹案,笑话,费那么大劲只生产些不符合国内生产标准的零件,不狠狠赚上一笔实在是太亏,最起码也得让伊朗预先支付生产线改造和启动的费用才够本。

为此卢嘉栋和贾拉德之间可谓是唇枪舌剑,在具体的价格和支付方式上争执不休,在此期间贾拉德多次暂停会谈,跑去联系德黑兰汇报当前情况,如此这般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终于达成协议,伊朗先期支付三千万美元作为中国生产线改造和启动,而中国生产出的酋长坦克零备件的价格则要按照国际市场上的半价出售给伊朗,直到完全抵消前期投入的三千万美元为止。

对此处在武器禁运困境中的伊朗并没有吃亏,要知道英国联合技术公司之前的价格可是远远高出国际市场价格,而中国方因为廉价的劳动力和产业模式等因素,即便是半价也是有很大利润,更何况还是实打实的美元外汇,正因为如此,此项协议可谓是两者共赢。

至于其他的军售条款因为之前双方都已经敲定,现在只要卢嘉栋和贾拉德两人确认即可,并不需要再过多阐述,就这样经过长达数个小时的会谈,中国与伊朗总额高达近五亿美元的第二次军售合约就此签订……

“小卢,真没想到你出去这么一趟就是十多亿美元的大单,!”刚刚送走了贾拉德,卢嘉栋便赶紧向国内打电话汇报情况,而当刘浩田听了卢嘉栋此番成果汇报后,自然是欣喜万分,将卢嘉栋好一通表扬和夸赞后,才和缓下语气感慨的说道:

“尤其与伊朗签订的两次合约总价值将近9亿美元,光这一项就把军队下半年的经费短缺问题全部解决了不说,还能让各军工厂有足够的产品进行生产,生产线和熟练工人保住了不说,还能给这些厂带来良好的效益,所以老谭说你小卢是大功臣我看一点都不为过……恩?……什么事?”

卢嘉栋聆听着刘浩田的感慨和夸赞,可是听着听着,电话中好像传来一阵情况汇报的声音,只不过声音不大,卢嘉栋根本听不清楚,不过卢嘉栋也不需要听清楚,因为没过多久,刘浩田便透过电话以一种迫不及待的命令口吻对着卢嘉栋说道:

“小卢,看来你还得去趟巴基斯坦……”

第371章 紧张的印巴边境

从6月底开始,卢嘉栋便为军售问题忙得不亦乐乎,经过一番筹划与布洛姆贝格等人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掀起一阵阵巨浪,将各路阻碍和竞争对手悉数击退,让整个国际军火界无不为之侧目,而就在卢嘉栋等人在国际军火市场纵横捭阖之时,整个国际局势也风云变幻。

两伊战事愈演愈烈,烽火连天,两个产油国的战事绵延直接导致整个石油市场剧烈震荡,以沙特为首的主要产油国各怀鬼胎,致使所把控的欧佩克组织应对不力,致使油价更是直线飙升,一度甚至突破30美元一桶达到34美元一桶的历时高位,直接造成自1973年以来最严重的石油危机,进而让正在复苏的西方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石油价格的飙升让石油进口国欲哭无泪,但却让石油出口国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的苏联更是借此良机大赚特赚,有了石油美元做后端,苏联人的腰杆子也硬起来。

先是加强在阿富汗的清剿行动,准备一劳永逸的稳定阿富汗的局势,为下一步紧逼印度洋做准备;而后又积极插手中东事务,不但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提供巨额军事援助和贷款,还积极武装叙利亚让其继续对以色列采取敌对态度,一边削弱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至于美苏争霸前沿的欧洲,苏联更是频频出手,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打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而这其中军事威慑自然是最必不可少的重头戏,为此,从四月份开始苏联各军区的司令部演习、常规的海陆联合演习、战略火箭军的核~突击演习便频繁上演。

对此,西方各国甚是惶恐无不加强备战,以应对不测,只不过这些频繁的演习在苏联人看来只是给西方世界一道开胃的小菜而已,根本起不到震慑的作用,而筹备近一年的晚宴才是让西方人夜不能寐的豪华大餐。

1981年9月4日,苏联在辽阔的东欧平原上展开声势浩大的“西方81”演习,其投入兵力之多,武器装备之广,涉及军兵种之复杂,演习地域之辽阔都堪称历史之最,当电视的画面中不断地播放着苏联数以千计的坦克滚滚碾过一望无际的东欧平原时;当位于乌克兰的导弹发射井以及北冰洋下战略核潜艇的一枚枚导弹腾空而起时;当士气旺盛的苏军士兵高喊着“乌拉”漫山遍野的冲锋时,每个西方人无不为之变色,每个西方国家无不为之震惊,整个西方世界都为之战栗不已!

见到西方世界如此反应,苏联党~政~军领导人无不欢欣鼓舞,而作为苏联的传统盟友,一直以“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为座右铭的印度也是信心倍增,看着自己的靠山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原本沉寂的印度也不免有些蠢蠢欲动。

如今,西方世界被苏联的攻势逼得不敢抬头,印度便觉得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再加上陷入阿富汗泥潭的苏联一直希望这位雄心勃勃的小弟能在东面帮上一把,以便缓解自身的压力,因此,印度便开始在自己的西部边境频繁制造事端,来试探与自己有领土争端的宿敌巴基斯坦。

而巴基斯坦面对死敌的挑衅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将东部边境的战备等级骤然提高,并对几处要点增兵以备不测,同时,有领土争端的克什米尔地区加强警戒,而且还在数个谷底内与伪装成部落武装的印军有过几次小规模冲突,双方互有胜负渐渐的也就对峙起来。

对于印度来说,这样的对峙并没什么,只不过多派点人,多发点粮而已,可巴基斯坦却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军事对峙,要知道苏联还在西面的兴都库什山进行大规模的清剿,部署在西部边境的巴基斯坦军队必然要严阵以待,如今东部边境由于印度发生实质上的军事对峙,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让国贫力弱的巴基斯坦有些支撑不下去,于是便向中国、美国等国发出照会,请求紧急援助。

对于巴基斯坦面临的困境,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不能坐视不理,美国自不必说,无论是出于领导世界争夺全球霸权,还是维护现有的既得利益,都需要把苏联这只巨兽困在阿富汗,基于这一点,美国根本不希望作为阿富汗大后方的巴基斯坦受到任何威胁,因此,对印度施加强大压力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而中国则更不用说,与巴基斯坦可谓是全天候的友谊,第二、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国对巴基斯坦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更何况面临野心勃勃的印度在藏~南边境的蠢蠢欲动,中国也需要巴基斯坦这个强力的后援来进行牵制。

所以,当接到巴基斯坦的求援照会后,中国立即做出决定在西藏高海拔地域开展实兵实弹演习,以便在震慑印度的同时,也就此牵制印度的兵力,与此同时,还对巴基斯坦进行秘密的军事援助,将大批的武器装备秘密运抵巴基斯坦,用以防备印度有可能的战争行为。

首节上一节281/729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