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要改变现状,要推翻满清,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包令、布尔隆、亚当斯和辣厄尔四个人是李振手中削弱满清影响力的一张王牌,但是李振刚刚赴任,根基不稳,也没有足够的力量。
等李振在广州站稳了脚跟,把广州牢牢的控制在手中,李振才会执行计划,利用包令等人削弱皇帝的影响力,让百姓对满清失望。
这些事情,李振自然不会告诉柳太平。
毕竟,李振的想法太过惊骇。
“踏!踏!!”
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了过来,黄士海大步从外面走进了大厅。黄士海朝李振行了一礼,举手说道:“大帅,包令四人提出要见您,是否接见四人?”
“带上来吧!”
李振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必须要断了四人离开的心思,免得天天烦他。
不多时,包令、布尔隆、亚当斯和辣厄尔走了进来。这四人头发蓬松散乱,已经成了鸡窝,脸上的神情灰败,布满了倦容。尤其是他们得知了柏贵的死状,知道了柏贵被打碎了膝盖,被打碎了肩膀,最后被砍了脑袋,心中畏惧到了极点。
四个商议了一番,又决定使用老办法,想要用钱财赎身。但是,四人都知道这一次肯定要大出血,否则难以成功。
李振面带笑容,说道:“四位,找本帅有什么事情?”
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推来推去。
最后,包令站了出来,不急不缓的说道:“李大人,我们四人仔细的商议了一番,还是决定赎身,您意下如何?”
李振坚定的说道:“不可能,这一次不会放你们离开。”
“啊!!”
布尔隆闻言,双眼往上一翻,眼前一黑,吓得昏倒在了地上。
李振既然不放人,他们就只有被杀的份儿。
布尔隆一直是提心吊胆的,现在被李振一吓,下意识的就朝着最坏的方面去想,自己把自己吓得昏了过去。李振看向黄士海,手一挥,黄士海立刻走了过去,蹲下身后大拇指狠狠的掐住布尔隆的人中,已经是指甲入肉,疼得布尔隆清醒了过来。
“别,别杀我!”
布尔隆醒过来后,连连大吼。
辣厄尔和亚当斯都是摇头叹息,眼中闪烁着惊恐之色。唯有包令勉强还能保持镇定,没有乱了阵脚。其实包令心中却想着他只剩下一副苍老的身躯,连女人都碰不了,死了就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振戏谑一笑,说道:“算了,不杀你们了。”
“果真?”
布尔隆麻利的站起身,试探道:“真的不杀我们了?”
李振嘿嘿一笑,说道:“我本来就没有杀你们的打算,这一次你们是不可能离开的。纵然是英国和法国提出抗议,我也会扣押你们,直到你们老死在广州。哈哈哈,你们在广州的监牢中好好地养老。你们活着,总还是有希望的。”
说话时,李振还是恐吓四人。
“来人,带下去!”
当即,便有士兵走了进来,把四个人带了下去。李振相信四个人得了这个消息,肯定是不会来烦他了。当然,四个人肯定是不会甘于被困在广州的,一定会想办法离开,但李振在广州一天,这种事就绝不可能。
“报!!”
辣厄尔等人被带下去后,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什么事?”李振问道。
士兵举手行礼,回答道:“回禀提督大人,府外来了一个名叫方素的姑娘,要见您,而且有重要的事情和您商议。”士兵说话的时候,似乎在回味着和方素见面的场景。那女人真的是太漂亮了,仿若神仙一般。
李振闻言,眉头却是皱了起来。
方素主动求见,什么原因?
难道是陈乾坤那老家伙改了性子想讨好他,或者是陈乾坤害怕了,所以才派出了方素,想要和李振打好关系。
李振心中冷笑两声,锦上添花可不是这么容易的。
第0312章 闯虎穴
“带她去书房,我这就过去!”
李振想要看看陈乾坤打的是什么主意,直接吩咐道。
士兵得令后,转身去执行命令了。
李振和柳太平告别,转身往书房行去。李振刚在书房中坐定,方素来到了书房外,敲门后推门而入。方素依旧是穿了一身白色长裙,衣袂飘飘,朱唇轻抹朱红,红润的面颊上略施粉黛,浓妆淡抹,给人一种清丽多姿的感觉。
再加上方素后背上还背着一柄长剑,却又多了一股蓬勃英姿,仿若是天外剑仙。李振扫了眼,竟然略微失神,但还是迅速的恢复了过来。
罪过!罪过!
李振心中叹了声,大方的摆手道:“方姑娘,请坐!”
方素察觉到李振略微失神的瞬间,心中升起一丝雀跃,但还是面无表情的走到书房中坐下,柔声说道:“我已经听说李大人拿下了广州的整个过程,也听说了李大人将柏贵斩首的事情,真是令人热血沸腾。若是方素生为男儿身,都恨不得跟随李大人干一番大事业了。”
李振哈哈一笑,心中却暗说一上来就拍马屁,不符合方素的性格。
很显然,方素是有目的的,是有求于他。
李振大袖一拂,背靠着椅子,淡淡的说道:“方姑娘抬爱了,李振不过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情而已。似柏贵这样的人渣败类卖国贼,本就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顿了顿,李振才说道:“方姑娘专程来找我,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方素扭扭捏捏的,似乎是难以启齿。
事实上,方素的确感到为难。
陈乾坤在李振困难的时候没有出手相助,现在李振攻下了广州,陈乾坤却又要巴结李振,让方素这个涉世未深的姑娘觉得十分的难为情。李振见状,心中却忍不住的好笑,暗说陈乾坤怎么找了方素来呢?
这样涉世未深的女子,适合劝人么?
方素咬咬牙,说道:“李大人,义父想请您去一趟天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