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 第85节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天要让这世上有人呢?既然有了,那么人所应该有的这一切,都是合理的,也都是天帝与鬼神所乐于见到的,也是我们应该追求、应该保护的。”

  “如果天帝与鬼神不是乐于见到人们得利,又为什么世上的人都是愿意得利的呢?或者说天帝鬼神为什么会让世上的人是这样的呢?所以私产、生命、子嗣这些,都是天帝赋予天下人的权利。”

  “为了保护我们的这种权利,我们选了最符合天志的做法,结成了国、制定了法、约定了对错、定下了善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每个人都取利。”

  “看上去,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实则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利。”

  “子墨子曾言:于所体之中,而权轻重之谓权。权,非为是也,非非为非也,权,正也。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

  “在害中取小的,不是取害,而是取利。”

  “天下人每个人都放弃了一部分自由、一部分权利,看上去这是少了利。但因为众人都放弃了一部分,从而出现了律、出现了法,实则保护了每个人。这便是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

  “杀人者死,被叛斩断的人一定会想,我杀人是凭自己的本事,凭什么要死呢?有什么资格判处我死呢?”

  “这个看起来不需要解答的问题,实际上在成国的那一瞬,已经有了解答:在邦国建成的那一瞬,每个人都将一部分的生命权交由了律法与邦国,比如杀人之后自己的生命,所以这便是资格这便是原因。”

  “你放弃了这部分的利,得到的是自己不容易被杀的利。那么这难道不是于害中取小吗?”

  “这就如同商人的竹契一样,只不过这竹契没有写出来,以至于每个人都认为理应如此罢了。”

  “墨者在沛地行义,这很好。可如果没有律法、没有对错,墨者并不行义,而是劫掠你们的钱财粮食,难道你们可以对抗吗?你们谁能打得过刚才台上的骆猾厘?”

  “假使真的这样,总有一天你们会想,反正都要死,不如聚集到一起,杀死骆猾厘。可如果杀死他,后面还有这样的强者怎么办呢?”

  “于是你们便会聚在一起,约定出对错、惩罚、律令,出让自己的一部分利,以为了今后长久的利,终于邦国、国君、律令慢慢就这样产生了,并且形成了听命国君遵守律令的习惯,你们可能不知道先祖是为了什么才凝成了国,但听从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难道不是这样吗?”

  他大声地陈诉着,尽可能用浅显易懂的话,尽可能掺杂上墨者的道理,也尽可能暗中掺杂了一个大陷阱:听命国君只是习惯,倘若国君不能履行当初结成国的目的时,又该怎么办呢?

  听上去并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可适已经在无形中瓦解了国君权力的神圣性和理所当然,而是朝着一条引诱众人思索和争取自己自私利益的道路上铺开。

  墨者谈爱,出发点是利;墨者谈义,出发点还是利。

  天启的天志鬼神希望爱与义,那只是辅助;世俗的兼爱是得到更多的爱、非攻是得到更多的利才是根基。

  墨者很功利主义,兼爱交利、贵义尚利、义利统一是墨者的义利观。

  墨者终究是以利推导出了兼爱非攻,所以这样说在墨者之中极为顺畅。

  适违心了自己相信的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将私有制作为一种不可变更的“天帝赋予之权”引导出人们对国家的定义和思索,所有这一切的推论都建立在这种“天帝赋予之权”之上。

  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但在这里被适篡改成了抹杀了阶级性的普遍适用的“公共意志”,也正符合此时私有制、小农、私营小生产者大规模出现的时代,他们的“意志”需要被体现。

  这种公共意志的基础,是利,是更多的利,是趋利避害,是舍小利而得大利的选择。

  正如墨者在沛邑市井与那些手工业者们先讲了墨者定义的“权衡之权”且很容易被那些手工业接受一样。

  适的这番说辞最先被接受的,也是那些聚集于此的沛邑手工业者,以及那些被灌输了私田制度是此时乐土的商丘村社的村民。

  并不难理解的道理,足以动摇天下的根基,只是看起来并没有那样骇人。

  ……

  ……

  PS:

  我是机电狗,不想也不擅长写这些东西,深知这东西很无趣。可墨者距离这些东西是最近的,同时也是最远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和秦墨、之前的叛墨一样,很容易和法家合流。明令、严法、什伍、株连、泰勒制军工等等这些,刨除掉墨者本身追求的义,与法家合流就像是米饭配菜汤一样毫无滞涩。

  这些什么思辨的东西很无趣,我一工科生也不擅长,但很重要,这是无冕之君立足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不了,纵然争霸得了天下,也不可能比历史上的大秦帝国做的更好了。

  如果不解决,齐楚燕韩赵魏秦俱是华夏,直接入秦便好,何必麻烦。

  未分家和被未被修正的墨者,很趋近原始自然法思想,他们坚信人可以推断出最符合人利益的法律道德,而这种思想是理性主义和天赋之权的基础,当然也是雅各宾理性恐怖的源头。

  但墨者对科学的认识总结却又是经验主义而非理性主义的,却在人文上走理性自然法的路。

  同时,墨者的义利统一,又有点像是边沁的“功利主义”。

  当然,都是有时代局限性的。

第一一一章 万民约政势汹汹(二)

  在适讲这一切的时候,墨子一直在盯着适。

  上次围绕着适伪造的《山海经》的谈话中,墨子已经知道了适与自己的分歧。

  他虽然熟悉适不过一年,却能了解适的为人,知道他既然说了那分歧,恐怕便难以改变。

  所以墨子想听适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说他的想法,而不是墨者七悟害与众墨者听他讲述后一致同意的说法。

  这两者有区别。

  现在适带着金乌冠冕,在万众面前侃侃,墨者全力配合,但他只是作为墨者的口舌,而非墨者的巨子,也非单独的人。

  他已经开口,便无法阻拦,所以墨子想知道适会不会违背他自己提议制定出的墨者规矩。

  墨子身边有死士也有善射者,甚至他可以派人站在适的身边。

  但他没有这样做,只是听着。

  他不惜用万民可能的听信,来换取判断适的为人。

  因为他觉得适很重要,重要到可以用万人听到的话来看看适到底是不是个真正的守纪律的墨者。

  所幸,适说的一切都是那些已经和众墨者们商量好的东西,包括鬼神之说。

  适知道,自己这是和墨者鬼神之说的糟粕妥协,但这种妥协其实最终还是他赢了。

  天启的天帝、与自然的天帝,都是天帝,然则根本不是一回事。

  当他说出混乱状态的黑暗森林之时,便意味着天启的天帝死了,剩下的天帝鬼神只是一个符号。

  不是天帝喜欢人们去兼爱、去同义、去制定某种律法。

  而是天帝让世间有了人,而人的存在便是合理、便是天帝的喜好。

  所以再由人的逐利推导出了同义、律法的合理性,与天帝的喜好毫无关系:天帝喜好的只是人本身,而不是好的人的好、爱的人的爱、善的人的善。

  这一点善于辩论的墨者一定可以分得清,但却不会反对。

  天帝赋予的只是人本身的生命权、私产权这些东西,却没有赋予他的喜好与厌恶,这些律法不是根据天帝的喜好,而只是根据人性逐利的推导,所谓墨辩的说知之法。

  这是最大的区别,也是最难以察觉的修正,更是一种适赢了所有墨者的妥协。

  墨子或许还不能察觉这种修正,对适的选择很满意。

  因为他知道适在这种时候,是可以开口讲任何自己想讲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拦。

  但适没有讲,而是尊重着数日之前相辩之后的结果,只做了墨者的喉舌而非自己。

  所以墨子背着手,知道适的目光并不在这里,却还是冲着远处的适点了点头,以作无声的、甚至适看不到的鼓励。

  台上带着葵花冠冕的适,并没有看到墨子的鼓励,甚至看不到太多的动静。

  头上的葵花冠冕遮掩住了自己的眼睛,也遮掩住了别人看他的眼睛。

  花盘上有一只野蜂在采集花粉,为自己的生活忙碌,一如这些聚集在这里的人为了自己的利。

  适等待着沉默、沉默后的爆发、爆发后的再一次沉默。

  他没有去看台下的一切,只靠着双耳去听。

  此时此刻,仿佛东临碣石,听取沧海。

  那些沉默与爆发,如同涨落的潮水,一波波冲来、一波波退去。

  从那些质疑、惊讶、疑惑、支持、呐喊中,他听到了自己的希望,也听到了墨者的希望。

  最前面的那些人,多是沛邑的手工业者、工匠会的成员、各个村社选出的人、商丘村社的那些最早接触这些学说的人。

  适能听到,他们已经接受。

  但后面那些人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需要那些言辞顺畅的墨者引导说服这些人。

  最前面工匠会的一些和墨者最亲近的手工业者先问出了自己的疑问,他们按照约定没有直接去问适,而是问了安排他们身边的墨者,由他传达。

  因为这些人是很亲近墨者道义的,所以只安排了年龄尚幼的六指在这里。

  一个木匠问道:“小墨者,你们墨者以前总是谈及禹圣,难道禹被称作圣王,也是因为这样的道理吗?”

  六指复述了一遍木匠的疑惑,确认无误后跑到适的耳边说出,适又做出了解答,由六指传递。

  他虽年幼,可终究跟随适很久,口齿已然清晰。

  回来后说道:“是一样的道理。”

  “大禹时代,风雨交加、河流阻塞,大河之下万众皆为鱼鳖。于那时,人们最期待的,就是能够治理洪水。”

  “于是人们出让了自己自由自在的权利,跟随大禹栉风沐雨、磨光了腿上的汗毛、磨厚了手中的茧子、甚至累死在河川之畔,来换取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子孙们不成鱼鳖的利益。”

  “大禹做到了,所以被人们称作圣王,并且一直传颂。难道不是这样的道理吗?”

  “如果大禹于现在,于风调雨顺的时候,来到泗水岸边,仍旧是栉风沐雨磨光腿上汗毛三过家门而不入,不去管天下最为为害的纷争,却依旧挖河,难道天下人还能够遵从吗?难道还能尊他为圣王吗?”

  “上古之时,大禹也是栉风沐雨,假如现在也是栉风沐雨,前者却是圣人后者却算不得圣王,这难道不是因为每个人最想要的利已经变了吗?”

  “所以,让禹成为圣王的,不是因为他栉风沐雨,而是因为他能够让众人得利,也履行了与天下签订的契约,所以能够成为天下共主并建立了夏啊。”

  “他的父亲鲧,不能够治理洪水,于是被杀。杀他的是圣王帝尧,而帝尧能够杀死他的权力难道不是来自于天下人的约定和利益吗?”

  “不能栉风沐雨,就不能够完成契约、让天下人得利。但他成为圣王是因为让天下得利,而不只是栉风沐雨。”

  “这其中的区别,不能够不察觉啊。”

  “能够遵守与天下人的约定、并且能够让天下人得利的人,就是圣王。”

  “所以我们墨者才说要选贤人为天子,贤的标准便是天志,而天志难道不是以众人是否能够得利为标准吗?”

  “众人可以得利的事,集结出来成为约法,难道不就是天志吗?难道天帝是希望人人困苦不能得利只能得害的吗?”

  “所以,墨者尊重禹圣,与刚才的道理是一样的。”

  道理并不复杂,也解决了后世庄子提出的“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的问题。

  将墨者从栉风沐雨自苦为极的苦修派,变为了以民众之利为先的政治变革派。

  这种悄无声息的修正适一直在偷偷摸摸地做,如今由六指说给那名手工业者,其实也是在说给众多的墨者。

  那人听完六指的转述,思索许久,点头道:“是这样的道理,我已经明白了你们的意思。那么我接受墨者于约法与选天子的道理。”

  旁边跪坐的人也纷纷点头同意,随后齐声叫好。

  他们是最早叫好的,后面还有更多的人问出更多奇怪的问题,再由那些墨者一一传递给适,适再一一做出解答。

  太多的人,便有太多的问题,而这所有的问题又必须在墨者道义的框架内解释,附会到社会契约与利义统一之中。

  从正午相聚,到适解答完最后一个问题场面重新平静后,已是傍晚。

  夕阳下,阳光洒落在适带着的葵花冠冕上,更添几分说不出的奇幻味道。

  他静静地听着,感受着脸上被阳光扫过的热度。

  当万众鼓沸的潮声逐渐变为潮落的平静,他举起了左手,高声问道:“你们愿意放弃你们随意杀人别人的权利、换取你们不被别人无故杀死的利益吗?”

  最近的那些人齐声道:“愿意!”

  里面掺杂了很多的墨者,而这一声如同又一波潮水般的愿意,也从前向后缓缓推动着,引动着更多的愿意。

  “你们愿意放弃你们随意劫掠别人的权利、换取你们不被别人随意劫掠的利益吗?”

首节上一节85/69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